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1569-2021 兜兰盆花培育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24842       资源大小:2.48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1569-2021 兜兰盆花培育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CCS B 01 DB52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DB52/T 1569 2021兜 兰 盆 花 培 育 技 术 规 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Paphiopedilum Potted Flower 2021 -03- 23发 布 2021- 07-01实 施贵 州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DB52/T 15692021 I 目 次前 言 .II1 范 围 .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13 术 语 和 定 义 .14 种 类 .25 人 工 授 粉 .26 种 子 无 菌 培 养

    2、.27 设 施 及 环 境 .3 8 栽 培 管 理 .49 病 虫 害 防 控 .6附 录 A( 规 范 性 附 录 ) 17种 兜 兰 种 类 果 荚 采 收 时 间 及 各 阶 段 组 培 快 繁 培 养 基 配 制 方 法 .7附 录 B( 资 料 性 附 录 ) 兜 兰 生 产 大 棚 内 1 月 12月 最 佳 温 、 湿 度 阈 值 参 数 .9附 录 C( 资 料 性 附 录 ) 兜 兰 常 见 病 虫 害 防 治 方 法 .10附 录 D( 资 料 性 附 录 ) 17种 国 产 兜 兰 原 生 种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及 分 布 生 境 .12 DB52/T 15692

    3、021 II 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 贵州省林业局 提出。本文件由 贵州省林业标准化委员会 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 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生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济红、邓克云、席培宇、龙秀琴、姚松林、王莹、熊斌、陈虓、徐正海、黄恩兰。 本文件为贵州省首次发布。 DB52/T 15692021 1 兜兰盆花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兰科 Orchidaceae 兜兰属(Paphiopedilum

    4、)17 种兜兰盆花培育的种类、人工授粉、种 子无菌培养、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盆花产品质量检验和包装与运输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兰科兜兰属 17 种国产兜兰盆花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1057 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背叶种类 Leaf with red back species 叶面具深

    5、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叶背紫色或具不同程度紫色斑点的种类,原始的宽瓣亚属种类全部 属于此类型。 3.2 青背叶种类 Leaf with gre en back species 叶面具深浅绿色相间的网格斑,背面浅绿色的种类,属于原始种类向进化种类过渡的类型。 3.3 绿叶种类 Green leaf species 叶面绿色,不具网格斑,叶背绿色或叶基部略显紫晕的大部分兜兰亚属种类,属于较进化的类型, 主要分布在冷凉湿润的地区。 3.4 果龄 Fruit age 从兜兰人工授粉之日起至蒴果果荚由绿色开始变黄的时间。 DB52/T 15692021 2 4 种 类本 文 件 主 要 涉 及 17 种

    6、国 产 兜 兰 。 红 背 叶 种 类 6 种 : 杏 黄 兜 兰 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麻 栗 坡兜 兰 P.malipoense、 彩 云 兜 兰 P.wardii、 硬 叶 兜 兰 P.micranthum、 同 色 兜 兰 P.concolor 和 文 山 兜 兰P.wenshanense; 青 背 叶 种 类 1 种 , 紫 纹 兜 兰 P.purpuratum; 绿 叶 种 类 10 种 , 小 叶 兜 兰 P.barbigerum、 红旗 兜 兰 P.charlesworthii、 格 力 兜 兰 P.gratrixianum、 带 叶 兜 兰 P.

    7、hirsutissimum、 白 花 兜 兰 P.emersonii、 报春 兜 兰 P primulinum、 长 瓣 兜 兰 P.dianthum、 亨 利 兜 兰 P.henryanum、 巧 花 ( 海 伦 ) 兜 兰 P. helenae 和白 旗 兜 兰 P. spicerianum。5 人 工 授 粉5.1 父 母 本 选 择选 择 品 质 纯 正 、 生 长 健 壮 、 叶 色 正 常 、 长 势 好 、 开 花 比 较 饱 满 、 观 赏 性 状 好 的 兜 兰 植 株 作 为 繁 殖 父 母 本 。 以 先 开 花 的 兜 兰 亲 本 为 父 本 , 后 开 花 的 兜 兰

