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01 T 230-2021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规范.pdf

    • 资源ID:1525714       资源大小:8.40M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01 T 230-2021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规范.pdf

    1、 ICS 03.040.20 CCS G 40 DB3401 安徽省合肥市 地 方 标 准 DB 3401/T 230 2021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 规范 2021 - 06 - 29 发布 2021 - 06 - 29 实施 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3 术语和定义 . 4 4 基本规则 . 5 4.1 时 空基准 . 5 4.2 基本要求 . 5 4.3 元数据 . 6 5 数据分类与分层 . 6 5.1 基本要求 . 6 5.2 数据分类 . 7 5.3 数据分层 . 8 6 数据编码 . 8 6.1 基本要求

    2、. 8 6.2 数据编码结构 . 8 7 数据属性 . 10 7.1 基本要求 . 10 7.2 属性类型 . 11 7.3 属性结构 . 11 8 三维模 型 . 11 8.1 基本要求 . 11 8.2 数据格式 . 11 8.3 模型分级 . 11 8.4 模型表达方式 . 12 8.5 模型建立 . 12 8.6 模型精细度 表现 . 12 9 数据质量 . 13 9.1 平面投影数据质量 . 13 9.2 属性数据质量 . 14 9.3 三维模型数据质量 . 14 II 9.4 元数据质量 . 15 附录 A (规范性) 连通关系数据示例 . 16 附录 B (规范性) 元数据表结构

    3、定义 . 17 附录 C (规范性) 地下空间数据分层 . 18 附录 D (规范性) 地下空间数据颜色 . 23 附录 E (规范性) 地下空间数据编码 . 25 附录 F (规范性) 地下空间数据属性 . 39 附录 G (规范性) 工程地质地层与编码 . 65 参考文献 . 68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合肥市地下管网建设管理办公室、广州城

    4、市信息研究所 有限公司、星际空间(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北九华勘查测绘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地质勘查局五 一九大队)、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测绘 总队、北京城 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合肥市综合管廊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肥公共 安全研究院、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合肥新站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合肥市市政工 程协会地下管线分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彬、黄北新、章正起、高健、崔英良、范娟娟、徐钦国、王江红、万春汇、 方秀友、张涛、吴军、王晓阳、陈燚、孙丽、王小飞、王宣强、孙蕾、何凯祥、蒋贵敏、宋超。 DB3401/T 2

    5、30 2021 4 城市地下空间 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确立 了城市地下空间数据的基本 规则,并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 数据 的 分类与分层、编码 、属 性 、三维模型 及 数据质量 的要 求。 本文件 适用于 城市 地下空间数据的 采集 、 更新、数据库建设 以及 应用。 注: “城市地下空间” 以下简称 “地下空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6、19710 地理信息 元数据 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部分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 图式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8590-2012 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 GB/T 35636 城市地下空间测绘规范 GB 50137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838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CH/T 9015 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 DBHJ/T 016 城市地下管线数据技术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下空间 underground space 为满足人类社会

    7、生产、生活和安全等需求在城市地表以下开发、建设与利用的 空间,包括 地下建 筑物 、地下交通设施、综合管廊、地下管线、地基基础、地质等地下空间设施。 3.2 地下空间数据 underground space data 描述地下空间的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其空间位置、关系和属性信息。 3.3 地下交通设施 underground traffic facility 建于地下用于行人通行、车辆通行或停放的设施。 来源: GB/T 35636-2017, 3.3 3.4 DB3401/T 230 2021 5 地下管线 underground pipeline 敷设于地下,用于传送能源、信息和排泄废物等的

    8、管道(沟 、廊)、线缆等及其附属设施,按功能 可分为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工业等,包括长输管线和城市管线。 来源: CJJ 61-2017, 2.1.1 3.5 综合管廊 utility 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来源: GB 50838-2015, 2.1.1 3.6 地下建筑物 underground building and structure 除地下交通设施、综合管廊及地下管线外的地下空间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来源: GB/T 35636-2017, 3.2 3.7 地基基础 foundation 直接与地基接触

    9、用于传递荷载的结构物的下部扩展部分。 来源: GB/T 28590-2012, 2.3 3.8 地下空间三维模型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underground space 依据地下空间设施的测量数据或设计、施工、竣工等资料制作的三维空间信息模型,主要表达地 下空间设施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纹理及属性信息等 3.9 纹理 texture 反映地下空间地理要素表面纹理和色彩特征的贴图影像。根据纹理反 映模型真实外观的程度可分 为修饰真实纹理、不修饰真实纹理、通用纹理和示意纹理。 3.10 地质数据 geology data 城市规划建设中累积的工程地质勘察数据。

