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01 T 229-2021 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规范.pdf

    • 资源ID:1525682       资源大小:960.9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01 T 229-2021 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规范.pdf

    1、 ICS 91.140.60 CCS P 42 3401 安徽省合肥市 地方 标准 DB3401/T 229 2021 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规范 2021-06-29 发布 2021-06-29 实施 合肥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401/T 229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系统组成 . 2 5 增压系统技术要求 . 2 5.1 组成 . 2 5.2 增压方式 . 2 5.3 增压成套设备技术参数 . 2 6 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 4 6.1 组成 . 4 6.2 控制要求 . 4 6.3 控

    2、制模式 . 4 6.4 控制功能 . 5 7 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 . 6 7.1 组成 . 6 7.2 门禁管理 . 6 7.3 数据采集传输 . 7 7.4 远程监控 . 8 8 环境系统技术要求 . 8 8.1 组成 . 8 8.2 泵房土建 . 8 8.3 泵房温、湿度 . 9 8.4 泵房装修 . 9 8.5 泵房管道布设 . 9 8.6 减振降噪 . 10 8.7 泵房排水 . 10 8.8 泵房通风 . 10 8.9 标识 . 10 9 保障系统技术要求 . 10 9.1 组成 . 11 9.2 水量保障 . 11 9.3 水质保障 . 11 9.4 电力保障 . 11 9.5

    3、应急保障 . 11 10 调试 . 11 参考文献 . 13 DB3401/T 229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提出 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合肥城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给排水设计研究院、合肥市三欣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长银、史磊、徐骏、朱波、周远航、王磊、吴云、王大钧、 李应磊、张良霄、 王庆生 DB3401/T 229 2

    4、021 1 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 的系统组成与 增压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环境系统、 保障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 新建住宅二次供水 标准化 泵房建设,老旧泵房改造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

    5、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 标准 GB 18613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9762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 29529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GB/T 29531 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GB 5001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 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CJJ 140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 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

    6、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 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 3.2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 standardized pump house for secondary water supply 为满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的要求 , 按照标准化 要求 设置 , 可容纳增压、控制、 安全、环境、保障等标准化功能 设备、设施 的 场所 。 3.3 增压系统 pump booster system DB3401/T 229 2021 2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根据不同的储存、增压方式,完成管网二次加压供水功能所设置的设备、设施 系统组合。

    7、3.4 控制系统 control system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根据控制要求,完成泵房内水泵机组变频控制、数据采集、状态信号显示、设 备自动保护及远程控制等功能所设置的软、硬件设备、设施系统组合。 3.5 安全 防范 系统 security system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根据供水安全要求,完成门禁管理(非法闯入声光报警、视频监控对讲)、设 备状态监控、故障处置等功能所设置的软、硬件设备、设施系统组合。 3.6 环境系统 environmental system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根据工程建设及管理要求,按照土建、装修、管道布设、控振降噪、排水、通 风、标识等标准所设置的设备、设施系统组合。

    8、 3.7 保障系统 support system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根据供水水量、水质、电力及应急保障需求,所设置的软、硬件设备、设施系 统组合。 4 系统 组成 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按照功能要求 ,应 涵盖增压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环境系统、保障系统。 5 增压系统技术要求 5.1 组成 增压系统包括水泵机组、配套电机、机组管路及配件、稳流补偿器、气压罐、水箱及附属设施等, 应按照增压方式及设计条件,计算二次供水竖向分区个数、户数、水泵扬程等相关参数,合理匹配。 5.2 增压方式 增压系统按照增压方式可分为水箱加变频增压、管网叠压(无负压)、增压设备加高位水箱等。 5.3 增压成套设备技术

    9、参数 5.3.1 水泵机组 5.3.1.1 根据设计条件,通过管网水力计算,合理配置水泵机组。 5.3.1.2 水泵机组应设置 备用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供水能力,水泵应 自动切换交替运行。电机额定功率在 11kW 及 以下的水泵,应采用成套水泵机组。 5.3.1.3 水泵效率应保证 在设计工况下处于 高效区,应 符合 GB 19762 中泵节能评价值的要求。 5.3.1.4 水泵机组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水泵噪声应符合 GB/T 29529 中的 B 级或以上要求;水泵振动 应符合 GB/T 29531 中的 B 级或以上要求。 5.3.1.5 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

