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党参栽培技术规程 2021 - 04 - 08 发布 2021 - 07 - 08 实施 ICS 65.020.20 B 38 云南省地方标准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T 10072021 DB53/T 1007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碧玉、杨天梅、张金莲、左应梅、杨美权、
2、解明坤、彭慧娉、李纪潮、段 彦君、朱秀梅、王林鹏、杨光明、倪喜云、许宗亮、彭智娥。 DB53/T 10072021 1 党参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党参栽培的产地环境、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采收、包装、贮藏及运输等 技术要求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海拔1 800 m2 800 m地区党参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3、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 3.1 党参 为桔梗科植物 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多年生草本植物。 4 产地环境要求 4.1 自然环境 在海拔1 800 m2 800 m的地区,年平均气温8 22 ,年降雨量700 mm1 100 mm,具有凉 爽的气候。 4.2 产地要求 种植地环境条件应满足符合GB 15618、GB 30 95、GB 5084规定与要求。 5 选地整地 5.1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的地块。 5.2 深翻 25 cm
4、30 cm。育苗地按 150 cm开墒,墒面 120 cm,沟宽30 cm,沟深20 cm。 5.3 移栽地在栽种前 5 d7 d 深翻土壤,耙细整平,清除杂草。 DB53/T 10072021 2 6 育苗 6.1 育苗 6.1.1 播种时间 春播3月4月或秋播8月9月。 6.1.2 种子处理 选用新收获的种子,在太阳下暴晒4 h,用50 ppm的赤霉素浸泡6 h,捞出用清水冲三次,稍加晾干 即可播种。 6.1.3 播种 在育苗床上均匀撒播种子,盖一层薄土,以盖住种子为宜,再盖一层松毛,浇足水,用种量 30 kg/hm 2 35 kg/hm 2 。 6.1.4 苗床管理 播种后及时浇水,初次
5、浇透水,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水分。及时拔除墒面杂草,苗高 6 cm10 cm时,拔除弱苗和过密苗。间苗后撒施三元复合肥(纯养分N:P:K=15:15:15) 120 kg/hm 2 180 kg/hm 2 。 7 移栽 7.1 移栽时间 早春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移栽。 7.2 种苗选择 种苗应选择苗龄达到1年,根长10 cm20 cm、根直径0.1 cm0.3 cm的中、小苗移植。栽苗 22 万株/hm 2 25 万株/hm 2 。 7.3 移栽方法 7.3.1 露地移栽 开宽10 cm、深25 cm35 cm的沟,以株距15 cm将参苗摆入沟前坡,根系自然舒展,参头距地表 2 c
6、m3 cm。摆完1行后,以行距20 cm再开沟,取土覆盖前沟,依次进行。栽完34行后及时用木耙耙 平地面并拍打镇压。浇足定根水,盖膜。 7.3.2 地膜露头移栽 开宽50 cm、深5 cm的平沟,将种苗头朝沟的两边(即苗头朝外,尾对尾)平行相间摆放,株距15 cm, 用土均匀覆盖苗身4 cm5 cm,露出苗头,使苗头正好在地膜外1 cm2 cm,完成第1行移栽后留宽20 cm 的沟,开始移栽第2行,以此类推。浇足定根水,盖膜。 8 田间管理 DB53/T 10072021 3 8.1 水分管理 生长期根据土壤墒情、天气和苗生长发育情况,适量浇水。干时勤浇,雨季排水防涝。 8.2 中耕除草 及时
7、拔除墒面杂草,铲除沟内杂草。 8.3 打尖 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当苗高30 cm时,把离地面10 cm以上的茎割掉,一般打尖2次。 9 施肥 9.1 基肥 结合整地施腐熟有机肥15 000 kg/hm 2 22 500 kg/hm 2 、生物有机肥3 000 kg/hm 2 4 500 kg/hm 2 和氮磷钾复合肥300 kg/hm 2 (N:P:K=15:15:15),深翻入土。 9.2 追肥 6月中下旬,追施氮磷钾复合肥600 kg/hm 2 (N:P:K=15:15:15)。 10 病虫害防控 10.1 防控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
8、治为主,化学方法 为辅的综合防治理念,有效控制病虫害。 10.2 农业防控 实行轮作;整地前、收获后清洁田园,将枯枝残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间作 套种;科学用肥;地膜覆盖等。 10.3 物理防控 采用彩色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害虫。 10.4 生物防控 利用寄生蜂等防控蚜虫,利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根腐病等。 10.5 化学防控 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锈病。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蚜虫、蛴螬。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11 采收加工 11.1 采收 DB53/T 10072021 4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上部分枯萎后割掉茎叶,后熟10 d15 d挖出全根,剪去残茎,除去
9、泥土, 剔除伤疤、病斑根。 11.2 加工 收获的党参摊于干净地面,头尾理齐,横行排列,置太阳下晒至四成干,即至表皮略湿发软,将党 参根条按大小分级扎成5 cm粗的小把,顺势搓揉,使根条顺直,继续晾晒至干。含水量小于16 %,即可 包装。 12 包装与贮藏 12.1 包装 以麻袋或编织袋包装,符合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要求,包装袋上标签记录有产品名称、产地、质量 要求等级、生产日期、生产者、经营者等信息。 12.2 贮藏与运输 贮存于清洁、卫生、无污染、通风干燥、防潮的库房中。单独运输,运输过程应防止雨淋和曝晒。 13 生产记录 做好加工批次、产地、等级、生产日期等生产记录。 DB53/T 100
10、72021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见表A.1。 表A.1 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病害种类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根腐病 真菌性病害,67 月危害严重,受害部分 发生湿烂,外皮变黑色,地上发病初期茎叶 枯黄,严重时整株死亡。 移栽前拌入枯草芽孢杆菌;发病时用50%多菌灵500倍液 或58%甲霜灵锰锌800倍液在病株根周围灌根。 锈病 在夏、秋季为害叶片和藤蔓,发生黄褐色锈 斑,导致植株枯黄脱落。 15%三唑酮600 倍液; 50%代森水剂600倍液。 红蜘蛛 叶片出现红色小点,叶片失绿,叶缘向上翻 卷,叶片枯黄,甚至脱落 天敌捕食螨;杀卵剂:10%四螨嗪 1 500 倍液;生长季: 30%乙唑螨腈2 000倍液、联苯肼酯2 000倍液 地老虎 咬断幼苗、根茎,使植株枯萎死亡。 3%辛硫磷颗粒、甲维盐拌炒香的麦麸制毒饵诱杀。 蚜虫 多危害幼嫩茎叶,分泌黏液,将茎叶粘连, 使茎梢卷曲,叶片卷缩。 严重时造成茎叶发 黄。 寄生蜂;悬挂黄蓝板;用 10%吡虫啉 2 000 倍液或 25%噻 虫嗪1 000倍液喷雾防治。 蛴螬 为害植株块根, 幼虫将植株块根咬食成凹凸 不平的孔洞, 严重者咬断, 使植株逐渐枯萎。 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或甲维盐制成毒饵诱杀。 B _ DB53/T 1007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