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40 CCS B 61 浙江省 宁波市 地方 标准 DB3302/T 2020 御黄 樟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2020 - 2 - 2 发布 202 - 0 - 2 实施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02/T 198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部分 :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 本文件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 本文件由宁波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 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 、 浙江农林大学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省德兴 市荣兴苗木有限责任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
2、草人 : 王豪 、 王建军 、 陆云峰 、 严春风 、 张波 、 黄华宏 、 何月秋 、 方腾 。 DB3302/T 198 2020 御黄 樟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御黄 樟树苗木培育的采穗圃营建 、 育苗 、 移栽苗培育 、 修剪整形 、 病虫害防治 、 苗木出圃的内容 。 本文件适用于 御黄 樟树的育苗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 其中 ,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本 文件 。 LY/T 1729- 香樟
3、绿化苗 木培育技术规程和质量分级 LY/T 3061- 樟树嫩枝扦插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御黄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Yuhuang 选自 涌金 樟树自然杂交的种子播种苗变异单株 。 新叶呈鹅黄色 , 夏季初生新叶叶色黄白色 , 成 熟后转淡绿色 , 花黄色 ; 初生新枝为红色 , 半木质化后为浅红色 ; 幼果果色淡黄色 , 果柄 、 果梗呈黄色 。 3.2 养干 trunk cultivation 对 御黄 樟树扦插苗 、 嫁接苗采取合理密植 、 平茬 、 摘除侧芽的技术措施 , 促进幼苗高生长 , 培 养直立的主干 。
4、 4 采穗圃营建 圃地选择 4.1 圃地宜选择地势较高 、 坡度平缓 、 背风向阳 、 排水良好之处 , 要求交通方便 , 水源充足 , 附近无空 气及水源污染 。 土壤为疏松 、 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 , 土层厚度一般在 cm 以上 , 地下水位不超过 m, pH 值 。 整地 4.2 按 m m 的株行距进行定点挖穴 , 穴的规格为 cm cm cm。 每穴内施过钙镁磷肥 0.25 kg 做底肥 , 回填表土后备用 。 挖穴及回填表 土时 , 应同步清理石块 、 杂草等杂物 。 地势平坦的采穗圃还应 DB3302/T 198 2020 在行间开设排水沟 , 沟宽 cm、 深 cm cm。 排
