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19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采集入库规范.pdf

    • 资源ID:1525129       资源大小:1.09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19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采集入库规范.pdf

    1、 ICS 35.240.70 CCS A 75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 数据采集入库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21/8/25) 2021 - 10 - 28发布 2022 - 01 - 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 T 19642021 I 目 次 前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4.1 空间参考系 . 2 4.2 数据格式 . 2 5 数据组织

    2、 . 3 5.1 数据内容 . 3 5.2 数据结构 . 3 6 数据采集 . 13 6.1 采集技术路线 . 13 6.2 采集内容 . 14 6.3 采集要求 . 15 6.4 地理位置标识 . 16 7 质量要求 . 16 7.1 逻辑一致性 . 16 7.2 数据完整性 . 16 7.3 资料权威性 . 17 7.4 地理位置准确性 . 17 8 数据入库 . 17 8.1 入库流程 . 17 8.2 数据导入 . 17 8.3 入库后检查 . 17 9 数据更新 . 17 10 成果归档 . 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地名地址属性表. 19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地名类别分类表.

    3、22 DB63/ T 1964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 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地理空间和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青海省地理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苑、杨鸿海、李彬、王来强、张朝坤、欧尔格力、于晓晶、宋华明、罗福正、 郭海峰、卢彬、蔡佳作、张晶、魏晓琴、陶炳德. 本文件由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监督实施。 DB63/ T 19642021 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入库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信息

    4、公共服务地名地址数据的数学基础、数据组织、数据采集、质量要求、数据 入库更新和成果归档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入库和更新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52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GB/T 23705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CH/Z 9010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 3 术语和定

    5、义 GB/T 18521、GB/T 23705和CH/Z 9010界定的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实体 具有共同性质的自然或人工地物。 3.2 地名 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 3.3 地名简称 法定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 3.4 地名别名 地理实体的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 3.5 现今地名 正在使用的地名。 3.6 历史地名 DB63/ T 19642021 2 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 3.7 规划地名 未来计划使用的地名。 3.8 行政区域地名 包含省、市、县、乡及行政村级行政区划管辖范围,是行政区域规范名称的文字描述。 3.9 小区名称 居住相对

    6、集中的生活聚集地,如居民小区等,是小区规范名称的文字描述。 3.10 街巷名 街是明确划分出车道和人行道的通行区域;巷是较窄的街道,如胡同、条、弄等,是街巷规范名称 的文字描述。 3.11 标志物名 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单位与院落、交通运输设施等,是标志物规范名称的文字描述。 3.12 地址 具有地名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位置的结构化描述。 3.13 门址 院落、独立门户的文字描述,包括门牌号码。 3.14 楼址 建筑物标示编号的文字描述,包括楼牌号码。 3.15 增量 地名地址属性数据发生变化的部分。 3.16 增量包 增量的集合。 4 基本规定 4.1 空间参考系 坐标系

    7、统应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坐标单位为度。 4.2 数据格式 宜采用FileGeodatabase数据格式。 5 数据组织 DB63/ T 19642021 3 5.1 数据内容 地名地址数据以地理位置标识点来表达。分为自然地理实体数据和人文地理实体数据两大类,自然 地理实体数据包括海域、水系和陆地地形等;人文地理实体数据包括行政区域、居民点;具有地名意义 的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建(构)筑物、单位、地址等 信息。 地名地址数据包含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地名地址代码等信息。 地理实体、地名和地址数据间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 地理实

    8、体、地名和地址关系图 5.2 数据结构 5.2.1 数据表定义 地名地址数据表字段包括要素ID、地理实体编码、图元标识码、地名、类型编码、地名拼音、地名 简称、地名别名、其他语言名称、历史地名、规划地名、时间类别代码、使用方式类别、标签、自然描 述地址、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地址编码、地级行政区划名称、县级行政区划名称、乡级行政区划名称、 村级行政区划名称、非行政区名称、自然村、街巷名称、小区名称、门址、楼址、行政区划代码、经度、 纬度、数据来源、采集日期、更新日期、命名日期、无效日期、数据唯一更新标识、更新状态标识、秘 密级别、锁定标识、版本标识,数据属性可根据应用需要进行补充。地名地址属性表

