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51/T 2798 2021 ICS 93.080.99 CCS P 66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2798 2021 代替 DB51/T 981-2009 公路旅游标志设置 规范 2021- 08 - 02 发布 2021- 09 - 01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T 2798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旅游景区分级 . 1 5 旅游标志设置范围 . 2 6 旅游标志类型 . 2 7 旅游标志的设置方法和原则 . 3 8 旅游标志版面和结构设计 . 6 附录 A(资料
2、性)旅游标志 制作图示例 . 8 附录 B(资料性)旅游标志设置示例 . 11 附录 C(资料性)旅游景区 旅游 符号 个性设计推荐形式 . 13 附录 D(规范性)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前基准点 . 15 DB51/T 2798 2021 I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 定 起 草。 本 文件 代替 DB51/T 981-2009旅游标志标牌设置规范 , 与 DB51/T 981-2009相比,主要 技术 变化 如下: 修改了 本 文件 使用范围为公路交通指引标志;景观标志、人行指引标志等不在本规范范围(
3、见 第 1章 , 2009年版的第 1章 ); 增加 了 旅游景区分级(见第 4章),并根据景区分级 修改了 旅游标志设置范围(见第 5章 , 2009 年版的第 5章 ); 删除了城市道路上的旅游标志设置方法和原则 (见 2009年版的 6.3); 增加了 旅游标志设置的连续性、一致性、协调性和适度性的具体要求(见 7.1); 增加了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连接线设置旅游标志的具体要求(见 7.2.4); 修改 了 旅游标志板面反光 膜等级的选用标准(见 8.1, 2009年版的 8.1.2); 修改 了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前基准点的定义(见 8.5, 2009年版的附录 F); 本 文件
4、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 归口 并解释 。 本 文件 主要 起草单位: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陈恺、尹东升、蒋贵川、陈栋 、王兆林 本 文件 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 DB51/T 981-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51/T 2798 2021 1 公路旅游标志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四川省 境内各等级公路旅游标志的设置原则、设置方法。 本 文件 适用于四川省境内各等级公路的旅游标志规划、设计和设置。 本 文件 不适用于旅游景区 内部、建筑物内部等场所的 人行标识导视系统,以及广告标牌、景观标牌。 2
5、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 日期 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 2部分 :道路交通标志 GB 17733 地名 标志 GB/T 18833 道路交通反光膜 JTG D82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3 术语与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旅游 景区 tourist attraction 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 , 具有参观游览、 审美
6、体验、 休闲度 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 3.2 旅游标志 tourist sign 提供 旅游景区名称、旅游图形符号、前往旅游景区的方向和距离等信息,设置于 道 路上的交通指引 标志。 4 旅游 景区分级 所有 旅游景区根据景区 质量 、 知名度 、 美誉 度 、 市场影响力、 旅游 交通需求等方面 分为一级 、二级 和 三级 。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文旅、林草 等 行政 主管部门 已 评定等级 的 旅游景区 依据 其评级进 行归类。 旅游 景区分级 的 主要依据 见 表 1。 按照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而设立的国家公园、国家文
7、化公园,属于一级旅游景区。 DB51/T 2798 2021 2 表 1 旅游 景区分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5A 级旅游 景区 4A 级 旅游景区 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 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 国家级 森林公园 国家级 地质公园 国家 湿地公园 国家 级旅游度假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 文博场馆 3A 级 旅游景区 省级 自然保护区 省级 风景名胜区 省级 森林公园 省级 地质公园 省级 湿地公园 省 级旅游度假区 省级 文博场馆 2A 级 旅游景区 市级 自然保护区 市级 森林公园 市级 文博场馆 5 旅游标志设置范围 5.1 旅游标志可在通往旅游景区的公路、旅
8、游景区道路等位置设置。 5.2 一级旅游 景区的旅游标志, 可在景区 所 处 地市州的 高速公路和 一般公路 的适当位置设置。根据高 速公路出口与旅游景区位置、连接道路通行能力等因素,在高速公路上选取最便捷的出口设置旅游标志。 在高速公路出口至旅游区入口的连接路径发生转向时,以及 一般公路 第一块旅游标志之后 的路径发生转 向的路口, 宜 连续设置旅游标志,直至到达旅游区入口。 5.3 二级旅游 景区的旅游标志 ,根据到达旅游景区的交通路线情况,可在景区所处地市州范围内的 一 般公路 的适当位置设置。在第一块旅游标志之后的路径发生转向的路口, 宜 连续设置旅游标志,直至到 达旅游区入口。 5.
