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6 T 526-202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要求.pdf

    • 资源ID:1524616       资源大小:535.9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6 T 526-202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要求.pdf

    1、 ICS 13.220.01 CCS C80 46 海南省 地方标准 DB 46/T 526 202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要求 Fire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bicycle parking and charging place 2021 - 03 - 29发布 2021 - 05 - 01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6/T 526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1 5 防火分隔 . 2 6 安全疏散 . 2 7 消防设施和器材

    2、 . 2 8 电气 . 3 9 消防安全管理 . 3 10 消防宣传教育 . 4 参考文献 . 5 DB 46/T 526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子忠、孙伟欢、王文建、纪新星、李秀波、张勇、符策瑞、王衍明、畅永飞 、 谢卓衡、任传禄。 DB 46/T 526 2021 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防火分

    3、隔、安全疏散、 消防设施和器材、电气、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等内容。 本 文件 适用于海南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设计和消防安全管理,已投 入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参照本 文件 执行。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停放充电场所参照执 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1251 建筑防烟排烟

    4、系统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动自行车 electric bicycle 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 /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 3.2 充电 charging 从外部电源供给蓄电池直流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在蓄电池的过程。 3.3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 electric bicycle parking and charging place 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或同时具备两种使用功能的场所。 4 总体要求 4.1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时,应同步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公共建筑

    5、、住宅建筑,应按照区域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等实际情况建设电动自行车停 放充电场所。 4.2 独立建造的电动自行车停 放充电场所与其它建筑场所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 GB 50067相关防火 间距的要求。 4.3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合理选址,选取消防救援力量便于扑救的位置。 DB 46/T 526 2021 2 4.4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应占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安全出口和疏散 通道,不应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4.5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应与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厂房、仓库贴邻或组合建造,不应设置 在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线穿越的场所。 4.6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

    6、场所宜设置在室外,确需设置在室内时,可设置在架空层、地下一层,不应 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 邻。 4.7 电动自行车应严格按照划定的停放充电区域规范有序停放、充电,不得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楼梯间等区域停放或充电,不应人车同屋、车辆进楼入户。 4.8 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充电人员应确认车辆安全状态,检查充电器、插座、插头等充电设备,不得 一座多充,不得长时间过度充电。 4.9 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充电器应远离可燃物,不得放置在电动自行车座垫等可燃物上,并确保通风、 散热。 4.10 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不应拉接临时电源线路或插线板为车辆充电,不应飞线充电。 5 防火分隔 5.1 电

    7、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设置在建筑物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分实 现完全分隔,防火隔墙上不宜开设门、窗、洞口;当必须开设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5.2 室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独立设置防火分区。设置在 地上时 , 每个 防火分区建筑 面积 不应 大 于 1 500 m2;设置在 地 下或半地下 时 , 每个 防火分区建筑 面积 不应 大 于 500 m2。 当 设有自动灭火设施 时 ,防火分区最 大允许面积 可以 增加 1.0 倍 。 局 部设置 时 , 增加面积 按 该局 部 面积 的 1.0 倍 计 算 。 5.3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应贴邻楼梯间,确有困

    8、难时, 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h的防火隔墙 与 楼梯间实现完全分隔。 防火隔墙上不应开设 门、窗、洞口。 5.4 各种电缆、导管、电缆桥架等管线在穿越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楼板、隔墙时,应采用相当 于建筑物构件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封堵。 5.5 室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外 墙上 、下 层开 口 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 1.2m 的实体墙或挑出宽 度不小于 1.0m、长度 不 小 于 开 口 宽度的防火挑檐。实体墙、防火挑檐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均不应低 于相应耐火等级建筑外墙的要求。 6 安全疏散 6.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安全出口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确保人员在火灾时易于

    9、从内部打开。 6.2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设置门禁系统时,应确保断电后疏散门处于可开启状态,或设置紧急开 门装置。 6.3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22m,场所内设置自动喷 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 25%。 6.4 设有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建筑 屋面 为 平屋面时 ,疏散 楼梯 应通 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应向 外开启 。 6.5 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符合 GB 50016的要求。 7 消防设施和器材 DB 46/T 526 2021 3 7.1 地下、半地下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

