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403 T 174-2021 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pdf

    • 资源ID:1526035       资源大小:887.9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403 T 174-2021 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pdf

    1、 ICS 13.030.10 CCS Q 86 DB4403 深圳市 地方标准 DB4403/T 174 2021 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recycling green waste 2021-07-15 发布 2021-08-01 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403/T 174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收集暂存 . 2 4.1 一般规定 . 2 4.2 公园 . 3 4.3 道路附属绿地 . 3 4.4 住宅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附属绿地

    2、 . 3 5 运输 . 3 6 综合利用 . 3 6.1 一般规定 . 3 6.2 用作有机覆盖物 . 4 6.3 用作堆肥产品 . 4 6.4 用作生物质燃料 . 4 6.5 其他方式 . 4 7 污染控制和安全防护要求 . 4 8 运营维护 . 5 附录 A(规范性) 绿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车辆 . 6 参考文献 . 7 DB4403/T 174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

    3、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红忠、李水坤、谢冰、潘二波、谢颖诗、刘荣杰、张捷报、郭颖、秦艺兮、 甘文、蔡小河、海景、姜建生。 DB4403/T 174 2021 III 引 言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 2020年 9月 1日起施行,深圳市进入生活垃圾全面强制分类的新 阶段。为贯彻落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进一步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分类 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建立完善绿化垃圾等生活垃圾分流分类体系,制定本文件。 绿化垃圾主要产生于城市绿地管养过程以及绿化植物培育、加工、贸易过程,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的重要板块。深圳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收运处理体系, 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和

    4、适用技术的基础上, 制定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能够为市、区政府及主管部门系统、有序、规范地开展相关工作提 供科学依据。 DB4403/T 174 2021 1 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深圳市绿化垃圾收集暂存、运输、综合利用的技术要求,污染控制和安全防护要求, 以及运营维护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绿化垃圾的回收及综合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

    5、境噪声排 放标准 GB/T 1280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 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T 31755 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LY/T 1970 绿化用有机质 DB44/26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03/T 74 住宅区生活垃圾分类操作规程 SZDB/Z 173 物业绿化养护管理规范 SZDB/Z 205 公园园容绿化管理规范 SZDB/Z 233 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规范 SZJG 51 生物质成型燃料及燃烧设备技术规 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绿地 green space 城市建

    6、设用地内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外的区域绿地的总 称。 来源: CJJ/T 85 2017,2.0.1 3.2 绿化垃圾 green waste 城市绿地( 3.1)管养过程中以及绿化植物培育、加工、贸易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固体废物的总称 。 注: 通常包括绿地植物生长过程中自然更新产生的枯枝落叶,绿化管养过程中产生的修剪物,绿化植物培育、加工、 贸易等过程中修剪物及废弃物,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中受损的树干枝叶等。 3.3 绿化 垃圾产生源 source of green waste DB4403/T 174 2021 2 产生绿化垃圾( 3.2) 的各种场所 。

    7、注: 通常包括公园绿地、道路附属绿地、 住宅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附属绿地 、河道绿地以及绿化植物培育、 加工、贸易场所等。 3.4 暂存点 temporary storage point 在生活垃圾产生源设置的,用于汇聚和暂时存放已分类垃圾,收集不适合用垃圾桶收 集的专项垃圾, 接驳垃圾收集运输系统的地点和场所。 来源: DB4403/T 73 2020,3.8,有修改 3.5 有机覆盖物 organic mulch 以有机物质为原料直接铺设或初步加工后铺设于土壤表面,具有保温、保水、防止土壤板结或起美 化等功能的均匀碎块或颗粒物质。 来源: GB/T 31755 2015,3.3,有修改 3

    8、.6 好氧堆肥 aerobic composting 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使有机物料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物处理过程。 3.7 土壤改良剂 soil amendment 用于改善 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与功能,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生产和生态恢复的物料。 来源: SZDB/Z 225 2017,3.10 4 收集暂存 4.1 一般规定 4.1.1 绿化 垃圾 产生源应 结合产生源特点及现有生活垃圾分类暂存点,合理布设绿化垃圾暂存点,用 于暂存收集绿化垃圾 。不具备条件的,可与相邻区域共建共享。 4.1.2 绿化垃圾收集范围、暂存点位置等信息应在产生源内适当的场所进行公示。 4.