    10、DB3401/T 229 2021 3 5.3.1.6 水泵机组应运行可靠,流量、扬程、转速、效率、比转速等参数应满足建设及管理单位要求, 叶轮、轴套、口环、轴封、轴承、油封、 O 型圈等备品备件应齐全,便于后期水泵维护、维修。 5.3.2 配套电机 5.3.3 水泵配套电机的选择与基本运行要求如下: 每台水泵 应 配一台电机,功率与水泵配套,转速与水泵配套; 电机冷却方式为风冷; 电机运行方式为 24h 连续运行( S1) 。 5.3.3.1 水泵配套电机 技术参数 应符合表 1 要求。 表 1 水泵配套电机参数表 电 源 380V/50Hz 额定转速 6 级电机 980r/min; 4 级

    11、电机 1480r/min; 2 级电机 2950r/min 绝缘等级 F 级以上 防护等级 IP55 5.3.3.2 水泵电 机能效 应 达到 GB 18613 中 电动机能效等级 二级要求。 5.3.3.3 电机外壳应采取烤漆工艺,电机应做减振处理,应有可靠的接地,应标注电机的旋转方向。 5.3.3.4 电机与水泵机组应配套安装,安装方式应符合产品要求。 5.3.4 机组管路及配件 5.3.4.1 机组管路应运行可靠,底阀、滤阀、进水管、弯管、真空表、压力表、出水管、逆止阀、闸 阀及相应的连接法兰、水锤消除装置、垫片、螺钉、螺母等相关配件应满足建设及管理单位要求,便于 后期维护、维修。 5.

    12、3.4.2 水箱加变频增压泵组管路及配件配置为: 进水总管至水泵进水口应配置:蝶阀、橡胶软连接、偏心异径管 ; 水泵出水口至出水总管应配置:异径管、弯头、橡胶软连接、消声止回阀(轴流式)、明杆 闸阀; 泵组 应 配置气压罐 ,气压罐 应 有 铭牌 ; 出水总管上应安装压力变送器、电接点压力表及 取水阀门。 5.3.4.3 管网叠压增压泵组管路及配件配置为: 稳流补偿器出水口至水泵进水总管应配置蝶阀; 水泵进水总管至水泵进水口段应配置:蝶阀、橡胶软连接、偏心异径管; 水泵出水口至出水总管段应 配置:异径管、弯头、橡胶软连接、消声止回阀(轴流式)、明 杆闸阀; 出水总管上应安装压力变送器及电接点压

    13、力表及取水阀门; 进 水管路应配置压力变送器,稳流补偿器下部应配置液位开关及排水阀门 。 5.3.5 水箱及附属设施 5.3.5.1 水箱 应 使 用 S31603、 S31608 或更高等级 不锈钢材质 。 5.3.5.2 水箱应设置在检修方便、通风良好、不结冻的房间内。 5.3.5.3 水箱外壁与建筑本体结构墙面或其它池壁之间的净距,应符合 GB 50015 的规定,箱底部应架 空,距地面不宜小于 0.5m,并满足排水条件。 5.3.5.4 为实现不停水清洗水箱,水箱的总有效容积大于 50m时,应分成容积基本相等的 2座及以上, 并能独立工作,分 格 后单个水箱有效容积不超过 100m。

    14、DB3401/T 229 2021 4 5.3.5.5 水箱应设有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人孔、通气管、爬梯和信号装置, 并 满足下 列规定: 生活水箱进水管应设置调节流量的阀门,进水管口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应小 于进水管管径,且 不应小于 25mm,可不大于 150mm; 当进水管从最高水位以上进入水(池)箱,管口处为淹没出流时,应采取真空破坏器等防虹 吸回流措施; 进、出水管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 溢流管应采用水平喇叭口集水 , 喇叭口下的垂直管段不应小于 4 倍溢流管管径 , 溢流管的管 径应按能排泄水箱的最大入流量确定,并应比进水管管径大一级溢

