1、 I ICS 27.140 P 59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 行 业 标 准 P NB/T 10488 2021 代替 DL/T 5098 2010 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Aggregate Processing System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2021-01-07 发布 2021-07-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 II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 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Aggregate Processing System for Hydropowe
2、r Projects NB/T 10488 2021 代替 DL/T 5098 2010 主编部门: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 国 家 能 源 局 施行日期: 2021 年 7 月 1 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1 北 京 III 国 家 能 源 局 公 告 2021 年第 1 号 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综合设计规范等 320项能源 行业标准(附件 1)、 Carbon steel and low alloy steel for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Part 7: Class 1, 2, 3 p
3、lates等 113项 能源 行业 标准外文版(附件 2)、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等 5 项能 源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件 3),现予以发布。 附件: 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国家能源局 2021 年 1 月 7 日 附件 1: 行 业 标 准 目 录 序 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 采标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5 NB/T 10488-2021 水电工程 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 DL/T 5098- 2010 2021-01-07 2021-07-01 IV 前 言 根据国家 能源局综合司 关于印发 2017 年 能源领域 行业标准
4、制(修)订 计划 及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 的通知( 国能综通科技 2017 52 号)的要求, 规范编 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修订本 规范 。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生产规模,厂址选择, 工艺流程,设备配置,工艺布置,储存运输,土建结构,配套设施,安全、环境 保护与节能,运行管理及拆除。 本 规范 修订的主要 技术 内容 是 : 修 订 了 砂石加工工艺 流程和设备配置的内容; 补充了工艺布置、配套设施和安全、 环境保护 与节能 的 内容 ; 增加了运行管理及拆除的内容; 删除了砂石料场开采运输的内容。 本 规范 由 国家能源
5、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提出 并负责日常管 理, 由 能源 行业水电 勘测 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 具体技术内容的 解释。 执行 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 铺炕北小街 2 号,邮编: 100120) 本 规范主编 单位:中国 电建 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中国 电建 集团 成都 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本 规范 主要起草人 员 : 谭建平 石青春 龚德红 宋立新 陈 威 何 伟 仇成旺 杨 蕾 曹驾云 秦光辉 朱传喜 吴 皓 吴 威 赵 杰 张慧霞 王建平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王忠耀 常作维 魏志远
6、 卢兆钦 黄天润 陈能平 包 俊 魏 琪 赵世隆 刘志和 罗 林 吴朝月 解 敏 张东升 陈玉英 程 立 徐正铭 覃信海 春光魁 任金明 卢昆华 代振峰 王寿宇 张德见 曹园园 李仕胜 V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3.1 一般规定 . 3 3.2 基本资料 . 3 4 生产规模 . 5 5 厂址选择 . 6 6 工艺流程 . 7 6.1 一般规定 . 7 6.2 天然砂石加工工艺 . 7 6.3 人工砂石加工工艺 . 8 7 设备配置 . 9 7.1 一般规定 . 9 7.2 破碎设备 . 9 7.3 筛分与洗石设备 . 10 7.4 制 砂设备 .
7、10 7.5 带式输送机 . 11 7.6 给料设备 . 12 8 工艺布置 . 13 8.1 总体布置 . 13 8.2 破碎车间 . 14 8.3 筛分与洗石车间 . 14 8.4 制砂车间 . 15 8.5 带式输送机 . 15 VI 9 储存运输 . 16 9.1 砂石储存 . 16 9.2 砂石运输 . 16 10 土建结构 . 18 10.1 一般规定 . 18 10.2 主要设备基础 . 18 10.3 井下粗碎车间结构 . 19 10.4 筛分车间结构 . 19 10.5 料仓结构 . 20 10.6 带式输送机结构 . 20 11 配套设施 . 22 11.1 给排水设施 .