    9、见附录A。 5.2.2 字段定义 5.2.2.1 要素ID 要素ID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OBJECTID; b) 字段含义:每条地名地址数据记录的唯一值; c) 是否必填:必填; d) 填写规则:数字,不可重复、不可修改。 5.2.2.2 地理实体编码 地址 地名 地理实体 地名地址 DB63/ T 19642021 4 地理实体编码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ENTIID; b) 字段含义:地理实体标识,每个地理实体具有唯一编码;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数字,地理实体编码(ENTIID)共 13 位,1-6 位填

    10、写地名地址点所在县级行政区划 代码, 7-13位为顺序码。 5.2.2.3 图元标识码 图元标识码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ELEMID; b) 字段含义:每条地名地址数据的唯一编码。一个地理实体可对应唯一图元标识码(如实体点), 也可对应多个图元标识码(如线状、面状实体);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数字,图元标识码(ELEMID)共13位,1-6位填写地名地址点所在县级行政区划代 码, 7-13位为顺序码。 5.2.2.4 地名 地名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NAME; b) 字段含义:地名地址最小级别的结构化描述;

    11、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60);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地名(NAME)按照法定的地名名称填写,比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中 心广场”等。 5.2.2.5 类型编码 类型编码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TYPE; b) 字段含义: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6);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4位数字,按照GB/T 18521地名地理属性类别的规定、本文件附录B的规定填写, 可根据需要扩充。 DB63/ T 19642021 5 5.2.2.6 地名拼音 拼音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PINYIN; b

    12、) 字段含义:地名地址数据汉语拼音;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6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以地名的汉语拼音录入,在没有数据来源依据的情况下不填写,原则上按照中国 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进行拼音录入。 5.2.2.7 地名简称 地名简称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ABBREVIATION; b) 字段含义:每条地名地址数据记录的不重复的ABBREVIATION;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0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对NAME字段大于12个汉字的名称简化到该字段中,小于12的汉字直接检查是 否与名称(NAME)对应即可。 5.

    13、2.2.8 地名别名 地名别名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ALIASNAME; b) 字段含义:地名的现行其他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6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汉字。 5.2.2.9 其他语言名称 其他语言名称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OTHERLANGUGUE; b) 字段含义:记录其他语言地名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60); d) 是否必填:选填; 填写规则:其他文字,出现蒙语/藏语时填写。 5.2.2.10 历史地名 历史地名字段的定义如下: DB63/ T 19642021 6 a) 英文名称:OLDNAME;

    14、b) 字段含义:地名的曾经使用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6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汉字。 5.2.2.11 规划地名 规划地名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PLANNAME; b) 字段含义:规划的地名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6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汉字。 5.2.2.12 时间类别代码 时间类别代码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TTYPE; b) 字段含义:地名使用时间表示类别;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4);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数字,依据名称(NAME)字段的内容填写,

    15、按照GB/T 18521表示方式代码的规 定执行,现今地名的代码为1,曾用名的代码为2,规划地名的代码为3,可根据需要扩展。 5.2.2.13 表示方式类别 表示方式类别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ETYPE; b) 字段含义:地名表示类别;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4);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数字,依据名称(NAME)字段的内容填写,按照GB/T 18521表示方式代码的规 定执行,标准地名的代码为1,地名简称的代码为2,其他地名的代码为3,可根据需要扩展。 5.2.2.14 标签 标签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TAGS; b) 字段含义:为方便搜索

    16、而给地名地址赋予的更多分类或特征; DB63/ T 19642021 7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2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汉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其组合,如“景点、购物中心等”。标签如有多个,以 英文半角分号(“;”)隔开。 5.2.2.15 自然描述地址 自然描述地址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ADDRESS; b) 字段含义:地名点的自然描述地址;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0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汉字,外业调绘采集地址描述。 5.2.2.16 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 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

