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2807-2021 藏香猪养殖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24741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2807-2021 藏香猪养殖技术规范.pdf

    1、 ICS 65.020.30 CCS B 40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807 2021 藏香猪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Zangxiang Pig Production 2021 - 08 - 02 发布 2021 - 09 - 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2807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养殖方式 . 2 5 引种与选留 . 2 6 繁殖 . 3 7 哺乳与断奶 . 4 8 饲料 . 4 9 饲养管理 . 4 10 疫

    2、病防治 . 6 11 粪污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2 生产档案 . 7 附录 A ( 资料性 ) 藏香猪免疫推荐程序 . 8 DB51/T 2807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

    3、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畜牧总站、夹金印象农牧 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明、何志平、杨舒慧、朱砺、顾以韧、李强、梅秀丽、罗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本次为首次发布。 DB51/T 2807 2021 1 藏香猪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 藏香猪引种、养殖、选留、繁殖、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生产过程应遵循的技术原 则。 本 文件 适用于四川省藏香猪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4、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T 32763 藏猪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1334 畜禽粪便安全使用准则 NY/T 3023 畜禽粪污处理场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藏香猪 zangxiang pig 藏香猪是指高原型放牧藏猪,或以藏猪血缘为主的杂交群体,以放牧为主要养殖方式,具有典型 的藏猪外形特征的藏猪商品类群。

    5、 3.2 暖季 warm season 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 5 的初日至终日时期。高寒牧区一般在 5至 10 月。 3.3 冷季 cold season 以当地日平均气温稳定 5 的初日至终日时期。高寒牧区一般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 3.4 高寒牧区 highland-cold pastoral areas 指海拔在 2600 米以上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3.5 放养(放牧) grazing 家畜在人工管护的条件下,在草场、草地、林地等环境下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 DB51/T 2807 2021 2 3.6 精料补充料 concentrate supplement 藏区广泛可选用的精饲

    6、料,主要包括农作物的子实(谷物、豆类及油料作物的子实)及其加工的 副产品,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内含营养成分丰富,粗纤维含量低,可消化养分含量多的一类饲料,可 分为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两大类。 4 养殖方式 4.1 放养 4.1.1 放牧环境 天然草地、山地、林地等场地环境应符合 NY/T 391-2013 的规定 ;放养区周边应维持 1000 米的 防疫隔离带 。 4.1.2 放牧 承载量 天然草场、草地放养 承载量 5 头 /公顷 ; 人工培育草地 承载量 20 头 /公顷 ;林地 承载量 ,根据 林地可采食物的量按照 10 头 /公顷 至 20 头 /公顷 。 4.1.3 补饲设施 在放养区

    7、设置固定的补饲 、 避风、保暖设施。 4.1.4 放养对象 保育结束 后 的后备 公猪 和 母猪 , 以及保育结束后的 商品猪。 4.2 圈养 4.2.1 选址 圈舍的选址符合畜禽防疫要求 。 4.2.2 设施与布局 圈养应具备粪污堆放、发酵处理相应的配套场地 ; 圈舍养殖区净道、脏道分离;建立人、车进出 消毒设施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 4.2.3 规划面积 圈养须配备运动场,运动场与圈舍 占地 面积按照 8m2/头 规划 ; 圈舍面积按照商品猪 1.0 m2/头 至 1.2m2/头、 能繁 母 猪 6m2/头 、种公猪 9m2/头 。 4.2.4 圈养对象 妊娠 后期 母猪、哺乳母猪 和 保

    8、育 仔猪 以圈养为主 。 4.3 圈养与放养结合 4.3.1 圈舍面积与放养密度 圈养与放养结合时,圈舍 平均 面积 1.2m2/头 ; 放养密度按 4.1.2 中的密度酌情增加,但不超过 2 倍。 4.3.2 圈养与放养时间 分 时段进行圈养与放养 时, 白天放养 、 晚上圈养 ,晴天放养、雨天圈养,暖季放养、冷季圈养 。 DB51/T 2807 2021 3 5 引种与选留 5.1 引种 5.1.1 引种要求 不得从疫区引进种猪。 种畜销售 企业应 取得相关资质,并出具当地畜牧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相关 手续 。 5.1.2 检疫与隔离 引进种猪应按照 GB 16567 进行检疫,经兽医检疫部

