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播电视和网 络视听 行业标准 GY/T 64 2021 代替 GY 64 2010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Anticorrosive coating of steel tower and mast for radio and television 2021-08-19 发布 2021-08-19 实施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发布 GY/T 64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2 5 表面处理 . 2 6 涂装技术要求 . 3 6.1 一般规定 . 3 6.2 热喷涂锌、铝
2、及其合金涂层 . 5 6.3 热浸镀锌层 . 5 6.4 涂料涂层 . 6 6.5 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 . 11 6.6 维护管理 . 11 7 检验 . 11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 13 附录 A(规范性) 既有钢塔桅防腐蚀涂装质量评定 . 14 A.1 一般规定 . 14 A.2 主控项目评定 . 14 A.3 一般项目评定 . 16 A.4 综合评定值 . 18 A.5 既有钢塔桅防腐蚀涂装质量综合评定 . 19 A.6 既有钢塔桅腐蚀截面积检测及安全性评定 . 20 附录 B(规范性) 热浸镀锌层均匀性试验 硫酸铜试验方法 . 21 B.1 硫酸 铜溶液的制备和用量 . 21 B
3、.2 试样的制备 . 21 B.3 试验条件 . 21 B.4 试验程序 . 21 B.5 浸蚀终点及耐浸蚀试验次数的确定 . 21 B.6 试剂 . 21 附录 C(规范性) 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涂层附着力性能试验方法 . 22 C.1 划格试验 . 23 C.2 拉伸试验 . 23 附录 D(规范性) 热浸锌锌层附着性试验 落锤试验方法 . 24 GY/T 64 2021 II D.1 试验装置 . 25 D.2 试验规则 . 25 GY/T 64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 规定 起 草。
4、本文件代替 GY64 2010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 与 GY64 2010相比 , 主要 技术 变化如 下: a) 更改 了“范围”,对工艺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 (见 第 1章 , 2010年 版的第1章) ; b) 更改 了“ 表面处理 ”, 对构件表面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 , 增加了既有钢塔桅防腐的表面处理要 求 (见 第 4章 , 2010年 版的第 4章) ; c) 增加 了 “ 涂装技术要求 ”的 一般规定 (见 6.1); d) 对防腐涂装的大气环境、除锈等级、涂层配套体系进行了明确 , 对涂料涂层相关技术要求、工 艺配套进行了调整与增补 (见 5.3,2010年 版的 5
5、.3) ; e) 增加了 “涂装技术要求”的安全 、卫生和环境保护 (见 6.5); f) 增加了“涂装技术要求”的 维护管理 (见 6.6) ; g) 对 “ 检验 ” 的技术要求、检验方进行了增补和 调整 (见 第 6章 , 2010年 版的第 6章) ; h) 增加了“既有钢塔桅防腐涂装质量评定”, 明确了 既有钢塔桅防腐涂装质量评定的周期、内容、 方法 等 (见 附录 A)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中广建(北京
6、)塔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同济 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局、 徐州市质 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衡峰氟碳材料有限公司、青岛东方铁 塔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明珠钢结构有限公司、青岛中天斯壮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智恒达塔业有限公司、 新郑市宏达通讯器材厂。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谦、夏大桥、赵海龙、郭录明、徐涛、张欣蓉、张黎、顾红洲、葛朝清、张 树勋、陈幼峰、王洪儒、梁峰、曹向东、郭建新、黑振友、刘学振、韩宝胜。 本文件于1989年 3月首次发布 , 2010年 8月第一次修订,本次 为第二次 修订 。 GY/T 64
