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08 T24.3-2021 苍溪红心猕猴桃标准综合体第3部分:施肥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26122       资源大小:634.1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08 T24.3-2021 苍溪红心猕猴桃标准综合体第3部分:施肥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31 DB5108 四川省 ( 广元市 ) 地方标准 DB 5108/ T24.3 2021 苍溪 红心 猕猴桃 标准 综合 体 第 3 部分 :施肥技术规程 2021 - 07 - 20 发布 2021 - 08 - 20 实施 广元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08/ T24.3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施肥原则 . 1 4 施肥时期 . 1 5 施肥方法 . 1 6 施肥量 . 2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 苍溪红心猕猴桃主要生理性缺素症状及矫治方法 . 3 DB5108/

    2、 T24.3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进行编写。 本文件是 DB5108/T24苍溪红心猕猴桃标准综合体的第 3部分。 DB5108/T24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 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第 2部分:苍溪红心猕猴桃育苗技术规程; 第 3部分:苍溪红心猕猴桃施肥技术规程; 第 4部分:苍溪红心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 第 5部分:苍溪红心猕猴桃采收与贮藏技术规程。 本文件由广元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局、苍溪县猕猴桃协会。 本文 件主要起草人: 吴世权、刘原、马建伟、孟

    3、毅、何仕松、牛辉、边学红、赵小君 。 DB5108/ T24.3 2021 III 引 言 苍溪是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苍溪红心猕猴桃品种众多,是世界猕猴桃 栽培育种的宝贵资源,通过多年产业培育,苍溪红心猕猴桃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 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 产业,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根据苍溪红心猕猴桃生理特性,编制了 DB5108/T24苍溪红心猕猴桃标准综合体,这样既可为补 充新标准内容预留空间,也有利于对各个部分的机动灵活制定或修订。 DB5108/T24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第 1部分:产地环境条件; 第 2部分:育苗技术规程; 第 3部分

    4、:施肥技术规程; 第 4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 5部分:采收与贮藏技术规程; 第 6部分:避雨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DB5108/ T24.3 2021 1 苍溪红心猕猴桃标准综合体 第 3 部分 :施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苍溪红心猕猴桃施肥原则、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及施肥量。 本标准适用于广元市苍溪红心猕猴桃施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施肥原则 苍溪红心猕猴桃施肥种类参照 NY

    5、/T 394相关规定执行。幼树、成年树以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为 主,合理施用无机肥,有针对性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推荐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倡使用微生物肥料。 4 施肥时期 4.1 幼树 ( 1 年 3 年生) 4.1.1 定植当年,在新稍生长至 40cm 以上施第一次肥,以后根据树长势每月追肥 1 次 2 次,落叶前 施基肥一次,全年施肥 8 次以上。 4.1.2 定 植后 1 年 2 年,全年追肥次数 7 次 8 次。萌芽前 10 天施第一次肥,以后根据树体长势每 月追肥 1 次 2 次,秋季落叶前施一次基肥。 4.2 成年树 ( 4 年生及以后) 每年施肥 5次。 4.2.1 基肥 :

    6、采果后至 10 月中旬,以农家肥为主,辅以适量无机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60%。 4.2.2 芽前肥 : 立春前 10 天,以高磷水溶速 效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10%。 4.2.3 花后肥 : 开花前后 7 天,以高氮水溶速效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10%。 4.2.4 壮果肥 : 5 月中下旬果实膨大期,以高钾水溶速效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10%。 4.2.5 优果肥 : 7 月上旬果实干物质积累期,以高钾水溶速效肥为主,施用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10%。 5 施肥方法 5.1 土壤施肥 DB5108/ T24.3 2021 2 5.1.1 施 基肥:结合深翻改土,主

    7、要采用环状或条状式,沟宽 30cm 40cm,沟深 40cm 60cm。 5.1.2 施追肥:主要采用环状式、条状式、穴 式等开沟施肥或施肥枪施肥。追肥肥料施入根尖集中分 布以外区域, 化肥稀释浓度不高于 3,避免肥料伤根。 5.2 叶面施肥 从展叶至采果 1月前叶面喷雾补充所需肥料元素,施用时间在早晨九点以前或下午五点以后,浓度 以 0.1% 0.4%为宜。常用几种肥料浓度详见表 1。 表 1 苍溪红心猕猴桃常用叶面肥种类及浓度 种类 浓度 施用时间 作用 尿 素 0.1% 0.3% 5 7 月 增长枝、叶、果 钙镁磷肥 2 3 浸浊液 8 9 月 增加果实耐贮性 硼 砂 0.2% 0.3%