    8、 亲 本 为 母 本 。5.2 授 粉 时 间授 粉 时 间 为 花 朵 展 开 后 6 d 15 d 内 。5.3 授 粉 方 法授 粉 前 先 去 除 母 本 和 父 本 的 唇 瓣 。 先 采 集 父 本 的 花 粉 用 消 毒 的 塑 料 管 密 封 保 存 在 4 5 的 冰箱 中 , 当 母 本 开 花 6 d后 , 将 低 温 保 存 的 父 本 花 粉 移 至 温 度 为 20 30 , 湿 度 75%的 环 境 中 , 放置 20 min 30 min。 取 出 花 粉 块 , 放 入 母 本 柱 头 的 塌 陷 处 。 做 好 标 记 。5.4 蒴 果 采 摘选 择 果 荚

    9、 饱 满 、 正 常 生 长 的 蒴 果 标 记 生 长 时 间 , 根 据 果 龄 适 时 采 集 蒴 果 。 不 同 兜 兰 种 类 的 果 龄 见附 录 A。 6 种 子 无 菌 培 养6.1 培 养 基 配 制每 种 兜 兰 植 物 不 同 培 养 阶 段 的 培 养 基 配 方 见 附 录 A。 将 配 置 好 的 培 养 基 放 入 灭 菌 锅 , 121 下 高 压灭 菌 60 min 后 , 置 于 培 养 室 7 d, 检 查 无 菌 感 染 后 待 用 。6.2 培 养 条 件暗 培 养 及 光 培 养 的 温 度 均 为 (25 2) 。 光 培 养 的 光 照 强 度

    10、为 1000 lux 1500 lux, 光 照 时 间 为12 h. d -1。6.3 消 毒 方 法6.3.1 果 荚 处 理果 荚 采 集 后 , 先 用 洗 洁 精 浸 泡 5min, 流 水 冲 洗 干 净 后 , 置 于 质 量 浓 度 0.1%的 高 锰 酸 钾 水 溶 液 中 浸泡 60 min, 取 出 无 菌 水 冲 洗 3 次 5 次 后 , 置 于 已 高 温 灭 菌 的 组 培 瓶 中 ; 在 超 净 台 上 , 用 体 积 比 为 1:1的 1 mmol. L -1硫 酸 和 20 mg. L-1赤 霉 素 的 混 合 液 , 浸 泡 果 荚 10 h 12 h。

    11、DB52/T 15692021 3 6.3.2 果荚消毒将预处理后的果荚取出,无菌水冲洗 3 次5次,再用 0.1%升汞浸泡 15 min,无菌水冲洗 3次5 次。果荚用 75%酒精棉球擦拭表面后全部浸入 95%酒精中 2 s,取出后于酒精灯上点燃, 待果荚表面酒精烧尽完成消毒。6.4 萌发培养在超净台上,切开已消毒果荚,轻轻抖动,将种子均匀撒于培养基表面。每个果荚接种 5 瓶。接种后先暗培养 15 d60 d,观察有 30%40%种子萌动变白色后开始光照培养,15 d30 d 形成绿色原球茎堆。6.5 继代培养6.5.1 初次继代 在超净台上,用镊子轻轻分散原球茎堆,每瓶约转接 30个原球茎

    12、堆(直径 1 mm1.5 mm),均匀摊在培养基表面。初代培养 30 d80 d。6.5.2 增殖培养在未分化出芽前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中注意分级、标记,将发育阶段相一致的同种植株放在一起培养。每次增殖培养 30 d80 d,增殖培养不超过 3次。继代培养 2次3 次后,原球茎开始分化出芽,形成 5 株10株丛生的无根苗。6.6 生根培养选择高度10 mm无根苗,开始生根壮苗培养。生根培养用容积 550 ml 的培养瓶,每瓶装培养基100 ml150 ml。在超净台上,单株接种到培养基上,每瓶接种 30 株50株。生根培养 60 d100 d。7 设施及环境 7.1 场地选择选择距离工业区