5、水沟可兼作作业步道 。 圃地四周设一条宽 cm、 深 cm的环通排水沟 。 建圃 4.3 4.3.1 嫁接苗建圃 月上旬 , 选用 御黄 樟树 a 生嫁接苗定植建圃 , 要求苗高 cm 以上 , 地径 cm 以上 。 定植 苗木需带土球 , 定植时要保持苗干端直 , 夯紧穴土 。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 摘除叶片 , 仅保留芽和枝干 。 4.3.2 实生苗改接建圃 在圃内定植长势良好 、 无病虫害的普通樟树实生苗 , 定植方法同嫁接苗 。 待实生苗木胸径达到 cm cm 时再嫁接 御黄 樟树 , 嫁接方式按 的规定执行 。 采穗圃管理 4.4 4.4.1 树体管理 分别在每年 月上旬与 月上旬进
6、行 次修剪 , 定干高度为 m, 保留不同方向 、 生长粗壮的侧枝 个 个作为一级枝组 , 二级枝留茬长不超过 cm, 三级枝留茬长不超过 cm, 其余萌条从萌发处 除去 。 主干高度始终控制在 cm cm。 及时修剪过密的细枝和病虫枝 。 4.4.2 施肥管理 每年 月 月 、 月对采穗圃施肥 次 次 , 可结合松土进行 , 每株施尿素 kg, 溶水后 浇施 , 或施复合肥 kg, 与土混匀 。 4.4.2.1 其他管理 其他管理按 LY/T 1729- 的规定执行 。 5 育苗 扦插育苗 5.1 宜在秋季进行扦插 , 一般在 月中 、 下旬 , 具体扦插方法按 LY/T 3061- 的规定
7、执行 。 嫁接育苗 5.2 5.2.1 砧木培育 以普通樟树种子进行育苗 。 圃地选择 、 整地做床 、 种子采集和处理 、 播种 、 芽苗移栽 、 水肥管理和中耕除草按 LY/T 1729- 的规定执行 。 芽苗按株行距 cm cm 栽植 。 5.2.2 砧木选择 选择生长直立 、 健壮 , 胸径 cm cm 的 a a 生实生苗作砧木 。 5.2.3 穗条采集 DB3302/T 198 2020 从采穗母株上剪取 a a生 、 直径 cm 以上 、 生长健壮 、 无病虫害的木质化枝条作穗条 , 采穗 部位按表 执行 。 表 1 母株树龄与采穗部位关系表 母株树龄 采穗部位 a 生 下部 a
8、 a 生 中下部 a 生及以上 中上部 5.2.4 嫁接时间 当日平均气温达到 时进行 , 一般在 月上 、 中旬 。 5.2.5 嫁接方法 一般采用切接法 。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a) 剪砧 : 在砧木距地面约 cm 处切砧 , 要求切口光滑平整 ; b) 削穗 : 将接穗下方削成一个长 cm cm 的长削面 , 另一面削成长 cm cm 的短削 面 , 使接穗下端成薄楔形 , 保留 个 个饱满芽眼 , 从上一个芽眼上方 cm 处剪断后备用 ; c) 切砧 : 用嫁接刀沿砧木断口边缘垂直切开 , 深度约为 cm cm; d) 接合绑扎 : 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 , 至少使双方一侧形成层对齐
9、, 接穗长削面上端留白约 cm, 用塑料薄膜条将砧木与接穗接口扎紧 , 同时缠绕接穗顶部切口和接穗 , 仅留出芽眼 ; e) 套袋 : 在嫁接处套塑料袋保 湿保温 。 5.2.6 嫁接后管理 5.2.6.1 去袋 待接穗新芽萌发展开后 , 在塑料袋扎数个小孔 , 待长出 片以上新叶后 , 撕开塑料袋一个小口 , 待 新叶完全成熟 、 穗枝长度达 cm 以上 , 拆除塑料袋 。 5.2.6.2 除萌 保留一个健壮的穗芽作主干 , 去除多余的穗芽和砧木上的萌蘖枝 。 5.2.6.3 绑干 穗枝长度达 cm cm 时 , 在植株边插入长 m m 的直竿 , 将砧木 、 穗枝与直竿捆绑固定 , 防止新
10、梢风折 , 保证植株生长的直立性 。 5.2.6.4 解缚 当年秋季或第 年待接口完全愈合后 , 解去塑料薄膜条 。 5.2.6.5 肥水管理 按 LY/T 1729- 的规定执行 。 6 移栽苗培育 DB3302/T 198 2020 圃地选择 、 整地 、 移植时间 、 移植方法 、 栽植密度 、 肥水管理 、 中耕除草按 LY/T 1729- 的规 定执行 。 7 修剪整形 养干 7.1 扦插苗 、 嫁接苗成活后继续留床培养 年 , 密植养干 。 扦插苗第 年春季配合移栽进行平茬移植 , 其方法是 : 在离地 cm cm处截干 , 待重新萌芽后 , 选留 根生长最健壮的萌芽枝作主干 ,