8、 22 11.2 供配电设施 . 22 11.3 监控系统 . 23 11.4 设备检修设施 . 24 11.5 产品检验与计量 . 24 12 安全、环境保护与节能 . 26 12.1 场地防洪 . 26 12.2 劳动安全 与工业卫生 . 26 12.3 环境保护 . 27 12.4 节能 . 28 13 运行管理及拆除 29 附录 A 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规模 . 30 附录 B 砂石加工系统主要设备负荷率 . 31 附录 C 振动筛筛分效率 . 32 附录 D 砂石加工系统典型工艺流程 . 34 VII 附录 E 石料的功指数和磨蚀性指数 . 42 附录 F 砂石加工用水水质标准 . 43
9、 附录 G 砂石加工废水、粉尘及噪声排放标准 . 44 本规范用词说明 . 45 引用标准名录 . 46 附:条文说明 48 VIII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Basic Requirements 3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3 3.2 Basic Data 3 4 Production Capacity 5 5 Site Selection 6 6 Process Flow 7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7 6.2 Natural Aggregate Production Pro
10、cess 7 6.3 Artificial Aggregate Production Process 8 7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9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9 7.2 Crushers 9 7.3 Screening and Washing Equipment 10 7.4 Fine Aggregate Makers . 10 7.5 Belt Conveyors 11 7.6 Feeders 12 8 Process Layout 13 8.1 General Layout 13 8.2 Crushing Workshops 14 8.
11、3 Screening and Washing Workshops 14 8.4 Fine Aggregate Workshops 15 8.5 Belt Conveyors 15 9 Storage and Transport 16 9.1 Aggregate Storage 16 9.2 Aggregate Transport 16 10 Civil Structure 18 IX 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18 10.2 Foundations of Main Equipment 18 10.3 Structures of Underground Coarse
12、Crushing Workshops 19 10.4 Structures of Screening Workshops 19 10.5 Structures of Distribution Bins 20 10.6 Structures of Belt Conveyors 20 11 Ancillary Facilities 22 11.1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Facilities 22 11.2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22 11.3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
13、isition 23 11.4 Equipment Repair Facilities 24 11.5 Product Inspection and Metering 24 12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26 12.1 Site Flood Protection 26 12.2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26 12.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7 12.4 Energy Saving 28 13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Dem
14、olition 29 Appendix A Production Capacity of Aggregate Processing System 30 Appendix B Load Rates of Main Equipment of Aggregate Processing System 31 Appendix C Screening Efficiency of Vibrating Screen 32 Appendix D Typical Process Flows of Aggregate Processing System 34 Appendix E Work Index and Ab