9、4 三级旅游 景区的旅游标志 ,根据到达旅游景区的交通路线情况,可在景区所处县( 县级市、区) 范围内的 一般公路 的适当位置设置。在第一块旅游标志之后的路径发生转向的路口, 宜 连续设置旅游标 志,直至到达旅游区入口。 5.5 旅游 景区位于行政区域的边缘地带时,可根据景区等级在相邻行政 区域内适当增设景区引导标志。 在其他满足设置条件的地点,经专门论证和批准后,可设置旅游标志。 6 旅游标志类型 DB51/T 2798 2021 3 6.1 根据旅游景区信息在交通标志版面信息中所占份额的不同,旅游标志可分为专用旅游标志和嵌入 式旅游标志 , 例 如图 1。 版面 所显示的信息全部为旅游景区
10、服务的交通标志 即为 专用旅游标志 。除显示 为旅游景区服务的信息之外, 版面 尚包括为其他交通目的服务信息的 交通 标志 即为 嵌入式旅游标志 。 桃 羌 寨 甘 藏 寨 观 桥 坪 音 堡 1 广 出 口 汉 德 阳 高 新 区 a)专用 旅游标志 b)嵌入式 旅游标志 图 1 旅游 标志类型 (版面 份额区分) 6.2 按旅游标志 中所显示的信息内容的不同,旅游标志可分为景区方向指引标志、景区地点距离标志、 旅游符号、 服务型旅游标志 等 , 例 如图 2。 桃 羌 寨坪 甘 藏 寨堡 桃 羌 寨 甘 藏 寨 观 桥 坪 音 堡 a)景区 方向指引标志 b)景区地点 距离标志 c)旅游
11、符号 d)服务型 旅游标志 图 2 旅游 标志类型 (版面内容 区分) 6.3 代表 旅游景区特征的旅游符号宜采 取 抽象式图形 , 不宜直接采用旅游景区照片作为 旅游 符号。旅 游符号 一般 单独使用,不应在嵌入式旅游标志中采用 。 6.4 嵌入式 旅游标志的旅游景区信息,不应增加边框。 6.5 旅游符号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景区的旅游项目类别 , 包括 GB 5768.2-2009 中所规定的旅游符号旅 3旅 17。 7 旅游标志的设置方法和原则 DB51/T 2798 2021 4 7.1 一般规定 7.1.1 旅游标志的设置应符合 JTG D82 的相关 规定 。 7.1.2 旅游 标志设
12、置应 具有 连续性, 在高速公路出口、 一般公路 第一块旅游标志之后的连接路径发生 转向时, 宜 连续设置旅游标志,直至到达旅游 景 区入口。 7.1.3 旅游标志设置应保持一致性,同一旅游景区在旅游 标志中的 景区名称( 简称) 、旅游符号应保 持前后一致,前往旅游景区的方向和距离应与实际情况一致。 7.1.4 旅游 标志设置应保证协调性, 应注意与其他标志、构造物、绿化等关系的协调性,不得相互遮 挡。标志 间距在高速公路上不宜 小于 100m, 一般公路 上不宜 小于 60m。 如需 在保持最小间隔的标志之间 增设新的标志,则宜采用互不遮挡的支撑结构形式。 7.1.5 旅游 标志设置应保证
13、适度性, 同一个互通出口或同一个道路交叉口的同一个方向,旅游标志指 示的景区数量不应超过三个。当符合条件的景区数量超过三个时,宜 根据景区等级、 至 景区距离 等 因素 择优选取,或 由旅游主管部门确定。 7.2 高速公路 旅游标志设置 7.2.1 高速公路上 设置的 景区方向指引标志,一般设置 于 互通立交匝道出口前方,可以 采用专用旅游 标志和嵌入式旅游标志两种形式 。在不 引 起信息超载的前提下,景区方向指 引标志可 采用嵌入式 , 与路 径指引标志合设 , 例 如图 3。当 合并设置引起信息超载时, 可在 距 互通 立交前基准点 1.5km 处 和 前基准 点处 设置 专用旅游标志 ,
14、 例 如图 4。 2 出 口 德 阳 高 新 区 1 广 出 口 汉 德 阳 高 新 区 m 出 口 德 阳 高 新 区 出 口 德 阳 高 新 区 图 3 高速 公路嵌入式旅游标志 DB51/T 2798 2021 5 出 口 龙 门 古 镇 飞 仙 关 汉 姜 古 城 龙 门 古 镇 飞 仙 关 汉 姜 古 城 出 口 图 4 高速 公路专用旅游标志 7.2.2 高速公路上多个出口 都可通往同一旅游景区时,应 根据去往景区的主要交通流向,综合考虑行 驶时间、道路服务水平等因素, 选择 一 到两 个 最为便捷的出口设置旅游标志 ;也可根据地方交通主管部 门要求设置。 7.2.3 景区 方向指