    9、门检查确定为合格,并 通 过 隔离观察后,方 可供生产使用。 5.1.3 个体要求 种用个体应具有典型的藏猪外形特征 ,符合 GB/T 32763 的技术要求,且 三代以内系谱(血缘)清 楚。 5.2 选留 5.2.1 选留标准 选留种用个体时, 其 祖代、父母和同胞应具备典型的藏猪外形特征 , 选留个体 三代以内系谱(血 缘)清楚 ;按照需要的留种数选择场内性状相对优良的个体。 5.2.2 个体要求 选留个体品种特征明显,整体结构匀称 , 各部位间结合良好 且紧凑 , 体质强健,性征表现明显, 符合种用要求 ,无遗传缺陷 。 5.2.3 选择时间 公猪初次选留在 断奶时 ,第 2 次选留在

    10、保育结束时 ;母猪初次选留在 断奶时 ,第 2 次选留在 保育 结束时,第 3 次 选留在初次配种前 进行。 5.2.4 选择 性状 公猪 选择 以生长速度、 饲料转化效率 为主要性状 。选种时选择双睾均匀,大小一致,睾丸围和睾 丸长径大的个体 ;母猪选育以产仔数和断奶存活率为主 。选种时选择有 5 至 7 对乳头,排列均匀,外 阴发育正常 。 5.2.5 选留个体的管理 后备公猪、母猪在初情期前,可公、母混养;初情期之后,留种公、母个体 要分群 或分圈 饲养。 5.2.6 使用年限 种用公、母猪使用年限一般不超过 3 年。 6 繁殖 6.1 繁殖年龄 公猪 150 日龄或体重 20kg 用于

    11、配种;母猪 180 日龄或体重 25kg 开始配种 ; 含有其他 培育 猪种血缘 的藏香猪 ,按照达到成年体重 70%进行适配年龄确定。 6.2 配种 方式 DB51/T 2807 2021 4 6.2.1 放养条件 放养条件下 自然交配 ,按照 公 :母 =1:10 组群。 6.2.2 圈养条件 圈养条件下自然交配按照公:母 =1:25 至 1:30。 母猪发情时公 、 母合圈自然交配 。 6.2.3 配 种 后管理 配种 后,放养条件下公、母分群放养;圈养条件下公、母分圈饲养。 6.3 妊娠 与分娩 6.3.1 产前管理 在配种后 20 天内母猪分群圈养;妊娠母猪单圈或单独分群放养;分娩前

    12、 20 天,妊娠母猪单圈饲 养。 6.3.2 待产 妊娠母猪在分娩前 5 天至 7 天,转入待产圈舍;待产圈舍应配备保 温 灯,母、仔圈养面积 8m2。 6.3.3 分娩 母猪 分娩过程中 避免 人为干扰;分娩过程产房维持在 23 至 27;初生仔猪保育温度维持在 32。 7 哺乳与断奶 7.1 哺乳 仔猪分娩后应在 2 个小时内吃到初乳,体弱仔猪进行人工辅助哺乳。 仔猪 保育床温度 :产后 1 天 至 3 天维持在 30 至 32, 4 天至 7 天维持在 28 至 30, 7 天至 15 天 维持在 25 至 28 , 15 天 至 30 天维持在 22 至 25。 7.2 断奶 在哺乳