    10、3.11 元数据 metadata 说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有关特征描述的 数据 。 4 基本 规则 4.1 时空 基准 4.1.1 地下空间数据的平面坐标系统应采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应采用 1985国家高程基准; 当采用合肥市地方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时,应建立其与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 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转 换关系。 4.1.2 合肥市 地下空间数据的平面投影应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 3带 投影 ,中央子午线为 1170000。 4.1.3 时间基准:日期采用 公元纪年 ,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4.2 基本要求 4.2.1 地下空间数据采集应符合 GB/T 356

    11、36 的规定。 4.2.2 地下空间的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应同步采集或更新。 DB3401/T 230 2021 6 4.2.3 地下空间对象宜建立三维模型 数据,并与其 平面投影数据进行关联和联动更新。 4.2.4 地下空间数据图形文件 格式、 属性文件 格式应采用通用的 数据 格式, 如 dwg/shp、 mdb 等 。 4.2.5 地下空间数据库包含 地下空间 数据外,宜包含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等地理信息数据和元数 据, 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等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编码应符合 GB/T 13923 的规定。 4.2.6 地下空间 数据 除了应建立正确的几何拓扑关系之外, 还 应建立连通、从属、时间

    12、等关系。 4.2.7 地下空间 数据 应与其关联的地上空间对象之间建立数据衔接关系。 4.2.8 地下空间 数据 的连通关系、从属关系、时间关系宜采用建立属性表的方式来表达。 连通关系 宜 参 照附录 A 采用 绑定两个 连通 对象标识的方式建立; 从属关系宜采用 记录对象上级标识的方式 建立 ;时 间关系宜采用标定时间戳的方式建立 。 4.2.9 地下空间数据的图式符号应符合 GB/T 20257.1 的规定。 4.2.10 地下空间平面投影数据采用三维坐标 ( x,y,h) 表达,并应能真实地反映其轮廓 、空间方位和对 象的几何特征。按照其空间特性分为点、线、面、注记四种要素类型,每种类型

    13、的具体划分 按 表 1。 表 1 平面投影数据要素类型 要素类型 要素子类 类型代码 说明 举例 点 无向 点 NDP 没有方向的点状要素,方向 应 朝北 不依比例尺的设 备房 有向点 DP 有方向的点状要素 有通行方向限制 的出入口 线 简单无向线 SL 没有方向的线 轨道中心线 简单有向线 DL 测量、数据建库时需要注意线的方向 有向水流 复合线 CL 拟合曲线 道路曲线 面 面 AR 由闭合线构成的面状要素 建筑物范围 注记 图面注记 TX 点、线、面要素注记 高程注记、建筑物 注记 4.3 元数据 4.3.1 应采用元数据对地下空间数据成果进行说明。 4.3.2 元数据应与其描述的数据

    14、同步建立和更新。 4.3.3 元数据可由描述数据标识、数据限制、数据质量、数据维护、数据参照系、数据内容及数据分发 等信息的一系列元数据元素组成。元数据表结构定义 按 附录 B 执行 。 5 数据分类与分层 5.1 基本要求 5.1.1 地下空间数据依据其描述的地下空间功能或特征进行分类。 5.1.2 地下空间数据分为地下建筑物数据、地下交通设施数据、综合管廊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地基 基 础数据、地质数据、其他地下空间数据七大类。 5.1.3 地下管线 (不含综合管廊) 数据分类标准执行 DBHJ/ T016 的规定。 DB3401/T 230 2021 7 5.1.4 地下空间数据图层应根据

    15、其分类、实际用途、几何 类型、物理连通性相结合方式进行分层组织, 点、线、面、注记类 需 分层存储。 5.2 数据分类 数据分类采用线分类法,按从属关系设置大类、中类、小类三层类别。每个类别所包含的数据分 类见表 2。当不能满足实际应用 需求时,可根据地下空间设施的管理实际需要进行扩充。 表 2 地下空间数据分类表 序号 数据大类(简称) 数据中类(简称 ) 数据小类(简称) 1 综合管廊 ( GL) 综合管廊( GL) 管廊 线路基本信息( ZT) 舱体信息( CT) 舱室信息( CS) 通道信息( TD) 重要节点信息( JD) 其他管廊设施信息( QT) 2 地质 ( DZ) 地质勘察