    17、:ADDNAME; b) 字段含义:地名地址的结构化描述信息;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28); d) 是否必填:选填;自然描述地址不为空时,必须填写; e) 填写规则:结构化地名地址采用分段组合的方式描述,由行政区域、基本区域限定物、局部点 位置三大类要素构成。描述使用巴科斯范式(BNF)语法,其语法规定如下:尖括号() 内包含的是必选项;方括号()内包含的为可选项;竖线(|)表示在其左右两边任选一项;:= 表示“被定义为”。 :=行政区域名称基本区域限定物名称,其中 :=洲级国家级地级乡级 :=| :=| 在基本区域限定物地名中,如遇有使用街巷名和小区名描述均可的情况时,街巷名优

    18、先于小区 名;局部点位置中,遇有使用门(楼)址和标志物名描述均可的情况时,优先使用门(楼)址,不 再重复使用标志物名。 5.2.2.17 地址编码 地址编码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ADDCODE; b) 字段含义:用来唯一性标识一条地名地址记录的编码; DB63/ T 19642021 8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6);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地名地址编码采用“行政区域地名+街巷名或小区名+门(楼)址或标志物名”的 16位数编码规则,按照GB/T 23705-2009的要求执行。 5.2.2.18 地级行政区划名称 地级行政区划名称字段的定义如下: a)

    19、英文名称:CITY; b) 字段含义:所在地级市、自治州的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地名地址完全落入时必填; e) 填写规则:汉字,按照 GB/T 2260 填写。 5.2.2.19 县级行政区划名称 县级行政区划名称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COUNTY; b) 字段含义:所在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的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地名地址完全落入时必填; e) 填写规则:汉字,按照 GB/T 2260 填写。 5.2.2.20 乡级行政区划名称 乡级行政区划名称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

    20、:TOWN; b) 字段含义:所在的乡、镇、街道的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地名地址完全落入时必填; e) 填写规则:汉字。 5.2.2.21 村级行政区划名称 村级行政区划名称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COMMUNITY; b) 字段含义:所在行政村、社区的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地名地址完全落入时必填; e) 填写规则:汉字。 DB63/ T 19642021 9 5.2.2.22 非行政区名称 非行政区名称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SZONE; b) 字段含义:所在矿区、林区、牧

    21、区、自然保护地、开发区、工业区、保税区等的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地名地址完全落入时必填; e) 填写规则:汉字。 5.2.2.23 自然村 自然村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VILLAGE; b) 字段含义:所在自然村的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地名地址完全落入时必填; e) 填写规则:汉字。 5.2.2.24 街巷名称 街路巷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STREET; b) 字段含义:所在街、路、巷等的名称;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

    22、规则:汉字、字母和数字组合。 5.2.2.25 小区名称 小区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ESTATE a) b) 字段含义:所在居民小区、公寓、宿舍等的名称; b)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c) 是否必填:选填,地名地址完全落入时必填; d) 填写规则:汉字。 5.2.2.26 门址 门址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DOOR; b) 字段含义:所在院落或独立门户的编号; DB63/ T 19642021 10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汉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其组合,以英文半角“-”表示多个号码的连接,例如 黄河

    23、路13号等。 5.2.2.27 楼址 楼址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BUILDING; b) 字段含义:所在单栋建筑物的编号;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30);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汉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其组合,例如宁瑞水乡小区12幢等。 5.2.2.28 行政区划代码 行政区划代码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PAC; b) 字段含义:记录地名;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2);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数字,12位,至村级行政区划。 5.2.2.29 经度 经度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LON; b) 字段含义:记录

    24、地名地址数据经度信息; c) 数据类型与长度:Double;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数字。 5.2.2.30 纬度 纬度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LAT; b) 字段含义:记录地名地址数据纬度信息; c) 数据类型与长度:Double;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数字。 DB63/ T 19642021 11 5.2.2.3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SOURCE; b) 字段含义:记录地名地址数据来源;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10);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汉字,对地名地址数据源进行说明,如资料收

    25、集、外业采集等。 5.2.2.32 采集日期 采集日期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COLDATE; b) 字段含义: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日期;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8);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数字,yyyy/mm/dd。 5.2.2.33 更新日期 处理日期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UPDDATE; b) 字段含义:地名地址数据更新日期;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8);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数字,yyyy/mm/dd。 5.2.2.34 命名日期 处理日期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NAMDATE; b) 字段含义:正

