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4205 宜昌市 地方 标准 DB 4205/T 83 2021 双莲荸荠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shuanglianwater chestnuts 2021 - 07 - 01 发布 2021 - 08 - 01 实施 宜昌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205/T 83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通用要求 . 1 5 栽培技术 . 2 6 采收 . 4 7 贮藏及运输 . 4 8 废弃
2、物处理 . 4 9 生产档案 . 5 附录 A(资料性) 双莲荸荠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 6 附录 B(资料性) 双莲荸荠生产记录档案 . 7 DB 4205/T 83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宜昌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当阳市王店镇农业服务中心、 宜昌市 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振华、李德雄、汪成军、童传洪、方红、庄光学、程世柱、覃子夏、张宇
3、翔、 吴中平、闫美 英、张福琼、丁心慧、陈发中、王建文、王艳、陈兵 。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本标准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宜昌市农业农村局科教科, 联系电话: 0717-6777961,邮箱: Y;或者反馈至当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电话 :0717- 3232196,邮箱: 。 DB 4205/T 83 2021 1 双莲荸荠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双莲荸荠生产的术语和定义、通用要求、栽培技术、采收、贮藏及运输、废弃物处理 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宜昌市区域内双莲荸荠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4、,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双莲荸荠 shuanglian water chestnuts 其外形椭圆,皮薄呈红褐色,上部顶端有数个聚生芽,芽长约 3 cm 4 cm,下端脐部较平或凸出, 味甜肉质脆嫩,细嚼无渣,单个果
5、重 20 g左右。其水分达到 85.4%、可溶性固形物达 12.5%、可溶性糖达 7.84%、淀粉达 5.4%。 4 通用要求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灌溉用水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杀菌剂 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 农药使用应符合 NY/T 393 的规定。 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应符合 GB 13735 的规定。 DB 4205/T 83 2021 2 5 栽培技术 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日照充足、水源丰富、排灌便利、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无危险性土传病虫害、 远离污染源、轮作 2年以上(前茬宜为十字
6、花科、麦类、豆类等作物)的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 20 g/kg 以上、 pH 5.5 6.5。 种荠选择 选择外形圆整、表皮光滑无损伤、无病虫、顶芽侧芽健全粗壮、皮红褐色、单个果重 20 g以上的双 莲荸荠作种荠。 催芽 5.3.1 时间 宜在 4月中旬、日平均气温连续 5 d稳定在 20 22 以上、天气晴朗时,播种催芽。 5.3.2 消毒 催芽前,宜 用杀菌剂浸泡 种荠 8 h 10 h消毒 。 5.3.3 苗床 选择避风向阳、地势较高处搭建温棚,棚内开挖苗床槽,苗床槽长 350 cm 550 cm,宽 150 cm,深 40 cm,槽内铺垫 20 cm厚的有机肥。苗床槽总面积应与种植规模
7、相适应,每 667 m2 准备 5 m2 8 m2苗床 槽。有机肥的使用应符合 NY 525的规定。 5.3.4 方法 在苗床槽地面铺上 10 cm厚的稻草,将浸种消毒后的种荠顶芽朝上排列在稻草上,交错叠放 3层 4 层,叠放时应注意芽不相碰,每层之间糊上一层稀泥,完成后再 糊一层稀泥覆盖稻草,插竹弓盖上塑膜。 每天早晚浇水 1次,保持湿润。种荠用量为 4.5 kg 5 kg/m2 。催芽 7 d 10 d后,在种荠生出小芽时, 温度宜控制在 21 25 。 幼芽长至 8 cm 10 cm时,揭膜炼苗 6 d 7 d后转入育苗田排种育苗。 育苗 5.4.1 育苗田 选择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有
8、机质丰富、灌溉便利、日照充足的水田育苗。翻耕时每 667 m2施腐 熟猪粪 1000 kg或腐熟鸡粪 100 kg或沼液 1500 kg 2000 kg,施肥后灌水深 3 cm 5 cm,再用机械整田, 24 h后放水,人工耙 平、耱平田面。 5.4.2 方法 宜在 5月中旬,将催芽后的种荠栽插至育苗田,按株行距 20 cm x 25 cm 划行粒排,芽头向上,摆 正按稳,排种荠入泥深 3 cm 4 cm,田间保持水层 2 cm 3 cm。 10 d 15 d后追分蘖肥,每 667 m2施尿 素 1 kg 1.5 kg,结合人工除草用耙耘泥。栽插 55 d后,育苗田总株数达 8万株 9万株 /
9、667m2时,起苗 移栽至大田。 DB 4205/T 83 2021 3 大田移栽 5.5.1 施基肥 基肥在翻耕整地前施入,应以腐熟猪粪、秸杆、绿肥等农家肥为主。每 667 m2施腐熟猪粪 1500 kg 2000 kg、绿肥 1000 kg和高浓度三元复合肥 15 kg 20 kg;或每 667 m2施厩肥 1500 kg、绿肥 1500 kg和 高浓度三元复合肥 15 kg 20 kg;或每 667 m2施菜籽饼 200 kg、绿肥 1500 kg和高浓度三元复合肥 15 kg 20 kg。 5.5.2 整地 宜在 5月上中旬, 待前茬作物收获后整地,移栽前 15 d及时清除田间和田埂杂