    9、1.3 绿化 垃圾暂存点 宜布设在人流车流较少但道路交通条件较好的空旷区域。绿化垃圾暂存点的空 间应满足城市绿地日常管养、城市绿地季节性或周期性集中管养、台风等自然灾害等场景下的暂存需求。 暂存点内绿化垃圾应及时清运。 4.1.4 绿化垃圾暂存点 应与周边环境协调 , 采取 防飘散、消防安全、 保洁消杀等措施,由专人管理。 4.1.5 应合理确定绿化垃圾收集和运输作业方式、时间和频次,配足收集容器、收运车辆等设施设备, 并建立绿化垃圾收集台账。 绿化垃圾收集时不应混入塑料袋等生活垃圾以及园林工程耗材等杂物。感染 病虫害及含有检疫对象的绿化垃圾,应交由专业机构妥善处理。落叶、细 枝桠的收集宜使用

    10、可回用的编 织袋,粗枝桠、树干的收集应使用专用车辆。 4.1.6 季节性或周期性集中管养作业产生的绿化垃圾应日产日清。落叶应装袋,枝条应捆绑,树冠和 枝干应分开堆放,分类选用合适的运输车辆。 4.1.7 河道绿地管养产生的绿化垃圾收集前应尽可能沥除水分, 绿化植物培育、加工、贸易等过程产 生的绿化垃圾收集前应拣出泥土、花盆、塑料包装等杂质。 杂质应按照 DB4403/T 74 的规定分类投放至 相应的收集容器。 4.1.8 台风等自然灾害产生的 绿化垃圾应根据应急管理工作部署,及时安排清运。无法及时清运的, 应在临时的应急场地暂存,并做好隔离防护 措施。 DB4403/T 174 2021 3

    11、 4.2 公园 4.2.1 自然公园、城市公园应至少布设 1 个绿化垃圾暂存点,暂存点的数量和规模应结合公园绿地面 积、管养范围、 SZDB/Z 205 对公园绿地管养等级的要求、公园绿化垃圾清运的历史数据综合确定;社 区公园的绿化垃圾收集暂存场所应结合已有的生活垃圾分类暂存点位合理布设或即时清运。 4.2.2 已按照 GB 51192 等文件的规定布设绿化垃圾处理站的公园,绿化垃圾处理站可承担暂存点的功 能。 4.2.3 自然公园、城市公园绿化垃圾暂存点的围栏,宜采用乔木、灌木、藤本、竹类植物等予以遮挡; 社区公园绿化垃圾暂存场所的围栏,可采用景观小品、灌木、藤 本、盆栽等予以遮挡。 4.2

    12、.4 公园日常管养产生的绿化垃圾宜 分区 进行收集,临时堆放在园路边的绿化垃圾应在 12 h 内运至 暂存点。 4.3 道路 附属 绿地 4.3.1 道路附属绿地应结合绿化管养方案和绿化垃圾产量,合理布置常设或临时的绿化垃圾暂存点, 并为台风等自然灾害期间绿化垃圾的暂存预留空间。 4.3.2 道路绿化垃圾暂存点应不影响人车通行,不显著影响城市道路景观,服务半径不宜超过 2 km。 4.3.3 道路日常保洁和管养产生的绿化垃圾 应即时清运, 并配置 专用车辆。 4.3.4 道路 附属绿地 季节性或周期性集中管养作业宜安排在清晨或周末等人流车流较少的时段,产生 的绿化垃圾应在 12 h 内清运。需

    13、要占用人行道或行车道时,应做好隔离防护,以确保行人行车安全。 4.4 住宅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 附属绿地 4.4.1 住宅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附属绿地应 结合绿化垃圾产生量以及现有的生活垃圾分类暂存点位, 合理布设 绿化垃圾的暂存场所。绿化垃圾产生量可结合附属绿地面积、 SZDB/Z 173 中物业绿化管养和 保洁的规范要求、绿化垃圾清运的历史数据来综合确定。 4.4.2 住宅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附属绿地日常管养产生的绿化垃圾 应及时清运,宜选配四轮轮式机 械设备等专用设备 。 4.4.3 因场地条件限制临时堆放在小区或单位出入口附近的绿化垃圾应 在 12 h 内 清运,不得占用 人行 道或行