11、除去其余萌芽枝 。 扦插苗 、 嫁接苗幼苗期需及时剪除苗干中下部萌芽 , 培养主干 , 同时促进幼苗高生长 , 具体操作方 法为 : 每年 月至 月之间 , 摘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全部侧芽 , 仅 留上部顶端 个 个芽 , 保留侧芽 所在处的 片叶子以及顶芽 , 每年进入 月或 月时 , 停止抹除侧芽 。 当苗木主干高度长至 cm 后 , 不再进行去侧芽操作 , 任其生长 。 修剪整形 7.2 一般培养独干型苗木 , 主干分支处距地面大于 m, 但不超过整株树高的 , 剪去分枝处以下 的全部分枝 。 要求树冠呈自然圆头型 。 8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8.1 主要病害有白粉病 、 黑斑病 、 黄
12、化病 , 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按附录 A 中表 A.1 执行 。 虫害防治 8.2 主要虫害有樟巢螟 、 樟叶蜂 、 樟颈曼盲蝽 、 红蜡蚧 、 小袋蛾 , 危害方式及防治方法 按附录 A 中 表 A.2 执行 。 9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按 LY/T 1729- 的规定执行 。 10 标准化模式图 标准化模式图见附录 B。 DB3302/T 198 2020 A A 附录 A ( 规范性 ) 御黄 樟树常见病虫害危害及防治 表 A.1 御黄 樟树常见病害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白粉病 多发生在苗期和幼林期 , 发病初期 , 嫩叶背面主脉附 近出现灰褐色斑点 , 后蔓延到
13、整片叶片 , 并出现一层 白粉 , 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 。 注意苗圃卫生 , 发现少数病株 , 立即拔除烧毁 。 用 度 度波美石硫合剂 , 天 天喷洒 次 , 连续喷洒 次 次 。 黑斑病 多发生在芽苗期 , 发病初期芽苗叶片腐烂发黑 , 并向幼茎和根部蔓延 , 严重时全株腐烂死亡 。 播种时做好种子 、 苗床消毒 。 用 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倍液 , 或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倍液 , 天 天喷洒 次 , 连续喷洒 次 次 。 黄化病 一种缺铁性生理病害 , 多发生在土壤和水质呈碱性的 地区 。 发病初期叶色由绿变黄 , 叶面有乳白色斑点 , 严重时叶色变白 、 枯死 。 改变樟树周围土壤的酸
14、碱度 , 提高叶片铁的含量 。 可在土壤中施些硫磺粉 , 在根系周围打孔灌注 的硫酸亚铁液 , 树干注射硫酸亚铁 g、 尿 素 g、 硫酸镁 g、 水 ml的混合液 , 叶面喷 硫酸亚铁溶液 。 表 A.2 御黄 樟树常见虫害危害方式及防治方法 虫害名称 危害方式 防治方法 樟巢螟 一年发生两代 。 第一代幼虫在 月下旬至 月中旬危 害 ; 第二代幼虫在 月至 月危害 。 幼虫群集新稍取 食叶芽 , 吐丝卷叶做巢 , 使新稍枯死 。 加强苗木抚育管理 。 人工摘除虫巢并烧毁 。 幼虫危 害初期 , 用 晶体敌百虫 倍液 倍液 喷洒 次 次 。 樟叶蜂 一年发生数代 。 危害期在 月 月 , 幼
15、虫取食嫩叶 ,使新稍枯死 , 严重时全株死亡 。 加强苗木抚育管理 。 用 kg 闹羊花或雷公藤粉 末 , 加清水 kg kg, 制成药液喷杀 ; 用 晶体敌百虫或 马拉松乳剂 倍液喷杀幼 虫 , 喷洒 次 次 。 樟颈曼 盲蝽 以若虫和成虫 , 主要在叶背吸汁为害 , 为害后叶子两 面形成褐色斑 , 少部分叶背有黑色的点状分泌物 , 造 成大量落叶 , 严重的整个枝条叶全落光成秃枝 , 仅剩 果 。 利用黄色的频振式杀虫灯或黄色杀虫板进行诱杀 。 用 可湿性吡虫啉粉剂 倍 倍或 的敌杀死 ( 溴氰菊酯 ) 倍液喷雾防治 , 可获得良好效果 。 红蜡蚧 以雌成虫 、 若虫群集于树干 、 枝条