    8、 5 8 月 减少枝条膨大病 硫 酸 锌 0.15% 生长季节 防缺锌引起小黄化 硫酸亚铁 0.2% 0.3% 5 8 月 防黄化 硝 酸 钙 0.3% 0.4% 5 8 月 增加果实耐贮性,减少黄化 (含腐殖酸)氨基酸水溶肥 0.2% 0.3% 5 8 月 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抗逆性 磷酸二氢钾 0.1% 0.3% 5 8 月 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抗逆性 注:避雨大棚内高温天气叶片追肥浓度降低 10%。 6 施肥量 6.1 以树龄大小及结果量、土壤肥力条件确定施肥量。合理施肥量可参考下列计算: 合理施肥量(吸收量 -天然土壤供应量) /肥料吸收率 6.2 一般果园的施肥量 见 表 2。 表 2

    9、一般 果园 施肥量 树龄 年产量 年施用肥料总量( kg/667m2) 有机肥 化肥 纯氮 纯磷 纯钾 建园 / 2000 0 50 80 0 定植第 1 年 / 1500 2000 20 25 2 3 3 4 2-3 年 / 1500 2000 20 25 5 8 10 12 4-5 年 500 1500 2000 20 25 8 12 12 15 6 年生以上 1000 1500 2000 25 30 15 20 20 25 A DB5108/ T24.3 2021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苍溪红心猕猴桃主要生理性缺素症状及矫治方法 表 A.1 苍溪 红心 猕猴桃 主要 生理性 缺

    10、素 症状 及 矫治方法 序 号 缺素 名称 缺素症状 矫治方法 1 氮( N) ( 1)叶色从深绿变浅绿,严重时叶色全黄,但叶脉仍保持明显 绿色;植株生长势衰弱,矮小,果实小。( 2)首先在老叶上出 现,随着缺素加剧,向新叶扩展,最后到整个树体。( 3)老叶 缺氮严重时叶片边缘呈烧焦状,坏死的组织微向上卷。 ( 1)建园改土时施足基肥。( 2)展叶期 全树喷 0.1% 0.3%的尿素溶液 2 3次。 ( 3)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2 磷( P) ( 1)叶片变小,轻度时叶色变化不大,严重时会在老叶上出现 叶脉间失绿,叶片呈紫红色,背面的主脉和侧脉红色,向基部 逐步变深。( 2)红肉猕猴桃

    11、缺磷时叶片正面皱缩并呈现凹凸不 平状,但叶色呈深绿色。 ( 1)建园改土时每亩施入 300kg过磷酸钙 或钙镁磷肥。( 2)生长季节少量多次的 施用磷酸二氢钾及磷酸氢铵等速效肥料。 3 钾( K) ( 1)叶片变小、颜色变为青白色,老叶边缘会轻微的枯萎变黄。 缺钾严重时,老叶边缘向里向上卷起,尤其一天当中温度较高 时更为明显,此症状与缺水症状相似。( 2)缺钾严重时,叶片 边缘产 生的轻微萎黄症状从叶脉之间延伸直至中脉,只剩下靠 近主叶脉组织和叶片的基部为绿色。叶片大部分变为焦枯状, 甚至破碎。果实小,产量低。 ( 1) 5月 -8月,每月土施 1次氯化钾,每 次亩用量 6kg 7kg。( 2