    26、式建立地名地址数据日期;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8);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数字,yyyy/mm/dd。 5.2.2.35 无效日期 处理日期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INVDATE; b) 字段含义:地名地址数据废弃日期; DB63/ T 19642021 12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8); d) 是否必填:选填; e) 填写规则:数字,yyyy/mm/dd。 5.2.2.36 数据唯一更新标识 数据唯一更新标识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FEATID; b) 字段含义:每条地名地址数据记录的不重复的FEATID; c) 数据类型与长度:

    27、Text(50);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是地名地址的唯一编码,由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维护,作业员不能修改此 字段属性,新增数据时此字段为空值并且更新状态为1,其他情况为错误,需要核查原始信息。 5.2.2.37 更新状态标识 更新状态标识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STACODE; b) 字段含义:每条地名地址数据更新状态标识;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2);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默认为 0,新增数据时更新状态为 1,修改数据时更新状态为 2,删除数据时更新 状态为3。 5.2.2.38 锁定标识 锁定标识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

    28、名称:LOCKSTATUS; b) 字段含义:地名地址数据锁定标识状态; c) 数据类型与长度:Short;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系统自动维护,分发后在生产的数据锁定标识为1,无法再次分发,数据上交更新 后状态值恢复到0,才可继续分发。 5.2.2.39 版本标识 版本标识字段的定义如下: a) 英文名称:VERS; b) 字段含义:地名地址数据版本标识; c) 数据类型与长度:Text(4); DB63/ T 19642021 13 d) 是否必填:必填; e) 填写规则:数字,如2020。根据更新状态标识(STACODE)填写,更新状态标识值为2或3 时对数据库中存在属

    29、性变化或废止地名地址点进行标识,存为历史地名地址数据。 6 数据采集 6.1 采集技术路线 图2 采集技术路线 6.2 采集内容 6.2.1 地名信息 基础地形影像资料 依法公开地名地址资料 其他数据 地名地址核查数据 外业核实修改 地名地址采集 外业质检 内业处理 标准库制作 地名地址 描述规则 不合格 合 格 地名地址 数据库 不合格 内业质检 数据收集 核查采集 标准制作 检查入库 分析整理 合 格 DB63/ T 19642021 14 主要采集地名、类型编码、地名拼音、地名简称、地名别名、其他语言名称、历史地名、规划地名、 时间类别代码、使用方式类别等。 6.2.2 地址信息 采集带

    30、有街巷、小区、自然村、门牌号、楼栋号、标志物等标准化地址信息。 6.2.3 其他信息 填写标签、数据来源、采集日期、秘密级别和版本标识等地名地址相关的信息。 6.3 采集要求 6.3.1 基本采集要求 在依法公开的地名、地址信息基础上开展采集更新;采集对象的名称、地址等信息按属性规范要求 填写完整;实际存在的信息必须采集。采集符号、数字、字母等统一使用半角符号;属性无内容时,必 填项填写为“-”,选填项填写为“NULL”;属性存在多个值时应以英文半角分号(“;”)分隔。 6.3.2 地名信息采集要求 地名信息的采集应以依法公开数据为基础开展核实、确认,具体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自然地名中

    31、水系及陆地地名采集具有象征意义的名称,标识点在地物的标志物或特征点; b) 行政区域地名采集点位在政府所在地的; c) 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及附属设施名称,比如渡口、桥梁、隧道等; d) 具有地名意义且规模较大的水利、电力、通讯设施名称,如水库、泄洪区、大坝、发电站、通 讯站等, e) 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名称,如烈士纪念碑、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f) 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需要采集,如XX大厦、亭、广场、城门等。 6.3.3 地址信息采集要求 采集时独立房屋到门牌号,小区到栋号。具体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独立门牌均需要采集,小区单元有独立门牌号也需要采集;不论实地是否有单位(或商铺

