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16 4117 驻马店市 地方 标准 DB4117/T314 2021 设施西瓜生产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1-09-29 发布 2021-10-29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17/T314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 由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提出。 本文件 起草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驻马店市加平农资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叶县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 主要起草人:杨晓明 、邹伟、 刘晓虹 、 童小聚 、
2、 马瑞欣 、 张汉军 、 谢红敏 、 张泽中 、 杨亚锋 、 王会敏 、 王永存 、 邱永团 、 龚新成 、 李俊达 、 高凯 、 梅建党 、 赵云 、 李春彦 、 蒋磊 、 杨娜 、 胡伟 、 韦好 军 、 刘胜利 、 杨翠平 、 赵潞 、 陈子昂 、 张少玉 、 邱永团 、 郭伟 、 郭会芳。 本文件 参加起草人:魏敏 、 李建立 、 王崇武 、 付行先 、 孙美玲 、 王秋玲 、 韩秀娟 、 刘国锋 、 孙真 、 张芳 、 张琛 、 余和平 、 李靖 、 王东 、 贾清阳 、 梁希斌 、 蒋鑫 、 黄辉 、 宋国胜 、 陈强 、 许静 、 柏林。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4117/T31
3、4 2021 2 设施西瓜生产土传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 设施西瓜生产土传病害 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类型和诊断、防控技术及药剂防治 等。 本文件适用于驻马店市 设施西瓜生产土传病害 的 绿色防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7-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七 ) GB/T 8321.9-200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九 ) NY/T 1276-2007 农药安
4、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118-2012 蔬菜育苗基质 DB41/T 653-2010 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土传病害 病菌习居于土壤或随病残体生活在土壤中,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基部侵染引起的病害。 3.2 土壤处理 为控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采用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于作物种植前处理耕作层土 壤的措施。 4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利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 治等综合防控措施。 5 类型与诊断 5.1 土传病害 类型 DB4117/T314 2021 3 立枯病、猝倒病、根
5、腐病、枯萎病、疫病、蔓枯病、菌核病、根结线虫等。 5.2 土传病害诊断 见 附录 A规定。 6 防控技术 6.1 轮作 与其它作物(非瓜类蔬菜)进行 3年以上的轮换种植,可有效地控制土传病害。 6.2 棚室消毒 6.2.1 高温闷棚 早春西瓜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在夏季 7-8月高温季节结合整地,将鸡粪及土杂肥一并施入土 内,灌满水后盖好地膜并压实,密闭棚室 30d左右,闷棚后通风换气。 6.2.2 土壤熏蒸 棚室休闲高温季节,清理残茬和病残体,然后土壤深翻 30 cm,保持突然湿度 40 %-60 %, 3d-5d; 将棉隆或碳酸氢铵或碎麦草和石灰氮( 9: 1)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用旋耕
