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 T 1603-2021 成人吸痰护理管理基本规范.pdf

    • 资源ID:1524828       资源大小:1,021.9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 T 1603-2021 成人吸痰护理管理基本规范.pdf

    1、ICS 11.020 CCS C05 DB52 贵州省地方标 准 DB52/T 16032021 成人吸痰护理管理基本规范 Basic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dult sputum aspiration nursing 2021-06-24发布 2021-10-01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2/T 16032021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2 5 护理内容及要求 .2 6 管理要求 .2 附录 A(资料性)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4 DB52/T 16032021 I

    2、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贵州省人民医院提出。 本文件由贵州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Z/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骨科医院、贵州 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永春、李业涛、胡馗、方茜、付红英、陈信步、龙娟、郭晶、祝婕、李昕建、 黎维芳、柳扬、谢贵华、梁园园、黄付梅、王福燕、滕娟、王婷、张颖、胡约建。 DB52/T 16032021 1 成人吸痰护理管理基本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吸痰护理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护理

    3、内容及要求、管理要求、管理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成人(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吸痰护理的基本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YY/T 0339 呼吸道用吸引导管 YY/T 0636.1 医用吸引设备 第1部分:电动吸引设备 YY/T 0636.2 医用吸引设备 第2部分:人工驱动吸引设备 YY/T 063

    4、6.3 医用吸引设备 第3部分:以真空或正压源为动力的吸引设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吸痰法 aspiration of sputum 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 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 来源:基础护理学第6版 3.2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 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来源:基础护理学第6版 DB52/T 16032021 2 3.3 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s 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

    5、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 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 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 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来源:WS/T 311 4 基本要求 4.1 护理环境 室温宜在18 22 之间、光线充足、环境安全、整洁舒适。 4.2 护理用物 见表1。 表 1 护理用物表 吸痰方式 护理用物 经口/鼻腔吸痰 治疗单、治疗盘、治疗碗、吸痰管(数根) 、纱布、医用无菌手套、一次性连接管、灭菌注射用水、 速干手消毒剂、听诊器、手电筒、贮液瓶、医嘱单、

    6、护理记录单、压舌板 经人工气道(气管插 管或气管切开)吸痰 治疗单、治疗盘、治疗碗、吸痰管(数根) 、纱布、医用无菌手套、一次性连接管、灭菌注射用水、 速干手消毒剂、听诊器、手电筒、贮液瓶、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气囊压力表 4.3 吸痰设备 应配置符合YY/T 0636的医用吸引设备,性能完好、运行正常。 4.4 护理人员 应为执业注册护士。 5 护理内容及要求 5.1 吸痰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 5.2 吸痰适应症 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 5.3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应参照附

    7、录A。 DB52/T 16032021 3 6 管理要求 6.1 制度建立 应建立以下管理制度: a) 吸痰护理操作人员管理制度; b) 吸痰仪器设备及用物管理制度; c) 操作流程管理制度; d) 吸痰护理管理资料留档保存制度; e) 吸痰风险应急管理制度; f) 吸痰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6.2 安全管理 6.2.1 人员安全管理 6.2.1.1 患者安全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身份识别制度。吸痰全过程严格遵守 WS/T 311,一次性吸 痰管应一管一用; b) 护理人员应按吸痰技术操作流程进行,重视吸痰期间对患者的评估,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6.2.1

    8、.2 护理人员安全 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吸痰过程中严格按 WS/T 313 的要求执行; b) 操作前、后的手卫生应按 WS/T 313 的要求执行; 注: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按WS/T 311的要求执行。 6.2.2 设备用物安全管理 6.2.2.1 吸痰设备安全管理按照 YY/T 0636.1、YY/T 0636.2、YY/T 0636.3 的要求执行。 6.2.2.2 吸痰用物消毒按照 WS/T 367 的要求执行。 6.2.2.3 仪器设备应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时检查、定期维护。 6.2.3 管理记录 管理记录应包括人员培训记录、操作考核记录、设备设施维修

    9、与维护记录、吸痰护理不良事件记录 等。 6.2.4 风险管理 6.2.4.1 建立吸痰风险评估表。 6.2.4.2 评估吸痰过程中的风险,早期识别,保证患者吸痰全过程的安全性。 6.2.4.3 建立吸痰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6.2.5 应急管理 6.2.5.1 建立窒息、误吸、人工气道滑脱等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DB52/T 16032021 4 6.2.5.2 建立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等吸痰相关并发症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6.2.5.3 建立停电、停负压、火灾、设备故障等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6.3 监督与评价管理 6.3.1 投诉 应提供电话、网络、移动应用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投诉渠道,

    10、投诉处理应及时反馈。 6.3.2 监督 应对外公布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及舆论的监督。 6.3.3 评价与改进 6.3.3.1 评价方式 采取科室自评结合医院检查进行评价。 6.3.3.2 评价内容 应包含以下内容: a) 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 b) 工作人员是否定期培训; c) 吸痰技术操作是否规范。 d) 记录是否可检查可追溯。 6.3.3.3 持续改进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且改进情况报告应作为下一次评价的依据。 DB52/T 16032021 5 AA 附录A (资料性) 吸痰技术操作流程 评估与指导 评估环境:环境安全、整洁舒适;光线充足、室温适宜;符合操作要求 查对医

    11、嘱;核对患者身份信息;评估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生命体征、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合作 程度 评估吸痰指征:双肺呼吸音;口/鼻腔情况;咳嗽能力;吸氧浓度和血氧饱和度;呼吸机压力参数(如有) 评估吸引装置设备情况 告知患者及家属吸痰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操作前 检查吸引设备及管道连接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按需要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洗手、戴口罩 操作中 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 连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调节氧流量,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取下活动义齿(如有) 连接吸痰管,润滑冲洗吸痰管 吸痰时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戴手套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鼻腔/人工气道,然后放松导管 末端,吸出分泌物 插管深度适宜,轻轻左右旋转并上提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吸痰过程中观察患者意识、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吸出痰液的色、质、量等 吸痰毕,清洁患者口鼻,调节氧流量 操作后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评价 呼吸道通畅,无痰鸣音 护士操作熟练,严格无菌技术、无污染 护士熟悉吸痰的适应症,充分认识吸痰的重要性,正确评估与处理、记录 体现人文关怀 DB52/T 1603 -2021


    注意事项

    本文(DB52 T 1603-2021 成人吸痰护理管理基本规范.pdf)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