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CCS B 52 54 西 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54/T 02412021 拉萨裂腹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2021 - 05 - 24 发布 2021 - 06 - 24 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54/T 0241-2021 1 目 次 前 言.2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繁殖条件.3 5 亲鱼选择.3 6 人工催产.4 7 产后护理.5 8 受精卵孵化.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拉萨裂腹鱼外观特征及形状 .7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鱼卵计数方法 .8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鱼卵受精率孵化
2、率测定 .9 DB54/T 0241-2021 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制定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到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本和、王金林、刘海平、王万良、牟振波、旺久、次仁卓嘎、扎西央宗。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DB54/T 0241-2021 3 拉萨裂腹鱼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野生拉萨裂腹鱼繁殖条件、亲鱼选择、人工催产、产后护理及受精卵孵化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
3、适用于拉萨裂腹鱼的人工繁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亲鱼:形态特征符合分类学上拉萨裂腹鱼的有关规定,具有繁殖能力的雌、雄鱼,也称种鱼。拉萨 裂腹鱼外观特征及形状见附录A。 4繁殖条件 4.1繁殖季节 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 4.2繁殖环境条件 4.2.1繁殖水温 繁殖水温应为1115 。 4.2.2繁殖用水 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5
4、亲鱼选择 5.1亲鱼来源 亲鱼来自野生捕捞。 5.2亲鱼的捕捞与运输 DB54/T 0241-2021 4 亲鱼用围网捕捞后,用活鱼运输设备充氧运输到繁殖基地。一般运输密度为低于200 kg/m 3(鱼/ 水),具体依运输时间确定。运输时间在1 d以上,运输密度低于100 kg/m 3;运输时间在1 d以内,运输 密度低于200 kg/m 3。 5.3亲鱼暂养 暂养池水温11.015.0 ,暂养密度1020 kg/m 3,暂养期间流水池水流流速0.10.4 m/s,水交 换速度70150 L/min,溶解氧保证在6 mg/L以上。 5.4亲鱼选择 5.4.1亲鱼质量 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
5、,鳍鳞完整。 5.4.2可繁殖亲鱼体长与体重 雌鱼体重1050 g,体长48.5 cm;雄鱼体重346 g,体长34 cm。 5.4.3可繁殖亲鱼表观特征 雌鱼表观特征:腹部膨大、柔软,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肛门略突出、发红,倒提腹腔下塌。 雄性表观特征:腹部狭长,吻端出现明显珠星,轻压腹部,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遇水即散。 6人工催产 6.1催产 催产前,先用麻醉剂将亲鱼麻醉,再分别给雌鱼和雄鱼打催产针;雌鱼:根据亲鱼性腺成熟度确定 采用1针注射或者2针注射。成熟度较好的亲鱼采用1针注射法,每千克雌鱼注射10 mg地欧酮和10 g促 黄体释放激素A 2,成熟度较差的亲鱼采用2针注射法,第一针每
6、千克雌鱼注射2 mg地欧酮和2 g促黄体 释放激素A 2,24 h后注射第二针,每千克雌鱼注射8 mg地欧酮和8 g 促黄体释放激素A 2;雄鱼:雄鱼 采用1针注射法,在雌鱼注射催产药物24 h后,每千克雄鱼注射5 mg地欧酮和5 g 促黄体释放激素A 2。 雌鱼成熟度较好特征:雌鱼腹部膨大、柔软,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肛门略突出、发红,倒提腹腔下 塌。 雌鱼成熟度较差特征:腹部膨大、柔软,有明显的卵巢轮廓,腹部较硬,倒提下塌不明显。 6.2效应时间 对性腺成熟度较好的亲鱼采用1针注射法,雌鱼效应时间7296 h;性腺成熟度较差的亲鱼采用2针 注射法,雌鱼效应时间在96120 h。雄鱼效应时间48
