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30 3304 浙江省嘉兴市 地方 标准 DB 3304/T 059 2021 大球盖菇设施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cultivation for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2021 - 02 - 09 发布 2021 - 03 - 09 实施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304/T 059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
2、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平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敏、沈盟、吴平、朱元弟、徐军、胡彬慧、权新华。 DB 3304/T 059 2021 1 大球盖菇设施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设施生产的环境、菌种、设施设备、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 大球盖菇的设施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
3、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3-2019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10-20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十 ) GB 15618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2375-2013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 产地环境 生产场地生态良好、远离污染,地势高爽不易积水、排水良好、灌溉方便,周围环境符合 NY/T 2375 的规定。 生产用水 培养料
4、配制和发菌管理用水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出菇管理喷水应符合 GB 5749的规定。 土壤条件 栽培场地的土壤应是疏松、保水性好、无鼠害的壤土或粘壤土, pH值 5.0 6.5,栽培场地的土壤环 境应符合 GB 15618的规定。 5 菌种 DB 3304/T 059 2021 2 品种选择 应选择种性稳定、种源明确,并经 2 年以上生产试验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菌种应来自经地方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具有资质的菌种生产经营者。 菌种质量 栽培种应选用菌龄适宜、菌丝浓白、长势健壮、无杂菌污染、活力强的菌种。 6 设施设备 栽培设施设备 栽培宜采用 GP-C622、 GP-C825、 G
5、P-C832标准型钢 架大棚。大棚应配备喷淋设备和遮阳设施,可选 择黑白膜、绿白膜等遮阳设施。 保鲜设施 宜配备 1 个与基地生产规模相匹配、最低温度可达 0 的冷库。 7 栽培技术 栽培季节 播种时间宜为 9月下旬 12月。 培养料准备 7.2.1 培养料选择 培养料宜选稻草、麦秆、谷壳、木屑等农林废弃物,木屑可选用桃、梨、桑、葡萄等林果树枝碎屑, 质量应符合 NY 5099的规定。培养料配方参照附录 A。 7.2.2 培养料处理 新鲜培养料应充分干燥,农作物秸秆宜避雨保存,木屑和果树枝可堆放在露天保存。使用前将农作 物秸秆粉碎至 20 cm以下,林果树枝粉碎至 0.5 cm 5 cm大小,
6、并进行预湿。采用浸泡预湿的可提前 24 h将培养料浸泡在 蓄水池或水沟内,保持 2 h 3 h,再将水排干;采用喷淋预湿的,每天喷淋 3 h,连续 喷 3 d;两种预湿方式均使培养料含水量达到 65% 75%为宜。 7.2.3 培养料用量 9月下旬 10月上旬或 11月下旬 12月播种的,培养料用量 7 kg/m2 8 kg/m2。 10月下旬 11月上旬 播种的,培养料用量 8 kg/m2 15 kg/m2。 整地 清除上茬栽培作物和杂草,晾晒 1 周以上。菇棚每 667 m2施生石灰 8 kg 10 kg,撒播消毒。用旋 耕机将土壤翻松,土壤颗粒小于 3 cm为宜。地势高、保水性差的设施大