    16、( DK) 地质钻孔信息 ( ZK) 地质地层信息 ( DC) 断层信息 ( DS) 地下含水层(带) 信息 ( HS) 地下采空区信息 ( CK) 垃圾填埋场信息 ( TM) 其他地质调查信息 ( QT) 地质环境监测 (DH) 土地环境质量监测 信息 ( TD) 地下水监测信息 ( DS) 地面沉降监测信息 ( DC) 重大工程沉降监测信息 ( GJ) 其他地质环境监测信息 ( QT) 3 地下建筑物 ( JZ)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 GF) 地下工业及仓储设施( GC) 地下防灾减灾设施( FZ) 地下居住设施( DZ) 总体基本信息( ZT) 内部分层信息( FC) 出入口信息( CR)

    17、 内部通道信息( TD) 附属(配套)设施信息( FS) 4 地下交通设施 ( JT) 地下轨道交通设施( GD) 轨道线路总 体信息 ( ZT) 区间隧道 信息 ( QJ) 辅助线路(联络通道) 信息 ( FX) 轨道交通场(车)站 信息 ( CZ) 其他附属设施 信息 ( FS) 地下道路设施( DL) 地下道路总体信息( ZT) 地下通道中心线 信息 ( ZX) 区间路段信息( QJ) 地下车(场)站 信息 ( CZ) DB3401/T 230 2021 8 附属设施信息( FS) 地下停车设施( TC) 地下停车设施 信息 ( TC) 5 地下管线 ( GX) 地下管线( GX) 执行

    18、 DBHJ/T 016-2016 标准 6 地基基础 ( DJ) 浅 基础 ( QJ) 深基础 ( SJ) 其他基础 ( TJ) 总体概况 信息 ( ZT) 基桩 信息 ( JZ) 围护 信息 ( WH) 7 其他地下空间 ( QT) 其他地下空间 ( KJ) 其他地下空间 信息 ( QT) 5.3 数据分层 5.3.1 地下空间数据集的名称采用 DX_DATA_XX 的命名规则, DX_DATA 代表地下空间数据,后缀 XX 是数据大类的简称。 5.3.2 数据分层结构如图 1 所示。参照表 2,前缀 XXXX( 由 数据大类和中类 组合 的简称 组成 );中间 XX 为数据小类简称或注记

    19、(ZJ)字符简称,后缀 X 表示设施的几何 表达 ,包括: P(点状), L(线状), R(面状), T(文字注记), 具体 按 附录 C 执行 。 X X X X _ XX _ X 几何属性 小类 / 注记简称 大类 + 中类简称 图 1 地下空间数据分层示意图 示例 : JZGF_ZT_R 代表地下建筑物的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基本信息面 。 其中 JZ 代表地下建筑物, GF 代表地下公共服务设施, ZT 代表总体基本信息, R 代表面。 5.3.3 地下空间数据要素表征可按地下空间数据的中类赋予不同的颜色,具体 按 附录 D 执行 。 6 数据编码 6.1 基本要求 6.1.1 地下空

    20、间要素的分类编码 应满足 地下空间数据库 的 数据组织、存取、编辑、共享和 交换 的需要。 6.1.2 数据分类编码 应 反映要素的类型特征、要素的属性、要素间相互关系,具有完整性。 根据 需 要,在编码的扩展信息上 可 设置扩展项。 6.2 数据编码结构 地下空间数据分类代码为层次码结构, 由四层共 8 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 按照“功能代码 ”、“ 主特 征代码 ”、“ 实体类代码 ”、“ 要素类代码”四级编码, 代码结 构详见图 2。 DB3401/T 230 2021 9 XX XX XX XX 第一层 功能代码 第二层 主特征代码 第三层 实体类代码 第四层 要素类代码 图 2 地下空

    21、间数据分类代码结构示意图 6.2.1 功能代码 功能代码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用于标识 地下空间 设施。具体设施 功能分类代码见表 3。 表 3 地下空间 设施功能分类代码表 序号 数据大类 设施名称 设施功能代码 1 综合管廊 综合管廊设施 09 2 地质 地质勘察 10 地质环境监测 3 地下建筑物 地下公共服务设施 31 地下工业仓储设施 32 地下防灾 减灾 设施 33 地下居住设施 35 4 地下交通设施 地下轨道交通设施 34 地下道路设施 地下停车设施 5 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设施 36 6 地基基础 浅基础设施 41 深基础设施 其它基础设施 7 其他地下空间 其他设施 99 6

