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 B 38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 5305/T 58 2021 保山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07-15发布 2021 - 08 - 01实施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5/T 58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琰聪、谢志坚、刘婷婷、孟静娇、陈国斌、杨纪明、杨建国、鲁秀丽、谢艳 芬、陈春芝、刘争毅。 本文件中
2、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文件中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中附录 C为资料性附录。 DB 5305/T 58 2021 1 保山市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鲜食玉米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种植、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收获、保鲜贮 藏及秸秆利用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鲜食玉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成为本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 :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所有部分)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9372 食用农产品保鲜贮藏管理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 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嫩、 香等特点。从品质上主要分为甜玉米和糯玉米两类。 3.2 甜玉米 甜玉米是玉米的一个品种,又称蔬菜玉米 , 有丰富的营养 , 具甜、鲜、脆、嫩 的 特 点, 含糖量 一般 在 8 % 25 %。
4、根据含糖量分普通型、超甜型和加强甜型三类。 3.3 糯玉米 糯玉米是玉米的一个变种,又 称蜡质玉米或 粘 玉米,富有糯性,籽粒不透明、无光泽, 其主要特点 是胚乳为 100 %的支链淀粉。 3.4 大喇叭口期 心叶丛生,上平中空,侧面形状似喇叭,一般处于 11 13叶展开期。 4 生产环境 4.1 适宜区域 DB 5305/T 58 2021 2 海拔 700 m 1400 m,年均温 16 23 ,年降水量 700 1100 ,无霜期 320 d 350 d的区 域。 4.2 次适宜区域 海拔 1400 m 2000 m,年均温 13 16 ,年降水量 1100 1500 ,无霜期 280
5、d 320 d 的区域。 4.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的规定。 4.4 隔离条件 空间隔离: 300 m以内不能种植同期开花的其它玉米品种;时间隔离:不同品种间花期相隔 15 d以 上;障碍隔离:利用山岭、村庄、树林、公路等障碍物隔离。 5 种植 5.1 整地 播 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细耙,使土壤疏松、细碎、平整,无大土垡架空,根据地形地貌开好排水 沟。 5.2 基肥 播种前结合整地每 667 施有机肥 1500 kg 2000 kg、氮肥 (N)5.4 kg 6.0 kg、磷肥 (P2O5)7 kg 8.8 kg、钾肥 (K2O)6.5 kg 8.1 kg,或每
6、667 施有机肥 1000 kg 1500 kg,玉米控释配方肥( 24-6-10) 40 kg。肥料施用按 NY/T 496的规定执行。 5.3 良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适宜 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熟期适宜、商品性好的鲜食玉 米品种。适宜种植的部分品种见附录 B。 5.4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的规定。 5.5 种子处理 甜玉米种子宜选择包衣种,包衣种应符合 GB/T 15671的规定。 未包衣种在播种前精选种子,除去病、虫、杂粒,播种前 3 d 5 d,选择晴天晒种 1 d 2 d, 忌曝晒。 5.6 播种 5.6.1 播种期 海拔 700 m
7、1400 m,除 9月下旬 10月外,其余月 份均可播种; 海拔 1400 m 2000 m, 3 7月份播 种 。 DB 5305/T 58 2021 3 5.6.2 播种量 甜玉米每 667 用种 0.5 kg,糯玉米每 667 用种 1.5 kg。 5.6.3 种植密度 每 667 种植 3000 3500株。 5.6.4 种植规格 等行距种植:行距 80 cm,单株留苗株距 24 cm 27 cm,双株留苗株距 47 cm 55 cm,相邻两 行错穴呈三角形播种。 宽窄行种植:宽行距 90 cm,窄行距 40 cm,单株留苗株距 29 cm 34 cm左右,双株留苗株距 58 cm 6
8、8 cm,相邻两行错穴呈三角形播种。 5.6.5 种植方式 分露地种植、覆膜种植、大棚种植三种。播种时按种植规格开沟或打穴播种,播种深度 3 cm 5 cm, 每 667 在播种沟或播种穴内撒施 3 %辛硫磷颗粒 1 kg,播后覆细土 2 cm 3 cm。覆膜播种要注意幼苗 出土后及时破膜放苗,用细土将膜孔盖严压实。大棚种植可根据大棚作物茬口结合销售季节,采用覆膜 种植或起垄覆膜育苗移栽。 6 田间管理 6.1 间苗、定苗 在 5 6叶期间苗、定苗,按计划密度要求去病、弱、杂苗。 6.2 中耕管理 6 7叶期中耕除草,同时追施氮肥 (N)3.6 kg 4.0 kg,大喇叭口期中耕培土,同时追施