    10、防排烟系统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除本标准规定外,其他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 所的消防设施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7.2 地上建筑面积(含首层架空层)大于 300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不应小于 10m,同层相邻的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 50m,应保证消火栓水枪的 两股 充实水柱能够到达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7.3 室内不需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设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 水龙,消 防软管卷盘和轻便水龙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保证一股水流能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其安装高度应便于取用 ; b) 消防软管卷盘应配置内径不小于 1

    11、9mm 的消防软管,轻便水龙应配置公称直径 25mm 有内衬里 的消防水带,两者长度宜为 30m; c) 应配置当量喷嘴直径 6mm的消防水枪。 7.4 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地上室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有条件的可采用具备无线通讯功能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7.5 室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设排烟设施,排烟设施的设置应符合 GB50016、 GB51251等国家消 防技术 标准要求。 7.6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按民用建筑严重危险级的标准配置灭火器,并宜选用磷酸铵盐干粉灭 火器,每 100应配置不少于 2具 5kg的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应设置在位

    12、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 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8 电气 8.1 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应具备限时充电、自动断电、故障报警、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 等功能。 8.2 电动自行车充电设备应设专用配电箱,配电箱应设总开关电器,设置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8.3 应采用安全型插座,每个插座回路连接的充电插座不宜超过 10个。 8.4 配电箱、充电线路及充电插座等应安装在不燃烧材料上。 8.5 配电线路 不应直敷布线,可穿金属导管(槽)、 B1级刚性塑料套管(槽)敷设,如需从地面穿过 应埋地布置。 8.6 室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且不被遮挡。 8.7 室外电动自

    13、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充电设施宜具有遮阳遮雨设施,并保证通风。 8.8 室外 电动自行车 充电设施设备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5。 9 消防安全管理 9.1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且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应负责管理本 单位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物业服务企业应负责其管理服务对象内的电动自行车停放 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应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及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等进行统一管理维护, 保证其完好有效。 9.2 村(居)民委员要加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和防火检查,对未设物业服务的 居民小区、城中村中的居民区,要明确该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人,

    14、负责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出租屋、群租房的出租方负责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场所的消防 安全管理工作。 DB 46/T 526 2021 4 9.3 电动自行车自助充电设施的安装、运营企业应负责充电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 消除设施设备故障和火灾隐患问题。 9.4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建立日常消防管理和防火巡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对电动自行车固 定充电设施及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等进行统一管理,定期组织开展防火检查,加强夜间防火 巡查;防火检查和巡查应如实填写检查和巡查记录,及时发现消除隐患。 9.5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安装 24小时可视监控设备或可视监控系统,可

    15、视监控设备或可视监控 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图像应能在值班室、控制室等场 所实时显示, b) 图像应具备储存、查询、回放功能, c) 图像存储时间应不少于 15天。 10 消防宣传教育 10.1 居(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单位或人员应采取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定期发 送宣传提示信息、组织电动自行车火灾现场警示教育、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每季度至少开展 1次电动 自行车火灾防范的消防宣传教育工作。 10.2 居(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单位或人员应在楼梯间、楼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 区域张贴禁止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消防安全提示。 10.3 居(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

    16、企业、管理单位或人员日常应围绕以下内容重点开展电动自行车停 放、充电和使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a) 不准停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 b) 不准占用消防车通道; c) 周围不准有可燃物、火源、电热和燃气设施; d) 不准乱拉乱接充电线路或长时间充电; e) 不准在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的群租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内停放、充电; f) 不准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和使用不合格的电池、充电设备。 DB 46/T 526 2021 5 参考文 献 1 GB 17761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 2 GB 5008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3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4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6 GB 51309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7 GA 654 200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 8 DBJ46-041 海南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9 DB45/T 1553 2017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 29号) 11 海南自由贸易港消防条例


    注意事项

    本文(DB46 T 526-202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要求.pdf)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