    22、.2.2 主特征代码 主特征代码作为上位类 “功能代码 ”的细分,用于标识设施功能的主要特征,取值范围为从 “01”至 “99”升序排列,数字 “90”表示居住配套设施,数字 “99”表示收容类目。地下空间设施主特征代码 按 附 录 E.1 执行 。 6.2.3 实体类 代码 实体类代码用于标识 地下空间 某种设施功能相对应的设施实体类, 实体类代码由 2 位阿拉伯数字 DB3401/T 230 2021 10 组成 ,从 “01”至 “99”升序排列,数字 “99”表示收容类目。当分类对象无第三层分类时,该层代码补 “00”代替,如 “地 下居住设施 ”中 “地下室 ”设施无第三层分类,该层

    23、代码 “00”。 地下空间设施实体类代 码 按 附录 E.2 执行 。 6.2.4 要素类代码 要素类代码表示地下空间要素的具体类型,由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为实体内容分类 码顺序码,第二个数字为要素类型码,分别用数字 1(点状要素)、 2(线状要素)、 3(面状要素)、 4(注记要素)表示,地下空间设施的分类编码详 按 附录 E.3 执行 。 7 数据属性 7.1 基本要求 7.1.1 地 下空间设施 数据 属性 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属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地下空间设施的同一内部分层中,宜根据需要对功能分区的空间对象和属性信息进 行细化 , 应包括 总体基本信息、内部分层信息、出入口信息、

    24、通道信息; 地下空间设施附属设施数据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类独立建立和存 储; 地下人防工程可根据需要对基本属性项进行扩充。 7.1.2 地下交通设施 数据 属性 地下交通设施数据属性应满足下列要求: 轨道交通设施属性数据之间应建立关联关系,能完整描述一条地下轨道线路对象,并整体描 述城市轨道交通全路网信息; 地下道路总体信息用于描述城市地下道路及路网信息;区间路段信息用于描述地下道路各路 段的共性或基本信息;地下车(场)站及其附属设施总体概 况信息可扩充的补充属性包括所属道路、上 行区间路段、下行区间路段、停车车道、公交线路信息等。 7.1.3 地下管线 数据 属性 地下管

    25、线数据包含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数据。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属性数据要求应符合 DBHJ/T 016 的规定。 7.1.4 综合管廊 数据 属性 综合管廊属性数据包含管廊线路数据、舱体线路数据、舱室数据、通道数据、重要节点数据、监 控中心等附属设施数据等。 7.1.5 地基基础 数据 属性 地基基础属于非可接触式的 地下空间 设施,其空间数据、属性信息等宜从工程竣工、施工、设计 等相关收集的资料中采集。地基基础的数据用于描述该基础所有基桩或围 护数据的最大外轮廓信息, 地基基础基桩数据用于描述基桩类型、基桩尺寸、深度、材质等信息,地基基础围护数据用于描述围 护类型、围护厚度、围护时效、埋深等信息。

    26、7.1.6 地质 数据 属性 DB3401/T 230 2021 11 地质属于非可接触式的 地下空间 设施,其空间数据、属性信息等宜从地质勘查、工程设计、施工 等相关资料中采集。地质数据用于描述该地区最大外轮廓地质信息,地质数据用于记录地质勘察数据 和地质环境监测数据等信息。 7.2 属性类型 地下空间属性类型见表 4。 表 4 属性类型 序号 字段类型 标志符 1 字符型(文本型) Text 2 整数型 Int 3 长整型 Long 4 双精度 Double 5 日期型 Date 6 时间型 Time 注 : 用于表示 双精度 浮点类型数据长度的格式为: “ 小数点前位数 ” +“ +”

    27、+“ 小数点后位数 ”。 7.3 属性结构 地下空间属性结构 按 附录 F 执行 ,其中工程地质地层与编码 按 附录 G 执行 。 8 三维模型 8.1 基本要求 8.1.1 地下空间 三维模型的构建 应 符合 GB/T 35636 的规定,用点、线、面、体等反映被表达对象的三 维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及属性等信息。 本文件 中的地下空间三维模型主要包括地下建筑物、地 下交通设施 、 综合管廊、 地下管线等设施的空间位置、分布、形态及种类等。 8.1.2 地下空间三维模型的构建 宜 采用 BIM 等新技术,并考虑与 GIS 融合。 8.1.3 地下空间三维模型数据应准确反映对象的空间相对位置