    13、10km以上,交通和水源方便的场地。结合场地地形特征做好区域规划及道路设置。7.2 配套设施7.2.1 塑料大棚钢架连栋大棚,单层薄膜覆盖,双层外遮阳,每层遮阴率为 40%。设施材料质量符合 GB/T 51057的要求。7.2.2 灌溉系统全自动喷灌系统、或直立式半自动喷灌系统、或直接浇水。灌溉水选用清洁地下水,pH值 6.57.2,EC 值 0.3 ms.cm -1。7.2.3 栽培架高 0.6 m0.8 m,架宽 1.0 m1.5 m,架间距 0.6 m0.8 m,根据场地确定架长。7.2.4 控温设施在苗床下部铺设加温管道,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相关要求选用适宜加温设施。 DB52/T 156

    14、92021 4 7.3 环 境 管 理7.3.1 温 度 管 理棚 内 6 时 至 20时 的 气 温 控 制 在 15 28 , 20时 至 6 时 的 气 温 控 制 在 11 23 , 昼 夜 温差 控 制 在 2 5 。 1 月 12月 棚 内 温 度 管 理 阈 值 参 照 附 录 B。7.3.2 湿 度 管 理棚 内 6 时 至 20时 的 相 对 湿 度 控 制 在 75% 85%, 20时 至 6 时 的 相 对 湿 度 控 制 在 80% 90%, 昼 夜 湿度 差 控 制 在 10%以 内 。 1 月 12月 棚 内 湿 度 管 理 阈 值 参 照 附 录 B。 夏 季 中

    15、 午 增 湿 , 通 过 喷 雾 和 地 上 喷 水增 加 空 气 湿 度 , 忌 直 接 喷 淋 盆 栽 植 株 。7.3.3 水 分 管 理夏 季 2 d 3 d 浇 透 水 1 次 , 在 上 午 10 时 左 右 进 行 , 晴 天 在 下 午 2 点 后 喷 雾 降 温 1次 ; 春 、 秋 季 2 d 3 d浇 透 水 1 次 , 在 傍 晚 进 行 ; 冬 季 3 d 4 d浇 透 水 1 次 , 应 在 晴 天 中 午 进 行 ; 保 持 基 质 含 水 量35% 50%。8 栽 培 管 理8.1 基 质 处 理基 质 用 高 温 灭 菌 。 瓶 苗 栽 栽 培 用 干 燥 松

    16、 树 皮 ( 大 小 为 0.5 cm 1 cm) 、 干 燥 松 树 锯 末 、 腐 殖 土 、 蛭石 和 碳 酸 钙 粉 按 照 质 量 比 15:30:35:13:7 混 合 的 基 质 ; 小 苗 用 0.5 cm 1 cm 干 燥 松 树 皮 、 腐 殖 土 和 碳酸 钙 粉 按 体 积 比 7:2:1 混 合 的 基 质 ; 中 苗 、 成 苗 用 1 cm 1.5 cm干 燥 松 树 皮 、 腐 殖 土 和 碳 酸 钙 粉 按 体积 比 7:2:1 混 合 的 基 质 。8.2 药 、 肥 喷 施 方 法肥 料 与 农 药 单 独 喷 施 。 先 将 肥 料 或 农 药 按 照

    17、不 同 生 长 期 和 使 用 要 求 配 成 液 体 , 充 分 搅 匀 后 装 入 容 量 200 kg 500 kg的 塑 料 桶 中 , 一 般 100 m2喷 施 用 量 150 kg。 用 压 力 泵 +电 动 机 为 动 力 , 接 通 药 、 肥 管 ,人 工 手 持 药 、 肥 管 均 匀 喷 施 ; 每 个 喷 施 面 积 应 来 回 喷 施 3 次 以 上 。8.3 小 苗 管 理8.3.1 菌 根 悬 浮 液 配 制选 取 每 种 兜 兰 开 花 植 株 , 剪 取 有 活 力 的 根 系 , 洗 净 灭 菌 后 , 在 马 铃 薯 葡 萄 糖 ( Potato Dex

