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CCS B 40 1507 呼伦贝尔市 地方 标准 DB 1507/T 62 2021 敖鲁古雅驯鹿 Aoluguya reindeer 2021- 07 - 15 发布 2021 - 10 - 15 实施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507/T 62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根河林业局有限公司、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 然保护地学院、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人民政府
2、、内蒙古根森鹿业有限公司、根河市农牧水利科技 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景顺、许忠霞、格格、包利锋、高希明、白雪岩、李和平、刘微、吴晓宇、 王庆海、古革军、 鲍化堂、仲照辉、田晓瑞、曹云江、于廷杰、刘伟石、吉亚、多乐、王国军、罗保 华、刘莹、张凤茹、慕红军、孙志红、沙志娟。 DB 1507/T 62 2021 1 敖鲁古雅驯鹿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敖鲁古雅驯鹿的品种来源与分布、体型外貌特征、体尺体重、生产性能和等级评定。 本文件适用于敖鲁古雅驯鹿的鉴定和等级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来源与分布 敖鲁古雅驯
3、鹿是西伯利亚森林驯鹿 (R.t.valintinae)亚种 ,于 18世纪引入我国。敖鲁古雅驯鹿主要 分布在大兴安岭北段西坡的根河市一带,当地多苔藓植物,适宜驯鹿生存繁衍,属于全球最南端分布的 驯鹿种群。敖鲁古雅驯鹿呈半野生状态,是我国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人的传统驯养和伴生动物。 5 体型外貌特征 鹿角 5.1 公、母驯鹿皆有叉角,角型呈掌型。成年公驯鹿角粗大,每侧角有三个五个分叉,多的可达八个 分叉。成年母驯鹿叉角较小。 头颈部 5.2 头长而直,颜面部较阔而长,上宽下窄;鼻梁平直,鼻孔大,鼻端有毛无鼻镜;嘴粗唇大而灵活有 力、口 裂较深;眼大、眼眶突出;耳短、尖端圆钝、有密毛;额凹,颈较粗短,
4、喉部至前胸垂有长毛。 躯干 5.3 肩稍隆起,背腰平直且长,尾短,公驯鹿后躯发达。 四肢 5.4 四肢细长,后肢稍长于前肢,并呈刀状肢势。偶蹄,四蹄圆大,蹄片呈半月形,蹄缝距离较大,蹄 尖向内弯曲。主蹄大而阔,中央裂线深;悬蹄大,掌面宽阔,行走时能触及地面,适于在雪地、沼泽地 和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 DB 1507/T 62 2021 2 泌乳器官及外生殖器 5.5 母驯鹿乳房周围覆有长的被毛,四个乳头,排列整齐。公驯鹿外生殖器发育良好,无隐睾,睾丸左 右对称。 被毛与外型 5.6 毛色主要有三种,即灰褐色、灰白色、白色。大部分具有“三白二黑”的特点,即四肢内侧、腹部、 尾内侧为白色,鼻梁、
5、眼圈为黑色。驯鹿全身被毛密而长,毛色深浅随季节而不同,夏季毛色较深,以 灰褐色为主,夏毛较粗而短,冬季毛色变浅。当年的幼驯鹿体毛细柔,无粗毛。 个体较大,属中型鹿。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肌肉骨骼发育良好,体型呈长方形。 6 体尺体重 在自然养殖条件下驯鹿体尺体重最低指标见表 1、表 2、表 3。 表 1 一级驯鹿体尺体重最低指标 鹿别 体高 cm 体长 cm 胸围 cm 体重 kg 成年公驯鹿 107 112 128 130 成年母驯鹿 96 99 114 90 表 2 二级驯鹿体尺体重最低指标 鹿别 体高 cm 体长 cm 胸围 cm 体重 kg 成年公驯鹿 102 107 122 114 成
6、年母驯鹿 92 95 108 80 表 3 三级驯鹿体尺体重最低指标 鹿别 体高 cm 体长 cm 胸围 cm 体重 kg 成年公驯鹿 98 102 117 102 成年母驯鹿 88 91 105 72 7 生产性能 产茸性能 7.1 每年五月至七月为收茸季节,成年公驯鹿产鲜茸 4 kg 9 kg;成年母驯鹿产鲜茸 1 kg 3 kg。锯茸 留茬高度 0.2 cm。成年驯鹿产鲜茸重最低指标见表 4。 DB 1507/T 62 2021 3 表 4 成年驯鹿产鲜茸重最低指标 项目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公驯鹿( kg) 8 6 4 2 母驯鹿( kg) 2 1.5 1 0.5 产肉性能 7.2