15、引标志一般设置于普通落地互通 立交 出口前,不宜在枢纽立交设置。若 确 有 需要, 经论证可在枢纽立交设置 一级 旅游 景区的 方向 指引标志。 7.2.4 高速公路互通 立交主线设置有景区 方向 指引标志的,应在其互通立交连接线距离收费站最近的 大型平交口 设置 对应的景区 方向 指引标志 。该旅游 标志 应 与高速公路主线 旅游 标志保持 连续性和一致 性。平交口后宜设置相应景区地点距离标志;无条件设置的,宜将景区距离信息与平交口前方的方向指 引标志合设 , 例 如图 5。 龙 古 镇 飞 关 门 仙 汉 古 城姜 图 5 地点距离与方向指引 标志 合设 7.2.5 高速 公路沿线所 能到
16、达的旅游景区较多的,可在该高速公路设置景区地点距离标志。景区 地点 距离标志 的 设置位置,应 与 其他 指路 标志 间距 1Km 以上 。 7.2.6 设置 于 高速公路主线 的景区方向指引标志和景区地点距离标志不 得 混用。 景区 方向指引标志一 般设置于 普通落地 互通 立交 出口前 , 标志版面 的距离数值表示 标志 设置地点到立交出口 前 基准点的距 离。 7.3 一般公路 旅游标志设置 7.3.1 根据旅游景区所在地主城区至景区之间的道路条件、交通量情况,在 一般公路 路网中可选择一 条或多条引导路径。在引导路径发生转向的路口、引导路径与二级以上 公路 交叉口及旅游区入口处 宜 连
17、 续设置旅游标志。 7.3.2 当引导路径为长距离直线路段时,可每隔至少 5km 增设一块旅游标志,例如附录 B 所示。 DB51/T 2798 2021 6 7.3.3 设置 于 一般公路 的 景区方向 指引标志, 版面 信息 应包括旅游景区名称、旅游景区方向信息,也 可包括旅游符号、景区距离信息。一般 设置于交叉口前方 。 7.3.4 景区方向指引标志优先考虑采用嵌入式旅游标志,当指路标志无嵌入条件时,可在交叉口前设 置专用旅游标志。 7.3.5 当从不同的方向通过公路前往旅游景区的最短路径存在差异时,旅游标志的设置位置应在旅游 交通流的主要方向中选择。主要方向指前往旅游景区的旅游交通流最
18、为集中的前三个方向;其他方向不 应再设置旅游标志。 7.3.6 景区地点距离标志,版面信息应包括旅游景区名称、至旅游景区的距离,也可包括旅游符号, 但不应包括专门的方向信息。一般 设置于 远离 交叉口的 一般路段。 8 旅游标志版面和 结构 设计 8.1 旅游标志的版面设计和结构设计应符合以下 一般规定 : 旅游标志板面的形状 、颜色、 边框 和衬边、 字符、 图形等,都应符合 GB 5768.2-2009 的相关 规定。 典型标志版面制作示例,如附录 A 所示。 标志上的汉字应使用规范汉字, 字体 需按国家公路网标志调整工作技术指南(交办公路 2017167 号)中规定的 A、 B、 C 三
19、种 字体对应的条 文 执行。根据需要 ,标志上可并用汉字和 其他文字,除有特殊规定之外,汉字应排在其他文字上方。如果标志上使用英文,地名用汉语 拼音,相关规定按照 GB 17733,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旅游标志应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标志板面,也可根据地形、日照情况采用主动发光式或照明式, 以 满足全天候的视认要求 。标志 采用 的逆反射 材料 , 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18833 的 相关规定。 反光膜 等级 应与道路沿线的指路标志反光膜等级协调一致。 旅游 标志的 支撑 方式应 在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多考虑与景区 环境的协调性。 旅游 标志 支撑 方式 可选择柱式、悬臂式、门架式或附