    18、trose Agar,PDA) ) 固 体 培 养 基 上 分 离 纯 化 内 生 菌 根 菌 , 然 后 在 PDA液 体 培 养 基 中 扩 大 培 养 , 制 成 菌 根 菌 悬 浮 液 , 贴上 标 签 , 置 于 4 冰 箱 保 存 , 180 d内 使 用 有 效 。8.3.2 炼 苗苗 高 5.0 cm, 每 苗 具 2 片 3 片 叶 , 3 条 5 条 根 , 根 长 1.5 cm 后 , 将 瓶 苗 搬 运 至 遮 阴 率 80%的 温 室 大 棚 , 揭 开 瓶 盖 , 每 瓶 加 水 15 ml, 培 养 20 d 25 d。 8.3.3 基 质 处 理瓶 苗 移 栽

    19、前 10 d 15 d 开 始 处 理 。 基 质 混 匀 后 , 用 800倍 1000倍 多 菌 灵 液 喷 洒 , 淋 透 后 密 封 。移 栽 前 5 d 7 d, 将 灭 菌 后 的 基 质 盛 装 在 规 格 为 51 cm 36.5 cm 8.2 cm 的 穴 盘 中 , 深 度 距 穴 盘 上边 缘 1 cm。 每 盘 按 照 株 距 3.5 cm, 行 距 5 cm的 密 度 移 栽 。 用 稀 释 50倍 的 每 种 兜 兰 植 物 分 离 出 的 菌 根菌 悬 浮 液 淋 透 基 质 。 DB52/T 15692021 5 8.3.4 移栽用镊子将苗取出,用清水将根系上的

    20、培养基冲洗干净,然后用稀释 2500 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等杀菌剂溶液浸泡 1 min2 min,捞出放塑料筐中,待根系发白变软后移栽,露出根茎以上叶片,用稀释 100倍菌根菌悬浮液淋透。8.3.5 环境管理环境温度、湿度和水分管理按 7.3的方法,光照强度 8000 lux15000 lux,注意通风。8.3.6 施肥管理定植 20 d后喷施叶面肥,每隔 15d 喷施 1次。叶面肥按高氮肥(氮磷钾比例为 30:10:10)13 份:硼肥 6 份:硫酸铝 3 份的质量比配制,稀释 2000 倍。8.3.7 换盆 穴盘苗培养 180 d左右,当穴盘中叶片已经全部覆盖,根长 3 cm,每株叶 3

    21、片5 片后,将穴盘苗分级移栽到 1.5寸营养杯。8.4 中苗管理8.4.1 换盆小苗根系长满 1.5寸杯,叶片 5片以上,将小苗移植到 2.5寸营养杯中。8.4.2 环境管理环境温度、湿度和水分管理按 7.3的方法,光照强度 15000 lux20000 lux,注意通风。8.4.3 施肥管理用稀释 1500 倍的 N:P:K(20:20:20)与 N:P:K(30:10:10)叶面肥交替喷施,间隔 15 d 1 次。每2 月喷施 1 次稀释 100倍的 EM 菌肥。 8.5 成苗管理8.5.1 换盆根系长满 2.5寸杯,苗高10 cm,移植到 3.5寸营养杯中。8.5.2 分棚成苗按照冬春开

    22、花类型、春夏开花类型和夏秋开花类型分棚培养,参照附录 D。8.5.3 环境管理环境温度、湿度和水分管理同 7.3的方法。2 年3 年生成苗,光照强度为 15000 lux20000lux。3 年5 年生成苗,光照强度保持在 20000 lux25000 lux。8.5.4 施肥管理 8.5.4.1 营养生长期用稀释 1000 倍的 N:P:K(20:20:20)的叶面肥喷施,间隔 10 d1 次。喷施 1 次/月 100 倍的 EM 菌肥。 DB52/T 15692021 6 8.5.4.2 生 殖 生 长 期3 年 5 年 生 成 苗 在 开 花 期 前 120 d, 用 稀 释 1000倍

