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63 T 1937-2021 规模牦牛场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25100       资源大小:247.5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3 T 1937-2021 规模牦牛场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范.pdf

    1、ICS 11.220 CCS B41 备案号: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9372021 规模牦牛场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范 2021 - 08 - 18发布 2021 - 09 - 20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3/T 1937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傅义娟、应兰、炊文婷、张燕、胡广卫、李秀英、林元清、拉华、李金元、张 总超、多杰才旦、王录和、刘宝汉、赵

    2、永唐、顾冬花、赵维章。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DB63/T 19372021 1 规模牦牛场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规模牦牛场生物安全管理的各项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省内规模牦牛场的生物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

    3、范 NY/T 1952 动物免疫接种技术规范 3 下列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安全 为了阻断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侵入动物群体,保证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 疫病综合防控措施。 3.2 无害化处理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破坏毒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 4 生物安全管理 4.1 组织管理 4.1.1 规模牦牛场应成立生物安全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职责明确。 4.1.2 根据养殖场实际,结合周边区域疫病流行情况对周边环境、防疫管理、人员管理、物流管理、 消毒措施等各种

    4、潜在风险因素每年至少开展1次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DB63/T 19372021 2 4.2 制度管理 4.2.1 生物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生物安全制度的制定、落实、检查和考核。 4.2.2 针对生物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包括消毒制度、病死牛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制度、投入品 使用管理制度、疫病免疫计划、疫病监测计划、疫情报告制度、人员管理及培训等制度。 4.2.3 场内所有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4.3 人员管理 4.3.1 养殖场应配备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专业兽医,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 4.3.2 对管理人员和生产岗位人员每半年进行1次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生

    5、物安全意识。 4.3.3 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必要时按程序批准、登记并经消毒后入内。 4.3.4 本场负责诊疗、配种、免疫的人员,工作前后均应消毒,不得对外开展诊疗、配种和免疫工作。 4.3.5 所有生产人员应当持有效健康证明,患有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病的人员应调离生产 岗位。 4.4 场区管理 4.4.1 实行区域化管理,生产区内净道、污道分设。 4.4.2 生产区不得同时饲养其他动物。 4.4.3 及时清理场区垃圾及杂物,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4.5 牛群管理 4.5.1 根据牦牛性别、年龄、生理状况、草场面积、牦牛数量等因地制宜合理组群和放牧。 4.5.2 放牧草场周边设立网围

    6、栏或修建围墙,发现漏洞及时修补,防止本场牦牛与其他牦牛接触。 4.5.3 防止野生动物与本场牦牛接触。 4.6 饲草料及饮水管理 4.6.1 饲草料在储存过程中应防止霉变、虫害及病原微生物污染。 4.6.2 饲草棚有防鼠、防鸟和防虫媒设施。 4.6.3 饲料的卫生标准应符合GB 13078的要求。 4.6.4 定期检测饮用水质,水质检测符合GB 5749的要求。 4.7 无害化处理 4.7.1 及时清理牛舍粪污,粪污堆放及处理符合NY/T 1168的要求,粪污排放符合GB 18596的标准。 4.7.2 对病死牛及其产品做无害化处理,并做好处理记录。 4.8 引种管理 4.8.1 建立引种管理

    7、制度并记录完整。 4.8.2 引进的种牛和精液应具备动物检疫合格证。 4.8.3 引进种牛应隔离观察45天,对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疫病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阴 性方可混群饲养。 4.9 消毒管理 4.9.1 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和消毒操作程序,做好消毒记录。 DB63/T 19372021 3 4.9.2 合理选择消毒剂,并交替使用。 4.9.3 定期更换车辆消毒池内的消毒液,使其持续有效。 4.9.4 定期对场区道路及牛舍内部环境进行消毒,在疫病多发季节增加消毒频次。 4.9.5 运输牛只、饲料、垫料的车辆,在装卸前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4.10 防疫管理 4.10.1 免疫 4.10

    8、.1.1 牦牛场应根据本场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加施免疫标识、建立免疫档案。 4.10.1.2 选用经农业部批准的正规生产厂家的疫苗,免疫接种方法按NY/T 1952进行。 4.10.1.3 对牦牛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不应对种牛进行布鲁氏菌病免疫。 4.10.2 监测与净化 4.10.2.1 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动物疫病监测采样、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 4.10.2.2 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疫病监测计划并开展监测工作,掌握疫病发生情况及疫苗免疫效果,适时 调整疫病防控策略。 4.10.2.3 制定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主要疫病净化方案,对检测出的阳性牛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10.3 驱虫 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定期驱杀牦牛内、外寄生虫。 4.10.4 健康巡查 定期巡查牛群健康状况,对病牛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治。 4.10.5 疫情报告 发现可疑疫情,立即采取隔离病牛、消毒场地等控制措施,并及时向所在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动 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 记录 5.1 建立免疫、监测、诊疗、疫情报告、投入品使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工作记录。 5.2 妥善保管所有记录,保存期不少于3年。 _


    注意事项

    本文(DB63 T 1937-2021 规模牦牛场生物安全管理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