6、机旋耕混匀,搂平作畦;立 即覆盖地膜,四周密封,密闭棚室及通风口,中间拱起;浇水保持 80%以上的土壤湿度,持续 10d-15d 后揭膜放风 7d-10d,期间松土 1-2次,即可正常移栽。 6.3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瓜菜土传病害的一代杂交品种。如全美 2K、豫甜宝、 8424等 。 6.4 种子处理 6.4.1 包衣 种子包衣后晾 3h-5h直接播种。可用 62.5 g/L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或 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进行包衣处理。 6.4.2 浸种 未包衣种子,先用 清水浸泡 20min-30min,再将种子放入 55 60 的温水中(不断搅拌 15min) 或 0.1
7、%的高锰酸钾液浸泡 1h或 10 %的磷酸三钠液浸泡 30min,待水温度降至 35 时停止搅拌,继续浸 泡 6-8h,捞出种子,沥干水分即可播种。 6.5 育苗基质选用与消毒 6.5.1 基质选用 选取育苗专用基质进行统一育苗,专用基质选取应符合 NY/T 2118的规定;自制育苗基质,腐熟鸡 粪 :无害土壤 =1:9或腐熟猪粪 :无害土壤 =2:8或腐熟牛粪 :无害土壤 =5:5。 6.5.2 基质消毒 DB4117/T314 2021 4 自制育苗基质,按每立方米加入 98 %的噁霉灵 WP100 g或 50 %多菌灵 WP 0.2 kg或 70 %甲基硫菌灵 WP 0.1 kg或 75
8、 %的百菌清 WP0.2 kg 处理基质,也可选用 70%甲基硫菌灵 WP800倍液或 70 %的噁霉灵 WP3000 倍液喷雾消毒,每立方米喷 30 L 45 L,预防猝倒病与立枯病。 6.6 嫁接应用 一般采用插接法 或靠接法 。选用抗土传病害且对西瓜品质影响较小的小籽南瓜作砧木,以优良品种 为接穗,如全美 2K、 8424、豫甜宝等。 嫁接育苗技术执行 DB41/T 653的规定 。 6.7 定植时处理 定植前后可选用杀菌剂或微生物菌剂进行处理。 6.7.1 选用适宜杀菌剂进行蘸根或灌根。如 30 %精甲 噁霉灵水剂、 20 %吗胍 硫酸铜 水剂、 30 %霜 霉 噁霉灵水剂、 2.4
9、%井冈霉素水剂等。 6.7.2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有效成分 100亿个 /g) 200 g 250 g/667 m2等生物活性菌剂穴施,与土壤 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移栽,禁止菌剂与西瓜根系直接接触;定植后于西瓜伸蔓期和膨大期用稀释后的生 物活性菌剂膜下滴灌。生物活性菌剂不能与化学杀菌剂同时使用,要间隔一定时间使用。 6.8 健身栽培管理 6.8.1 环境调控 西瓜不同生育 时期环境条件要求 应符合表 1规定 , 根据不同类型土传病害的发病环境条件, 选择不 利于病害发生的温度 、湿度、光照等生产环境进行调控。 表 1 西瓜不同生育时期环境条件要求 生育时期 适宜温度 水分 光照 气体 种子至萌发
10、 28 30 种子内部吸水充分, 外部潮湿 未包衣种子浸种前晒种 充足氧气 播种至破土 昼温 25 28 夜温 15 20 水分充足湿润 据情况而定 充足氧气 破土至子叶展开 昼温 20 25 夜温 12 15 适当干燥 充足 通风换气 子叶展开 昼温 20 28 夜温 12 15 适当干燥 8h 12h 充足光照 通风换气 定植至缓苗 适宜地温 25 左右 浇定植水 不能过强或过弱 通风换气 缓苗至发棵 适宜地温 25 左右 适当干燥 充足 通风换气 发棵至雄花开 昼温 20 30 夜温 15 18 适当干燥 充足 通风换气 雄花开至雌花开 昼温 15 30 夜温 15 18 控水 充足 通
11、风换气 DB4117/T314 2021 5 表 1 西瓜不同生育时期环境条件要求 (续) 生育时期 适宜温度 水分 光照 气体 座果期 夜温 15 18 适当干燥 不能过强或过弱 通风换气 膨果期 昼温 20 35 夜温 18 左右 充足均匀 充足 通风换气 成熟期 昼温 20 35 昼夜温差 10 以上 适当干燥 充足 通风换气 6.8.2 其它管理 6.8.2.1 深翻细作,增施底肥 每亩施腐熟农家肥(鸡粪 1000 kg或猪粪 2000 kg 3000 kg或牛粪 3000 kg 5000 kg)或商品有机 肥 1000 kg,过磷酸钙 30 kg 50 kg,复合肥( 15-15-1
12、5) 40 kg 50 kg。 6.8.2.2 加强追肥 增施磷钾肥 , 定植至座果不追肥;座果后果实膨大初期开始追肥, 10d一次,分 3次追肥或 5d 7d 一次,分 4次 5次追肥。追肥量与追肥次数根据土壤条件、施肥设施、季节长短、作物长势等灵活掌握。 6.8.2.3 合理密植, 降低栽培密度 具体种植密度根据不同品种、设施条件、栽培模式、整枝方式等而定。 6.8.2.4 改善通风透光,控制旺长 通过合理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出现西瓜旺长,可采取降低温度、增加光照、减少水分、增施 磷钾肥、整枝等措施,必要时进行化学控制。 6.8.2.5 棚室清洁 前茬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及杂草,并