15、rasion Index of Rocks 41 Appendix F Water Quality Standard for Aggregate Processing 42 Appendix G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and Dust and Noise Emission Standards for Aggregate Processing 43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4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6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8
16、1 1 总 则 1.0.1 为规范 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 ,制定本规范 。 1.0.2 本 规范 适用于 水电工程 砂石加工系统 设计。 1.0.3 水电工程砂石 加工 系统设计 应遵循 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 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 的原则。 1.0.4 水电工程砂石 加工 系统 设计, 除应 符合 本 规范规定 外, 尚 应符合国家 现 行 有关标准 的 规定 。 2 2 术 语 2.0.1 粗骨料 coarse aggregate 粒径大于 或 等于 5mm 的 成品 骨料, 一般 分为 小石( 5mm 20mm) 、 中石 ( 20mm 40mm) 、 大石( 40mm 8
17、0 mm) 、 特大石( 80mm 150mm) 。 2.0.2 细骨料 fine aggregate 粒径小于 5mm 的 成品 骨料, 包括 天然砂和人工砂 。 2.0.3 破碎比 ratio of reduction 物料破碎前最大粒径与破碎后最大粒径 的 比值。 2.0.4 成品率 rate of finished products 加工后的 成品砂石 质量 与砂石原料 质量的 比值。 2.0.5 筛分效率 efficiency of screening 筛下物料质量与进筛物料中所含小于筛孔尺寸的物料质量 的 比值。 2.0.6 功指数 work index 表示物料破碎或磨碎难易 程
18、度 的一种 能耗 指标 ,可通过物料功指数试验确 定。 2.0.7 磨蚀 性 指数 abrasion index 表示物料 对机械磨蚀能力强弱的一种指标 ,可通过物料磨蚀试验确定。 3 3 基本 规定 3.1 一般 规定 3.1.1 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 主要 内 容应包括砂石加工系统的厂址选择,工 艺流程,设备配置,工艺布置,储存运输,土建结构,配套设施,安全、环境保 护与节能,运行管理及拆除 。 3.1.2 水电工程 砂石 加工 系统 设计应进行方案比选,合理选择砂石加工工艺及设 备,采用安全、先进、节能、环保的加工技术。 3.1.3 水电工程砂石 加工 系统设计应在 砂石料源 已选定
19、的 基础 上进行。 3.2 基本资料 3.2.1 砂石加工系统设计 所需的 水文、气象资料 应包括下列内容 : 1 与砂石加工 系统布置区 有关河段的历年实测流量、水位流量关系、频率 洪水及泥沙含量 等 资料 。 2 砂石 加工 系统 及砂石原料堆场 所在地区,特别是山谷地区的频率洪水、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等 资料 。 3 当地按月统计的平均、最高、最低气温 ,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 , 晴雨 日 数 ,基本雪压、最大雪压、 封冻 日 数与深度 等 资料。 3.2.2 砂石 加工 系统 设计所需的 地质、地形资料 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报告。 2 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区 的 覆
20、盖层厚度、承载力,岩 层 的岩性、产状、承载 力,主要断层产状 、 地下水位 和边坡稳定条件等资料。 3 砂石加工系统 布置于 山谷地段,布置区及其上游山谷滑坡和崩塌堆积 体 的 地质 资料。 4 砂石加工系统布置区比例尺为 1:500 1:2 000的地形图。 3.2.3 砂石加工系统设计 所需的 工程资料 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总体布置图和施工总布置图 。 2 施工总进度表,包括各个时期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级配的混凝土量及其 浇筑强度,各个时期不同 级配 的反滤料、垫层料 、掺砾料 量及其填筑强度 。 4 3 各类砂石骨料的质量控制要求。 4 与砂石 运输 有关的对外交通和场内交通条件。
21、 5 砂石加工系统所在地水、电供应 条件 。 3.2.4 砂石加工系统设计 所需的 试验资料 应包 括下列内容: 1 水工混凝土试验报告 。 2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报告 。 3 天然砂石料场的天然砂石级配勘测试验成果。 4 土石坝填筑所需反滤料 、 垫层料 及掺砾料等 级配试验 成果。 3.2.5 砂石加工系统设计应收集破碎、 筛分、 洗石、制砂 、 分级 、给料、带式输 送机、供配电、电气控制、除尘、给排水及废水处理 等设备资料 , 主要 包括设备 的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外形尺寸、基础尺寸、动扰力及惯性力。 5 4 生产规模 4.0.1 砂石 加工 系统的生产规 模应满足高峰时