16、、 嫩芽和果实等处 刺吸汁液 , 被害植株生长不良 , 树体长势削弱 , 树冠 萎缩 , 甚至整株枯死 。 同时容易诱发煤污病 , 影响其 观赏性 。 在初孵若虫期进行喷药防治 , 常用药剂有 :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倍液 , 速扑杀乳油 、 乐斯本乳油 、 高效灭百克乳油 倍 ; 用 乐果乳油或 吡虫啉乳油 倍 倍 液打孔注射 。 小袋蛾 杂食性害虫 , 幼虫群集 , 在护囊中取食叶片 、 嫩梢或 剥食枝干 、 果实皮层 , 造成叶片孔洞 、 缺刻 , 严重时 叶片吃尽 , 只剩枝条 。 影响植株生长 , 降低观赏效果 。 人工摘除蓑囊 , 在幼虫为害期喷洒 灭幼脲 号悬浮剂 倍 倍液 , 使
17、幼虫不能正常蜕 皮 、 变态而死亡 。 DB3302 /T 1 98 2020 6 B B 附录 B ( 资料性 ) 御黄 樟树苗木培育技术规程标准化模式图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农 事 采穗圃营建 选圃 、 整地 建圃 修剪 : 六月上旬 、 九月上旬 , 施肥 : 五月至八月 、 十月 扦插育苗 插后管理 ( 翌年 ) 扦插苗移栽 ( 翌年 ) 中 、 下旬采穗 、 扦插 插后管理 嫁接培育 种子贮藏 (翌年 )、 整地 砧木播种 上 、 中旬嫁接 , 除草 芽苗移栽 : 四月至五月 , 施肥 : 六月至九月 , 去袋 、 除萌
18、、 绑干 、 解缚 : 五月至九月 ,除草 : 四月至九月 砧木种子采 集与处 理 种子贮藏 移栽苗培育 整地 苗木移栽 : 三月至五月 , 施肥 : 六月至九月 , 除草 : 四月至九月 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 扦插苗平茬 幼苗抹侧芽 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 技 术 要 点 采穗圃 营建 整地 : 按 m m 的株行距进行定点挖穴 , 穴的规格为 cm cm cm。 每穴内施过钙镁磷肥 kg 做底肥 ; 行间开设排水沟 , 沟宽 40 cm、 深 cm cm; 四周设一条宽 cm、 深 cm 的环通排水沟 。 建圃 : 月上旬 , 选用苗高 cm 以上 , 地径 cm 以上
19、御黄 樟树 1 a 生嫁接苗定植建圃 ,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 摘除叶片 , 仅保留芽和枝干 ; 或先在圃内定 植普通樟树实生苗 , 待实生苗木胸径达到 cm cm 时再嫁接 御黄 樟树 。 采穗圃管理 : 月上旬与 月上旬进行 次修剪 , 定干高度为 2.0 m, 保留不同方向的侧枝 个 个作为一级枝组 , 二级枝留茬长不超过 cm, 三级枝留茬 长不超过 20 cm, 每年 月 月 、 月对采穗圃施肥 次 次 , 每株施尿素 0.05 kg, 溶水后浇施 , 或施复合肥 0.1 kg, 与土混匀 。 扦插育苗 采穗 : 选半木质化带饱满腋芽的健壮穗条 , 剪成长度 8cm 10 cm, 保
20、留 个 个腋芽 , 在距芽约 0.5 cm 处 剪断 , 保留上切口芽的 片完整叶片 。 扦插 : 月 中 、 下旬扦插 , 按株行距 10 cm 20 cm 扦插 。 嫁接育苗 采穗 : 从采穗母株上剪取 1 a 2 a 生 、 直径 0.8 cm 以上的木质化枝条作穗条 。 嫁接 : 月上 、 中旬 , 砧木距地面约 50 cm 处切接 , 接穗下方削成一个长 2 cm 2.5 cm 的长削面 , 另一面削成长 0.6 cm 0.8 cm 的短削面 , 保留 个 个 饱满芽眼 , 从上一个芽眼上方 1 cm 处剪断后备用 , 沿砧木断口边缘垂直切开 , 深度约为 1 cm 1.5 cm,