7、 h。 6.3采卵 采卵前,对所用工具进行消毒。采卵时用毛巾擦干鱼体及生殖孔,鱼体头朝上,尾部斜向下对着鱼 卵收集装置挤卵,将卵粒顺盆边流入。挤卵时一只手抓住尾柄,用身体拖住鱼体,另一只手从前向后挤 DB54/T 0241-2021 5 压鱼体腹部,先挤出的数粒卵粒废弃,若出现带血丝鱼卵、卵不游离呈团状、夹杂卵巢膜时,应立即停 止采卵,每尾亲鱼采卵时间不超过1 min。 6.4采精 采精前,对所用工具进行消毒。采卵时用毛巾擦干鱼体及生殖孔,鱼体头朝上,尾部斜向下,泄殖 孔对着精液收集装置挤精液。挤精液过程中遮光,精液冰盒中保存。精液显微镜检测,合格精液加入生 理盐水中激活率80%以上,激活时间
8、4060 s。 6.5授精 采卵后,按雌亲鱼和雄亲鱼2:1或3:1比例进行配比,将雄鱼精液迅速倒入已采好的鱼卵中,用柔 软羽毛迅速搅匀,沿盆内壁加入相当于总卵量(kg)30%的生理盐水,迅速搅拌1 min,再继续加入相当 于总卵量50%的生理盐水,搅拌均匀后静置35 min。 6.6清水冲洗 用清水反复漂洗受精卵,洗去受精卵中多余的精液及鱼卵收集装置中的脏物,直至鱼卵收集装置中 水质清澈无杂质。 7产后护理 产后亲鱼注射1020万单位青霉素钾,在流速0.10.4 m/s,水交换速度70150 L/min环境下冲水 4060 min,再用23%的Nacl浓度盐水消毒,提高其成活率。 8受精卵孵化
9、 8.1孵化装置 使用孵化槽和溢水型鱼卵孵化器结合进行孵化。 8.2孵化条件 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孵化水温920 ,pH 7.58.5,溶解氧大于6 mg/L;水流量保持 在317.5 L/min,使受精卵在浮性孵化框中处于静置状态;鱼卵孵化前,必须对所有孵化设备、工具 进行消毒,所用渔药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在日平均水温12 的情况下,从受精至出膜,孵化时间 1114 d。 8.3孵化方法 在平均水温12 ,鱼卵授精后的前4 d(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前),肌节出现期前,采用平列槽 和孵化框孵化;4 d后,采用圆柱形溢水型孵化;鱼卵授精4 d后(受精卵发育到肌节出现期后)
10、,剔除死 卵,将受精卵移入圆柱溢水型鱼卵孵化器中孵化,直到鱼苗全部出膜。 平列槽孵化:用于肌节出现期以前受精卵。孵化框置于平列槽中,从平列槽的一端泵入曝气后的井 水,将受精卵平铺于孵化框内,放卵密度以均匀铺满孵化框为宜;平列槽中水流速为0.010.02 m/s, 水流量317.5 L/min,溶氧6 mg/L以上,水温9.020.0 ,pH 7.58.5。每隔8 h轻轻搅动鱼卵1次。 圆柱溢水型鱼卵孵化器:用于肌节出现期以后受精卵。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连接外部水源,保持持续 进水;将受精卵移入鱼卵孵化器,受精卵在底部水流作用下上下翻滚;出苗后的卵膜和死卵漂浮在水面 上,并顺水流从鱼卵孵化器上部的溢
11、水口排出;将鱼卵孵化器从底部连接外部鱼池,取出鱼卵孵化器内 DB54/T 0241-2021 6 的进水管,鱼苗随水流一起从鱼卵孵化器底部排出到鱼池中,完成鱼苗的收集。溢水型鱼卵孵化器用水 为曝气后的井水,水温920 ,溶解氧保证在6 mg/L以上,出水孔的水流速为0.10.2 m/s,孵化密 度为0.10.2万粒每升水。 8.4孵化管理 孵化过程中水霉防治方法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每天定时测定水温、溶解氧,记录死卵数量,并 做好孵化记录。 DB54/T 0241-2021 7 A 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拉萨裂腹鱼外观特征及形状 图1 拉萨裂腹鱼外观特征及形状素描 摘自:西藏鱼
12、类及其资源 图2 拉萨裂腹鱼照片 DB54/T 0241-2021 8 B 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鱼卵计数方法 先抽样,用电子天平称取 3 g 鱼卵,计数其卵粒数,然后计算出 1 g 鱼卵的卵粒数;重复取样 3 次, 取平均值。再用重量法统计鱼卵总数,将所有鱼卵用校准过的电子天平进行称量,鱼卵总克数乘以 1 g 鱼卵的粒数,即为鱼卵总数量。 鱼卵数(粒)=总重1 g 鱼卵卵粒数 DB54/T 0241-2021 9 C C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鱼卵受精率孵化率测定 C.1 受精率:在平均水温 12 条件下,孵化第 3 d(原肠中期)时进行统计。方法是从每个孵化框 中随机取 300 粒鱼卵用解剖镜观察鉴别,胚胎发育正常(胚盘透明)为受精卵,并以此计算受精率。 受精率=孵化第 3 d 活卵数(原肠中期受精卵数)/孵化鱼卵总数100%。以重量法计算仔鱼总数。 C.2 孵化率:在平均水温 12 条件下,孵化第 3 d(原肠中期)采用体积法统计受精卵总数,第 4 d(原肠中期)至鱼苗全部出膜每天记录死卵数,以此计算孵化率。 孵化率=(孵化第 3 d 活卵总数-孵化第 3 d 至鱼苗全部出膜死卵数)/孵化第 3 d 活卵总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