    28、并完整地表达对象主要特征,对模型的不 同部分应能予以识别。模型数据应简洁,数据结构、数据格式和拓扑关系应满足逻辑一致性要求。 8.1.4 地下空间 三维模型的平面精度、高程精度应与所依据的数据源的精度保持一致。 8.1.5 地下空间三维模型要素的分类组织方式与二维地下空间要素的分类组织方式相同。 8.2 数据格式 地下空间 三维模型数据格式 应满足下列要求: 地下空间三维 模型数据 、 纹理文件 应 采用 通用的格式进行存储,如 MAX、 JPG/TGA等 ; 地下空间三维模型 属性信息、元数据 应 采用 通用的格式进行存储,如 MDB等 。 8.3 模型分级 8.3.1 LOD1 级 DB3

    29、401/T 230 2021 12 LOD1级模型适用于需要对地物进行超精细表达和特定属性约定的模型。长宽高等任意维度变化大 于 0.5m(含 0.5m)的凸凹结构及任意维度大于 0.1m(含 0.1m)的 BIM构件应建模表现或依据特定需求提高细 节表现的要求。 8.3.2 LOD2 级 LOD2级模型适用需要精细表达的区域。直径大于 0.5m (含 0.5m)的凸凹结构应建模表现 。 8.3.3 LOD3 级 LOD3级模型适用于除 LOD1级和 L0D2级以外的一般区域。凸凹结构等任意维度大于 1.0m (含 1.0m) 应建模表现 。 8.4 模型表达方式 8.4.1 细节建模表现 对

    30、地理要素主体结构、细部结构进行精细几何建模表现,表面纹理采用能精确反映物体色调、饱和 度、明暗度等特征的影像。 8.4.2 主体建模表现 仅对地理要素的基本轮廓和外部结构进行几何建模表现,栅栏、栏杆等模型仅用单面片、十字面片 或多面片的方式表示,采用能基本反映地物色调、细节结构特征的影像。 8.4.3 标准模型表现 对地理要素的基本形态、色调进行表现,应从标准模型库中提取,其位置、姿态、尺寸、 色调及比 例可以调整,标准模型库应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8.5 模型建立 8.5.1 地下桩基础、地下空间线状设施对象(轨道、道路、管线、管廊、通道等)的三维模型宜根据对 象的平面投影数据和属性数据采用动

    31、态建模的方法建立。 8.5.2 三维模型可利用地下工程竣工 BIM 数据或岩土 BIM 数据建立,宜对相应的 BIM 数据进行轻量化 处理,满足地下空间三维模型数据库管理的要求。 8.5.3 地下空间三维模型数据的分类、分层及数据编码同所依据的数据源组织方式相同,三维模型表 现应按不同的精细度制作不同细节层次的模型,并制定相应细节层次的表现内容细则。 8.5.4 地下空间三维模型数据 应建立三维空间索引。 8.5.5 对重复使用的模型和纹理建立统一的模型库和纹理库。 8.6 模型精细度 表现 地下空间三维模型精细度 表现 应符合表 5的相应规定。 表 5 地下空间 三维 模型精细度表现 类别

    32、内容 (典型功能 ) LOD1 LOD2 LOD3 综合管廊 管廊线路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舱体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DB3401/T 230 2021 13 舱室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通道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吊装口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不表现 逃生口 主 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不表现 管线分支口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不表现 出入口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不表现 附属设施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地质 地质钻孔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质剖面

    33、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质体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 建筑物 地下建筑空间 细节建模表现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 建筑物 出入口 细节建模表现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空间设施天 窗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不表现 地下人防设施 细节建模表现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商业设施 细节建模表现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文物古迹 细节建模表现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其他设施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交通设施 过街地道 细节建模表现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铁轨道 细节建模表现 细

    34、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铁站台 细节建模表现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铁区间轨中线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 建模表现 车行地下通道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公交站场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停车设施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地下管线 综合管沟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管道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有管堤的管道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阀门井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不表现 阀门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不表现 排放装置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不表