7、棚内宜采用开沟铺料法,使用机 械开沟 ,沟宽 40 cm 70 cm,田埂宽 40 cm 60 cm,沟深 5 cm 20 cm。地势低、保水性好的设施大棚 内宜采用做畦铺料法,平整土地后预留畦和沟,畦宽 90 cm 100 cm,沟宽 40 cm 60 cm。 DB 3304/T 059 2021 3 铺料与播种 7.4.1 铺料 开沟铺料法:将培养料均匀铺于预先开好的沟内,培养料可高出沟顶部 0 cm 10 cm,将开沟挖出 的土再覆盖于培养料上。 做畦铺料法:在预留畦上铺料,培养料平铺宽度 80 cm 90 cm,使用开沟机在预留沟处开沟,将开 沟挖出的土覆盖于培养料上。 7.4.2 播
8、种 采用梅花点播种,菌种用量 500 g/m2 600 g/m2。 将 菌种掰成 4 cm左右小块,埋入培养料下 1 cm 2 cm,穴距 10 cm 12 cm。培养料较厚的,可分 2 层播种,铺完第 1 层培养料后播第 1 层菌种,再将第 2 层培养料覆盖在菌种上,第 2 层培养料上播入菌 种后再覆盖。 6.4.3 覆盖 铺料与播种完成后覆土,厚度 3 cm 5 cm,覆土后采用喷淋设施将土壤喷湿,喷水量以土壤湿润不 积水为宜。 设施遮光率达 90%的,可使土面裸露不覆盖;遮光率不足 90%的,可使用厚度 5 cm 10 cm稻草或麦 秆覆盖土面,也可使用 6 针遮阳网覆盖。 发菌管理 7
9、.5.1 发菌期间保持空气流通,料温保持在 22 28 ,培 养料含水量在 65% 75%,保持土面湿润 不泛白。 7.5.2 培养料含水量低于 65%时开启喷淋进行喷灌,含水量高于 75%时及时排水并停止浇水。 7.5.3 料温高于 28 时,加强通风,配合浇水、增加遮光进行降温;料温低于 22 时适当加盖地 膜。 7.5.4 播种后 20 d 内不宜在菌床上直接喷水,如需补水,可采用沟内灌水等方法。 出菇管理 棚内温度宜保持在 10 25 ,高于 25 时增加遮光、通风量,喷淋降温;低于 10 时降低遮 光率、减少通风量,增加覆盖物增温。地面附近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90% 95%,空气湿度
10、低于 90%时宜 增加土壤表面覆盖物或用雾化加 湿。待菇床上有大量子实体发生时,加强通风,及时将大棚四周的裙边 掀起,保证棚内通气良好。 采收 7.7.1 当子实体柄长 /柄粗 1,菌膜尚未破裂时即可分级采收。 7.7.2 用干净的手指捏住菌柄基部,轻轻扭转,松动后再向上拔起。当子实体呈簇状时,先采收符合 要求的子实体,避免损伤周围小菇蕾。 7.7.3 采收下来的子实体应轻拿轻放,避免弄脏、损伤菇体。并应及时包装预冷、冷藏。 转潮管理 DB 3304/T 059 2021 4 采收结束后,清理床面,将死菇废菇清理干净,加大通风量,停水养菌 3 d 5 d,增湿催蕾按本文 件 6.6的要求进行。
11、采收 3 潮菇 4 潮菇可结束出菇。 8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严格控制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应严格 执行 GB/T 8321.10要求。在原基形成至采收前不应使用任何农药。 防治方法 8.2.1 菌床上发现杂菌的子实体,应及早拔除。可 使用灭鼠器捕杀老鼠;黄板、杀虫灯、糖醋液等诱 杀双翅目、鳞翅目成虫;在菇棚(菇床)四周喷施 10%食盐水驱赶蛞蝓。 8.2.2 化学防治时 应 使用低毒、低残留与环境相容性好的农药,化学药剂的使用应符合 NY 5099 的规 定。若与其他作物进行套种、间作或轮作的,大球盖菇子实体内农药残留需满足 GB 2763 的规定。不应 直接向菇体喷洒农药。 9 生产档案 建立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建立从原辅材料、菌种、主要栽培环节、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等全过 程的生产档案,并保存 2 年。 DB 3304/T 059 2021 5 A A 附录 A (资料性) 表 A.1 培养料配方 培养料配方 见表 A.1。 表 A.1 培养料配方 配方 原料 辅料 配方 1 稻草 80% 硬杂木屑 20% - 配方 2 谷壳 95% 硬杂木屑 5% - 配方 3 稻草 50% 谷壳 50% - 配方 4 稻草 72% 麦麸(粉) 5% 硬杂木屑 3% 谷壳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