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桢楠造林技术规程 2021 - 04 - 08 发布 2021 - 07 - 08 实施 ICS 65.020.40 B 05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10252021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1025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俊武、孙志刚、陈强、杨德军、刘永刚、陈勇、赵永红、钟萍、邱琼、张快 富、槐可跃、冯武、周晓、尹艾萍、徐玉梅、罗娅。 DB5
2、3/T 10252021 1 桢楠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桢楠( Phoebe zhennan)的种子采集、圃地选择、播种苗和容器苗培育、苗木质量、 立地选择和造林技术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桢楠的育苗和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DB53/T 663 苗木质量检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种子采集 4.1 采种 选择生
3、长迅速、健壮、干形通直、无病虫危害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树。10月12月,当核果由青绿色 变为蓝黑色或黑色时,及时采收。 4.2 果实处理 将果实放入容器内用水浸泡2 d3 d,加入草木灰或洗涤剂进行搓揉,淘洗、净种,阴干。 4.3 种子贮藏 湿沙层积贮藏,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 1h,种子与细河沙按1:1倍2倍体积比拌匀, 河沙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散开为宜。放阴凉处,每月翻动1次2次,保持湿润。贮藏期在6个月以内。 5 苗木培育 5.1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较平缓、水源方便、交通便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地下水位在 0.8 m以下,光照充足的避风地块。 DB53/T
4、10252021 2 5.2 播种苗培育 5.2.1 苗床 秋冬季对苗圃地深耕细耙,深度25cm,撒施腐熟农家肥或有机肥400 kg/667 m 2 600 kg/667 m 2 、 3%辛硫磷4 kg/667 m 2 5 kg/667 m 2 。整理成宽1.0 m1.2 m,高15 cm的苗床,留步道宽30 cm40 cm。 播种前3 d用0.3%0.5%的高锰酸溶液浇透。 5.2.2 种子处理 沙藏种子取出清洗,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 min,捞出后晾干待播。 5.2.3 播种 条播。12月至翌年2月播种,开深3 cm5 cm、宽8 cm12 cm的播种沟,条距20 cm25 cm
5、。将种 子均匀撒在播种沟里,耙平。播种量15 kg/667 m 2 20 kg/667 m 2 。盖无纺布或稻草,浇透水。 5.2.4 苗期管理 按如下工序进行管理: a) 播种后一般每天浇水一次,出苗后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b) 出苗 20%以上揭去无纺布或稻草。 c) 及时拔除杂草,每次除草后浇透水。 d) 出苗 15 d 以后开始施肥,至 8 月止。每隔 20 d25 d 撒施一次小颗粒复合肥 20 g/m 2 30 g/m 2 , 施肥后用水喷洒,冲掉粘在枝叶上的肥料。 e) 苗高 8 cm 以上开始间苗,拔除病苗、弱苗或过密苗,间苗 2 次3 次,最终保留株距 8 cm10 cm
6、。 f) 5 月8 月,每隔 15d 用多菌灵 1 000 倍液和百菌清 1 000 倍液交替喷洒。 5.3 容器苗培育 5.3.1 容器 采用塑料袋或无纺布袋, 培育半年生苗容器规格10 cm12 cm, 培育一年生苗容器规格14 cm16 cm。 5.3.2 基质 采用心土83%、腐熟有机肥或腐殖质15%、复合肥2%的重量比配制基质。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 液和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和杀虫。 5.3.3 容器摆放 将基质装入容器后,按宽1.0 m1.2 m摆放,长依地形而定,留步道宽30 cm40 cm。 5.3.4 苗床播种 撒播。按5.2.1整理苗床,按5.
7、2.2进行种子处理。12月至翌年2月,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 种量70 kg/667 m 2 85 kg/667 m 2 ,覆盖细土2 cm,浇透水,采用塑料薄膜搭建40 cm50 cm高的小拱 棚,保持土壤湿润,种子发芽出土后揭膜。 5.3.5 幼苗移栽 DB53/T 10252021 3 当幼苗高3 cm5 cm时,移入容器中,移苗前 1 d将苗床和容器内基质浇透水,移植时切根,保留 主根长5 cm,每个容器移入1株,移苗后浇透水,搭盖高1.8 m2.0m遮荫度60%的遮阳网。 5.3.6 苗期管理 按5.2.4执行。 5.3.7 炼苗 出圃前一个月开始炼苗,减少浇水次数,早晚揭开遮阳
8、网,一周后揭去。 6 苗木出圃 6.1 苗木质量分级 播种苗合格苗以地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和综合控制指标来确定,分、两个等级。容器苗 合格苗以地径、苗高和综合控制指标来确定,分、两个等级。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桢楠苗木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级苗 级苗 苗木 种类 苗龄 地径 /cm 苗高 /cm 主根 长/cm 5cm 长 级侧根 数/条 地径 /cm 苗高 /cm 主根 长/cm 5cm 长 级侧根 数/条 综合控制 指标 播种苗 1.20 0.40 45 20 11 0.300.40 3045 1520 711 0.10.5 0.30 20 0.200.30 1520 容器苗 0.1
9、1.1 0.35 30 0.300.35 2530 无检疫对 象,苗干 直, 木质化 程度高, 无 机械损伤。 6.2 苗木调查检测 按DB53/T 663的规定执行。 6.3 起苗 起苗应做到随起、随选、随运、随栽,起苗前1 d2 d浇水一次。播种苗剪去苗木2/3叶片,修剪 机械损伤根和过长主根,保留主根长20 cm,用泥浆蘸根,按50 株或100 株一捆包装;容器苗应保持 容器和苗木完好。 7 造林技术 7.1 气候条件 适宜在年平均温度14 ,10 活动积温4 500 ,极端最低温度-5 ,年降水量 1 000 mm1 50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5%的地区种植。 DB53/T 102
10、52021 4 7.2 造林地选择 适宜海拔650 m1 600 m,玄武岩、砂页岩和花岗岩上发育的黄壤、红壤或砖红壤,坡度35, 以土质疏松、湿润、土层厚度80 cm的山地阴坡、半阴坡的中下部或山凹、谷地为宜。 7.3 清林整地 秋季或春季进行林地清理。坡度15的地块全面清除杂灌;坡度在1635的地块,沿等高线 带状清理,带宽1.2 m1.5 m,清除带内的杂灌。按40 cm40 cm 30 cm或50 cm50 cm40 cm 的规 格挖穴,每穴施钙镁磷肥或复合肥200 g300 g,与表土混匀,再回满土。 7.4 造林模式 营造纯林或混交林,混交林宜采用带状或块状混交。 7.5 造林密度
11、 造林密度为1 667 株/hm 2 2 500 株/hm 2 ,株行距2 m3 m2 m2 m。 7.6 造林方法 雨季6月8月造林,冬雨地区也可在12月至翌年2月造林。塑料容器苗定植时将容器去掉,保持基 质完整;无纺袋容器苗和播种苗可直接定植。定植时扶正苗木、覆土、踩实,再覆土3 cm5 cm。 8 未成林抚育管理 8.1 补植 按GB/T 15776执行。 8.2 除草松土 造林后每年5月6月和9月10月各除草、松土一次,连续3 a4 a。 8.3 追肥 每年5月6月结合除草、松土施肥一次,每株施尿素或复合肥200 g300 g,沿树冠滴水线外开环 状沟或穴状施肥,连续施肥3年。 _ DB53/T 102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