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16 DB5305 保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 T 652021 玉米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 2021 -09- 01发布 2021- 09-10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05/T 6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植保植检站、腾冲市植保植检工作站、施甸县植保植检站、保山市隆阳区 植保植检站、昌宁县植保植检站、龙陵县植保植检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云峰、赵国安、杨园耘、谢显彪、孟继枝、柳树国、肖
2、文祥、马艳清、赵燕、 赛桢赵、杞建生、岳芹湘。 DB5305/T 652021 1 玉米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玉米草地贪夜蛾测报的术语定义、 系统调查、大田普查、越冬虫源调查、发 生程度分级标准、预测预报、资料的收集、汇总和和汇报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玉米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NY/T 3253 农作物害虫性诱监测技术规范(夜蛾类) 3 术语和定义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亦称草地夜蛾、秋粘虫等,属鳞翅目(Lepidoptera) 夜蛾科(Noctuidae)灰翅夜蛾属(Spodoptera),多食性害虫,嗜好禾本科植物,保山市已知寄主主 要有玉米、甘蔗、高粱等。 3.2 被害株率(Percentage of damaged plants,简写作P) 受危害玉米植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率。 3.3 百株幼虫(卵块)数 一百株玉米上有活幼虫(卵块)的数量。 3.4 虫田率 有虫田块数占调查田块数的百分率。 3.5 危害指数(Hazard ind
4、ex) 危害指数是指:实际田间各植株为害级别之和除以最严重状态各植株为害级别之和。危害指数用以 表示农作物被病虫为害的整体严重程度,为普遍率和严重度之积。 3.6 周年危害繁殖区 一年四季都有玉米种植,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繁殖危害的区域。 DB5305/T 652021 2 3.7 秋粮危害区 一年种植一季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繁殖主要危害一季玉米的区域。 3.8 越冬调查 掌握草地贪夜蛾冬季为害及越冬情况的调查活动。 4 系统调查 4.1 卵和幼虫调查 4.1.1 调查时间 于玉米出苗后开始进行调查,至收获完毕;每7 d进行一次调查。 4.1.2 调查方法 每块地块釆用“W”型5点取样,每点取样
5、调查20株,5点合计取样调查100株。确定为调查的田块不 得低于667 , 取样距离田埂1 m以上。苗期调查玉米叶片,发生茎基部为害的调查为害株数;穗期除 了调查叶片,还要调查叶基部与茎连接处的茎秆夹缝处(即叶腋处)、雄穗、果穗等部位,调查与记录 每株植株的受害程度。 4.1.2.1 叶部为害9级分级法及危害指数计算 a) 9级分级法 0级:叶片没有可见损伤。 1级:少数叶片针孔损伤。受1级危害的总株数以A表示; 2级:不足1/3的叶片上有小的圆形小孔或窗口状和/或小孔损坏。受2级危害的总株数以B表示; 3级:不足1/3的叶片上有小于1 cm长的孔洞或窗口状。受3级危害的总株数以C表示; 4级
6、:叶片上有1 m3 cm长的洞或窗口状,在不到1/3的叶子上大于1 cm。或不超过一个大于3 cm 的孔。受4级危害的总株数以D表示; 5级:有一些大于3 cm的细长孔和一些小洞约占不足1/3的叶片。受5级危害的总株数以E表示; 6级:一些大于3 cm的细长孔和许多小洞约占叶片的1/2。受6级危害的总株数以F表示; 7级: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孔大约占叶片的1/2。受7级危害的总株数以G表示; 8级:叶片上有许多大小和形状各异的孔。受8级危害的总株数以H表示; 9级:大多数叶片几乎完全被破坏和植物生长点被破坏。受9级危害的总株数以I表示。 b) 危害指数计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危害指数: P9 I9H