    13、30 天 至 35 天 进行断奶,将仔猪和母猪分开饲养。 7.3 保育 限制放牧,在暖季和有 补 饲 设施 放牧 场,随母猪短时间放牧。 45 日龄后自由放牧,早、晚补饲。 7.4 补铁和诱食 仔猪出生 3 日龄内补铁; 5 日龄至 7 日龄开始用酸化的教槽料诱食。 7.5 开饲 20 日龄 进行开饲训练,早、晚饲喂精料 ; 25 日龄 仔猪 开始补饲优质牧草; 8 饲料 8.1 饲料调制 多汁饲料 在圈养条件下 控制 饲喂量;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按照营养成分配合作为精料补饲;牧草在 放牧条件下自由采食。饲料调制过程中,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NY/T 471。 8.2 饲料质量 DB51

    14、/T 2807 2021 5 饲料卫生标准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 9 饲养管理 9.1 去势 商品猪一般在 35 日龄 进行 去势 。 9.1 圈养管理 9.1.1 饲喂 时间 早、晚定时 饲喂 粗料、精料 , 按照 先粗 料,后精料的顺序饲喂。 9.1.2 饲喂量 日 饲喂量 精料量 按照 其 体重 的 6%至 10%, 粗料饲喂量 按照精料质量的 5 倍 至 8 倍 。 圈养 饲喂 的 精 料中必须添加矿物质 添加剂 。 9.1.2 圈舍卫生 漏缝地板圈舍 、 平养圈舍每天进行粪污清扫; 圈舍内猪只清空后应进行彻底消毒。 9.1.3 饮水 圈 内 供给清洁 饮水 , 供其自由饮用

    15、 。 9.2 放牧 管理 9.2.1 放牧 区域 暖季 放牧于山坡、草地 ,冷季放牧于山下、农区或村庄近郊。 9.2.2 轮 牧 天然草场安装 1.5m 至 2.0 m 的围栏,根据地势和自然隔离将草场分区进行轮牧,防止过度放牧。 9.2.3 饮水 放牧区域缺乏水源时,需在放牧区域安装水槽供其自由饮用。 9.3 补饲 9.3.1 补饲的对象 补饲 主要针对放牧养殖方式的 后备公猪、母猪, 以及 商品猪 。 9.3.2 补饲方法 暖季 白天放养、晚上圈养 时 ,晚上补饲 ;冷季白天放养、晚上圈养时每天早上放牧前和 晚上放牧 后 补饲 ; 暖季 完全 放养 时 , 在 放养场地 晚上 进行补饲 。

    16、 放养 时 主要补饲精料。 9.4 育肥 管理 9.4.1 育肥 方式 全放牧育肥 ; 放牧 和 放牧场 补饲育肥,放牧和圈养补饲育肥 , 全圈养育肥 。 9.4.2 育肥期 育肥期一般 9 个月至 16 个 月。 9.4.3 育肥 期驱虫 DB51/T 2807 2021 6 对 放牧养殖的育肥猪,每 3 个月投喂广谱驱虫药;对猪蛔虫、绦虫、其他线虫等进行定期驱虫; 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外寄生虫疥螨、 虱、蚤和蜱 时,针对外寄生虫进行防治。 9.4.4 屠宰体重 屠宰体重控制在 40Kg 至 70Kg。 10 疫病 防治 10.1 防疫 10.1.1 卫生消毒 做好日常清洁卫生,建立 合理的 定

    17、期 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 ;圈舍清空后必须进行 彻底 消毒; 全场 猪 只清空后,必须进行全场 消毒。 10.2 免疫接种 10.2.1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参照附录 A 进行强制免疫和常规性免疫。 10.2.2 紧急免疫 当受到临近疫区传染性疫病威胁时,针对 临近 疫情 进行紧急免疫。 10.3 疫病监测 兽医检疫人员应定期对猪群的健康状况 进行 检查,对猪群进行产地检疫 和 疫病监测,确保养殖 场 无重大疫病发生。 10.4 疾病防治 针对非传染性疾病进行治疗, 所用兽药应符合 NY/T 472 规定, 兽药使用 遵守 休药期的规定 。 11 粪污处理 11.1.1 粪污处理 规模化藏香猪养殖