    14、车道,并做好隔离防护以确保行人行车安全 。 5 运输 5.1 绿化垃圾收集运输应根据绿化垃圾类型选用合适的车型,宜选用绿色环保的纯电动车。 5.2 绿化垃圾收运过程应采取防撒漏措施;收运已破碎的绿化垃圾,应使用密闭车辆。绿化垃圾收运 车辆 应 按照附录 A 的规定在 车身醒目位置喷涂 绿化垃圾 分类标志。 5.3 绿化垃圾收运车辆 应 安装 车载行驶记录仪 并 联入统一的监 管 平台。 5.4 绿化垃圾收运环节应建立产生源、收运单位、流向管理的台账。 6 综合利用 6.1 一般规定 6.1.1 有使用价值的较大树干可直接利用;不能直接利用的树冠、枝桠、枝条、树叶、草屑等绿化垃 圾宜综合利用 。

    15、 6.1.2 陆地面积 50 hm2以上的公园 , 应按照 GB 51192 的 规定设置绿化垃圾处理站, 对绿化垃圾进行 DB4403/T 174 2021 4 综合利用。 6.1.3 具备人员、设备、场地等就地综合利用条件的绿化垃圾产生源,可通过作有机覆盖物、堆肥制 作土壤改良剂等方式就地对绿化垃圾综合利用;不具备相关条件的,应运至集中式设施开展综合利用。 6.1.4 绿化垃圾中无法综合利用的杂质,应按照其他垃圾的要求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理。 6.1.5 绿化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应配备称重设备,建立绿化垃圾综合利用台账 , 登记 绿化垃圾的来源、 重量以及 产品的产量、去向等。 6.2 用作有机覆

    16、盖物 6.2.1 树叶、草屑、树枝、树皮、硬果壳等绿化垃圾可作为有机覆盖物原料,有机覆盖物原料的粒径 宜小于 10 cm。 6.2.2 公园三级绿地、隔离封闭的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城市建设用地外的区域绿地等与人群接触较 少的城市绿地,有机覆盖物原料目视无病虫害、无明显霉变和异味即可直接用于绿地覆盖。 6.2.3 有机覆盖物宜与碎石、鹅卵石等无机覆盖物搭配使用,以隔断火灾风险、防止飘散、美化景观。 景观要求较高的城市绿地可在不污染周边环境的前提下,使用符合相关安全环保要求的染色剂对有机覆 盖物染 色造景。 6.2.4 有机覆盖物的覆盖厚度宜小于 10 cm。有机覆盖物在斜坡、径流地带使用时,应提

    17、前在坡脚或 径流下方的道路边缘、截洪沟边缘等位置设置拦挡篱笆,以防止堵塞雨洪沟。 6.2.5 有机覆盖物的使用区域应安排专人定期巡检, 并 采取 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 6.3 用作堆肥产品 6.3.1 树叶、细枝桠等易降解的绿化垃圾可用于好氧堆肥。 6.3.2 进入好氧堆肥 主发酵 单元的物料粒径 不应大于 2 cm; 若需添加微生物菌剂快速堆肥,则进入好 氧堆肥 主发酵 单元的物料粒径不宜大于 1 cm。需要在堆肥过程中添加调理剂的,应提前 混配均匀。 6.3.3 绿化垃圾好氧堆肥的工艺参数应符合 GB/T 31755 的规定。 6.3.4 符合 GB/T 31755 规定的绿化垃圾堆肥产

    18、品可用作 园林绿化 土壤改良剂、绿化用有机基质和有机 肥料,具体要求如下: a) 用作园林绿化 土壤改良剂时,应 根据土壤理化状况确定施用量,一般宜采用撒施或取土混合 回填方式施入,撒施后深翻不宜低于 30 cm; 用于树穴土改良时 ,宜 取土混合后回填,回填深 度不 宜 低于 60 cm; 用于黏重土壤改良时,宜与河沙、泥炭等天然矿物类土壤改良剂配合施用 ; b) 用作扦插、育苗、栽培的 绿化用有机基质时, 应 与其他基质和辅料混配,加工成符合 LY/T 1970 规定的 基质产品; c) 用作有机 肥料时, 可添加适量养分 ,加工成符合有关规定的有机肥 。 6.3.5 城市绿地建设和管养过