    32、)存 在均需采集; b) 如果小区内单元有独立门牌号,采集时标准地址为小区名+单元门牌号+楼幢号; c) 新建未公布地址信息的无单位、商铺,只采集名称;待拆迁地区,只采集地址信息;没有地名 信息的地址信息也应作为独立的地名地址点采集; d) 如果地址只到街巷,如“XX 路 XX 市场“,也需要作为地址单独采集; e) 地理实体含多个门楼址时都要采集,如“青海大学”的有多个校门,每个校门独立采集地名地 址点,同时在范围几何中心采集“青海大学”作为地名点存在。 6.3.4 其他信息采集要求 DB63/ T 19642021 15 其他相关信息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完整采集市级行政区名称、区级

    33、行政区名称、乡镇级行政区名称、社区级行政区名、村名称、 街路巷名称、门牌号、楼栋号信息,在此基础上填写结构化地名地址。 b) 可将地名地址数据更多分类或特征填写在标签属性项; c) 如实填写地名地址数据来源、处理日期、版本标识等信息。 6.4 地理位置标识 地名地址数据以地理位置标识点表达,定义采集规则如下: a) 区域实体地名的地理位置标识采集: 1) 行政区划的地理标识点一般位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的点位; 2) 非行政区划的地理标识点一般位于标志性建筑物内的点位上; 3) 面状区域的地理标识点一般位于面状地物的重(中)心点点位上,如遇面状区域与重(中)心 点位距离较远,应分别在门址

    34、和重(中)心点位分别采集地名地址点; b) 线状实体地名的地理位置标识采集: 1) 线状实体地理标识点可位于线状地物中心点; 2) 线状实体地理标识点可位于中心线系列点的点位,如一条道路跨多个区域; 3) 线状地物地理标识点在地物的标志点上,如山峰标识点在山脉的最高峰上。 c) 局部点的地理位置标识采集: 1) 门址标牌位置或建筑物入口位置内侧1m左右点位; 2) 标志物中心点的点位,如XX大厦、XX楼址等; 3) 自然地物中心点或标志物,如泉、瀑布等。 7 质量要求 7.1 逻辑一致性 7.1.1 地名地址一致性 地名名称和标准地址应该与主管部门确定的地名地址标牌或者标示相吻合;当同一标准地

    35、址包含多 个地名时,地名地址的记录可以多条,但应保证标准地址的一致性和地址代码的唯一性;地名地址数据 入库前应完成相临采集单元的接边检查。 7.1.2 时间特征一致性 地名地址数据的采集时间、更新时间、命名时间、废除时间、版本标识时间应具备正确的逻辑先后 顺序关系。 7.1.3 属性项正确性 DB63/ T 19642021 16 属性项内容填写规则必须按照要求填写;属性项填写应如实反映采集点现状;必填项按照本规范要 求填写完整;标准地址编码与标准地址应一一对应。 7.2 数据完整性 地名地址数据集合应包含区域内所有有效地名地址数据,不能有缺漏;采集成果资料应完整,包括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

    36、成果数据库、质检报告等。 7.3 资料权威性 地名地址数据采集和更新资料应权威、准确,可采用主管部门提供的地名地址信息应作为地名地址 采集基础资料,地名地址应与相关部门信息一致。 7.4 地理位置准确性 地名地址标识点应按照地理位置标识原则进行标注,与其描述地理实体空间位置的方位和距离的逻 辑关系保持一致。 8 数据入库 8.1 入库流程 数据入库包括数据库建立、数据导入、入库后检查三个流程。 地名地址数据库按照数据组织要求建立。地名地址数据验收合格后导入地名地址数据库中,以 ARCGIS GDB存储格式完成作业区地名地址数据库建库工作。 8.2 数据导入 数据组织应遵循第5章要求,可采用手工

    37、输入、批量或自动入库等方式入库。入库后应记录更新数 据状态。 8.3 入库后检查 入库后检查内容包括: a) 数据完整性检查,无重复; b) 入库前后图形、属性一致性检查; c) 数据标识码唯一性检查。 9 数据更新 应及时对变化的地名地址数据进行更新,以保证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准确性、完备性和现势性。地名 地址数据库的更新,包括新增地名地址、变化地名地址的修改和已存地名地址废止。 DB63/ T 19642021 17 数据应以增量的方式进行更新。更新采集地名地址数据应带有唯一标识码,当地名地址属性或图形 发生变化时应及时采集形成增量包,记录数据更新标识码状态,并将增量包中的地名地址数据进行入库