    15、流管 ; 出口端应设置防护 措施; 泄水管和溢流管的出口,不得直接与排水构筑物或排水管道相连接,并应有不小于 0.2m 的空 气间隙 ; 进、出水管上应安装自控阀门,水箱应设置水位监视和溢流报警装置,其信息应传至监控中 心 ; 水箱进水阀门应配置可控自动装置,便于对高峰时段进水限制,减少对周边用户的影响 ; 水箱高度一般不应超过 3m,不应小于 1.8m, 水箱内外应设不锈钢爬梯 , 水箱顶板面与上面建 筑本体板底的净空不应小于 0.8m; 水箱人孔 应 加盖、带 双 锁、封闭严密,圆型人孔直径不应小于 0.8m; 水箱出水管应从侧面接出,其管底应高于水箱内底,高差 应 不小于 0.1m; 泄

    16、水管应设在水箱底部,管径根据需要设置,不应小于 DN50; 通气管管径不应小于 DN100,且不应少于 2 根 ; 溢流管末端、通气管口应采取防蚊蝇措施。 5.3.5.6 组合式不锈钢板水箱包含不锈钢遥控浮球阀、电动控制阀(含电动执行器)、电动调节阀(含 电动执行器)、不锈钢人孔、不锈钢爬梯、水箱呼吸器、消毒器等附属设施,相关设施、设备参数应满 足建设及管理单位要求。 6 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6.1 组成 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数据采集)、触摸屏、变频器、变频控制柜、传感器及变送器、电气 元件、双电源配电柜、各类线缆等,是确保二次供水泵房正常运行的 关键要素 。 6.2 控制要求 控制系统负

    17、责泵房内水泵机组变频控制、数据采集、状态信号显示、设备自动保护及远程控制等功 能实现。 6.3 控制模式 6.3.1 模式分类 控制系统运行二次供水设备应具有手动、自动和远程控制功能,手动、自动可以通过控制柜上安装 的转换开关进行选择。手动模式,自动模式,远程模式优先级依次递减。 6.3.2 手动模式 DB3401/T 229 2021 5 由电气柜控制面板按钮启 /停机组,满足 PLC故障时,手动变频启动水泵,达到供水压力设定值。 6.3.3 自动模式 可将一天分为多个时间段,根据供水量设置不同的工作压力,根据压力信号控制供水机组运行频率, 自动投入和退出机组,发生故障自动切换到备用泵。 6

    18、.3.4 远程控制 可在远程监控平台远程控制水泵的启停,调节进水电动阀的开度(任意角度)。远程控制状态下具 有本地复位功能。远程起停水泵时,能保证恒压供水。 6.3.5 强制启动主泵 /辅泵 当水泵机组有主泵和辅泵组成时, 应支持用户 在用水高峰期 设定的时间区间内 强制启动主泵。在夜 间小流量 时,应支持在 设定时段 内 强制启动辅泵,避免水泵频繁切换。 6.4 控制功能 6.4.1 自动恒压 宜自动调节保持出水压力恒定,恒定压力控制精度 为 0.01Mpa。 6.4.2 自动轮换 系统可选择定时轮换与定点轮换方式,可设置轮换时间。系统自动累计各水泵的运行时间, 每次 应 优先启动运行时间最

    19、短的水泵,备用泵也应进行轮换。人机界面屏应 显示轮换倒计时 。 6.4.3 自动休眠 当设备在用水低峰期运行 或 实际用水量很小时,控制系统 应 对检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迅速调整 运行状态,直至设备小流量停机,实现停机零损耗。设备停止运行时, 应 通过气压罐维持压力,提高节 能效果,保证用水需求,在流量加大时 应 自动恢复运行状态。 6.4.4 状态显示 通过触摸屏可查看当前供水压力、设定压力及压力波动曲线、频率、水箱液位 (仅水箱式 )、流量等 运行信息及各台水泵的运行状态(变频、故障、停止)和工作时间。触摸屏可设置液位量程,量程设置 应与液位变送器匹配,设置量程精度到 cm。 6.4.5

