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99 CCS B 05 保 定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6/T 183 2021 水果型番茄日光温室早春茬基质栽培技术规程 2021-07-15发布 2021-08-30实施 保定市 市场监督管理 局 发布 DB1306 DB1306/T 183 2021 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 规定 起 草。 本文件提出单位: 保定市农业农村局 。 本文件起草单位: 河北康城现代农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定兴县市场监 督管理局、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保定分校、高碑店市农业
2、农村局 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博超、李青云、刘红星、薛占军、林大美、杨荣轩、高亚新 、 马万成、李恭 峰、张振兴 。 DB1306/T 183 2021 1 水果型蕃茄日光温室早春茬基质栽培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 水果型番茄生产的产地 环境、品种选择、茬口安排、育苗、定植的前准备、定植、定植 后的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 。 本 文件 适用于 保定地区日光温室早春茬水果型番茄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B16715.3-2010 瓜类作物种子 第 3部分:茄果类 NY/T393-202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3045-2016 设施番茄熊蜂 授粉技术规程 NY/T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394-2013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2132-2012 温室灌溉系统设计规范 DB13/T2880-2018 蔬菜栽培基质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水果型蕃茄 一种果型介于大果番茄和樱桃番茄之间、果肉硬度适中、含糖量高、生食口味佳的番茄。 4 产地环境条件 生产基地的水源和大气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391中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
4、抗病、商品性好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3中规定的二级良种及以上要求。 6 茬口安排 2 月上中旬定植, 4 月中下旬 6 月底采收。 7 育苗 7.1 基质选用 选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按 5:1:1 比例复配成的育苗基质。 7.2 穴盘选择及消毒 选用 72孔穴盘,装基质前先用 0.1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装盘。 7.3 基质装盘 DB1306/T 183 2021 2 调节基质含水量至 65 % 70 %时进行装盘。 7.4 浸种 包衣种子可直播,未包衣种子放入 55 温水中不断搅拌,保持 15分钟,降至室温后继续浸泡 8小时, 捞出后晾干种皮水分
5、。 7.5 播种及催芽 12月 下旬 播种,每穴播种 1粒,覆盖基质 0.8 cm,淋透水后放在 28 32 的恒温催芽室中催芽, 3 天之后转移到育苗温室。 7.6 苗期管理 在第 1片真叶显露后,每天根据育苗温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补水,每 5天 6天随水喷施 1次 800倍的平衡 肥( N:P:K=15:15:15),当幼苗长至 5叶 1心时即可定植。育苗期间的白天温度控制在 25 30 ,夜 间温度控制在 15 18 。 8 定植前的准备 8.1 栽培槽 将温室地面整平压实,覆盖 2 层黑色地布后摆放栽培槽 。塑料 栽培槽剖面 呈梯形, 上口宽 30 cm,底 宽 20 cm,深度 28 c
6、m,长度以温室跨度而定, 呈南北向放置 。每 隔 1 m 并排摆放两个栽培 槽 ,槽上 端每隔 0.8 m 用 U 型夹固定,采用建筑用加气砖将栽培槽垫高 25 cm,加气砖 30 cm 见方,南北 方向每隔 1.3 m 并 排放置 2 块。 8.2 种植基质 所选 基质参照 DB13/T 2880 中的要求执行 。 8.3 灌溉系统 采用滴管技术进行灌溉,参照 NY/T 2132 进行执行 。 8.4 棚室消毒 定植前 7天,在棚室内按每 100 m2设置 1个熏蒸点,每个点用 100 g硫磺和 200 g锯末或 45 %百菌清烟剂, 密闭棚室熏蒸 48小时,经通风无味后即可定植。 9 定植
7、 每个栽培槽内定植 1行,株距为 30 cm,栽苗 后 及时浇透水。 10 定植后的管理 10.1 温度管理 定植后到缓苗前要加强保温促进缓苗,白天 28 30 ,夜间 15 18 。缓苗后白天气温 27 28 ,夜间 13 18 。进入结果期,白天 25 30 ,夜间前半夜 10 16 。 随着天气转暖要加大通风量,当外界气温最低达 15 时,昼夜通风。 10.2 水肥管理 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进行肥水管理。第一穗果实坐住前每三天供液 1 次,每次 20 分钟,每次 每 亩灌水量 600 L;开花结果期至采收,日供液 1 次,每次 15 分钟 , 每次每亩灌水量 450 L。发棵期追施氮
8、磷钾 平衡肥( 如 N:P:K=15:15:15) ,每次每亩 1 kg;第一穗和第 二穗 果 坐 住 后 追施高氮 高钾肥(如 N:P:K=25:15:20) ,每次每亩 1 kg;后期 追施高钾 中氮 肥(如 N:P:K=15:5:30),每次每亩 1 kg,所用肥料 质量按照 NY/T394 标准执行 。 10.3 授粉 DB1306/T 183 2021 3 当番茄第一穗花序开花 5 % 10 %时放入熊蜂,每亩放置 1箱熊蜂( 60 70只 /箱),参照 NY/T3045执行。 10.4 植株调整 10.4.1 吊蔓 当第一花序开始开放时,用尼龙绳和吊蔓环吊蔓。 10.4.2 整枝
9、采用单干整枝方式,种子较贵 的品种可采用 双干整枝。 10.4.3 摘叶 当番茄果实开始采收时,要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叶和病叶,并带到棚室外统一处理。 11 病虫害防治 11.1 防治原则 以农业防治为主,采用物理、生物、化学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所用农药应符合 NY/T 393 中的规定,并严格遵守用药浓度和安全间隔期。 11.2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保持适宜 温度、充足光照 ,合理浇水 追 肥;控制棚内空气 湿度 尽量低于 80 %;及时摘 除 老叶、病叶 ;使用新基质等。 11.3 物理防治 温室风口和门口设置 60目防虫网;在温室内悬挂 40 cm 25 cm的黄板 20 30块,每两个月更换一次。 11.4 生物防治 采用哈茨木霉防治灰霉病;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粉虱; 喷施香菇多糖或氨基寡糖素等预防病毒病;印楝 素、苦参碱防治 蚜虫。 11.5 化学防治 11.5.1 病害 细菌病害发生初期使用噻唑锌或春雷霉素进行防治;叶霉病、灰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生初期用嘧菌酯、 异菌脲、甲基硫菌灵、氟硅唑、苯醚甲 环唑等药剂防治。 11.5.2 虫害 用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螺虫乙酯等药剂防治蚜虫、粉虱。 12 采收 近距离运输时 9 成熟采收,远距离运输时 8 成熟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