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93.040 CCS P 66 44 广东 省 地方 标准 DB44/T 2331 2021 公路混凝土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技术 规程 Codes of safet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chnique for highway concrete bridges after fire 2021 - 09 - 30 发布 2021 - 12 - 30 实施 广东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4/T 2331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要求 . 2
2、 5 火场踏勘 . 3 通用要求 . 3 桥梁火灾资料收集 . 4 火灾作用过程调查 . 4 桥梁结构现状调查 . 4 6 外观检查 . 4 通用要求 . 4 评定技术方案编制 . 5 上部与下部混凝土构件外观状况检查 . 5 缆索构件外观状 况检查 . 5 桥面系外观状况的检查 . 6 支座外观状况检查 . 6 7 技术状况评定 . 6 通用要求 . 6 技术状况初步评定 . 6 技术状况详细评定 . 7 8 损伤检测分析 . 10 通用要求 . 10 温度场检测分析 . 11 材料性能损伤检测分析 . 12 构件截面损伤量化 . 12 9 安全性能评定 . 13 通用要求 . 13 承载能
3、力检算 . 13 荷载试验 . 14 10 评定报告及资料归档 . 15 附录 A(资料性) 火场踏勘记录表 . 16 附录 B(资料性) 燃烧物燃烧总 热量计算 . 17 B.1 根据火场燃烧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按式( B.1)计算实耗燃烧物总热量 Q: . 17 DB44/T 2331 2021 II B.2 燃烧物单位质量的发热量参见表 B.1。 . 17 附录 C(资料性) 常见材料变态温度、燃点和历经不同温度后油漆烧损状况 . 18 附录 D(资料性) 混凝土结构外观状况与温度的关系 . 20 附录 E(资料性) 上下部混凝土构件外观检查情况调查表 . 21 附录 F(规范性) 混凝土
4、二次烧失量检测桥梁混凝土构件温度场 . 22 F.1 通用要求 . 22 F.2 试验步骤 . 22 F.3 混凝土历经温度计算 . 23 附录 G(规范性) 芯样横向逐层劈裂 试验检测混凝土损伤及历经温度状况 . 24 G.1 通用要求 . 24 G.2 试验检测步骤 . 24 G.3 混凝土历经温度计算 . 24 附录 H(规范性) 标准火灾升温曲线作用下各类桥梁构件温度场实用曲线 . 26 H.1 实心板 . 26 H.2 空心板中板 . 27 H.3 空心板边板 . 28 H.4 小箱梁 . 31 H.5 连续箱梁 . 34 H.6 T梁 . 37 H.7 盖梁 . 40 H.8 圆柱
5、式墩 . 42 附录 I(规范性) 混凝土热工参数取值 . 44 附录 J(规范性) 高温冷却 后材料性能与历经温度对应关系 . 45 附录 K(规范性) 构件截面缩减及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 47 K.1 截面逐层损伤法 . 47 K.2 300等温线法 . 48 附录 L(规范性) 芯样分组抗压试验检测混凝土构件受火灾影响深度 . 49 L.1 通用要求 . 49 L.2 试验步骤 . 49 L.3 损伤影响深度推定 . 49 参考文献 . 50 DB44/T 2331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6、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广东省交通运输(公路水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D/TC 13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华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广东省交通运 输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华南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许肇峰、吴益林、陈映贞、黄乔森、刘仕顺、张建、吴波、王勇平、郭明泉、 林志春、罗秀锋、熊焱、樊峰、曹勇。 DB44/T 2331 2021 IV 引 言 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南端,毗邻港澳,水系发达,省内公路混凝土桥梁数量多、规模大、结构形式 复杂。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桥上交通意外、桥下偶然失火导致的桥
7、梁火灾事故时有报 道 。桥梁火灾除了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坏,交通中断、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外,还具有对混凝土 桥梁构件作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和危害性大等特点。火灾后及时开展混凝土桥梁损伤检测评定工作, 在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确保混凝土桥梁灾后快速修复与安全结构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目前,在混凝土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方面,国内尚无技术规程。制定本技术规程,可使混凝土 桥梁火灾后评定工作做到规范、全面、准确和高效。 DB44/T 2331 2021 1 公路混凝土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混凝土桥梁火灾后 检测与安全性能评定涉及的桥梁火场踏