20、着式 ,支撑 设施尽量融于公路观赏景观之中。 各类 支撑方式 都应 符合 GB 5768.2-2009 的相关规定。 8.2 旅游 标志中景区 名称应简洁明了 。中文名称不宜超过 6 个字,名称 过长 时宜采用简称;英文名称 过长时宜采用简写,简写应符合英文习惯。 8.3 高速 公路主线上设置的旅游标志, 景区 名称 应优先使用 简称 。 8.4 旅游标志的版面内容严禁带有商业性质的文字、数字及图形符号等。 8.5 旅游标志版面中的 距离 应符合以下规定: 公路设置的旅游标志所显示的“距离”系指标志设置地点与基准点之间的行驶距离。 高速公路主线设置的景区方向 指引 标志 , 基准点为互通式立体
21、交叉的前基准点 。高速公路互通 式立体交叉的前基准点应符合 附录 D 的规定 。 公路 设置的景区 地点 距离标志 ,基准点 为旅游景区的所有入口中,从设置地点所能抵达的最为 便捷的那一个入口。当前往同一旅游景区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时, 景区 地点 距离标志 中的“距 离”应为有利于交通的最短路径的距离。 DB51/T 2798 2021 7 当旅游标志的设置位置受到影响时可适当移位。旅游标志与基准点间距小于或等于 3km 时,设 置位置的允许偏差为 50m;间距为 3km 以上时,偏差为 250m。“距离”数值宜以 1km 为单 位,不满整数时应四舍五入。如需采用小数点后一位数字,则该数字字高
22、应为其他数字之半, 并应与其他数字底部对齐。 8.6 旅游符号 的图形应 醒目易辨、信息准确、美观明晰。 可 采用 GB 5768.2-2009 中的 共性旅游符号 ; 也可采用 由旅游景区管理单位根据景区特征提出的 个性 旅游符号 。典型 的 个性 旅游 符号 如 附录 C 所示。 8.7 旅游 标志中 景区中文 名称(简称)、英文名称(简写)、 个性旅游符号 ,都应 由 对应主管 部门批 准后方可用于旅游标志的设计与实施。 DB51/T 2798 2021 8 附录 A (资料性) 旅游标志 制作图示例 图 A.1 给出了 典型 旅游标志 制作图 的 示例 。 1 广 出 口 汉 德 阳
23、高 新 区 龙 门 古 镇 飞 仙 关 汉 姜 古 城 DB51/T 2798 2021 9 桃 羌 寨坪 甘 藏 寨堡 桃 羌 寨 甘 藏 寨 观 桥 坪 音 堡 DB51/T 2798 2021 10 龙 古 镇 飞 关 门 仙 汉 古 城姜 图 A.1 典型 旅游标志图示例 旅游符号的大小可根据具体选用的旅游符号适当调整,但应保证旅游符号清晰、明确,整个旅游标 志版面协调美观。 DB51/T 2798 2021 11 附录 B (资 料性) 旅游标志设置示例 图 B.1 给出了 高速公路 互通式立体交叉 出口旅游标志设置 的 示例 。 图 B.1 高速公路出口旅游标志设置示例 出 口 龙
24、 门 古 镇 飞 仙 关 汉 姜 古 城 龙 门 古 镇 飞 仙 关 汉 姜 古 城 出 口 DB51/T 2798 2021 12 图 B.2 给出了 一般公路旅游标志设置 的 示例 。 图 B.2 一般公路旅游标志设置示例 DB51/T 2798 2021 13 附录 C (资料性) 旅游景区 旅游 符号 个性设计推荐形式 表 C.1 给出了 旅游 景区 的旅游 符号 个性设计 的 示例 。 表 C.1 旅游 景区 旅游 符号 设计示例 类别 旅游 符号 九寨沟 金沙遗址 杜甫草堂 三星堆 DB51/T 2798 2021 14 类别 旅游 符号 乐 山大佛 武侯祠 熊猫基地 DB51/T 2798 2021 15 附录 D (规范性)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前基准点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及服务区、停车区等沿线设施的出口预告标志设置的前基准点,根据出口 型式 、匝道车道数等条件有所区别 , 例 如图 D.1: 减速车道为无辅助车道的直接式时,可以其渐变段起点作为前基准点, 如图 a);减速车道为平行式 或设辅助车道的直接式时,可以其减速车道起点作为前基准点, 如图 b)、 c)和 d)。 DB51/T 2798 2021 16 图 D.1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及服务区、停车区前 基准点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