13、带到棚室外销毁或深埋。生长季节发现病残体及时清除, 进行销毁或深埋。 7 药剂防治 药剂选择与使用应符合 GB/T 8321.7、 GB/T 8321.8、 GB/T 8321.99、 NY/T 1276中的相关规 定。田 间发病初期,根据不同病害种类采取灌根等方法进行防治,按 附录 B规定 。 DB4117/T314 2021 6 附录 A (规范性) 土传病害诊断 设施西瓜土传病诊断 按照 A.1 表述。 表 A.1 土传病害诊断 类型 图例 病原 症状诊断 辅助诊断 立枯病 高等真菌,担子 菌亚门立枯丝 核菌 苗期病害,危害根尖及根茎部皮层。受害后在茎基 部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病斑,高湿下病
14、部产生淡褐色 蛛丝状霉层;发病初期,病株晴天中午叶片萎 焉, 夜晚恢复正常,病斑扩大并凹陷,病斑绕茎 1 周后 茎基部呈蜂窝状干缩,最后枯死而不倒。 有发病中心,发病适 温 20-24,温暖高 湿型;主要借风雨或 灌溉水传播;播种过 密、间苗不及时,湿 度过大易发病。 猝倒病 低等真菌,鞭毛 菌亚门腐霉菌 苗期病害,危害根尖及根茎部皮层。发病初期,子 叶展开后在近地表胚轴基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 斑,很快呈黄褐色;病斑绕茎 1 周后,病部缢缩呈 线状,幼苗突然猝倒,最后病斑呈褐色。 有发病中心,发病适 温 15-16,低温高 湿型;主要借风雨或 灌溉水传播;播种过 密、间苗不及时,低 温高湿易发
15、病。 根腐病 子囊菌亚门腐 皮镰孢菌 根部病害,危害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染病,主根上 部皮层和茎基部呈浅褐色水渍状,后变深褐色,很 快猝倒死亡。 3-4 真叶期染病,顶部叶片向上翻卷, 似缺水状,最后猝倒死亡;生长期染病,主根上部 皮层和茎基部呈浅褐色水渍状,后逐渐成深褐色腐 烂,须根较少,极易从感病部位折断。湿度大时, 根、茎基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或霉层,病部不 缢缩,维管束褐变。病裂处无胶状物溢出(区别枯 萎病);结果期发病,病株矮小,茎叶褪绿,须根少。 严重时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落,最后植株萎蔫枯死。 有发病中心,发病适 温 24-32,高温高 湿型;病菌从根部侵 入,借风雨或灌溉水 传播
16、;土壤黏重、高 温高湿易发病。 DB4117/T314 2021 7 表 A.1 土传病害诊断 (续) 类型 图例 病原 症状诊断 辅助诊断 猝倒病 低等真菌,鞭毛 菌亚门腐霉菌 苗期病害,危害根尖及根茎部皮层。发病初期,子 叶展开后在近地表胚轴基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 斑,很快呈黄褐色;病斑绕茎 1 周后,病部缢缩呈 线状,幼苗突然猝倒,最后病斑呈褐色。 有发病中心,发病适 温 15-16,低温高 湿型;主要借风雨或 灌溉水传播;播种过 密、间苗不及时,低 温高湿易发病。 根腐病 子囊菌亚门腐 皮镰孢菌 根部病害,危害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染病,主根上 部皮层和茎基部呈浅褐色水渍状,后变深褐色,很
17、 快猝倒死亡。 3-4 真叶期染病,顶部叶片向上翻卷, 似缺水状,最后猝倒死亡;生长期染病,主根上部 皮层和茎基部呈浅褐色水渍状,后逐渐成深褐色腐 烂,须根较少,极易从感病部位折断。湿度大时, 根、茎基病部表面产生白色霉状物或霉层,病部不 缢缩,维管束褐变。病裂处无胶状物溢出(区别枯 萎病);结果期发病,病株矮小,茎叶褪绿,须根少。 严重时叶片自下而上变黄枯落,最后植株萎蔫枯死。 有发病中心,发病适 温 24-32,高温高 湿型;病菌从根部侵 入 ,借风雨或灌溉水 传播;土壤黏重、高 温高湿易发病。 枯萎病 子囊菌亚门尖 镰孢菌 幼苗染病,幼苗未出土即腐烂或出土后不久顶端出 现缺水状,叶片颜色
18、变浅萎蔫,茎基部变褐缢缩, 最后枯死,维管束变黄;成株期染病,发病初期叶 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中午明显,早晚恢复, 3-6d 后整株枯萎,不再恢复正常,部分叶片变褐色或出 现褐色坏死斑,茎基部缢缩。潮湿下病斑表面可见 少量白色至近粉红色霉层。须根很少,根或茎蔓维 管束变黄至褐色。 有发病中心,发病适 温 25-30,温暖湿 润型;借土壤传播; 酸性土、连作、地势 低洼、排水不良等易 发病。 DB4117/T314 2021 8 表 A.1 土传病害诊断 (续) 类型 图例 病原 症状诊断 辅助诊断 疫病 细菌类薄壁菌 门 幼苗发病,子叶初期出现水浸状暗绿色圆形斑, 中央部分逐渐成红褐色,茎基