10、草及作物残渣,灌水 翻耕泡田至田平泥融泥烂。根据田块大小开挖围沟、厢沟和腰沟,围沟深度 45 cm 50 cm、宽度 30 cm 35 cm,厢沟和腰沟深度 25 cm 30 cm 、宽度 30 cm 35 cm。 5.5.3 移栽 宜在 6月下旬 7月上旬移栽。 按行距 40 cm 50 cm、穴距 25 cm 30 cm定植,每穴定植 5株 6株分 株苗,深度 8 cm 10 cm,如株高超过 40 cm时,掐掉 10 cm顶端,保持在 30 cm以下。每 667 m2定植 4300 穴 4700穴。 5.5.4 田间管理 5.5.4.1 水层管理 定 植后 5 d 7 d,保持水深 5
11、cm 6 cm;活棵至分蘖期,保持水深 3 cm 4 cm,若田淤泥层深,宜 在栽后 25 d 35 d放水晒田,促进根系发育和控制无效分蘖;秋分后在地下球茎膨大期,水层加深到 5 cm 6 cm;寒露后停止灌水,田间保持干湿;球茎成熟后,在采收前 10 d 15 d放干田水。 5.5.4.2 追肥 第一次施提苗肥,活棵后每 667 m2追施沼液 500 kg或尿素 2.5 kg;第二次施分蘖肥,每 667 m2追施 沼液 800 kg或尿素 4 kg;第三次施结荠肥, 9月中旬,每 667 m2追施沼液 1200 kg或尿素 6 kg。 5.5.4.3 除草补苗 结合耕耘活泥,人工除草 2次
12、 3次,及时拔除病株、弱株并补苗。 病虫害防治 5.6.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 用化学防治措施。 5.6.2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秆枯病、枯萎病、 小球菌核病 等;主要虫害有白禾螟、螟虫、蝗虫等。 5.6.3 防治措施 DB 4205/T 83 2021 4 5.6.3.1 农业防治 实行水旱轮作;选用抗病性强和无病、无虫的球茎作种;育苗前对种荠浸种消毒;合理密植,合理 灌溉,科学施肥;加强田园清 洁,及时清除并集中处理植株残体和田边杂草。 5.6.3.2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粘虫板、昆虫性诱剂等诱杀螟虫。 5.
13、6.3.3 生物防治 在荸荠田四周种植波斯菊、香根草等显花植物,引诱螟虫产卵,减少田间虫量;用苏云菌杆菌乳剂、 苦参碱等防治白禾螟、螟虫、蝗虫虫害。 5.6.3.4 化学防治 双莲荸荠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参见附录 A 。 6 采收 时间 从霜降开始采收;冬至到小寒,为最佳采收期;采收时间可延长至第 2年春分为止。 方法 采用人工采挖。采收前 15 d,放干田水,选晴天逐株采挖,采收后不宜用水冲洗,不宜在太阳下暴 晒,应摊放在秸秆上通风,自然荫干。 7 贮藏及运输 贮藏 7.1.1 窖藏 将荸荠轻铺地窖窖底,每放一层 20 cm 25 cm厚度的球茎,撒上一层细干土,层层堆积,距窖口 20 c
14、m 25 cm时,铺上细干土封口。 7.1.2 堆藏 将荸荠堆积在地面,四周用围席围住,堆藏的方法和窖藏一样,一般堆高不超过 100 cm,围席外用 河泥涂抹,堆上盖土和荸荠草,涂泥封顶。 运输 运输应符合 NY/T 1056的规定。 8 废弃物处理 DB 4205/T 83 2021 5 对尾果、烂果、杂草秸秆、投入品包装袋、 粘虫板 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9 生产档案 应建立生产档案,记录投入品使用以及农事操作管理过程。生产档案应有专人专柜保管,至少保存 3年。双莲荸荠的生产记录档案参见附录 B。 DB 4205/T 83 2021 6 A A 附录 A (资料性) 双莲荸荠主要病虫害
15、药剂防治 表 A.1 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 病虫害类型 防治时期 防治药剂及用量 g/ml(有效成份) /667m2 使用方法 限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 d) 秆枯病、枯萎病 苗期 移栽大田前 3天 发病初期 50%嘧菌酯悬浮剂 3000-4000倍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000-1500倍 喷雾 一次 15 d 小球菌核病 苗期 移栽大田前 3天 发病初期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1000-1500倍 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2000倍 喷雾 一次 15 d 蝗虫 蝗虫危害初期 2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1000倍 20%灭幼脲 1号悬乳剂 10000倍 喷雾 一次 15 d 白禾螟、螟虫 苗期
16、出现枯心苗 时 2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1000倍 喷雾 一次 15 d DB 4205/T 83 2021 7 B B 附录 B (资料性) 双莲荸荠生产记录档案 表 B.1 生产投入品采购记录( 年) 品 名 包装规格 购进数量 (株、 kg、 袋) 生产厂家 登记证号 销售单位 记录人 注: 包括种 荠 、肥料、农药等。 表 B.2 肥料使用记录( 年) 肥料名称 登记证号 使用时间 使用量 ( kg/667 m2) 使用地块 使用面积 ( m2) 操作人 记录人 表 B.3 农药使用记录( 年) 农药名 称 剂型 有效成 分及含 量 防治 对象 使用 时间 用量 ( g、 ml/667m2) 使用 地块 使用面积 ( m2) 记录人 表 B.4 田间生产操作要素( 年) 日期 地块号 面积( m2) 农事活动 操作人 记录人 注: 包括绿肥种植、 荸荠第一次育 苗、 荸荠 苗栽植、施肥、打药、采收等所有田间操作行为。 DB 4205/T 83 2021 8 表 B.5 产品去向记录( 年) 日期 地块号 数量( kg) 去向 单价 (元 /kg) 记录人 表 B.6 产品抽检登记表( 年) 日期 抽样单位 数量( kg) 抽样地块号 检测结果 记录人 注: 包括各级各部门的抽检和自己开展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