    38、。 数据库中的数据唯一更新标识(FEATID)由系统在第一次建立数据库后统一添加,FEATID是要素的唯 一身份标识码,在数据加工过程中不可改变和删除。数据加工新增要素时,FEATID为空值,由系统入 库时自动检测未分配的空闲标识码并赋值。 数据库中变化地名地址、废止地名地址数据应填写版本标识,作为历史数据保存记录。 10 成果归档 地名地址数据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归档,检查合格后的以全省范围拼接入库。归档数据命名和组 织方式如下:文件夹名称为“县市级行政区名称” +“采集更新年份”+“地名地址”,如“德令哈市 2020年地名地址”;数据库文件以文件数据库格式,命名为“德令哈市2020年地名地

    39、址.gdb”。 DB63/ T 19642021 18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名地址属性表 字段名称 字段描述 数据类型 必填项 备注 OBJECTID 要素 ID Object ID 必填 数字,不可重复、不可修改 ENTIID 地理实体编码 Text(30) 必填 数字,地理实体编码(ENTIID)共 13 位,1-6 位填写地 名地址点所在县级行政区划代码,7-13 位为顺序码 ELEMID 图元标识码 Text(30) 必填 数字,图元标识码(ELEMID)共 13 位,1-6 位填写地名 地址点所在县级行政区划代码,7-13 位为顺序码 NAME 地名 Text(16

    40、0) 必填 地名(NAME)按照依法名称填写,比如“大通回族土族 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等 TYPE 类型编码 Text(6) 必填 4 位数字,按照GB/T 18521 地名地理属性类别的规定、 本文件附录 B 的规定填写,可根据需要扩充 PINYIN 地名拼音 Text(250) 选填 以地名的汉语拼音录入,在没有数据来源依据情况下 不填写,原则上按照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 则进行拼音录入 ABBREVIATION 地名简称 Text(100) 选填 对 NAME 字段大于 12 个汉字的名称简化到该字段中, 小于 12 的汉字直接检查是否与名称(NAME)对应即可 ALIAS

    41、NAME 地名别名 Text(160) 选填 汉字 OTHERLANGUGUE 其他语言名称 Text(160) 选填 其他文字,出现蒙语/藏语时填写 OLDNAME 历史地名 Text(160) 选填 汉字 PLANNAME 规划地名 Text(160) 选填 汉字 TTYPE 时间类别代码 Text(4) 必填 数字,依据名称(NAME)字段的内容填写,按照 GB/T 18521 表示方式代码的规定执行,现今地名的代码为 1,曾用名的代码为 2,规划地名的代码为 3,可根据 需要扩展 ETYPE 表示方式类别 Text(4) 必填 数字,依据名称(NAME)字段的内容填写,按照 GB/T

    42、18521 表示方式代码的规定执行,标准地名的代码为 1,地名简称的代码为 2,其他地名的代码为 3,可根 据需要扩展 TAGS 标签 Text(120) 选填 为方便搜索而给地名地址赋予的更多分类或特征。汉 字、字母、数字、符号或其组合,标签如有多个,以 英文半角分号(“;”)隔开 ADDRESS 自然描述地址 Text(100) 选填 汉字,外业调绘采集地址描述 ADDNAME 结构化地名地址描 Text(128) 选填 结构化地名地址采用分段组合的方式描述,由行政区 DB63/ T 19642021 19 字段名称 字段描述 数据类型 必填项 备注 述 域、基本区域限定物、局部点位置三大类要素构成 ADDCODE 地名地址编码 Text(16) 选填 地名地址编码采用“行政区域地名+街巷名或小区名+ 门(楼)址或标志物名”的 16位数编码规则,按照 GB/T 23705-2009 的要求执行 CITY 地级行政区划名称 Text(30) 选填 汉字 COUNTY 县级行政区划名称 Text(30) 选填 汉字 TOWN 乡镇级行政区划名 称 Text(30) 选填 汉字 COMMUNITY 村级行政区划名称 Text(30) 选填 汉字 SZONE 非行政区名称 Text(30) 选填 汉字 VILLAG 自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1964-202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 地名地址采集入库规范.pdf)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