22、段混凝土浇筑 强度 和垫层料、反滤 料 、掺砾料等填筑 强度要求。 4.0.2 砂石原料需用量 应 根据混凝土 骨料 和 垫层料、反滤料、掺砾料等需加工砂 石骨料的设计工程量 , 并 计 入砂石 加工、运输 、堆存 损耗和弃料量确定。 4.0.3 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规模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规模 应 用小时处理能力表示,生产规模可根据高峰时 段 混凝土 浇筑强度和 垫层料、反滤料 、掺砾料等 填筑强度 , 并 计 入砂石 加工、运 输 、堆存等 损耗 后确定 。 2 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规模 按设计处理能力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及 小型 ,砂 石加工系统生产规模划分标准 应
23、按 表 4.0.3的规定确定 。 表 4.0.3 砂石 加工 系统生产规模划分标准 类 型 设计处理能力 Q ( t/h) 特 大 型 Q 1500 大 型 500 Q 1500 中 型 200 Q 500 小 型 200 3 高峰时段 持续时间 大于 3 个月时,砂石 加工 系统处理能力还应 计入 1.1 1.3 的不均匀系数。 4 汛期、冰冻期停产的砂石加工系统,还应按设计生产期校核处理能力。 4.0.4 砂 石加工系统主要生产车间宜采用二班制工作制度,高峰月 可采用三班制 工作制度。 粗碎或超径石处理车间工作班制应与石料场开采作业相一致。 月工作 日数可取 25 d。日工作小时数,二班制
24、 可 取 14 h, 三班制 可 取 20 h。 4.0.5 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规模 宜按本规范附录 A 的方法计算 。 6 5 厂址选择 5.0.1 砂石 加工 系统厂址应根据选定 砂石 料场位置 及成品砂石主要用料区 位置, 水文气象 、 地形地质 、 交通运输 、 供水供电 、周边环境及砂石原料 开采运输等条 件,经 技术经济 比选后确定。 5.0.2 砂石 加工 系统厂址宜设在 砂石 料场 或 开挖利用料 转存料场 附近,多料 源 供 料时,宜设在主料 源 附近,经论证 后 亦可分设砂石加工系统。 5.0.3 砂石 加工成品 率高、 砂石原料 运距近且场地 布置条件 许可时,砂石加工系
25、统可设在混凝土生产系统附近,并与混凝土生产系统共用成品堆场。 5.0.4 砂石 加工 系统 厂址应避开爆破危险区,安全距离 应 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 爆 破安全规程 GB 6722 的 有关 规定。 5.0.5 砂石 加工 系统 厂址 宜布置于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条件良 好的地 段,并 应避 开滑坡、泥石流、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 。 山谷地区布置 砂石 加工 系统 时, 应采取避免山洪和泥石流危害的工程措施。 5.0.6 砂石 加工 系统 厂址宜靠近交通运输道路、主要供水和供电设施。 5.0.7 砂石 加工 系统 厂址应与城镇和居民生活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城镇和居民 生活区附近设厂时,应
26、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满足 噪声和粉尘 的控制要求 。 5.0.8 砂石 加工 系统 厂址 不宜 占 用耕 地 ,需要 占用耕地时, 应按复耕要求做好表 土剥离及堆存。 5.0.9 受场地条件限制, 砂石 加工 系统 厂址需设置在工程渣场时,应进行场地稳 定性复核,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7 6 工艺流程 6.1 一般规定 6.1.1 工艺流程设计应满足各类成品砂石生产 能力及品质要求。 6.1.2 工艺流程应适应砂石原料岩性和 不同时期各级砂石需用量的变化,工艺调 整灵活。 6.1.3 各段破碎的设备配置和负荷分配宜相对均衡。在满足各级成品砂石需用量 的前提下,应降低工艺流程的循环负荷量
27、。 6.1.4 砂石加工系统应采用部分筛分效率法进行工艺流程计算,总筛分效率取值 不应低于 90%。 6.1.5 砂石加工系统可采用干法或湿法砂石加工工艺。采用干法加工工艺时,应 有解决粗骨料裹粉、细骨料石粉控制及细度模数调整、加工粉尘污染及雨季生产 等技术措施;采用湿法加工工艺时,应有解决成品 砂脱水、石粉回收及废水回收 处理等的技术措施。 6.1.6 砂石原料的含泥量超标时 ,其处理工艺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在 砂石原料 粗碎环节, 宜 筛分去除小于 20 mm 的含泥物料。 2 对各级骨料进行筛洗去泥 ,含有 黏性 泥团时 宜 配置专用洗石设备。 6.1.7 采用湿法加工工艺生产的成品砂
28、应采用脱水设备脱水后再进入成品堆场。 6.1.8 大型、 特大型人工砂石加工系统,无同类岩性 生产 试验资料可供借鉴 时 , 宜 进行 砂石 骨料生产性试验。 6.1.9 根据砂石原料特性, 砂石加工系统 主要设备负荷率宜按本规范 附录 B 取 值;振动筛筛分效率宜按本规范附录 C 的方法计算;砂石加工系统典型工艺流 程可按本规范附录 D 选用。 6.2 天然砂石加工工艺 6.2.1 天然砂石加工工艺应根据天然料场各级配砂石可采量和各级配砂石需用 量,进行级配平衡计算后 确定 。 6.2.2 天然砂石级配与需用砂石级配差异较小,直接利用率 大于 90%时 ,可采用 开路工艺流程。 8 6.2.