9、氮肥 (N)9.0 kg 10.0 kg。覆膜种植不中耕,打穴追肥,追肥后用土将穴口覆盖严实。采用控释配方肥作为基肥的 施 肥方式,只中耕不追肥。肥料施用按 NY/T 496的规定执行。 6.3 掰除分蘖 在 7 9叶时掰除分蘖。 6.4 掰除无效小穗 每株只保留最上部一个主穗,主穗以下的小穗在主穗吐丝后一周左右掰除。 6.5 水分管理 视墒情,在播种后、幼苗期、抽雄前 10 d和抽雄后 15 d灌水,速灌速排。 6.6 人工辅助授粉 在玉米抽雄吐丝期,如遇不利天气影响授粉时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盛花期选晴天上午 9 11时,采 用拉绳法、摇棵法,或用简易授粉器 (竹筒下端包 3 4层纱布或丝袜)
10、授粉,隔天授粉 1次,连续进行 2 3次。 DB 5305/T 58 2021 4 7 病虫鼠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锈病、纹枯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和 蚜虫。 7.2 防治 病虫鼠害 防治按照 GB/T 8321和 NY/T 1276的要求执行, 防治方法按附录 A执行,禁止使用农药见附 录 C。 8 收获 苞叶开始由青绿变黄绿、花丝枯萎转深褐色、手掐籽粒有浓浆、籽粒乳线未形成为适宜收获的标志, 一般在玉米开花授粉后第 18 d 30 d收获,必须在农药安全间隔期满后收获。 9 保鲜贮藏 果穗保鲜贮藏应按 GB/T 29372的规定执行
11、,以采收后 5 h内供应市场鲜销或加工冷藏为宜。 10 秸秆利用 果穗采摘后秸秆 可用于青贮饲料。 A _ DB 5305/T 58 2021 5 A B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鲜食玉米主要病虫鼠害防治方法 C 防治对象 最佳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备注 大斑病、小斑 病、灰斑病 发病初 期 用 8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50 %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防治。 采 收 前 15 d 禁 止喷药 锈病 发病初期 用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25 %丙环唑乳油2000 倍液,或 10 %苯醚甲环唑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采 收 前 15
12、d 禁 止喷药 纹枯病 发病初 期 在茎基部用 5 %井冈霉素水剂 1000 1500 倍液,或 40 %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000 1500倍液喷雾防治。 采 收 前 15 d 禁 止喷药 地老虎 幼虫三龄期前 播种时每 667 用 3 %辛硫磷颗粒剂 1 kg 撒施在播种沟或 播种穴内防治,玉米出苗后用 2.5 %氟氯氰菊酯乳油 2000 4000 倍液,或 5 %溴氰菊酯乳油 2000 2500 倍液喷雾防治。 采 收 前 15 d 禁 止喷药 草地贪夜蛾 幼虫三龄期前 用 0.57 %甲维盐乳油和 5 %虱螨脲乳油 1 1 混剂 1000 1500 倍液,或 12 %甲维虫螨腈悬浮剂
13、1000 1500 倍液, 或 16 %甲维茚虫威悬浮剂 1000 1500 倍液喷雾防治。 间隔 10 d 15 d喷一次, 连续防治三次,注意轮 换交替用药, 采 收 前 15 d 禁 止喷药 玉米螟 大喇叭口期 每 667 用 5 %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 0.5 kg,或 3 %辛硫 磷颗粒剂 1 kg 放入喇叭口内,或用 50 %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采 收 前 15 d 禁 止喷药 蚜虫 大喇叭口期蚜虫 株率达 50 % 用 37 %联苯噻虫胺悬浮剂和 70 %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 1混剂 2000 3000 倍液喷雾防治。 采 收 前 15 d 禁 止喷药 老鼠 抽雄
14、期 0.5 %溴敌隆母液与粮食瓜果等拌成毒饵,每 667 投放30 40 堆,每堆 0.005 kg。 视鼠害严重情况或毒饵食用情况决定投放次数 DB 5305/T 58 2021 6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适宜保山市种植的鲜食玉米部分品种 类型 品种名称 特征特性 糯 玉 米 万糯 2000 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81 d 86 d,株型半紧凑,株高 207.7 cm,穗位 80.3 cm, 成株叶片数 20 片 , 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白色,花丝绿色,花药 浅紫色,颖壳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 18.8 cm,穗轴白色,穗行数 14 16 行, 籽粒硬粒型 、 白色 , 鲜籽粒
15、百粒重 37.2 g。 感小斑病和纹枯病。品尝鉴定 87.5 分 , 皮渣率 12.7 %, 支链淀粉 /总淀粉 98.9 %。 彩甜糯 6 号 出苗至鲜穗采收 期 80 d 84 d,株型半紧凑,株高 210 cm,穗位高 80 cm,成 株叶片数 19 片左右 , 幼苗叶缘绿色,叶尖紫色,雄穗分枝数 13 个左右 , 苞叶 适中,果穗锥 型 ,穗长 19 cm,穗粗 4.9 cm,秃尖 2.2 cm,穗轴白色,穗行数 14 行,行粒数 33 粒 ,籽粒紫白相间,鲜籽粒百粒重 37 g,出籽率 63 %。感小 斑病,中抗茎腐病 , 中抗纹枯病 。 皮渣率 12.6 %,支链淀粉 /总淀粉 9
