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106 T 46-2021 麦垄套种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25840       资源大小:418.9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106 T 46-2021 麦垄套种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20 CCS B 05 4106 鹤壁市 地方 标准 DB 4106/T 46 2021 麦垄套种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07 - 27 发布 2021 - 08 - 18 实施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06/T 46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鹤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 鹤壁市农业农村局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河南省淇花食用油有限公司、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 服务 中心、 鹤壁市科学技术情 报研究所、 鹤壁市食品药品检验检

    2、测中心、 浚县农业农村局、 卫辉市农业农村局、鹤壁市质量技术监督 检验测试 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连建伟、 赵丽妍、 苏晓华、 金瑾 、 陈秀秀 、孔令宇、 李明远 、 任志敏 。 DB 4106/T 46 2021 1 麦垄套种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垄套种高油酸花生栽培的选种、种植模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 本文件适用 于 麦垄套种高油酸花生的栽培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文件。 GB/T 1532 花生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 2部分:油料类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3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油酸花生 油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 75%以上的花生。 3.2 麦垄套种 在冬小麦生长后期的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 套作、串种。 4 产地环境 高油酸花生栽培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855的要求。 5 种植模式 预留套种行种植 5.1 在种植小麦时预留空间以备套种,畦宽 1.6 m,种 6行小麦, 6行小麦中间预留行 30 ,翌年 5月下 旬在预留行种 2行花生,畦背

    4、两侧各套种 1行花生,宽行距 60 ,窄行距 20 。 等行距种植 5.2 畦宽 2.6 m,种 12行小麦,套种 6行花生(隔 2行小麦种 1行花生)行距 40 。 DB 4106/T 46 2021 2 6 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宜选用早熟、矮秆、抗倒的小麦品种 ,种子质量应 符合 GB 4407.2的要求 。 7 种子处理 种子剥壳不宜过早, 于播种前 10 d 15 d剥壳为宜,带壳晒种(不应 在水泥和沥青地面晒) 2 d 3 d后选用花生种子专用剥壳机剥壳,剥壳后剔除异形粒、破损粒、霉变粒,按籽粒大小分级保存、 分级 播种 。 8 播种 播种期 8.1

    5、当 10cm地温连续 5 d稳定在 19以上时方可播种,宜 在 5月 20日 5月 25日播种 。 合理密植 8.2 每 667 用种子 20 25 ,根据小麦行距,调整好花生株行距,每 667 种植 9000穴 11000 穴, 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宜稀播,旱薄地块宜密植 。 9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培土 9.1 麦收后 3 d 5 d内进行中耕灭茬除草。当田间花生接近封垄时,在花生行间培土 。 适时 排灌 9.2 足墒播种的花生,幼苗期 不需 要 浇水;花针期和结荚期如遇干旱,及时适量浇水,促进果针入土、 荚果膨大;饱果期遇旱及时小水浇灌。 平衡施肥 9.3 尽早追施提苗肥,每 667 田块

    6、施尿素 7.5 10 ;在花生生长中期每 667 追施氮磷钾复合 肥 40 50 ,推荐施用缓控释氮磷钾专用肥 35 40 。如果花生缺铁造成黄化苗,可用 0.2 硫酸亚铁水溶液叶面喷施, 每 7 d喷 1次,连喷 3次 。 旺长控制 9.4 在花生开花盛期, 主茎高度 35 40 ,有旺长趋势的田块,进行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中 低产田地 不控制旺长。每 667 用 5烯效唑 40 g 50 g可湿性粉剂加水 35 40 进行叶面喷施。 主茎高度超过 45 的田块可 喷施植 物生长调节剂 2次,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 早衰 防治 9.5 DB 4106/T 46 2021 3 进入饱果期后,

    7、应 防早衰。 每 667 田块 对 叶面喷施 35 40 磷酸二氢钾 120 g 150 g+尿素 350 g 400 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70 g 80 g等杀菌剂的混合液, 间隔 10 d 15 d, 连喷 2次,延长 花生顶叶功能期和防治病害。 10 病虫草害防治 农业防治 10.1 提倡花生与玉米等粮食作物轮作,减轻连作障碍,同时防治花生土传病害及部分叶部病害;推行大 型机械深松深耕技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 物理防治 10.2 6月 7月,每 33333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诱控蛴螬成虫及棉铃虫等害虫。使 用食诱剂条带喷 洒或诱捕器诱杀鳞翅目和蛴螬成虫。 化学防治

    8、10.3 10.3.1 拌种(包衣) 每 15 种子 宜 用吡虫啉 30 mL+卫福 40 mL+24 噻呋酰胺种衣剂 40 mL或 35福美双 萎锈灵噻虫嗪 悬浮种衣剂 拌种(包衣),晾干种皮后在 24 h内播种,防治根腐病、茎腐病、冠腐病等土传病害和蛴螬 等地下害虫。 10.3.2 防病 叶部病害 宜使用 枯草芽孢杆菌制剂( B920)、木霉制剂以及免疫诱抗剂寡聚多糖、芸薹素内脂等诱 导植株增强抗病能力;病叶率达到 10%时宜 使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化学药剂 防治 。 10.3.3 治虫 吡虫啉类药剂拌种的花生田正常可不防治蚜虫;红蜘蛛宜 使用阿维菌素 +哒螨灵 (扫螨净 )

    9、或噻螨酮 防治;蓟马和盲蝽象宜使用 苦参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 10.3.4 除草 花生播种后出苗前每 667 田块使 用 50%乙草胺乳油 100 ml 150 ml兑水 50 60 喷洒地表。 花生苗期至封行前,防除禾本科杂草,在杂草 2叶 4叶期每 667 田块使 用 10.8盖草能乳油 30 ml 40 ml或 10.8精喹禾灵乳油 40 ml 50 ml兑水 30 喷洒;防除阔叶杂草 , 每 667 田块使 用 24克阔 乐 3 ml 5 ml兑水 30 喷洒。 11 收贮 收获期可根据天气和田 块情况灵活掌握,可适当晚收,延长饱果充实时间,提高产量品质。在高油 酸花生收获和摘果过程中, 应 防杂保纯。收获后应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及时晾晒、脱果,使荚果含水量 尽快降到 10%以下后精选入库。不同花生品种应单收、单晒、单独摘果、单独运送、单独贮藏。


    注意事项

    本文(DB4106 T 46-2021 麦垄套种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