21、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 , 至少对齐双方一侧形成层 , 接穗 长削面上端留白约 1 cm, 用塑料薄膜条将砧木与接穗接口扎紧 , 同时缠绕接穗顶部切口和接穗 , 仅留出芽眼 , 在嫁接处套塑料袋保湿保温 。 去袋 : 接穗新芽萌发展开后 , 在塑料袋扎数个小孔 , 待长出 片以上新叶后 , 撕开塑料袋一个小口 , 待新叶完全成熟 、 穗枝长度达 5 cm 以上 , 拆除塑料袋 。 除萌 : 保留一个健壮的穗芽作主干 , 去除多余的穗芽和砧木上的萌蘖枝 。 绑干 : 穗枝长度达 10 cm 15 cm 时 , 在植株边插入长 1.8 m 2.3 m 的直竿 , 将砧木 、 穗枝与直竿捆绑固定 。 解
22、缚 : 待接口完全愈合后 , 解去塑料薄膜条 。 移栽苗 培育 移植 : 月 至 月 移植 , a 生及以上苗木需带土球 。 栽植密度 : 1 a 生按株行距 m m 栽植 , 3 a 生按株行距 m m 栽植 , 5 a 生按株行距 m m 栽植 , 5 a 生以上按生产实际确定 。 修剪整形 养干 : 扦插苗第 年 月至 月 配合移栽在离地 3 cm 5 cm 处 平茬 , 待重新萌芽后 , 选留 根生长最健壮的萌芽枝作主干 , 除去其余萌芽枝 , 幼苗期每年 月至 月 , 摘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全部侧芽 , 仅留上部顶端 个 个芽 , 保留侧芽所在处的 片叶子以及顶芽 , 每年进入 月或
23、月时 , 停止抹除侧芽 , 当 主干高度长至 150 cm 后 , 不再 去侧芽 。 修剪整形 : 主干分支处距地面大于 2.0 m, 但不超过整株树高的 / , 剪去分枝处以下的全部分枝 , 要求树冠呈自然圆头型 。 DB3302 /T 1 98 2020 7 技 术 要 点 病害种类 白粉病 黑斑病 黄化病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注意苗圃卫生 , 发现少数病株 , 立即拔除 烧毁 。 用 度 度波美石硫合剂 , 天 天 喷洒 次 , 连续喷洒 次 次 。 播种时做好种子 、 苗床消毒 。 用 %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倍液 , 或 %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倍 液 , 天 天 喷洒 次 , 连续喷洒
24、次 次 。 改变樟树周围土壤的酸碱度 , 提高叶片铁的含量 。 可在土 壤中施些硫磺粉 , 在根系周围打孔灌注 的硫酸亚铁液 , 树干注射硫酸亚铁 15 g、 尿素 50 g、 硫酸镁 5 g、 水 1000 ml 的混合液 , 叶面喷 硫酸亚铁溶液 。 虫害种类 樟巢螟 樟叶蜂 樟颈曼盲蝽 红蜡蚧 小袋蛾 危害症状 防治办法 加强苗木抚育管理 。 人工摘除虫巢并烧毁 。 幼虫 危害初期 , 用 晶体敌百虫 倍液 倍液喷洒 次 次 。 加强苗木抚育管理 。 用 kg闹羊花或雷公藤粉 末 , 加清水 kg kg, 制 成药液喷杀 ; 用 晶体敌百 虫或 马拉松乳剂 倍 液喷杀幼虫 , 喷洒 次 次 。 利用黄色的频振式杀虫灯 或黄色杀虫板进行诱杀 。 用 可湿性吡虫啉粉剂 倍 倍 或 的敌杀死 ( 溴氰菊酯 ) 倍液喷雾防 治 , 可获得良好效果 。 在初孵若虫期进行喷药防 治 , 常用药剂有 : 吡虫啉 可湿性粉剂 倍液 , 速扑杀乳油 、 乐斯本乳 油 、 高效灭百克乳油 倍 ; 用 乐果乳油或 吡虫啉乳油 倍 倍液打孔 注射 。 人工摘除蓑囊 , 在幼虫为害 期喷洒 灭幼脲 号悬浮剂 倍 倍液 , 使幼虫 不能正常蜕皮 、 变态而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