    23、 的 N:P:K( 20:20:20) 与 N:P:K( 15:10:30)叶 面 肥 交 替 喷 施 , 间 隔 时 间 10 d/次 。 花 芽 分 化 后 至 现 蕾 , 用 稀 释 1000倍 的 N:P:K( 20:20:20) 与 N:P:K( 10:30:20) 叶 面 肥 交 替 喷 施 , 间 隔 时 间 10 d/次 。 50%植 株 现 蕾 后 , 停 止 施 肥 。9 病 虫 害 防 控9.1 防 控 措 施9.1.1 在 通 风 口 处 安 装 防 虫 网 , 减 少 棚 外 害 虫 的 入 侵 , 加 强 苗 床 管 理 , 应 及 时 清 除 带 虫 植 株 。9

    24、.1.2 不 要 同 其 他 观 赏 植 物 种 植 于 同 一 环 境 下 。 清 除 温 室 内 杂 草 、 杂 物 和 病 株 , 减 少 病 菌 传 染 。9.1.3 栽 培 工 具 使 用 前 后 均 需 消 毒 。9.1.4 栽 培 设 施 内 进 行 日 常 操 作 时 , 应 从 无 病 区 向 感 病 区 进 行 。 工 作 人 员 进 入 生 产 区 , 应 做 好 消 毒 防 护 。9.2 防 治 方 法农 药 使 用 方 法 参 照 NY/T 1276,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控 方 法 参 照 附 录 C。 DB52/T 15692021 7 AA附 录 A(规范性

    25、附录)17种兜兰种类果荚采收时间及各阶段组培快繁培养基配制方法 表 A.1 17种兜兰果龄及各阶段组培快繁培养基配方兜兰种类 果龄(d) 萌发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杏黄兜兰 1205 1/4MS+0.5mg.L-1KT+1g.L-1CH+150ml.L-1CM+1g.L-1AC+15g.L-1S 1/3MS+1.0mg.L-16-BA+0.5mg.L-1NAA+2g.L-1CH+100ml.L-1CM+20g.L-1S+5mg.L-1A 1/2MS+1.0mg.L-1NAA+0.2mg.L-16-BA+3g.L-1CH+100ml.L-1BP+1g.L-1AC+20 g.L-1S小叶

    26、兜兰 2555 1/2MS+0.1mg.L-1KT+20g.L-1MP+20ml.L-1CM+0.3mg.L-1AC+20g.L-1S+6g.L-1A 1/2MS+0.2mg.L-16-BA+20g.L-1MP+20g.L-1BP+0.3mg.L-1AC+20g.L-1S+6-7g.L-1A 1/2MS+0.2mg.L-1NAA+0.1mg.L-16-BA+20g.L-1MP+20g.L-1BP+0.3mg.L-1AC+20g.L-1S+6-7g.L-1A同色兜兰 2105 1/2MS+2mg.L-1NAA+20g.L-1S+6g.L-1A 1/2MS+20mg.L-16-BA+20g.L-1

    27、S+6g.L-1A 1/4MS+0.4mg.L-1IBA+20g.L-1S+6g.L-1A红旗兜兰 2005 1/2MS+0.1mg.L -1KT+20ml.L-1CM+20g.L-1MP+0.3mg.L-1AC+20g.L-1S+6-g.L-1A 1/2MS+0.2mg.L-16-BA+20g.L-1BP+0.3mg.L-1AC+20g.L-1S+6-7g.L-1A 1/2MS+0.2mg.L-1NAA+0.1mg.L-1BA+20g.L-1BP+0.3mg.L-1AC+20g.L-1S+6-7g.L-1A长瓣兜兰 420 5 1/2MS+20ml.L-1CM+20g.L-1MP+0.3mg

    28、.L-1AC+20g.L-1S+6-7g.L-1A 1/2MS+0.2mg.L-16-BA+20g.L-1BP+20g.L-1MP+0.3mg.L-1AC+20g.L-1S+6-7g.L-1A 1/2MS+0.2mg.L-1NAA+0.1mg.L-16-BA+20g.L-1BP+20g.L-1MP+0.3mg.L-1AC+20 g.L-1S+6-7g.L-1A白花兜兰 1805 1/2MS+0.1 mg.L -1 KT+20ml.L-1CM+20g.L-1土+0.3mg.L -1AC+20g.L-1S+6g.L-1A 1/2MS+0.2mg.L-1BA+20ml.L-1BP+0.3mg.L-1