7、8G7F6E5D4C3B2AH 式中, H:危害指数,AI分别为19级为害株数,P为调查总株数。 4.1.2.2 果穗为害5级分级法及危害指数计算 a) 5级分级法 0级:主穗无可见为害,花丝无咬断现象,包叶无孔洞; 1级:主穗花丝(玉米须)有咬断现象。受1级危害的总株数以A表示; 2级:主穗穗轴顶部有为害。受2级危害的总株数以B表示; DB5305/T 652021 3 3级:取食为害玉米籽粒,为害籽粒数15粒。受3级危害的总株数以C表示; 4级:取食为害玉米籽粒,为害籽粒数615粒。受4级危害的总株数以D表示; 5级:取食为害玉米籽粒,为害籽粒数15粒以上。受5级危害的总株数以E表示; b
8、) 危害指数计算。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危害指数: P5 E5D4C3B2AH 式中, H:危害指数,AE分别为15级为害株数,P为调查总株数。 4.1.2.3 记录。记载调查株数、卵块数和每块卵粒数,幼虫数量和危害程度,天敌情况、周边作物受 害情况,调查结果记入100株玉米卵(块)和幼虫调查情况汇总表,见表1-1,100株玉米受害及天敌情 况汇总表,见表l-2。龄数分级按草地贪夜蛾1龄6龄幼虫平均头宽和体长规定确定,见表1-3。 表1-1 100株玉米卵(块)和幼虫调查情况汇总表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品种生育期: 表1-2 100株玉米受害及天敌情况汇总表 表1-3 草地贪夜蛾16龄幼虫平均头
9、宽和体长 4.2 蛹调查 4.2.1 调查时间 查到幼虫14 d以后,至收获完成,调查每7 d进行1次。 4.2.2 调查方法 卵 幼虫数量(头) 周边植物受害情况产卵部位和 卵块数(块) 每卵块平均卵粒数 (粒)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6龄 玉米受害指标 天敌 被害 部位 死苗 株率 (%) 被害 株率 (%) 调查田块的 危害指数 调查田块的 发生程度 百株 幼虫 数 雄穗 受害率 (%) 雌穗 受害率 (%) 种 类 数 量 卵数寄生率 (%) 龄期 1 2 3 4 5 6 头宽(mm) 0.35 0.45 0.75 1.3 2.0 2.6 体长(mm) 1.7 3.5 6.4
10、10.0 17.2 34.2 DB5305/T 652021 4 取土查蛹:釆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取1 m2,挖土调查单行玉米根周围的浅土层(深度为2 cm 8 cm)。每取样点宽度为垄距(沟心至沟心),记载每m2蛹量。 果穗查蛹:玉米穗期,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10株玉米果穗里的的蛹数。调查结果记入蛹量记载表, 见表2。 表2 蛹量记载表 调查地点: 日期: 品种生育期: 4.3 成虫调查 4.3.1 性诱监测调查 性诱监测调查按NY/T 3253执行。调查播种至收获期的玉米,1 d进行一次调查。每667 m2地块放置 3个诱捕器,呈正三角形放置,两两间距不低于50 m。玉米植株高0.8
11、m以前,诱捕器距地面1 m;玉米 植株高于0.8 m以后,诱捕器髙于玉米冠层20 cm。每天检查记载诱到的蛾量和当晚天气情况,结果记入 成虫性诱记载表,见表3。 表3 成虫性诱记载表 调查地点: 日期: 品种生育期: 4.3.2 灯光诱集调查 在周年危害繁殖区,全年灯光诱集监测;在其他危害区(如秋粮危害区)于玉米播种前一个月开灯。 在系统监测点设置虫情测报灯,灯管与地面距离为1.5 m。安置地点要求周围100 m范围内无高大建筑遮 挡、且远离大功率照明光源,以避免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降低灯具的诱蛾效果。灯管每年更换一次。 与国外接壤的边境县,以及有低热河谷区的县, 全部要设置高空测报灯。在观测
12、期内逐日记载诱集的雌 蛾、雄蛾数量,结果记入成虫灯诱记载表,见表4。 调查部位 点数 蛹量(头) 天气要素 备注 雌 雄 合计 羽化数 土壤 穗部 1 2 3 4 5 生产产家 名称 诱捕器1 诱捕器2 诱捕器3 平均诱虫 (头/台) 天气要素 诱到的其他 害虫(头)数量(头) 数量(头) 数量(头) DB5305/T 652021 5 表4 成虫灯诱记载表 调查地点(村): 日期: 品种生育期: 5 大田普查 5.1 调查时间 诱到第一头成虫开始田间调查,每14 d调查一次,直到玉米收获。 5.2 调查方法 调查内容及方法按本文件“4 系统调查”的规定执行,调查结果记入大田虫情普查结果汇总记
