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铁锁 2021 - 04 - 08 发布 2021 - 07 - 08 实施 ICS 65.020.20 B 38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 10162021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1016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大理 俊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金渝、李林玉、张金莲
2、、杨斌、马维思、苏碧玉、杨美权、段彦君、朱秀梅、 王林鹏、解明坤、杨绍兵、倪喜云、张睿、杨光明、康冠宏、李化、彭智娥、许雪峰。 DB53/T 10162021 1 金铁锁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铁锁栽培的产地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害防治、采收、初加工、包装、贮 藏和运 输等技术要求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金铁锁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
3、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DB53/T 887 金铁锁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金铁锁 石竹科植物金铁锁( P. tunicoidesW. C. Wu et C. Y. Wu)的干燥根。 3.2 芦头 金铁锁近地面处残留的根茎部分。 4 产地环境要求 4.1 空气、水和土壤 空气环境应符合GB 3095一、二级要求,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 一、二级要求。 4.2 种植环境 海拔2 000 m3 000 m为宜 ,年平均气温8 15 ,年降雨量800 mm12
4、00 mm。阳坡,坡度 15 0 。pH值在5.57.0之间,结构疏松、排水能力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 5 栽培技术 DB53/T 10162021 2 5.1 整地 按以下要求进行整地: a) 12 月份至笠年 1 月3 月进行翻耕,深度 30 cm 以上,晒垡; b) 播种前 10 d15 d,施入腐熟厩肥 1 00 0 kg2 000 kg/667m 2 ,浅翻入土,耙细备用; c) 顺坡方向起垄或做墒; d) 垄宽60 cm80 cm,沟宽30 cm,深25 cm30 cm; e) 墒宽100 cm120 cm,沟宽30cm,深25 cm30 cm。 5.2 播种 5.2.1 种子 种
5、子质量符合DB53/T 887的要求。 5.2.2 播种时间 3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或8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播种。 5.2.3 播种量 条播,每亩种量2 kg;撒播,每亩种子量2.5 kg;种植密度2.5 万株/667 m 2 3 万株/667 m 2 为宜。 5.2.4 播种方法 条播时横向开浅沟,沟距30 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墒面上;播种后 覆盖细土,稍加镇压,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 5.2.5 覆盖 播种后在墒面或垄上加盖稻草或松针覆盖,浇水至20 cm土层湿润。 5.3 田间管理 5.3.1 水分 出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30 d应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
6、壤水分在60%左右。成苗后耐旱,田 间无积水。 5.3.2 揭覆盖物 幼苗长到2 对真叶时,于阴天或傍晚将覆盖物揭去一半,待苗长到4 对真叶时去掉全部覆盖物。 5.3.3 除草 按以下要求除草: a) 封行前实时除草,封行后可停止除草; b) 4 月5 月结合除草进行间苗或补苗; c) 第2 年、第3 年返青后,封行前,宜除草 2 次3 次。 5.3.4 施肥 DB53/T 10162021 3 定苗后追施复合肥(N:P:k=15:15:15)5 kg/667 m 2 8 kg/667 m 2 ,7 月中旬追施磷酸二氢钾 8 kg/667 m 2 10 kg/667 m 2 ,11 月份植株地
7、上部分陆续倒苗后,结合中耕宜施用农家肥 1 500 kg/667 m 2 2 000 kg/667 m 2 。 5.4 病虫害防控 5.4.1 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学防控相结合。 5.4.2 农业防控 农业防控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忌连作,合理轮作; b) 选用抗病性强、直立性好的无病虫害种子; c) 播种前清理田间残茬; d) 合理密植; e) 生长中后期减少或不用氮肥,增施磷钾肥; f) 发现病株及时销毁,秋季倒苗后及时清理田间枯枝和杂草。 5.4.3 化学防控 化学防控参见附录A。 6 采收 6.1 采收时间 播种后2 年3 年采收,宜11 月中下旬地上
8、部分枯萎时,或于次年初春芦头上芽萌动之前采收。 6.2 采收方法 按以下要求采收: a) 清理田间枯枝、残叶; b) 天晴时,在墒旁边开挖 25 cm30 cm的沟; c) 顺着墒或垄的一端用条锄将根顺序全部挖出,抖净泥沙。 7 初加工、包装、贮藏与运输 7.1 初加工 剔除杂物、 病根、 受损伤根, 并除去须根, 然后用竹片或小刀刮去外皮, 晾晒或烘烤至含水率12%。 7.2 包装 包装材料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且密封、防潮,并标注品名、产地、采收日期、净重及注意事项 等。 7.3 贮藏 DB53/T 10162021 4 通风、干燥和避光贮藏。 7.4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干燥、防
9、晒,不宜与其它物品混装运输。 DB53/T 10162021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及防控方法见表A.1。 表A.1 病虫害防控 病虫害种类 危害部位 症状及发生特点 防控方法 根腐病 根部 发病初期表现为根部淡褐色或水渍状斑点, 然后逐渐蔓延扩大,后期变黑、发软或腐烂,地 上部分发黄、萎蔫或枯死。 根腐病主要为根部发病,可由真菌、卵菌或 细菌侵染引起。其中高温多雨、土壤黏重、地势 低洼、排水不良或多年连作的地块容易发病。 及时拔除病株,用生石灰消毒病穴; 注意防控根结线虫、地下害虫等;控制土 壤湿度。发病初期用百菌清+中生菌素或 多菌灵+春雷霉素或等其中一组混
10、合浇 根,每隔 7 d10 d灌根 1 次,防控 2 次3 次。 叶斑病 叶片 发病时多从近地面叶片开始,叶片染病后形 成近圆形或点状黄褐色病斑,然后病斑逐步扩大 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相连造成叶片 枯死。 主要危害叶片,有炭疽病、斑枯病和细菌性 斑点病等,高温高湿、密度大发生蔓延快。 用 1:1:100 波尔 多液进行预防。根 据不同叶斑病零星发生情况, 选择苯醚甲 环唑、咪鲜胺、退菌特、春雷霉素等其中 一种药剂按说明书用法喷施叶片正反面。 隔 7 d10 d 喷施 1 次,防控 2 次3 次。 立枯病 茎基部 幼苗期多发,发病部位为茎基部。发病初期 近土表层茎基部产生水渍状椭圆形暗
11、褐色斑块, 并以失水状萎焉现象出现,后凹陷扩大绕茎一 周,病部缢缩干枯,如是幼苗期,幼苗死亡,如 是成长期茎叶干枯,根受影响较小。 及时排水, 避免土壤湿度太大;发现 病株及时拔出烧毁, 苗床选用异菌脲或 甲霜灵锰锌, 按照说明书用法喷淋苗床或 浇根。隔7 d 一次, 连续2 次3 次。 蛴螬 根部 成虫期危害茎叶,幼虫期危害根部,同时造 成根部伤口,易发生根腐病,对金铁锁苗期危害 较大。 整地时人工捕杀幼虫;成虫期用黑光 灯诱杀或药剂喷施行道树; 幼虫零星发生 选择 噻虫嗪 等药剂减施根部。 根结线虫病 根部 根结线虫寄主范围较广,可危害根系及块 根,即产生不规则的包状物,植株生长瘦弱或发 黄,前作有虫发生突出。 选择无根结线虫的地块植株; 发现有 根结线虫地块,在播种前后进行土壤处 理,可选用噻虫嗪、噻唑磷、 淡紫拟青霉 等按说明书用法进行防控。 _ DB53/T 101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