    20、 数据记录 应 自动累计水泵运行时间,显示格式为“从 年 月 日,水泵累计运行 小时 分钟 秒”。 6.4.6 故障报警与处理 出现过流、过载、缺相、欠压、超压、无水、变频故障等不适合设备工作的情况时,设备 应自动切 转换到保护状态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设备 发出报警信号 , 应 自动跳过故障回路或水泵,投入其他回路或 水泵,避免 不必要的停机影响到用户用水 。 6.4.7 变频故障自动复位 DB3401/T 229 2021 6 变频器报警后,自动复位到设定次数,且复位间隔时间递增。如果变频器复位达到设定次数后仍然 不成功,则 应 自动停机保护。当变频器故障时先进行自动复位,当复位次数达到设定

    21、次数后,变频器 应 断电,切换至其他变频器工作。 6.4.8 无水 /超压自动复位 无水 /超压故障发生后,系统进入停机状态,当故障恢复后系统自动启动。管网叠压设备 应 至少有 2 套独立的缺水(负压)保护机构,当发生缺水(或负压)的状态下应能自动报警及停机保护,当进水恢 复正常时,设 备恢复正常运行。 6.4.9 故障记录与存储 应具有故障报警和报警记忆功能,故障声光报警应及时准确。自动记录故障发生 /恢复时间,故障 类别,并提示用户处理方法。 6.4.10 系统巡检 系统控制机组 /进水电动阀 应 定期自动巡检,巡检时间的长短 应 自动调节,防止水泵 /电动阀长期不 运行而锈蚀。 6.4.

    22、11 管网爆管失压自动停机 当 所有水泵满负荷运行,仍满足不了供水压力需求 时 ,应 自动停机并报警;待管理人员现场确认报 警后,方能再次开机供水。 6.4.12 错峰供水(针对水箱加变频系统) 当水箱总容积大于 50m3时 , 应根据水箱调蓄容积设计,增设错峰供水功能,按电动调节阀数量 设置, 依次接入低区至高区控制柜,可选择启用或不启用错峰供水模式。利用出口流量计记录的数据,进行数 据分析,用前一天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自动设定第二天用水高峰期的时间段。在高峰期到来时 应 关 闭进水电动阀,利用水箱的调节容积为用户供水;在高峰期内若水箱调节容积不足时 , 再结合水箱的不 同液位,控制进口电

    23、动调节阀的启闭角度 。液位 至下限水位时,电动阀 应 全开;下限水位设定为无水停 机水位上 5cm。 低峰期电动阀 应 全开为水箱补水。 6.4.13 集水坑液位控制 二次供水泵房 应安装用于检测泵房集水坑液位高低的液位开关,并将该液位开关信号接入控制 系统 中,当出现该信号报警时,应通过现场控制器将二次供水泵房进水电动阀关闭。 7 安全 防范 系统技术要求 7.1 组成 安全系统包括网络云台彩色摄像头、泵房电子门禁设备、声光报警器、有源音柱及拾音器。网络机 柜内设工业级交换机、安防数字硬盘录像机及配电设备等器件。 7.2 门禁管理 7.2.1 通用要求 泵房门禁按照管理单位要求 应 配置相应

    24、设备, 具备 安全防护功能。 DB3401/T 229 2021 7 7.2.2 门禁 门禁系统应与照明系统联动 , 应加装继电器 控制器信号输出,保证出入门打开时,室内照明灯打开, 出入门关闭后,室内照明灯关闭。 泵房 门禁 应配置门禁卡,门禁卡 及门禁卡号由泵房管理单位提供,并 将门禁卡信息录入管理平台,方便日常管理。 7.2.3 视频监控 摄像头 应 根据泵房内部构造选择合理的安装位置, 不 应 安装于泵房出入门正上方 。 监控 范围 应兼顾 出入口及 设备 , 安装高度不应低于 2.5m。 镜头前不 应 有遮挡物,云台护罩 应 具有防水防尘功能。 门禁信 号及视频信号 应 接入 管理单

    25、位 安防监控管理平台并配置报警联动 。 视频画面显示应能进行编程设定,具 备自动、手动切换及定格功能。对多画面显示系统应具有多画面、单画面相互转换功能。 视频监控 记录 设备应具备 : 硬盘状态提示 ; 死机自动恢复 ; 录像目录检索及回放 ; 记录报警前 5s 图像 ; 应急备份措施 ; 防篡改功能。 7.2.4 监控平台 通过二次供水泵房门禁控制器信号输出, 应 保证出入门打开时,室内照明灯打开同时视频监控中心 弹出对应泵房实时视频,出入门正常关闭后,室内照明灯 应 关闭。出入门遭遇非法入侵时 , 视频监控中 心 应 弹出对应泵房实时视频,同时可通过监控中心平台软件进行可视对讲及现场监听。