7、2021 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的技术要求、检验要求、试验方法和包装、运输、贮 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播塔、电视塔、微波塔等钢塔及桅杆制造和维护时的防腐蚀保护涂装,包括混凝土 广播电视塔的钢桅杆,也适用于热浸镀锌,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和防腐涂层的涂装工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470 2008 锌锭 ( ISO 752:2004(E)
8、, MOD) GB/T 1766 2008 色漆和清漆 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865 2009 色漆和清漆 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 滤过的氙弧辐射( IS011341:2004, IDT) GB/T 30790.42014 色漆和清漆 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 第 4部分: 表面类型和 表面处理 GB/T 30790.52014 色漆和清漆 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 第 5部分:防护涂料体 系 GB/T 3190 202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5210 2006 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 ISO 4624:2002, IDT) GB 6514
9、 2008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 7691 200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安全管理通则 GB 7692 2012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 GB/T 8923.1 201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 1部分 :未涂覆过的钢 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ISO 8501-1:2007, IDT) GB/T 8923.2 2008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 2部分 : 已涂覆过的钢 材表面局部清除原有涂层后的处理等级( ISO 8501-2:1994, IDT) GB/
10、T 8923.3 2009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 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第 3部分 :焊缝、边缘和 其他区域的表面缺陷的处理等级 ( ISO 8501-3:2006, IDT) GB/T 9286 1998 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 ( eqv ISO 2409:1992) GB/T 9761 2008 色漆和清漆 色漆的目视比色( ISO 3668:1998, IDT) GB/T 9793 2012 热喷涂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铝及其合金 ( ISO 2063:2005, IDT) GB/T 11374 热喷涂涂层厚度的无损测量方法 GB/T 11375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热