    35、现 动力站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不表现 检修井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不表现 预留口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不表现 调压设备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不表现 变径 主体建模表现 标准建模表现 不表现 地基基础 浅基础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深基础 细节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主体建模表现 9 数据质量 9.1 平面投影数据质量 9.1.1 数据完整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DB3401/T 230 2021 14 时空基准正确; 各地理要素无遗漏; 地物要素分层准确,无遗漏层或多余层、重复层现象; 数据层内部各层应包括的文件完整,无遗漏或多余文件; 各种名

    36、称及注记正确、完整,无遗漏或多余、重复现象。 9.1.2 数据逻辑一致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物要素类型 (点、线、面 )定义符合要求; 数据层、数据集定义符合要求,要素类在正确的层或数据集中; 数据文件存储组织、文件格式、文件命名符合要求; 要素拓扑关系正确; 共线要素要保证每个要素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线段相交或相接,无悬挂或过头现象; 连续地物保持连续,无错误的伪节点现象; 闭合要素保持封闭,辅助线正确; 应断开的要素处理 符合要求; 要素所在地下层数信息正确。 9.1.3 数据表征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线划光滑、自然,节点密度适中,形状保证度强,无打折、粘连、自相交、变形扭曲等现象; 有方

    37、向性的地物方向正确; 注记字体、大小、字向、字色符合要求,配置合理,清晰、易读,指向明确无歧义; 地图符号配置合理、使用正确。 9.2 属性数据质量 9.2.1 逻辑一致性要求: 属性项的取值应在值域的界定范围内; 标识码应唯一有效;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应具有正确的相关性; 具有一个以上属性表时,各属性表之间的相关性和映射 关系应当正确描述和建立。 9.2.2 属性精度要求: 数据分类及编码正确; 属性项及其名称、类型、字段长度、属性值等应准确、完整。 9.3 三维模型数据质量 9.3.1 完整性要求: 数据要素应全面完整,无遗漏; 模型数据无冗余; 不同类型、不同细节层次数据的拓扑关系应完整

    38、正确。 9.3.2 三维模型逻辑一致性要求: 三维模型数据分类、分层、数据结构、属性、模型间关系在 同一 层次上应保持一致,在不同层 次上应符合统一的体现规则; 属性数据的属性项取值应在值域的界定范围内; 三维模型数据应保证整体效果、色调协调 、 烘焙光影关系一致。 9.3.3 三维模型数据精度要求: DB3401/T 230 2021 15 入库前的数据、三维模型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由三维模型数据库派生的三维模型数据产品的位置 精度应满足响应产品标准所规定精度要求。 9.3.4 三维模型属性精度要求: 属性字段正确; 模型分类及编码正确; 模型的属性项和属性值正确、完整。 9.3.5 三维模

    39、型的质量应符合 GB/T 35636 和 CH/T 9015 的规定。 9.4 元数据质量 元数据 质量 应符合以下要求: 元数据内容完整,无多余、重复或遗漏现象; 元数据内容正确; 元数据质量应符合 GB/T 19710 的规定。 DB3401/T 230 2021 16 附录 A ( 规范性 ) 连通关系数据示例 连通关系数据示例见表 A.1 表 A.1 连通关系数据示例 表 属性项名称 定义与值域范围 约束条件 顺序号 连通关系记录的顺序号,从 1 开始 M 设施 标识码 1 具有连通关系的两个地下空间设施之一的标识 码。 M 连接设施 标识码 2 具有连通关系的两个地下空间设施中另一个

    40、设 施的标识码。 M 连通方向 单向连通:从标识码 1 到标识码 2 是连通的,填 “ +”;反之填“ -”。 双向连通:不需要填写 C/单向连通 注: 1、 M 必选; C 条件必选; O 可选。 2、地下空间设施的连通规 则如下: 具有连通关系的地下空间设施一般是指地下建筑物和地下交通设施门类中的线要素设 施或出入口; 出入口设施必须与线要素设施相连; 不同门类之间的连通设施可以进行相连,例如地下建筑物类中的某个出入口与地下交通 设施类中的某条道路路段相连 ; 地下空间设施的连通关系是有方向性的。 DB3401/T 230 2021 17 附录 B ( 规范性 ) 元数据表结构定义 元数据表结构定义见表 B.1 表 B.1 元数据表结构定义 表


    注意事项

    本文(DB3401 T 230-2021 城市地下空间数据规范.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