    26、泵房管理人员可 通过视频监控中心对泵房进行实时监控和调看不少于 90d的历史录像。 7.3 数据采集传输 7.3.1 数据采集 二次供水泵房网络机柜内 应配置 工业交换机,用于连接二次供水泵房内自控和安防设备 , 并通过移 动数据专 线将数据传输至二次供水远程监控平台。泵房低区供水设备控制柜内 应 增加 配置 工业交换机 , 用于连接各区 PLC,并用一根网线连接至网络机柜内的工业交换机(网管型)上,数据通过数据专线上 传。网络机柜的电源 宜 取自泵房低区供水设备的控制柜。 7.3.2 数据传输 二次供水泵房采集的数据 应 通过数据专线传送至管理平台,管理单位架设服务器并建立信息管理系 统和数

    27、据库系统,管理员站可以通过 B/S和 C/S二种模式实时监控二次供水泵房的数据信息。 7.3.3 数据展示 自二次供水泵房 采集 传输 的各类数据,应在监控组态平台上直观、准确地显示。 采集 泵房数据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 监控视频; 温度、湿度、泵房水浸 ; 水泵表面温度、水泵 PLC 参数 ; 水箱水位 ; DB3401/T 229 2021 8 水压、流量、电耗、门禁开关及联动照明信息。 7.4 远程监控 7.4.1 通用要求 远程监控系统安全应用主要体现在突发情况(设备异常、非法闯入、供电故障)下的自动报警及远 程控制开停机,确保设备及供水安全。 7.4.2 声光报警 应 安装声光报警器

    28、与泵房门禁联动,通过门禁控制器控制信号输入输出,保证在出入门打开时声光 报警器报警并向管理人发送短信提示,出入门关闭后声光报警器停止报警。声光报警器 应 加装延时继电 器,报警器连续报警 10s后自动关闭。 7.4.3 监控账号 系统应按照要求分配用户指定的帐号,并配备不同的权限,用以正常使用远程监控系统。 7.4.4 报警提示 系统在 设备 出现 异常 时 , 应及时通过声光的方式进行报警,以提醒值班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并能通 过短信平台及时 向 相关工作人员发送短信通知。 7.4.5 报警记录 系统应对设备故障时间、故障类型、维修时间、具体维修方法等进行记录;系统 应具备 主要设备故 障诊断

    29、功能,帮助快速定位设备故障点。当现场出现停电故障时,远程监控组态平台应给出报警。 7.4.6 远程控制 应支持 从监控组态平台对远处的二次供水泵 房进行开停机,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对机组进行急停。 8 环境系统技术要求 8.1 组成 环境系统建设应统一泵房土建、装修、管道布设、控振降噪、排水、通风、标识设置标准。 8.2 泵房土建 8.2.1 泵房设置应遵循 CJJ 140 及合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相关要求,合理设置。 8.2.2 泵房的位置应根据供水管网条件,小区地块的环境和建筑的布置、类别、高度、使用标准等因 素综合确定,并宜设于用水负荷中心。 8.2.3 泵房应独立设置,不应毗邻起居室

    30、或卧室等其它有安静要求的地方, 不应 设置在住宅投影正下 方,且上方不应有卫生间或其它可能造成水质污染的功能房间。 8.2.4 当生活泵房设置低位水箱时,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上,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 更低 楼层。 8.2.5 泵房出入口应从公共通道直接进入,应与地下层联通且其地面不 应 低于地下层地面 。 原则上不 设置下沉式泵房。 8.2.6 泵房内不应有泵房排水设施以外的排水管及其它压力管道穿越,配电柜、控制柜正上方不应布 置水管。 DB3401/T 229 2021 9 8.2.7 泵房应安装不低于甲级的钢质防火防盗门, 应 采用外开式双开门,其尺寸应满足搬运最大设备 的需要,尺寸不应小