11、喷涂 操作安全 GY/T 64 2021 2 GB/T 13288.2 201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喷射清理后的钢 材表面粗糙度特性 第 2部分: 磨料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等级的测定方法 比较样块法 ( ISO 8503-2:1988, IDT) GB/T 18570.3 2005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 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 第 3部分:涂覆涂料前 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 ( 压敏粘带法 ) ( ISO 8502-3:1992, IDT) GB/T 19355.2 2016 锌覆盖层钢铁结构防腐蚀的指南和建议 第 2部分:热浸镀锌 GB/T 25264 2010 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
12、HG/T 2454 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双组份) HG/T 3668 富锌底漆 HG/T 3792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HG/T 4104 建筑用水性氟涂料 HG/T 4338 高氯化聚乙烯防腐涂料 HG/T 4340 环氧云铁中间漆 HG/T 4755 聚硅氧烷涂 料 JB/T 6978 涂装前处理准备 酸洗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总则 4.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 产品标准及相 关 标准和检验制度。 4.2 防腐蚀保护涂装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4.3 易燃、易爆和
13、有毒材料 不应 堆放在涂装现场,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内,并设专人管理。涂装现场和 库房应设置消防器材。 4.4 涂装现场应有通风排气设备。操作人员应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4.5 防腐蚀保护涂装的各工序应按本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 行下一道工序。 4.6 防腐蚀保护涂装检验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在时效内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 5 表面处理 5.1 钢材的初始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 GB/T 8923.1 2011 的规定。除锈前应将钢材表面焊渣、毛刺、 块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洁净。 5.2 钢构件表面的除锈处理方法与其质量等级,应符合 GB/T 8923.1 201
14、1的规定。 5.3 钢材边缘或局部缺陷部位及构件焊缝部位的除锈与其质量等级,应符合 GB/T 8923.1 2011的规 定。 5.4 既有钢塔桅防腐涂装时应先进行表面预处理,经清理后的钢塔桅结构表面,应符合 GB/T 8923.2 2008 的规定,且除锈等级应不低于 P St2,表面预处理可采用下列方法: a) 被油脂污染的结构表面,可采用有机溶剂、热碱或乳化剂以及烘烤等方法去除; b) 被氧化物污染或附着有涂层的钢结构表面,可采用铲除、烘烤等方法清理; c) 表面铁锈和原有失效涂层可采用局部手工或工具清理、局部喷射清理等方法消除。 GY/T 64 2021 3 5.5 所有喷涂表面宜在连
15、接的附件焊接完毕后整体进行喷砂除锈。 5.6 热喷涂锌、铝及其铝合金和涂料涂装之前,钢材表面应按 GB/T 97932012 的规定进行喷砂除锈: a) 喷砂后钢材表面应干燥、无灰尘、无油脂、无污垢、无氧化皮、无锈迹; b) 除锈等级应不低于 Sa212; c) 除锈后钢材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除锈后 钢材表面的粗糙度 涂装类型 粗糙度 ( RZ) m 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 40 80 涂料 50 5.7 热浸镀锌之前,钢材表面应按 JB/T 6978的规定进行酸洗除锈: a) 除锈后钢材表面应露出金属色泽,无污渍、锈迹; b) 除锈等级应不低于 Be; c) 酸洗后应除去钢
16、材表面的酸液。 5.8 已经处理的钢材表面, 不应 再次污染,当受到二次污染时,应 再次 进行表面处理。 6 涂装技术要求 6.1 一般规定 6.1.1 广播电视钢塔桅的防腐蚀涂装应根据环境条件、材质、结构形式、使用要求、施工条件和维护 管理要求等进行防腐蚀涂装。 6.1.2 进行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涂装时, 所 依据 的 大气环境腐蚀作用分类,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大气腐蚀作用的分类 腐蚀作用 腐蚀厚度损失 (第一年暴露后) m 温性气候下的典型环境 (仅 作参考)示例 低碳钢 锌 C1 微腐蚀 1.3 0.1 C2 弱腐蚀 1.3 25 0.1 0.7 污染 水平 较低 , 大部分