    12、)生长季节,叶 面喷施 0.2% 0.3%的磷酸二氢钾。( 3) 进行生草覆盖的园区需加大施钾量。 4 钙( Ca) ( 1)症状最先出现在老叶上,随后波及嫩叶。在叶基部的叶脉 出现坏死并变黑。坏死的部分会扩散到健康的叶脉上。( 2)叶 面上坏死的组织干枯后,叶子变脆,易落叶。( 3)在严重缺钙 时,根的顶点坏死,植株座果少且果小,畸形率增加。果实采 摘后耐贮藏性差。 ( 1) pH 6的园区可在雨季撒施生石灰 10kg/亩补钙又杀菌。基肥宜增施钙镁磷 肥 200kg/亩。( 2)谢花后 20d 60d,叶 面喷施含钙微肥,每隔 10d喷施一次,连 续喷施 2次 4次;采前 20d 40d,喷

    13、施 1 次 2次,可提高果实耐贮性。 5 镁( Mg) ( 1)基部老叶发生叶脉间褪绿,后期叶脉间出现黄化斑点,呈 紫红色的花斑叶。( 2)在同一片叶子上多由叶片内部向叶缘扩 展黄化,进而叶肉组织坏死,仅留叶脉保持绿色,界线明显。 ( 3)生长初期症状不明显,果实膨大期后逐渐加重,座果量多 的植株较重,但是缺镁引起的黄叶一般不早落。 ( 1)选择含镁量较高的有机肥作为底肥, 或秋季施基肥时每亩增施硫酸镁 2kg 3 。( 2)出现缺镁症状时,叶面喷施 1% 2%硫酸镁,隔 20d 30d喷 1次,共喷 3次 4次。 6 铁( Fe) ( 1)充分展开的叶片中铁含量低于每克 60 g,就会出现缺

    14、铁 症状。( 2)症状最初发生在嫩梢叶片上,叶色为鲜黄色,叶脉 两侧呈绿色脉带,早期褪绿出现在叶缘,在叶基部近叶柄处有 大片绿色组织。严重时,叶片变成淡黄色甚至白色,而老叶保 持正常绿色,最后叶片发生不规则的褐色坏死斑。( 3)受害新 稍生长量很小,花穗变成浅黄色,座果率低。( 4)缺铁的红肉 猕猴桃果实小而硬,果皮粗糙,果皮变为乳白色或淡红色,果 肉全部呈淡红色。 ( 1)冬季修剪后,用 25%硫酸亚铁 +25% 柠檬酸混合液涂抹枝蔓。( 2)生长期叶 面喷 0.1% 0.3%硫酸亚铁 +0.15%柠檬酸, 每隔 7d 10d喷 一次,连续喷 3次 4次, 也可喷雾 98%的螯合铁 2000

    15、倍液。( 3)堆 制腐熟有机肥时,每亩加硫酸亚铁 20kg 25kg,与有机肥充分腐熟后一并土施。( 4) 酸性土壤缺铁时,在基肥中施入 EDTA铁、 黄腐酸二铵铁等有机铁。 7 锌 ( 1)充分展开的叶片中锌含量低于每克 1.2 g时,就会出现缺 ( 1)谢花后 20d,根外喷施 0.3%硫酸锌或 DB5108/ T24.3 2021 4 ( Zn) 锌症状。( 2)症状最先出现在老叶上,老叶叶脉变为暗绿色, 叶脉和鲜黄色的叶面对比很明显,缺锌容易产生斑点病,斑点 主要在主脉两侧。( 3)严重时,叶片变小且簇生,新梢节间缩 短,腋芽萌生,并严重影响侧根发育。 氯化锌 +0.5%尿素。( 2)基肥中每株树混 入 50g 100g硫酸锌,持续 2年 3年。 8 硼( B) ( 1)在新叶上的典型表现是小的不规则黄色组织的出现,在叶 脉两边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和相互结合形成一个大的黄色区域。 叶片的叶缘仍保持绿色。同时嫩叶增厚,变畸形和扭曲。( 2) 严重时,茎节间的生长受到限制,使得植株矮小,并引起枝蔓 粗肿病。树干皮孔突出,树皮变粗或开裂。并影响到花的发育 和授粉授精,果实变小,种子变少。 ( 1)增施有机肥,活化土壤,提高土壤 肥力, 土壤干旱时及时浇水。( 2)堆制 腐熟粪肥时,每吨粪肥加入硼酸 1kg 2kg。( 3)生长季节叶面喷施 0.1%的硼砂。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108 T24.3-2021 苍溪红心猕猴桃标准综合体第3部分:施肥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