29、3 天然砂石级配与需用砂石级配差异较大 时 ,当原料中粗骨料含量偏多 时 , 可采用闭路工艺流程进行级配调整;当原料中粗骨料含量偏少 时 ,可补充部分 人 工 粗骨料或将部分细骨料作弃料处理 ,两者进行比较后确定。 6.2.4 天然砂石含砂率偏低 时 ,可利用砾石制砂补充或将部分砾石作弃料处理 , 两者进行经济比较后确定; 当砾石制砂 工艺 的经济合理性较差 时 ,还 应 研究开采 石料人工 制 砂的可行性。 6.2.5 天然砂细度模数偏小 时 ,可利用部分粗骨料制粗砂 ,与细砂掺混使用,并 应保证成品砂的质量稳定 ;天然砂细度模数偏大 时 ,可经 机械设备 加工改善其细 度模数。 6.3 人
30、工砂石加工工艺 6.3.1 人工砂石加工工艺应根据砂石原料岩性 ,砂石及混凝土试验成果, 砂 石级配 、粒形 及成品砂石粉含量 等 要求,进行级配平衡计算后 确 定 。 6.3.2 人工砂石加工系统宜采用 开路流程生产半成品砂石,砂石原料经粗碎设备 破碎后,应设置半成品堆场堆存。 6.3.3 大型、特大型人工砂石加工系统宜采用分段闭路流程生产粗骨料,也可采 用全闭路流程生产粗骨料;小型、中型人工砂石加工系统可采用全闭路或开路流 程生产粗骨料。 6.3.4 根据砂石原料岩性及试验成果, 人工砂石加工系统 可采用立轴冲击式破碎 机生产人工砂,也可采用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与棒磨机联合制砂。 6.3.5
31、采用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生产人工砂, 应有调整成品砂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 的生产工艺,以及防 止粉尘污染的措施。 6.3.6 采用棒磨机生产 人工砂,应合理调配 棒磨机的 进料量、给水量、装棒量及 装棒级配 ,并配置与棒磨机制砂工艺相适应的分级、脱水设备 。 9 7 设备 配置 7.1 一般规定 7.1.1 砂石加工及运输宜选用安全、先进、节能、环保的设备, 设备的生产能 力应根据设备技术参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结合类似 工程 实际生产能力综 合确定 。 7.1.2 大型 、 特大型砂石加工系统 设备选型, 宜 对难碎性或强磨蚀性 石料进行功 指数及磨蚀 性 指数试验。 7.1.3 选用设备的类
32、型、规格及数量应适应砂石原 料岩性, 并 满足成品砂石的品 质和产量要求。 7.1.4 上、下道工序所选用的设备负荷应均衡 , 同一作业宜选用相同型号规格的 设备。 7.1.5 设备配置应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对砂石原料的岩性变化及粒径组成波动有 较强 的适应 能力 , 满足 成品 砂石 级配和超逊径含量 要求 。 7.1.6 大型、特大型砂石加工系统应选用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大型设备,同一作 业的设备数量不宜少于 2 台。 7.1.7 当砂石原料属难碎性或强磨蚀性岩石时,大型、特大型砂石加工系统的主 要设备宜整机备用,小型、中型砂石加工系统的主要设备可适当降低设备负荷率 。 7.1.8 石料的功指
33、数和磨蚀性指数可按本规范附录 E 选用。 7.2 破碎设备 7.2.1 破碎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砂石原料岩性、所需的处理能力以及被破碎 物料的最大粒径确定。 7.2.2 砂石原料 饱和抗压强度大于 120 MPa,可选用旋回破碎机或颚式破碎机作 为粗碎设备;砂石原料 饱和抗压强度小于或等于 120 MPa,可选用 锤式 破碎机或 反击式破碎机作为粗碎设备 , 选用 锤式 破碎机 或 反击式破碎机作为粗碎设备,应 进行粗骨料生产级配与使用级配的级配平衡复核。 7.2.3 砂石原料 饱和抗压强度大于 120 MPa, 可 选用圆锥破碎机作为中、细碎设 10 备;砂石原料 饱和抗压强度小于或等于
34、120 MPa,可选用反击式破碎机作为中、 细碎设备,若选用反击式破碎机作为中、细碎设备,应根据破碎试验成果 核算各 级粗骨料的中径筛余量。 7.2.4 根据生产性试验成果,成品粗骨料针片状含量不满足要求时,可选用反击 式破碎机对大石、特大石进行整形,选用立轴冲击破碎机对小石、中石进行整形。 7.2.5 中、细碎设备的进料带式输送机上应设置除铁装置。 7.3 筛 分与 洗 石 设备 7.3.1 洗石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砂石原料的含泥量、可洗性、所 需的处理能 力以及被清洗 砂石 的最大粒径确定。 7.3.2 当砂石原料含 粘土时 ,可采用圆筒洗石机或槽式洗石机洗石;当砂石原料 含 粉土时 ,