17、是乡村地带 C3 中等 腐蚀 25 50 0.7 2.1 城市和工业大气 , 中 等 二氧化 硫 污染 , 或低盐度沿海区 C4 强腐蚀 50 80 2.1 4.2 中等盐度的工业区和沿海区 C5-I 强腐蚀 (工业) 80 200 4.2 8.4 高湿度和恶劣气氛的工业区 C5-M 强腐蚀 (海洋) 80 200 4.2 8.4 高盐度的沿海和海上区域 6.1.3 进行有腐蚀性气态介质作用的 钢 塔桅 防腐蚀涂装,其腐蚀作用的分类应符合表 3的规定。 GY/T 64 2021 4 表 3 气态介质对钢结构的腐蚀性作用的分类 介质 名称 介质含量 mg/m3 环境相对湿 度 % 对碳钢腐 蚀作
18、用分 类 介质名 称 介质含量 mg/m3 环境相对湿 度 % 对碳钢腐蚀作 用分类 氯 1.00 5.00 75 强 氟 化 氢 1.00 10.00 75 强 60 75 中 60 75 中 60 中 60 中 0.10 1.00 75 中 二 氧 化 硫 10.00 200.00 75 强 60 75 中 60 75 中 60 弱 60 中 氯 化 氢 1.00 10.00 75 强 0.50 10.00 75 中 60 75 强 60 75 中 60 中 60 弱 0.05 1.00 75 强 硫酸酸 雾 经常作用 75 强 60 75 中 偶尔作用 75 强 60 弱 75 中 氮氧
19、 化物 (折 合二 氧化 氮) 5.00 25.00 75 强 醋酸酸 雾 经常作用 75 强 60 75 中 偶尔作用 75 强 60 中 75 中 0.10 5.00 75 中 二氧化 碳 2000 75 中 60 75 中 60 75 弱 60 弱 60 弱 硫 化 氢 5.00 100.00 75 强 氨 20 75 中 60 75 中 60 75 中 60 中 60 弱 0.01 5.00 75 中 碱雾 偶尔作用 弱 60 75 中 60 弱 6.1.4 广播电视钢塔桅的防腐蚀涂装应遵循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并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 对结构环境条件、侵蚀作用程度的评价及防腐蚀
20、涂装使用年限的要求; b) 对钢材表面锈蚀等级、除锈等级的要求; c) 选用的防护涂层配套体系、涂装方法及其技术要求; d) 所用防护材料、密封材料或特殊钢材(镀锌钢板、耐候钢等)的材质、性能要求; e) 对施工质量及检验应遵循的技术标准要求 ; f) 对使用阶段维护(修)的要求 。 6.1.5 广播电视钢塔桅在涂装前的除锈等级应符 合 GB/T 8923.1 2011、GB/T 8923.2 2008、 GB/T 8923.3 2009的 有关规定外,不同涂 层 表面最低除锈等级尚应符合 表 4规定。 GY/T 64 2021 5 表 4 不同涂层表面最低除锈等级 涂装方式 最低除锈等级 富
21、锌底涂料 、乙烯磷化底涂料 Sa2 21 或 St3 环氧或乙烯基脂玻璃鳞片底涂料 Sa2或 St3 氟 树脂 、 高氯化聚乙烯、聚硅氧烷、 聚氨脂、丙烯酸等底涂料 Sa2或 St3 喷锌及其合金 Sa2 21 或 St3 热浸镀锌 Be 6.1.6 防火涂料涂装前 , 钢材表面除锈及防腐涂装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 6.1.7 钢结构表面防火涂层不具有防腐效能时,不应将防火涂料作为防腐涂料使用,应按构件表面涂 覆防锈底层涂料、防腐蚀中间层涂料,其上为防火涂料,再做防腐面层涂料的构造进行防护处理。 防火 涂料与防腐涂料应相容、匹配。 6.2 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涂层 6.2.1
22、热喷涂使用的锌,应符合 GB/T 4702008 规定的 Zn99.99的质量要求,锌含量不小于 99.99%; 热喷涂使用的铝,应符合 GB/T 3190 2020规定的 Al99.5的质量要求,铝含量不小于 99.5%;热喷涂 使用的锌合金中,锌的成分应符合 GB/T 470 2008规定的 Zn99.99的质量要求;铝的成分应符合 GB/T 3190 2020规定的 Al99.7的质量要求;热喷涂使用的铝合金可使用 GB/T 31902020 规定的 Al-Mg5, 即含 5%Mg的铝合金。 6.2.2 热喷涂应在钢材表面喷砂处理后尽快进行,最长时间不应超过 4h。 6.2.3 待喷工件