    29、AC+20g.L-1S+6g.L-1A 1/2MS+0.2mg.L-1NAA+0.1mg.L-16-BA+20ml.L-1BP+0.3mg.L-1AC+20g.L-1S+6g.L-1A格利兜兰 2105 1/2RE+0.5mg.L-1NAA+0.2mg.L-16-BA+50ml.L-1CM+1g.L-1CH 1/2RE+0.5mg.L-1NAA+0.2mg.L-16-BA+50ml.L-1CM+1g.L-1CH MS+1.0mg.L-1NAA+0.2mg.L-16-BA+50g.L-1BP+0.6g.L-1AC亨利兜兰 3005 VW+1.0mg.L -1NAA+100ml.L-1CM+1g.

    30、L-1AC+20g.L-1S+6.5g.L-1A 1.0mg.L-1NAA+2g.L-1H+2g.L-1CH+50ml.L-1CM+1.0g.L-1AC 1.0mg.L-1NAA+2g.L-1H+2g.L-1CH+50ml.L-1CM+50g.L-1MP+1.5g.L-1AC海伦兜兰 1505 1/4MS+60g.L-1BP+1.0g.L-1AC+20g.L-1S+5.8g.L-1A 1/2MS+0.5mg.L-16-BA+2.0mg.L-1NAA+60g.L-1BP+1.0g.L-1AC MS+60g.L-1MP或 MS+30g.L-1BP带叶兜兰 1805 3/4MS+0.1mg.L-1K

    31、T+0.3mg.L -1AC+20g.L-1S+6-7g.L-1A 3/4MS+0.2mg.L-16-BA+20g.L-1BP+0.3mg.L-1AC+20g.L-1S+6-7g.L-1A 3/4MS+0.2mg.L-1NAA+0.1mg.L-16-BA+20g.L-1BP+20g.L-1S+6-7g.L-1A麻栗坡兜兰 1805 1/4MS100ml.L -1CM+1.0g.L-1AC+20g.L-1S+5.8g.L-1A 5.0mg.L-16-BA+1.0mg.L-1NAA+3.0g.L-1H+5.0mg.L -1Ad+1.0mg.L-1GA3 1.0mg.L-1NAA+3.0g.L-1H

    32、+100g.L-1BP+0.5g.L-1AC+硬叶兜兰 1505 1/5MS+100ml.L-1CM+1.0g.L-1AC+20g.L-1S+5.8g.L -1A 1/5MS+0.5mg.L-16-BA+0.1mg.L-1NAA+1.0mg.L-1AgNO3+100ml.L-1CM+1.0g.L-1AC 1.0mg.L-1NAA+1.0mg.L-1AgNO3+3.0g.L-1H+100ml.L-1BP+0.5g.L-1AC紫纹兜兰 1505 1/2MS+0.1mg.L-1KT+20ml.L-1CM+20g.L-1S+6-7g.L-1A 1/2MS+0.2mg.L-1BA+20g.L-1BP+0

    33、.3mg.L-1AC+20g.L-1S+6-7g.L-1A 1/2MS+0.2mg.L-1NAA+0.1mg.L-1BA+0.3mg.L-1AC+20g.L-1BP+20g.L-1S+6g.L-1A DB52/T 15692021 8 表 A.1 17种 兜 兰 果 龄 及 各 阶 段 组 培 快 繁 培 养 基 配 方 (续 )兜 兰 种 类 果 龄 ( d) 萌 发 培 养 基 增 殖 培 养 基 生 根 培 养 基白 旗 兜 兰 270 5 1/4MS+100ml.L-1CM+20g.L-1S+5.8g.L-1A 1.0mg.L-1NAA+3.0g.L-1H +100ml.L-1BP+0