    31、于高 2.2m,宽 1.2m,钢板厚度不应低于 1.2mm,门的颜色宜为米黄色,并应配置 门锁、门把及门禁装置 ; 子母门应加装“顺序器”。泵房的窗户 及通风孔应设置防护格栅式网罩,并应 设置防鼠及蚊蝇等措施。 8.2.8 泵房净高度应满足水箱设计高度及安装、检修的高度要求,在建筑和结构设计时给予充分考虑。 8.2.9 泵房 内设置有生活水箱时,还应根据水箱的容积相应增加泵房面积。 泵房机组 的 净高宜符合以 下要求: 一套水泵机组尺寸:长 8m、 宽 5.5m、 高 3.4m; 二套水泵机组尺寸:长 10m、 宽 6m、 高 3.4m; 三套水泵机组尺寸:长 15m、 宽 6.5m、 高 3

    32、.4m; 四套水泵机组尺寸:长 19m、 宽 6.5m、 高 3.4m。 8.2.10 泵房内电气控制柜的基础 应 高 于 泵房内地面 0.3m;增压设备的基础 应 高 于 泵房内地面 0.3m; 水箱设备的基础 应 高 于 泵房地面 0.5m;水泵机组外轮廓面与墙面间距应 0.8m,相邻水泵机组外轮廓 面间距应 0.4m,泵房主要通道宽度 应 1.2m,控制柜前通道宽度 应 1.5m。 8.2.11 泵房 应设置独立排水沟, 沟 宽 0.3m, 沟 深 0.2m,并设 S30408 不锈钢格栅盖板 , 方管规格 宜为 22mm 22mm 1.5mm,中心距不大于 60mm,排水沟应与集水坑连

    33、通,集水坑宜与泵房同层设置在泵 房外,宜安装不锈钢护栏及密封盖板等防护措施。 8.2.12 泵房内应留有足够空间且 形状规则,宜留有备品备件储存空间,以满足水泵机组和相关设备安 装及检修的要求。 8.3 泵房温、湿度 8.3.1 泵房内应配置温度计、湿度计。 8.3.2 泵房环境温度最高不应超过 40,且 24h 内平均温度不超过 35,最低 应高于 0。 8.3.3 泵房 相对湿度不应超过 70%。 8.4 泵房装修 8.4.1 进场材料品种、规格、外观、尺寸、颜色应按本标准配置确定,包装完好,材料进场合格证、 材料检测报告、材料质量保证书、使用说明书齐全。 8.4.2 泵房内墙采用白色具有

    34、防水性能的环保墙面漆或面砖,面漆厚度应大于 0.5mm。墙裙铺高度不 应 低于 1.2m 的同地面浅色瓷砖,规格 宜 为 300mm 600mm。 8.4.3 泵房地面应铺设浅色防滑瓷砖,规格 宜 为 600mm 600mm。 8.4.4 设备基础四周侧面及面上应铺贴 应 与地面同色防滑瓷砖。 8.4.5 泵房照明箱应靠近泵房的出入门就近安装,箱底应离地不低于 1.4m,嵌入式安装。照明应采用 亮度不低于 100lx 的节能防潮防爆灯具,且每个机组上方应安装一盏灯,以便机组检修;四周墙体应安 装有不少于 2 个的五孔插座,安装在离地 1.4m 处;照明与插座的用电回路应采用电线穿钢管或塑料管

    35、敷设。 8.4.6 泵房内应配置 2 台灭火器放置在专用消防箱内,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腐蚀性物品 。 8.4.7 泵房内设卫生冲洗龙头,用 于泵房冲洗。 8.5 泵房管道布设 8.5.1 二次供水系统引入管应从市政管网单独引入;泵房进水管及出水管不应从泵房内顶板出入,室 外埋地敷设时应接至地下负一层上部再进、出墙,便于维修。 8.5.2 泵房内管道布置应顺直简洁,便于拆换维修,且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兰使用的数量,管道中所 DB3401/T 229 2021 10 使用零部件应以便于组装并符合总体管道外观要求为宜 。 8.5.3 泵房内的总进水管与增压后的出水管道应采用架空铺设,且排列应整齐有序