23、表面的温度至少比露点温度高 3以上进行喷涂。 6.2.4 热喷涂的金属层厚度不应小于 120m。 6.2.5 热喷涂涂层表面应均匀一致,无气孔,无底材 裸露的斑点,没有未附着或附着不牢固的金属熔 融颗粒和影响涂层使用寿命及应用的缺陷。 6.2.6 热喷涂结束后的 6h内应完成封闭处理, 封闭 涂料层 可采用磷化底涂料、双组份环氧或双组分聚 氨酯等涂料。 6.2.7 若发现涂层外观有明显缺陷,对缺陷部位应重新进行喷砂处理重新喷涂。 6.2.8 管形和其他封闭形截面的构件热喷涂或油漆防锈时,端部应密封。 6.3 热浸镀锌层 6.3.1 热浸镀锌使用的锌锭,应达到 GB/T 470 2008规定的
24、Zn99.99的要求,锌含量不小于 99.99%。 6.3.2 用于热浸镀锌的锌浴主要应由熔融锌液构成。熔融锌中的杂质总含量( 铁、锡除外 ) 不应超过 质量的 1.5%,所指杂质见 GB/T 470 2008。 6.3.3 热浸镀锌应制定酸洗、浸锌的温度、时间、清洗等工序的工艺。 6.3.4 镀锌层表面应连续、完整,并具有实用性光滑,不应 有过酸洗、漏镀、结瘤、毛刺等缺陷。 6.3.5 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 镀覆 量应符合表 5的规定。 GY/T 64 2021 6 表 5 镀锌层厚度和镀锌层 镀覆 量 镀件厚度 mm 镀层 平均厚度 最小 值 m 镀层 平均 镀覆 量 最小 值 g/m2 t
25、 6 85 610 t 6 70 505 6.3.6 镀锌层应均匀,作硫酸铜试验,耐浸蚀次数应 不少于 4次,且不露铁。 6.3.7 镀锌层应与金属基体结合牢固,应保证在无外力作用下没有剥落或起皮现象,经落锤试验镀锌 层不凸起、不剥离。 6.3.8 应严格控制浸锌过程的构件热变形。 6.3.9 严禁对包含有封闭内腔的构件进行热浸镀锌。 除非在封闭内腔上适当开孔,以防止封闭内腔内 的空气受热后压力增加产生爆炸,另外, 适当开孔可保证热浸镀锌后 ,内腔内的锌液能顺利地流出。在国 家的安全和健康法规未具体涉及内腔的排气和导流问题的情况下, 需方应提供开孔的方法或其他处理措 施 ,或书面同意由供方自行
26、处理。开排气导流孔的方法可见 GB/T 19355.2 2016。 6.3.10 修复的总漏锌面积不应超过每个镀件总表面的 0.5%,每个修复漏锌面不应超过 10cm2,若漏锌 面积较大,应进行返镀。 6.3.11 修复的方法可以采用涂环氧 类 涂层进行修复,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 30m以上。 6.3.12 紧固件应采用热浸镀锌,镀锌层厚度 应 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 6 经离心处理的镀层厚度和镀覆量 镀件厚度 mm 最小平均厚度 m 最小平均附着量 g/m2 直径 6 50 360 直径 6 25 180 6.4 涂料涂层 6.4.1 钢材表面经喷砂处理后,应及时涂刷底涂
27、料,间隔时间不应超过 4h。 6.4.2 涂层的底涂料、中间涂料、面涂料应配套,应满足设计要求的耐蚀性和耐候性。 6.4.3 底漆应采用环氧类防腐底漆,在 C3及以上环境须采用含锌类底漆,在 C1, C2 环境可采用环氧 铁红等环氧类底漆。 在有机富锌或无机富锌底涂料上,宜采用环氧云铁或环氧铁红的涂料, 不应 采用醇 酸涂料。 6.4.4 中间漆 应 采用环氧云铁中间漆,产品 应 符合 HG/T 4340 的 规定 。 6.4.5 面漆 应 具有耐候性, 宜 使用耐候性较好的高氯化聚乙烯面漆 、 丙烯酸面漆 、 聚氨酯面漆 、 氟树 脂面漆 和 聚硅氧烷面漆 : 高氯化聚乙烯面漆应符合 HG/
28、T 4338的 规定 ; 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应符合 GB/T 25264 2010的 规定 ; 聚氨酯面漆应符合 HG/T 2454的 规定 ; 氟树脂涂料应符合 HG/T 3792或 HG/T 4104规定 的 水性氟树脂涂料; GY/T 64 2021 7 聚硅氧烷面漆应符合 HG/T 4755的 规定 。 其他品种面漆如需使用应满足基本的耐候性和附着力拉拔性能,耐候性和附着力拉拔性能要求 应符 合 表 7的规定 。 表 7 耐候性和附着力 拉拔性能要求 项目 指标 附着力 5.0MPa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1000h,不起泡不脱落不开裂 变色 2 级,变色 2 级,粉化 2 级, 附着力拉拔
29、性能 应 按照 GB/T 5210 2006进行 。 耐候性 应 按照 GB/T 1865 2009中的 附录 A进行 测试, 应 按照 GB/T 1766 2008进行判定 。 6.4.6 涂层系统应选用合理配套的 复 合涂层方案。其底漆应与基层表面有较好的附着力和长效防锈性 能,中涂应具有优异屏蔽功能,面涂应具有良好的耐候、耐介质性能,从而使涂层系统具有综合的优良 防腐性能。 6.4.7 防 腐蚀涂层配套可 按照不同基材、环境、使用年限 按 表 8、表 9、表 10执行 。 表 8 防腐蚀涂层配套 基 层 材 料 除锈 等级 涂层构造 涂层 干膜 厚度 m 预期使用年限(年) 底层 中间层