35、可采用振动筛冲水洗石。采用圆筒洗石机 或振动筛洗石时,应配套螺 旋分级机对细粒物料进行分级脱水。 7.3.3 筛分设备的类型应与筛分骨料 的进料粒径、 所需处理能力、筛分效率、使 用工况及设备的配置要求相适应。 7.3.4 筛分设备的处理能力计算应计入给料量的波动,多层筛的处理能力应按控 制筛层计算,并校核筛分设备出料端的料层厚度。 7.3.5 粗碎后的预筛分应选用重型振动筛;强磨蚀 性砂石 分级筛分 宜选用聚氨脂 筛网 ;大型、特大型砂石加工系统的细骨料筛分宜选用高频振动筛。 7.4 制砂设备 7.4.1 制砂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应根据制砂原料岩性、所需的处理能力以及成品砂 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
36、要求确定。 7.4.2 制砂原料为 较难碎性、 难碎 性 岩石 或较强 磨蚀 性、强 磨蚀性 岩石时 ,宜选 用 “ 石打石 ” 立轴冲击破碎 机制 砂;制砂原料为中等可碎 性、较 易碎 性、易碎性 岩石 或 中 等 磨蚀性 、较弱 磨蚀性 、弱 磨蚀性 岩石时 ,宜选用 “ 石打铁 ” 立轴冲击 破碎 机制 砂。 7.4.3 大型、特大型人工砂石加工系统 选用棒磨机作为制砂设 备, 宜 整机备用 。 棒磨机 应 根据生产性试验或类似工程项目应用成果,确定 其 处理能力、成砂率和 11 设备数量。 7.4.4 采用 螺旋分级机作为分级脱水设备 时 ,宜选用宽堰长螺旋分级机 , 其处理 能力应满
37、足返砂和脱水要求, 并 应按溢流粒度进行校核。 7.4.5 采用湿法制砂工艺 时 ,成品砂的石粉含量偏低,可选用石粉回收设备 回收 石粉; 成品砂的石粉含量偏高,可选用螺旋分级机作为石粉脱除设备。采用干法 制砂工艺 时 ,成品砂的石粉含量偏低,可选用高速立轴冲击破碎机对粗碎、中细 碎破碎产品中 小于 5 mm 的 物料进行破碎,补充石粉 ; 成品砂的石粉含量 偏高, 可选用风选脱粉机作为石粉脱除设备。 7.5 带式输送机 7.5.1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满足砂石加工系统各种运行工况的需要,并 计入料流量的波动系数。 7.5.2 带式输送机输送砂石 时 ,其向上允许倾角 宜小于 16,向下
38、允许倾角 宜小 于 12。 当布置区地形条件受限,所需 向上倾角 大于 16时,可选用波状挡边带 式输送机。 7.5.3 带式输送机输送经螺旋分级机脱水后的成品砂 时 ,其向上允许倾角 宜小于 12,选用带宽应比计算值提高一级,且最小带宽 不宜小于 650 mm。 7.5.4 长距离砂石运输应综 合比较带式输送机运输方案和自卸汽车运输方案, 主 体工程 混凝土工程量大且条件具备时,宜优先选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方案。采用长 距离带式输送机运输砂石方案,输送线两端应设置相应容积的砂石堆场。长距离 带式输送机头部应设置缓冲料仓。 7.5.5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满足主体工程施工高峰期砂石输送
39、 能力要求, 计算输送能力时, 应计入 不同粒径骨料 切换不均衡系数,不均衡系数 宜按 1.2 1.5 取值 。 7.5.6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输送线 的设计 ,应 根据输送物料的特性, 结合沿线工程、 地形 、 地质条件,对直线布置、水平转弯布置、 纵向 凸凹弧 布置等进行技术经济 比较后确定。 7.5.7 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应选用具备可控软起动、停机功能的驱动设备,驱动设 备宜布置在隧洞外。 12 7.5.8 根据输送物料特性及输送线沿线 地形 、 地质条件 ,经分析比较后,长距离 运输可采用管状 带式输送机 。 7.6 给料设备 7.6.1 大 型 、中型旋回破碎机可采用自卸汽车直接给料;小型旋回破碎机、颚式 破碎机 、锤式破碎机 及反击式破碎机宜采用棒条式振动给料机 给料 ,给料机 最大 允许给料粒径应大于砂石原料 的 最大粒径。 7.6.2 中细碎、超细碎、筛分及制砂设备可采用振动给料 机 给料。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