13、载表, 见表5。 表5 大田虫情普查结果汇总记载表 调查地点: 日期: 品种生育期: 6 发生程度判定 发生程度分为轻发生、偏轻发生、中发生、偏重发生、重发生五级。 6.1 以作物受害情况判定 叶部受害的或果穗部受害的,以被害株率和危害指数(Hazardindex)判定,两项指标指标同时达 到则判定为对应的发生程度;根茎部受害的,只要发生根茎部受害即为偏重以上发生,以被害株率判定 发生程度。对应关系见表6。 表6 草地贪夜蛾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受害部位 指标 发生程度轻发生 偏轻发生 中发生 偏重发生 重发生 叶部或 果穗部 被害株率(%,P) P1 1P5 5P10 1030 危害指数(H)
14、H10 10H25 25H35 3550 根茎部 被害株率(%,P) 05 县、乡 名称 生产厂家 灯的类型 灯下虫量(头) 诱集其它害虫 (头) 天气要素 备注 雌蛾 雄蛾 合计 调查面积 (m) 播期 调查株数 (株) 百株卵块数 (块) 百株幼虫数 (头) 蛹量 (头) 成虫(头) 天敌 寄生 情况 天气要素雌虫 雄虫 合计 DB5305/T 652021 6 6.2 以蛹数量判定 每平方米蛹量达2头以上为中等偏重以上发生,2头以下为中等以下发生。 7 越冬虫源调查 7.1 调查时间 立冬前和次年立春后,各调查一次。 7.2 调查方法 7.2.1 秋粮危害区调查 选取玉米上发生轻、中、重
15、三种代表性地块各23块,随机抽取周边其它植物23块,面积各667 m2 以上,幼虫调查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查20株,合计调查100株;蛹调查按本文件“4.2.2 调查方 案取土查蛹”执行。调查结果记入冬前调查记载表或冬后调查记载表,见表7-1、表7-2。 表7-1 冬前调查记载表 地点: 海拔: (m) 调查人: 表7-2 冬后调查记载表 地点: 海拔: (m) 调查人: 7.2.2 周年繁殖区调查 在本文件7.2.1规定调查的基础上,加查玉米上的冬季虫源繁殖情况, 方法按照本文件“5 大田普 查”规定执行。 8 预测预报 8.1 发生期预测预报 调查时间 县、乡、村 幼虫(头/百株)
16、蛹(头/m2) 合计 高龄(46龄) 低龄(13龄) 月 日 调查时间 县、乡、村 幼虫(头/百株) 蛹(头/m2) 合计 高龄(46龄) 低龄(13龄) 月 日 DB5305/T 652021 7 高龄幼虫由于营养竞争会有自相残杀习性,种群数量大时,可像东方粘虫一样具有迁移行为,扩散 到玉米田的杂草上或附近其他寄主植物上。发育历期详见本文件附录C。 8.2 发生程度预测预报 依据当地成虫诱测和卵调查数量,结合作物生育期和种植分布情况,作出幼虫发生区域、发生面积 和发生程度预报。 9 资料的收集、汇总和汇报 9.1 资料收集 实施草地贪夜蛾预测预报,需收集下列有关资料:各田的面积,主栽品种生育
17、期及其必要的栽培管 理资料;草地贪夜蛾主要寄主作物的面积,主栽品种生育期及其必要的栽培管理资料;当地气象台(站) 主要气象要素的预测值和实测值。 9.2 草地贪夜蛾发生防治基本情况 统计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防治面积和防治措施等,总结发生特点,并进行原因分析。 9.3 调查资料的汇报 基层病虫测报站于每周将调查资料用发生动态周报表形式上报上级病虫测报部门。 10 资料存档 调查和预测分析相关资料及时存档,以备查阅。 DB5305/T 652021 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 A.1 卵,呈圆顶型,直径0.4 mm,高为0.3 mm,通常100200粒卵堆
18、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 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孵化后就开始取食叶片。 A.2 幼虫,共6龄,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低龄幼虫体色呈绿色或黄色,体长6 mm9 mm,头 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 mm36 mm,头部呈黑、棕或 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 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 排列的4个黑斑。 A.3 蛹,老熟幼虫常产在2cm8cm的土壤中化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 mm18mm,宽 4.5 mm