    34、.5g.L-1AC 1.0mg.L-1NAA+1.0mg.L-16-BA+3.0g.L-1H +100ml.L-1BP+0.5g.L-1AC彩 云 兜 兰 250 5 1/2MS+100ml.L-1CM+1.0g.L-1AC+20g.L-1S+5.8g.L-1A 1/2MS+0.5mg.L-1NAA+1.0mg.L-1TDZ+50ml L-1CM+0.5g.L-1AC 1.0mg.L-1NAA+2g.L-1H+2g.L-1CH+50ml.L-1CM+50g.L-1BP+1.5g.L-1AC文 山 兜 兰 180 5 1/2MS+1.0mg.L-1NAA+100ml.L-1CM+1.0g.L-1

    35、AC+20g.L-1S+6.5g.L-1A 1.0mg.L-1NAA+2g.L-1 H +2g.L-1CH+50ml.L-1CM+1.0g.L-1AC 1.0mg.L-1 NAA+1g.L-1H +1g.L-1 H +2g.L-1CH+50 g.L-1BP+1.5g.L-1AC 报 春 兜 兰 203 5 RE+0.3mg L-1NAA+0.1mg L-16-BA+100ml.L-1CM+20g L-1S+7g L-1A RE+0.3mg L-1NAA+0.1mg L-16-BA+100ml L-1CM+20g L-1S+7 g L-1A RE+0.8mg L-1NAA+ 0.2mg L-16

    36、-BA+80g L-1BP+30g L-1S+7g L-1A注 : 表 A中 使 用 的 英 文 字 母 缩 写 中 英 文 名 称 如 下 :1.MS, 以 人 名 Murashige & Skoog 命 名 的 培 养 基 名 称 缩 写 ;2.RE, 以 人 名 Robert Ernst命 名 的 培 养 基 名 称 缩 写 ;3.VW, 以 人 名 Vacin & Went命 名 的 培 养 基 名 称 缩 写 ;4. CH, 英 文 名 Casein Hydrolysate, 中 文 名 干 酪 素 水 解 物 ;5. CM, 英 文 名 Cocout Milk, 中 文 名 椰 乳

    37、 或 椰 汁 ;6.MP, 英 文 名 Mashed Potato, 中 文 名 土 豆 泥 ;7.BP, 英 文 名 Banana Puree, 中 文 名 香 蕉 泥 ;8. AC, 英 文 名 Activated Carbon, 中 文 名 活 性 炭 ; 9. S, 英 文 名 Saccharose, 中 文 名 蔗 糖 ;10.A, 英 文 名 Agar, 中 文 名 琼 脂 ;11. H , 英 文 名 Hyponex , 中 文 名 花 宝 1号 ;12.H , 英 文 名 Hyponex , 中 文 名 花 宝 2号 ;13.AgNO3, 英 文 名 AgNO3, 中 文 名

    38、硝 酸 银 ;14.6-BA, 英 文 名 N-(Phenylmethyl)-9H-purin-6-amine, 中 文 名 6-卞 氨 基 嘌 呤 ;15.KT, 英 文 名 Cytokinin, 中 文 名 6-糖 基 氨 基 嘌 呤 ;16.NAA, 英 文 名 1-naphthylacetic acid, 中 文 名 萘 乙 酸 ;17.IBA英 文 名 1-indole-3-butanoic acid, 中 文 名 吲 哚 丁 酸 。 DB52/T 15692021 9 BB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兜兰生产大棚内 1 月12月最佳温、湿度阈值参数表 B.1 兜兰生产棚 112 月温、

    39、湿度最佳阈值参数月份 温度() 相对湿度(%)6 时20时 20时6时 昼夜温差 6时20时 20时6时 昼夜湿差1月 16.02 12.02 4.0 81.05 87.05 6.0 2月 16.02 12.02 4.0 81.05 85.05 4.03月 19.02 15.02 4.0 76.05 82.05 6.04月 22.02 19.02 3.0 71.05 77.05 6.05月 23.02 21.02 2.0 75.05 75.05 0.06月 25.02 23.02 2.0 77.05 80.05 3.07月 27.02 23.02 4.0 74.05 84.05 10.08月