30、 面层 强腐蚀 C4 中腐蚀 C3 弱腐蚀 C2 涂料名称 道数 厚 度 m 涂 料 名 称 道 数 厚 度 m 涂料名称 遍数 厚 度 m 钢 材 Sa2 或 St3 环氧 铁红 底漆 2 60 环 氧 云 铁 中 间 涂 料 1 70 环氧、聚氨酯、 丙烯酸环氧、丙 烯酸聚氨酯等面 涂料 2 70 200 2 5 5 10 10 15 2 60 1 80 3 100 240 5 10 10 15 15 2 60 2 120 3 100 280 10 15 15 15 2 60 1 70 环氧、聚氨酯、 丙烯酸环氧、丙 烯酸聚氨酯等厚 膜型面涂料 2 150 280 10 15 15 15
31、2 60 环氧、聚氨酯等 玻璃鳞片面涂料 3 260 320 15 15 15 乙烯基酯玻璃鳞 片面涂料 2 GY/T 64 2021 8 表 8(续) 基 层 材 料 除锈 等级 涂层构造 涂层 干膜 厚度 m 预期使用年限(年) 底层 中间层 面层 强腐蚀 C4 中腐蚀 C3 弱腐蚀 C2 涂料名称 道数 厚 度 m 涂 料 名 称 道 数 厚 度 m 涂料名称 遍数 厚 度 m 涂 料 涂 层 Sa2或 St3 聚氯 乙烯 萤丹 底漆 3 100 聚氯乙烯萤丹面 涂料 2 60 160 5 10 10 15 15 3 100 3 100 200 10 15 15 15 2 80 聚氯乙烯
32、含氟萤 丹面涂料 2 60 140 5 10 10 15 15 3 110 2 60 170 10 15 15 15 3 100 3 100 200 15 15 15 Sa2 21 或 St3 富锌 底涂 料 见 表 注 70 环 氧 云 铁 中 间 涂 料 1 60 环氧、聚氨酯、 丙烯酸环氧、丙 烯酸聚氨酯等面 涂料 2 70 200 5 10 10 15 15 70 1 70 3 100 240 10 15 15 15 70 2 100 3 100 280 15 15 15 70 1 60 环氧、聚氨酯、 丙烯酸环氧、丙 烯酸聚氨酯等厚 膜型面涂料 2 150 280 15 15 15
33、其他涂料配套体系 应按照 GB/T 30790.5 2014 的规定 配套使用。 注: 当采用正硅酸乙酯富锌涂料、硅酸锂富锌涂料、硅酸钾富锌涂料时 宜 1 道;采用环氧富锌底涂料、聚氨酯富锌 底涂料、硅酸钠富锌底涂料时,宜 2 道 。 GY/T 64 2021 9 表 9 防腐蚀 涂层配套 基层 材料 表面 处理 涂层构造 预期使用年限 a(年) 底涂层 后道涂 层 涂料体系 强腐蚀 C5-M 强腐蚀 C5-I 强腐蚀 C4 中腐蚀 C3 弱腐蚀 C2 基料 道 数 额定干 膜 厚度 m 基料 道数 额定干 膜 厚度 m 热浸 镀锌 钢材 表面 处理 方式 与所 用油 漆类 型有 关, 应按
34、涂料 生产 商的 要求 进行 环氧、 聚氨 酯 、 脂 肪族面 涂料 1 80 5 15 15 环 氧、 聚氨 酯 、 脂肪 族或 芳香 族 1 60 2 120 2 5 2 5 5 15 15 15 1 80 2 160 5 15 5 15 15 15 15 1 80 3 240 5 15 5 15 15 15 15 1 80 3 320 15 15 15 15 15 丙烯 酸 丙烯酸 面涂料 1 80 2 5 15 1 40 2 120 5 15 15 1 80 2 160 2 5 2 5 5 15 15 15 1 80 3 240 2 5 2 5 15 15 15 a 涂料体系的使用年限
35、与涂层和热浸镀锌基材的附着力有关 。 GY/T 64 2021 10 表 10 防腐蚀涂层配套 基 层 材 料 表面处 理 涂层构造 预期使用年限 b(年) 封闭层 后道涂层 涂料体系 强腐蚀 C5-M 强腐蚀 C5-I 强腐蚀 C4 中腐 蚀 C3 弱腐 蚀 C2 基料 道 数 额定干 膜 厚度 m 基料 道数 额定干膜 厚度 m 热 喷 锌 钢 材 按 GB/T 30790.4 2014 执行; 热 喷锌后 发生任 何凝露 前涂装 表面 环氧 、 聚氨酯、 芳香族 1 NAa 环 氧、 聚氨 酯、 脂肪 族 2 160 5 15 2 5 15 15 15 1 NAa 3 240 15 5
36、15 15 15 15 环氧 1 NAa 环 氧、 环氧 组合 物 3 450 15 15 15 15 15 聚氨酯、 芳香族 1 NA a 3 320 15 5 15 15 15 15 a NA=不适用,封闭涂层的干膜厚度对整个体系的干膜厚度不会有明显影响。 b 涂料体系的使用年限与涂层和热喷涂基材的附着力有关 。 6.4.8 广播电视钢塔桅结构的表面防护涂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 11的规定。 表 11 表面防腐涂层的最小厚度 防腐蚀涂层的最小厚度 m 防护层使用年限 年 强腐蚀 C5-I/C5-M 强腐蚀 C4 中腐蚀 C3 弱腐蚀 C2 热 喷 锌 、热 浸 镀锌上加防腐 蚀复合涂层 32