19、。 A.4 成虫,翅展32 mm40 mm,前翅深棕色,后翅灰白色,边缘有窄褐色带。前翅中部各一黄色不 规则环状纹,其后为肾状纹;雄蛾前翅灰棕色,翅顶角向内各一三角形白斑,环状纹后侧各一浅色带自 翅外缘至中室,肾状纹内侧各一白色楔形纹;雌蛾前翅无明显斑纹,呈灰褐色或灰色棕色杂色。 I. 卵;II.幼虫;III. 蛹;IV. 雄成虫; V.雌成虫。 图A.1 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图 IV V DB5305/T 652021 9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草地贪夜蛾为害特征 B.1 草地贪夜蛾迁飞能力强,借助高空气流成虫每晚可迁飞数十公里。繁殖系数高,雌、雄成虫可 多次交配,单头雌虫可产卵1
20、0块以上,卵量9001500粒。适宜发育温度广,为1130,在28条件 下,30 d可完成一个世代。发生代次多,世代重叠,田间可不断有雌蛾产卵,幼虫不断孵化为害。 B.2 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多隐藏在玉米心叶、叶鞘等部位取食,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46 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造成叶片破烂状,甚至将整株玉米 叶片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植株折伏,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此外,高龄幼虫还 会钻蛀未抽出的玉米雄穗及幼嫩雌穗,或者直接取食玉米雄穗、花丝和果穗等,严重威胁玉米的产量和 质量。发生严重时,特别是玉米小苗期高龄幼虫在苗芯难以藏身时会落地为害
21、,从茎基部钻驻进茎部导 致枯苗,或切断附近其它作物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46龄幼虫暴食为害,取食量占整个幼虫期取食量 的80%以上,为害部位常见大量排泄的粪便。 I 为害玉米苗茎基部;II 、III为害玉米叶片;IV为害玉米雌穗; V 为害玉米雄穗。 图B.1 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症状图 IV V DB5305/T 652021 10 CC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各虫态发育历期及重量 C.1 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幼虫发育历期比较 温度 () 发育历期/(d)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6龄 17 3.740.28 3.440.33 2.720.16 2.860.17
22、3.590.18 6.860.18 22 3.660.12 2.560.23 2.060.22 2.570.17 2.960.13 5.910.21 27 1.300.08 1.560.12 1.680.19 1.850.17 2.400.17 4.770.18 32 1.220.10 1.210.08 1.480.11 1.480.10 1.770.10 4.450.15 37 1.000.00 1.000.00 1.060.06 1.360.10 1.650.14 5.460.30 C.2 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各虫态发育历期比较 温度() 幼虫期(d) 蛹期(d) 成虫寿命(d) 世代历期
23、(d) 17 21.791.03 18.630.53 15.001.42 58.731.46 22 19.430.36 12.320.37 14.252.03 47.072.06 27 13.000.39 8.400.26 14.841.12 34.362.05 32 11.810.22 6.210.10 8.900.37 29.150.33 37 11.120.31 6.190.16 3.690.62 22.570.84 C.3 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幼虫和蛹体重比较 温度 () 体重/mg 3龄 4龄 5龄 6龄 蛹 17 5.660.88 14.941.64 50.175.21 204.8312.35 215.697.19 22 4.730.64 15.342.37 51.41 4.74 185.7914.57 245.575.41 27 3.280.58 14.592.75 79.9510.54 201.1915.46 198.823.45 32 4.990.56 21.942.83 66.707.60 168.767.99 170.063.67 37 10.681.72 28.554.60 83.9613.30 182.9318.53 191.795.27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