7、 成年公驯鹿产肉 55 kg 75 kg,成年母驯鹿产肉 35 kg 50 kg。屠宰率 50%左右。驯鹿肉质细嫩鲜 美。 产奶性能 7.3 成年母驯鹿泌乳期五个月至七个月,也有的可常年出奶,每日可挤奶一次,奶量 150 g 500 g;驯 鹿奶干物质含量高、香甜。 繁殖性能 7.4 母驯鹿 18月龄性成熟,初配 30月龄;一般每年 9月至 11月上旬发情交配,次年 4月至 6月集中产仔, 单胎。多次发情,发情周期为 13 d 22 d,发情持续时间 12 h 36 h;妊娠期为 218 d 240 d,哺乳 期为 5个月至 6个月。公驯鹿 24月龄性成熟, 42月龄参加配种,繁殖能力较强。
8、役用性能 7.5 驯鹿驮运、乘骑、拉车等役用性能高,每只成年驯鹿驮载 30 kg 45 kg重物,体大者可驮载 60 kg, 在雪原上行走速度为 5 km/h 6 km/h,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人生活、生产的运输工具,适宜雪地、山林、 沼泽地役用 。 观赏性能 7.6 驯鹿可供游人观赏和骑乘、拉雪橇等体验,旅游文化价值较大。 8 等级评定 体型外貌评定 8.1 驯鹿体型外貌见附录 A。等级分为成年公驯鹿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成年母驯鹿特级、一级、 二级和三级。参照附录 B规定评出个体得分,按表 5进行体型外貌等级评定。 表 5 体型外貌等级划分指标 等级 公驯鹿 母驯鹿 特级 85以上 80以
9、上 一级 80 75 二级 75 70 三级 70 65 DB 1507/T 62 2021 4 体尺体重评定 8.2 8.2.1 特级 符合体型外貌特征,体尺三项指标中两项或者体重超过表 1指标 10%的优秀个体。 8.2.2 一级 符合体型外貌特征,体尺和体重达到表 1指标的个体。 8.2.3 二级 符合体型外貌特征,体尺和体重达到表 2指标的个体。 8.2.4 三级 符合体型外貌特征,体尺和体重达到表 3指标的个体。 产茸重评定 8.3 达到表 4产鲜茸重对应指标的,评定为相应的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个体。 综合评定 8.4 按体型外貌、体尺、体重及产茸重评定结果进行综合评定,体型外貌特
10、征和体尺、体重、产鲜茸重 指标符合本级别最低指标要求的评为本级。体型外貌和体尺符合品种相应等级指标,体重和产鲜茸重均 达到或超过上一级指标,综合评定提升一个级别。 表 6 综合品定等级最低指标 综合评定 体型 外貌评定 体尺评定 体重评定 产茸重评定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三级 DB 1507/T 62 2021 5 A A 附录 A (资料性) 敖鲁古雅驯鹿体型外貌照片 敖鲁古雅驯鹿体型外貌见图 A.1图 A.6。 图 A.1 公驯鹿正面图 图 A.2 母驯鹿正面图 DB 1507/T 62 2021
11、 6 图 A.3 公驯鹿侧面图 图 A.4 母驯鹿侧面图 DB 1507/T 62 2021 7 图 A.5 公驯鹿后面图 图 A.6 母驯鹿后面图 DB 1507/T 62 2021 8 B B 附录 B (资料性) 敖鲁古雅驯鹿体型外貌评分标准 表 B.1 敖鲁古雅驯鹿体型外貌评分标准 项 目 评分标准 公驯鹿 母驯鹿 标准 评分 标准 评分 种类特征 具有良好的体型,强健的体质,毛色、茸型、体型发育符合本品种特征 10 10 整体结构 个体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肌肉骨骼发育良好,体型呈长方形 15 15 头部 头 轮廓清晰明显,头长而直,具有本品种特征 6 6 额 额宽,稍凹 4 4
12、 面部 长短适中,鼻梁正直;颜面部阔而长,鼻孔大,鼻端有毛无鼻镜,嘴粗唇大 2 2 耳 耳短、尖端圆钝、有密毛,活动自如 2 2 眼 眼大有神,眼眶突出 2 2 角 茸 细毛灰褐地,左右对称,茸型端正 5 5 角 公、母鹿皆有叉角,公鹿角粗大,每侧角有三个至五个分叉;母鹿叉角较小 5 5 颈 颈部 头部与躯干衔接良好,粗细适中 4 4 体躯 肩稍隆起,背腰平直且长,后躯丰满 22 22 四肢 前肢 坚实直立,丰满,关节明显 3 3 后肢 外侧深广,内侧多肉,肌肉充实 3 3 蹄 大小适中,端正结实;主蹄大而阔,中央裂线深;悬蹄大,掌面宽阔 2 2 泌乳器 官及外 生殖器 乳房及 乳头 母驯鹿乳房周围覆有长的被毛,四个乳头,排列整齐 7 外生殖器 公驯鹿外生殖器发育良好,睾丸左右对称 7 皮毛 皮肤 中等厚度,有弹性 2 2 被毛 全身被毛密而 长,毛色呈灰褐色、灰白色、白色;腹下、尾内侧及距毛均为 白色;鼻梁、眼圈为黑色;夏季毛色较深,以灰褐色为主,粗而短,冬季毛 色变浅 6 6 合计 100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