    36、便于维修,间距不 宜小于 0.1m。 8.5.4 泵房内各压力分区的出水管道宜由一根管路从侧墙引出泵房后再根据需要进行分支。 8.5.5 所有管道穿墙、楼板应预埋套管,套管应与墙体齐平,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用麻丝与膨胀水泥 堵实,不应有渗漏水现象出现。 8.6 减振降噪 8.6.1 泵房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泵房环境噪音应符合 GB 3096 和 GB 50118 的要求。 8.6.2 水泵进出水口与管道的连接应设置柔性接头。 8.6.3 泵房内管道支(吊)架应为弹性支吊架;管道穿墙、楼板处,应设置柔性套管。 8.6.4 水泵与槽钢底座间应安装减振器,底座和基础间采用螺栓连接,减振器下端四个孔必须

    37、全部固 定,紧固时螺栓螺帽部位 应 安装平垫片和弹簧垫片。 8.6.5 泵房窗户玻璃宜采用中空玻璃,墙面、顶面宜采取隔音吸音措施。 8.7 泵 房排水 8.7.1 泵房应设置独立的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与集水坑。排水沟宽度 0.3m,深度 0.2m 并加不锈 钢格栅上盖;集水坑宜与泵房同层,设置在泵房外,有效容积不宜小于最大一台污水泵 5 分钟的出水量, 污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应超过 6 次,集水坑长 1.5m, 宽 1.5m,深 1.5m。 8.7.2 泵房地面 应 以 1%的坡度倾向排水沟。 8.7.3 排水设施 的 排水能力按冲洗消毒时满水 2h 内排空设计。 8.8 泵房通风 8.8.1

    38、 设在地下室的泵房应有专用通风设施。 8.8.2 窗户及通风孔应设防护格栅式网罩。 8.9 标识 8.9.1 泵房门外墙壁悬挂统一的泵房信息牌,尺寸 宜 为宽 0.32m,高 0.24m。 8.9.2 泵房内应于醒目位置设置泵房信息公示栏,公示栏单块尺寸为宽 1.2m、高 1.0m,下沿距离地面 1.2m。公示栏按照统一形象标识设置,内容包括泵房设备信息、管理制度、管理人员信息及健康证复印 件、设备维保记录、水箱清洗消毒记录、卫生许可信息、二次供水单位卫生安全承诺、卫生监督检测信 息、涉水产品批件等。 8.9.3 管路水流方向应设置标识,阀门功能及铭牌与启闭应加标识,机泵贴牌标注水泵号,控制柜

    39、和 水泵机组注明供水区域范围指示牌。市政管网给水标识( 0 区为绿色 RGB: C100Y100)、增压分区由低 到 高依次采用阿拉伯数字 1 区、 2 区、 3 区表示,且宜标明供应楼层区域。 8.9.4 泵房出水管上设置不同颜色色环对应不同加压分区,其中加压 1 区为蓝色( RGB: C100M50)、 加压 2 区为黄色( RGB: M20Y100)、加压 3 区为橙色( RGB: M70Y100)、加压 4 区为红色( RGB: M100Y100)。 8.9.5 泵房内 应 设置巡检路线行进标识 ,应 于走道中间贴绿色箭头来指明方向。 8.9.6 水泵机组、水箱、控制柜基础 与 地面连

    40、接处,在地面用宽度为 50mm 的黑、黄两色斜相间的警示 光标纸带黏贴标识警戒线。 8.9.7 泵房带有强电、旋转机械部位、尖锐部件等危险部位 , 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9 保障系统技术要求 DB3401/T 229 2021 11 9.1 组成 保障系统通过前端相关功能软、硬件设备、设施保障二次供水水量、水质、电力及应急状态响应。 9.2 水量保障 9.2.1 应 采用“错峰供水”模式,充分发挥水箱储水及调节功能,在水箱进水管处设置电动调节阀, 根据用水时段、水箱水位高低对水箱进水进行控制,实现二次供水泵房低峰蓄水、高峰出水,有效控制 二次供水系统及市政管网水量及压力平衡,缓解高峰供水压力。 9.2.2 应 合理设置评估条件,根据现状管网口径、压力、接水点、水量等数据形成管网调查意见,结 合管网 规划意见,综合评估叠压(无负压)增 压设备泵房系统


    注意事项

    本文(DB3401 T 229-2021 住宅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规范.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