19、部受害,近地面呈暗 绿色水浸状软腐,病部逐渐缢缩,直至倒伏枯死; 真叶发病,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点,后逐步扩大为 大病斑,边缘不明显,后中央为青白色,湿度大时 软化腐烂,干燥时呈淡褐色,易破碎;茎蔓发病, 在茎节部出现暗绿色纺锤形水浸状斑点,病部缢缩, 潮湿时呈暗褐色腐烂,病斑上部器官凋萎;果实发 病,形成暗绿色圆形水浸状凹陷斑,并逐步扩大导 致整果软腐皱缩,病部密生白色霉状物。 有发病中心,发病适 温 28-30,高温高湿 型;借风雨或灌溉水 传播;酸性土、连作 、 排水不良、密度过大、 高湿多雨、浇水过多 等易发病。 DB4117/T314 2021 9 B 附录 B (规范性) 常用农药与
20、使用方法 设施西瓜土传病 害常用农药与使用方法应符合表 B.1 的规定。 表 B.1 常用农药与使用方法 类型 药剂名称 用药量施用方法 备注 立枯病 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 250-500 克 /亩泼浇或喷雾 喷雾于发病前或初 期施用, 1 次 /7d -10d, 连喷 2-3 次;灌根在苗期 或发病初期进行。 15%咯菌噁霉灵可湿性粉 300-353 倍液灌根 30%甲霜噁霉灵水剂 1500 倍液喷雾 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喷淋 猝倒病 0.4%嘧菌酯噁霉灵颗粒剂 1000-1500 克 /亩,穴施 发病初期施用, 1 次 /7-10d,连喷 2-3 次。 25%甲霜噁霉灵
21、水剂 800-1000 倍液灌根 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 5-8 毫升 /m2苗床浇灌 10%福美双敌磺钠可湿性粉 1500-2000 克 /亩,毒土法 20%乙酸铜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克 /亩灌根 根腐病 60%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600 倍液灌根 发病初期施用, 1 次 /7-10d,连续 3-5 次。 枯草芽孢杆菌 10 亿芽孢 /克 300-400 倍液灌根 或 3-4 克 /株穴施 枯萎病 1%嘧菌酯颗粒剂 2000-3000 克 /亩 土壤撒施 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0.6-0.8 克 /株 灌根 30%噁霉灵水剂 600-800 倍液 70%咪鲜胺
22、锰盐可湿性粉剂 800-1500 倍 发病初期喷雾, 1 次 /7-10d,连续 3-5 次。 5 氨基寡糖水剂 50-100 毫升 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60-100 克 /亩 疫病 440 克 /升精甲百菌清 100-150 毫升 发病前喷雾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 150-200 克 / 亩 26%氰霜嘧菌酯悬浮剂 48-65 克 /亩 发病初期喷雾, 1 次 /7-10d,连喷 2-3 次。 687.5g/L 氟菌霜霉威悬浮剂 60-75 毫升 /亩 DB4117/T314 2021 10 表 B.1 常用农药与使用方法(续) 类型 药剂名称 用药量施用方法 备注 蔓枯病 325
23、克 /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30-50毫升 /亩 发病初期喷雾, 1次 /7-10d,连喷 2-3次。 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15-25毫升 /亩 35%氟菌戊唑醇悬浮剂 25-30毫升 /亩 60%吡唑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60-100克 /亩 22.5啶氧菌酯悬浮剂 35-45毫升 /亩 菌核病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发病初期喷雾, 1次 /7-10d,连喷 2-3次。 50%异菌脲悬浮剂 800倍液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1200倍液 12%苯甲氟酰胺水分散粒剂 1000倍液 50%嘧菌环胺水分散粒剂 1500倍液 50%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1500倍液 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 5000倍液 根结线虫 10%噻唑膦颗粒剂 1.5-2公斤 /亩 土壤撒施 1.5%甲维氟氯氰颗粒剂 2-3公斤 /亩 3%阿维菌素悬浮剂 500-700毫升 /亩 喷雾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0.05-0.06毫升 /株 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