    19、程中应优先使用绿化垃圾堆肥产品。 6.4 用作生物质燃料 6.4.1 绿化垃圾可用于制作生物质燃料。 6.4.2 绿化垃圾用于制作生物质成型燃料时,应符合 SZJG 51 的规定。 注: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指 生物质原料经过机械加工成型,具有规则形状和一定尺寸的燃料产品。 6.5 其他方式 绿化垃圾可用于制作胶粘覆盖垫、人造板材、生物炭等综合利用产品。 7 污染控制和安全防护要求 DB4403/T 174 2021 5 7.1 绿化垃圾综合利用过程应采取隔离作业、降噪减震等措施防止噪声污染。集中式综合利用设施周 界的噪声限值,应满足 GB 12348 的要求。 7.2 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过程

    20、应采取 防风 抑尘和 防雨措施,以减少 产生 扬尘 和水污染物。 7.3 绿化垃圾集中式综合利用设施 产生的 污水应妥善收集及处理。若将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则应 满足 DB44/26 的三级标准要求 。 7.4 绿化垃圾制取生物炭等热处理过程排放的废气应符合 GB 18485 中 的 规定。 7.5 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过程应采取环境卫生保持措施,设置消毒、杀虫、灭鼠等装置。 7.6 绿化垃圾综合利用过程的安全卫生管理应符合 GB/T 12801 的规定,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a) 根据设施布局和工艺流程,设置交通和消防指引、烟火管制等标识,规范配置消防设施。 b) 机械设备的旋转件、启

    21、闭装置、高温高压等位置,应设置防护罩或警示标志; c) 工作人员应按职业卫生要求穿戴过滤口罩、防护镜、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定期开展防火灭火 培训和事故应急演练。 8 运营维护 8.1 绿化垃圾回收相关的设施设备,应由专人或专业机构按照有关要求定期清洁 和检查维护 ,确保设 施设备功能完好、外观整洁、标志清晰醒目、不撒漏垃圾、不溢流污水、不散发恶臭。相关的设施设备 包括: a) 绿化 垃圾暂存点 、 收集容器、 破碎设备 等设施设备和附属配件 ,绿化垃圾 收集 范围、暂存点 位置等信息的公示牌 ; b) 绿化 垃圾运输车辆 。 8.2 绿化垃圾集中式综合利用设施 的运营维护,应满足 SZDB/Z

    22、233 中 一般 规定的要求。 DB4403/T 174 2021 6 附录 A (规范性) 绿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车辆 绿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车辆使用专用的车身喷涂样式。密闭型车辆的车身喷涂样式应与图 A.1相符 合,非密闭型车辆的车身喷涂样式应与图 A.2相符合。车身喷涂 的颜色以潘通( PANTONE)国际色卡为基 准 :车身上“绿化垃圾”文字标志所在的区域色标为 PANTONE 370C,“绿化垃圾”图形标志所在的区域 色标为 PANTONE 382C。 图 A.1 密闭型绿化垃圾收集运输车辆的车身喷涂样式 图 A.2 非密闭型绿化垃圾收集运输车辆的车身喷涂样式 DB4403/T 174

    23、2021 7 参考文 献 1 GB/T 4814 2013 原木材积表 2 GB/T 14732 木材工业胶粘剂用脲醛、酚醛、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3 GB 18580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4 CJJ 86 2014 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5 CJJ 205 2013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技术规程 6 CJJ/T 85 2017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7 HJ 2541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胶粘剂 8 HJ 571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人造板及其制品 9 NY 525 2021 有机肥料 10 NY 884 2012 生物有机肥 11 DB31/T 1035 2017 绿化有机覆盖物应用技术规范 12 DB4403/T 58 2020 生活垃圾收集和运输规范 13 DB4403/T 73 2020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规范 14 DB440300/T 38 2009 树枝粉碎堆肥技术规范 15 SZDB/Z 225 城市绿地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DB4403 T 174-2021 绿化垃圾回收及综合利用规范.pdf)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