16、8.1 %。 航玉糯 8 号 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96 d 99 d,株型 平展 ,株高 231 cm,穗位高 88 cm, 幼苗 叶鞘浅紫色 , 叶片绿色,叶缘紫红色 , 花丝红色 , 雄穗分枝 数 14 个左右,花药 黄色 , 颖 壳 浅紫色,果穗锥型,穗长 18.9 cm,穗粗 4.9 cm,秃尖 1.4 cm,穗 轴白色 , 穗行数 14.8 行,行粒数 34.9 粒 , 籽粒白色,排列整齐,鲜 穗 百粒重 32.9 g。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支链淀粉 / 总淀粉 97.07 %,蛋白质含量 7.81 %,赖氨酸 594 mg/100 g,色氨酸 205 m
17、g/100 g。 甜 玉 米 正甜 68 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74 d 80 d,株高 213 cm 215 cm,穗位高 72 cm 76 cm, 穗长 20.5 cm 左右,穗粗 5.1 cm 5.4 cm, 秃尖 1.6 cm 1.8 cm,单苞鲜重 339 g 376 g,单穗净重 271 g 294 g,千粒重 355 g 385 g,出籽率 71.96 % 73.47 %,一级果穗率 88 %。果穗长粗,籽粒黄色,甜度高,果皮 较薄, 适口性 较好,品质较优。可溶性糖含量 24.4 % 29.2 %,果皮厚度测定 值 74.5 m 74.8 m,适口性评分 平均分 为 87.7 分。
18、 抗病性 接种鉴定抗 纹 枯病 ,中抗小斑病 , 田间表现高抗纹枯病、茎腐病和大、小斑病 。 金百甜 15 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70 d 80 d,株型半紧凑,株高 235.0 cm,穗位高 80.0 cm, 成株叶片数 11 片 , 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白色,花药黄色,颖壳 绿色。果穗筒型,穗长 19.4 cm,穗粗 5.0 cm,穗轴白色,穗行数 14 16 行,籽粒黄色,百粒重 40.6 g。区域试验田间自然发病,感小斑病,中抗纹枯 病,中抗南方锈病 。 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品质分 析,皮渣率 10.7 %,还原糖含量 8.8 %,水溶性总含糖量 18.0
19、 %。品尝鉴 定 86.2 分。 DB 5305/T 58 2021 7 中农甜 414 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70 d,株高 176 cm,穗位高 52 cm, 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 色,花丝绿色,花药黄绿色。果穗筒型,穗长 19 cm,穗粗 4.6 cm,穗轴白色, 穗行数 14 16 行,籽粒黄白色、鲜籽粒百粒重 37.6 g。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 小斑病,高感矮花叶病,感瘤黑粉病。品尝鉴定为 84.72 分 , 品质检测,皮渣 率 10.51 %, 水溶糖含量 20.3 %, 还原糖含量 11.8 %。 美甜 3 号 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75 d,株高 226 cm 227 cm,穗位高
20、83 cm 84 cm,果穗 粗大 , 圆筒型 , 穗长 20.3 cm 左右,穗粗 5.1 cm 5.2 cm,秃顶长 0.8 cm 2.0 cm,单苞鲜重 345 g 350 g,单穗净重 253 g 263 g,籽粒黄色 , 千粒重 316 g 317 g,出籽率 69.17 % 70.70 %,一级果穗率 83 % 85 %。可溶性糖含 量 21.38 % 24.19 %,果皮厚 69.8 m 74.2 m,适口性评分 83.8 85.5 分。中抗纹枯病 , 抗小斑 病。 中甜 228 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80 d 左右,株高 220.8 cm,果穗锥型,穗长 19.6 cm,穗粗 5.
21、2 cm,穗行数 15.9 行,行粒数 40.2 粒,单穗重 287.4 g,鲜穗百粒重 36.4 g, 鲜出籽率 87.8 %,穗轴白色,品质优,品质综合评分 86.0 分。 DB 5305/T 58 2021 8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鲜食玉米种植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种类 注:氟虫胺自 2020年 1月 1日起禁止使用。百草枯可溶胶剂自 2020年 9月 26日起禁止使用。 2,4 滴丁 酯 自 2023年 1月 29日起禁止使用。溴甲烷可用于 “ 检疫熏蒸处理 ” 。杀扑磷已无制剂登记。 农药种类 禁用原因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 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 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 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 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 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 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 氟虫胺、杀扑磷、百草枯、 2,4 滴丁酯 、甲拌磷、甲基异 柳磷、克百威、水胺硫磷、氧乐果、灭多威、涕灭威、灭 线磷、内吸磷、硫环磷、氯唑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 威、乐果、毒死蜱、三唑磷、氟虫腈 剧毒、高毒、高残留、致畸、 致癌、对后作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