    40、27.02 22.02 5.0 74.05 84.05 10.09月 24.02 20.02 4.0 74.05 84.05 10.010月 21.02 17.02 4.0 79.05 87.05 8.011月 19.02 16.02 3.0 79.05 85.05 6.012月 15.02 12.02 3.0 84.05 88.05 4.0 DB52/T 15692021 10 CC附 录 C(资料性附录)兜兰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表 C.1 兜兰常见病害防治方法病害名称 为害症状 预防措施 真菌性病害 炭疽病 主要危害叶片和花朵。初发害时,在叶片上出现淡绿色圆形小斑点,接着斑点逐渐扩大,出现若

    41、干黑褐色或灰色的区域,内有许多黑色斑点,随后聚生为条带,条带横发展形成同心圆。病斑灰褐色,周围黑褐色。叶片病部常下陷,严重时全叶变黑,最终导致整株死亡。 1.加强种植场所的通风透气,严格控制棚内湿度在 70%80%,保持株与株之间有较宽的间距。2.定期使用 75%百菌清800倍液加 0.2%的日用洗衣粉,或 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400倍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或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交替喷洒。3.发现病株,及时移出棚内。黑腐病 主要危害新生幼嫩叶及叶片,有时也感染幼芽、根部和花。多见于叶的下表面,然后逐渐扩展。在较老病斑与大块病斑的中央常变为深褐色或

    42、黑色,对此病斑进行挤压时会回渗出水分;若病斑时间过长,则变干且呈黑色。有病斑的叶片逐渐变黄、枯萎、脱落,靠近叶的基部有明显的褪色。根腐病 危害根部。植株受害后矮化,大部分根腐烂呈褐色,上有白色或褐色的真菌残留物。叶片色泽变为浅灰色,干枯,有黑褐色斑块,边缘向内卷。细菌性病害 软腐病 是兜兰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危害全株。多从根茎处浸染,叶基部首先发病,初时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迅速扩展为柔软的、有臭味的腐烂块。如果兜兰染上此病,2 d3 d天内即可整株腐烂。褐斑病 危害叶片。发病时,叶片基部呈淡褐色水渍状,而后病斑变为深褐色,有部分下陷;这些病斑迅速扩展至连续长出的叶,继而毁坏叶子甚至整个植株。病

    43、毒性 病害 坏死斑点病 危害叶片。发病初在叶面上产生黄绿色斑纹,随后细胞坏死,表面呈黑褐色病斑。病原为由国兰花叶病毒所引起,多见于温室栽培的兰株,靠汁液传染,因此蚜虫危害、栽培管理过程中使用的剪刀及手指等、从感病植株盆地流出的水也可传播。 1.发现病株后及时清除。2.用 2%福尔马林、2%氢氧化钠水溶液、84消毒液等对用具及环境消毒。兜兰病毒病 危害叶片。受害病症为叶脉的一部分变褐。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靠汁液传播和蚜虫传播。 DB52/T 15692021 11 表 C.2 兜兰主要虫害防治方法虫害 为害症状 预防措施蜗牛与 蛞蝓 危害幼嫩茎叶。蜗牛与蛞蝓都是软体动物,常在夜间尤其是雨后的夜间

    44、出来吃兜兰的茎叶,危害兜兰继续生长。 清除花盆周围杂草、落叶、碎砖,使它们无法潜伏;在盆内 施用 5 g10 g 的 80%灭蜗灵颗粒剂,或在茎叶上喷洒 50%辛硫磷或 5O%杀螟松 1000倍液,或在傍晚用 3%石灰水喷杀。介壳虫 危害兜兰的茎干、叶片边缘或叶背,以刺吸式口器吸允植物汁液,轻者使器官变黄老化,影响兰株生长,严重时出现枯叶、落叶,直至全株死亡。 以预防为主,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分潮湿。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轻轻刷出虫体,再用水冲洗干净。5月下旬是孵化盛期,在若虫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蜡质壳时,可用 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 1000 倍液或 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 倍2500 倍液防治;或用风油精 600 倍液或蚧杀特 800 倍液交替喷杀。 蚜虫 危害兜兰的花、芽及花蕾、花茎等幼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1569-2021 兜兰盆花培育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