    18、场按照 NY/T 3023 要求进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养殖过程中清除的 垫料、粪污 等必须 进行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应符合 NY/T 1334 的 规定。 11.1.2 死亡动物处理 死亡动物尸体的处理遵守农业部关于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12 生产档案 12.1 种猪记录 藏香猪 个体引种、选留、繁殖、预防免疫等 生产 过程做好记录 , 建立种猪个体档案和生产记录 。 12.2 商品猪记录 建 创 商品猪出生时间、养殖过程和预防免疫等生产过程记录,以实现藏香猪 生产过程 的可追溯性。 12.3 场内生产记录 建立场内 生产日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 饲料采购记录、

    19、防疫监测记录、病死猪 无害化处理记录、生猪销售记录、员工培训记录等 常用记录 。 DB51/T 2807 2021 7 12.4 记录保存 个体档案记录和场内 生产记录要真实、准确、完整, 及时将各种 记录档案 录入数据库 。 电子 档案 长期保存,纸质档案保存 2 年以上 。 DB51/T 2807 2021 8 附录 A (资料性) 藏香猪免疫推荐程序 A 1 强制免疫程序 A.1.1 口蹄疫 A.1.1.1 种公猪 每年春秋两季用口蹄疫高效苗各免疫一次,每次肌肉注射 2 毫升。 A.1.1.2 母猪 每次配种前口蹄疫高效苗肌肉注射 2 毫升。 A.1.1.3 商品仔猪 45 日龄首次免疫

    20、,间隔 4 周加强免疫 1 次。 A.1.2 猪瘟 A.1.2.1 种公猪 每年春、秋两季各用 2 头份猪瘟疫苗进行免疫。 A.1.2.2 母猪 在断奶时用 2 头份猪瘟疫苗分别对母、仔同时进行免疫。 A.1.2.3 商品仔猪 65 日龄时用 4 头份猪瘟疫苗加强免疫 1 次。 A.2 常规性免疫程序 A.2.1 猪伪狂犬病 A.2.1.1 种公猪 使用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 2 头份,每隔 4 个月免疫 1 次。 A.2.1.2 母猪 使用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 2 头份,每隔 4 个月免疫 1 次。 A.2.1.3 仔猪 使用伪狂犬病 gE 基因缺失苗 1 头份,在仔猪断奶时首次免

    21、疫,间隔 4 周使用 2 头份加 强免疫 1 次。 A.2.2 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 A.2.2.1 商品仔猪 20 30日龄首次免疫,首免 1 个月后加强免疫 1 次。 A.2.2.2 母猪 后备母猪 70 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次于怀孕母猪分娩前 1 个月进行 1 次 加强免疫。 A.2.2.3 种公猪 后备公猪 70 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 6 个月用灭活苗免疫 1 次。 A.2.3 猪细小病毒 A.2.3.1 种公猪 每 6 个月免疫 1 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3.2 母猪 在配种前 15 天免疫 1 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4 猪乙型脑炎病 A

    22、.2.4.1 种公猪 每年于 4 月中旬到 4 月底进行防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4.2 母猪 每年的 4 月中旬以前结束防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5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A.2.5.1 种公猪 每 6 个月免疫 1 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DB51/T 2807 2021 9 A.2.5.2 母猪 产前 30 天进行防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6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A.2.6.1 种公猪 每 6 个月免疫 1 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6.2 母猪 产前 30 天免疫 1 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7 猪传染性胃肠炎 A.2.7.1 母猪 产前 30 天免疫 1 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7.2 仔猪和育肥猪 每年 9 月份进行防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8 猪丹毒、肺疫 A.2.8.1 种公猪 每 6 个月免疫 1 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8.2 母猪 仔猪断奶时对母猪进行防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A.2.9 仔猪水肿病 油乳剂灭活苗在 15 日龄进行或水剂灭活苗在 25 日龄进行,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DB51/T 2807 2021 10 参考文献 1 农医发 2017 25 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2807-2021 藏香猪养殖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