37、0 280 240 200 10 15 热喷锌、热浸镀锌上 加防腐 蚀复合涂层 240 240 200 160 5 10 热喷锌、热浸镀锌上 加防腐 蚀复合涂层 200 200 160 120 2 5 6.4.9 涂料要有适当粘度,必要时要通过试验确定粘度。 6.4.10 涂装时,环境温度宜为 10 30,相对湿度不宜大于 85%RH。 6.4.11 钢材表面温度应高于露点温度 3进行涂装。 6.4.12 涂料涂装,可采用刷涂、喷涂或高压无气喷涂。 6.4.13 涂层外观应平整光滑,颜色均匀一致,无漏涂、误涂、气泡、流挂、分层、开裂、剥落等缺陷。 6.4.14 涂层与基层应结合牢固。用 GB/
38、T 52102006 规定的拉开法测定时,涂层附着力不应低于 5MPa; 用 GB/T 9286 1998规定的划格法测定时,涂层附着力不应低于 1级。 GY/T 64 2021 11 6.4.15 涂层有局部缺陷时应按工艺要求分层修补。涂层厚度达不到要求时,可增涂面涂料。 6.5 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 6.5.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有妥善 的劳动保护和安全防范措施。 6.5.2 涂装作业安全、卫生应符合 GB 6514 2008、 GB/T 11375、 GB 7691 2003和 GB 7692 2012 的有关规定。 6.5.3
39、涂装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 不应 超过最高允许浓度。 6.5.4 施工现场应远离火源, 不应 堆放 (其他) 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6.5.5 涂料仓库及施工现场 应 设置 消防器材 ,并 保证消防水源的充足供应,消防通道应通畅。 6.5.6 密闭空间涂装作业应使用防爆灯具,安装防爆报警装置;作业完成后油漆在空气中的 挥 发物消 散前,严禁电焊修补作业。 6.5.7 施工人员应正确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镜等劳(动) 保保护用品。 6.5.8 所有电器设备应绝缘良好,临时电线应选用胶皮线,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电源。 6.5.9 工作平台的搭建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高空作业人员应具备高空作业资格。 6
40、.6 维护管理 6.6.1 广播电视钢塔桅的防腐蚀维护管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应根据日常检查和专业检查情况,判断广播电视钢塔桅和防腐蚀保护层的状态; 既有塔桅的防 腐蚀质量的评定按附录 A执行。 b) 应根据检查的结果对钢 塔桅 的防腐蚀效果做出判断,确定更新或修复的范围。 6.6.2 广播电视钢塔桅的腐蚀与防腐蚀检查可分为日常检查和专业检查。 6.6.3 钢 塔桅 防腐蚀涂装的现场修复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防腐蚀保护层破损处的表面清理宜采用喷砂除锈,其除锈等级应达到 GB/T 8923.1 2011中规 定的 Sa2 1/2级。当不具备喷砂条件时,可采用动力或手动除锈,其除锈等级应达
41、到 St3级。 b) 搭接部分的防腐蚀保护层表面应无污染、附着物,并应具有一定的表面粗糙度。 c) 修补涂料宜采用与原涂装配套或能相同的防腐涂料,并应能满足现场的施工环境条件,修补涂 料的存储和使用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6.6.4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维护施工应有妥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6.6.5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维护管理档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广播电视钢塔桅的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和竣工资料; b) 防腐蚀保护层的设计资料、施工资料和竣工资料; c) 日常检查、专业检查的检查记录,检查记录包括工程名称、检查方式、日期、环境条件和发现 异常的部位与程度; d) 各项检查所提出的建议、结论和处理意见; e) 涂装维护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f) 涂装维护的施工记录、检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