8、勘、外观检查、技术状 况评定、损伤检测分析以及安全 性能评定等的工作程序、内容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路混凝土桥梁,其他混凝土桥梁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GJ/T 384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 JTG H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JTG/T H21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 J2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 J21-01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JTG 3420
9、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 of bridge evaluation 桥梁整体性能、完好程度、以及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等方面的描述与技术等级评定。 桥梁烧损状况评定 fire damage status of bridge evaluation 桥梁整体性能、完好程度、以及满足设计使用要求等方面受到火灾影响的描述与烧损等级评定。 火 场初始温度 Initial temperature of fire site 火灾前,桥 位大气 环境 的 温度。 火场最高温度 Maxim
10、um temperature of fire site 火灾发生 时 ,桥位 大 气环境达到的最高温度。 全盛期火灾持续时间 duration time of fully developed fire 指桥梁火灾全盛期阶段所持续的时间。 桥梁构件温度场 temperature field of bridge component DB44/T 2331 2021 2 火灾过程中,混凝土桥梁表面及内部温度分布。 标准火灾升温曲线 standard fire temperature-time curve 表示混凝土构件标准耐火试验时,炉内平均温度 时间的关系曲线。 来源: ISO 834-1 199
11、9, 9.15 当量 标准 升温时间 equivalent standard temperature rise time 基于构件损伤作用效应等效原理,火场对构件实际作用时间等效换算为标准火灾升温曲线作用的 时间。 混凝土 二次 烧失量 second ignition loss of concrete 受火混凝土样品烘干后,将其灼烧至恒重时 失去质量占烘干样品的百分比 。 名义劈裂强度 nominal split strength 混凝土芯样横向劈裂破坏荷载与劈裂面积的比值。 4 总体要求 混凝土桥梁火灾事故后,在确保火灾现场安全前提下,应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开 展桥梁火灾后安全性
12、能评定工作。 开展混凝土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工作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应满足测量精度、分辨力、重复性、 量程及环境适应性的要求,且应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开展 混凝土 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工作应遵照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总体 原则,具体工作内容 和程序见图 1。 DB44/T 2331 2021 3 组建勘察小组 火场踏勘桥梁火灾资料收集 技术状况详细评定 评定报告编制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四 火场踏勘 否 阶段三 损伤 检测分析 火灾作用过程调查 外观检查 桥梁结构现状调查 桥面系外观状况 确定桥梁临时管理措施 技术等级初步评定 是 安全 性能评定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构件温度检测分析 技
13、术状况 详细评定 技术状况 初步评定 温度场检测分析 安全性能评定 当量升温时间计算 上部与下部混凝土构件外观状况 外观检查 温度场检测分析 材料性能损伤检测分析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 支座外观状况 缆索构件外观状况 评定技术方案编制 构件截面损伤量化 截面缩减分析 承载能力检算 荷载试验 进一步检测 与评定 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 普通钢筋材料力学性能 缆索及钢丝材料力学性能 预应力钢筋材料力学性能 图 1 混凝土桥梁火灾后安全性能评定工作内容和程序 5 火场踏勘 通用要求 5.1.1 火场踏勘对象应为火灾影响范围内独立受力的桥跨结构;对于局部小范围火灾,经初步调查确 认受损范围仅发生在有限区域
14、时,可仅考虑火灾影响区域范围内的构件或部件。 5.1.2 火场踏勘工作内容应包括桥梁火灾资料收集、火灾作用过程调查和桥梁结构现状调查等。 DB44/T 2331 2021 4 5.1.3 在火场踏勘过程中,应对起火点位置、火灾经过、燃烧情况、燃烧物种类和数量等及时做好记 录, 并绘制火场燃烧点和影响区域分布图,记录内容可见附录 A。 5.1.4 火场踏勘完成后,应按照 7.1节和 7.2 节的要求进行 桥梁技术状况初步评定。 桥梁火灾资料收集 5.2.1 桥梁火灾资料应包括火灾灾情资料和桥梁设计、建设和营运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资料。 5.2.2 桥梁火灾灾情资料宜包括如下内容: a) 桥梁火灾的发
15、生时间和持续时间; b) 桥梁火灾发生时周边环境情况(火灾发生时天气情况、桥上交通情况、桥下通风情况等); c) 桥梁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全过程(包括起火过程、燃烧路径、灭火方式及过程等); d) 现场目击者和相关单位关于起火原因、燃烧过程和作用范围的叙述、记 录和报告等。 5.2.3 桥梁建设和营运管理方面的技术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 a) 桥梁设计、施工、监理、监控和交竣工等反映桥梁建造过程的资料; b) 桥梁营运、检测、养护、维修和加固等反映桥梁营运过程的资料。 火灾作用过程调查 5.3.1 火灾作用过程调查内容应包括燃烧物情况、火灾燃烧过程和火场残留物状况等。 5.3.2 燃烧物情况调查
16、内容应 包括燃烧物种类、数量、位置和热量估算(估算方法见附录 B)、桥下净 空、附近通风状况和环境条件等。 5.3.3 火灾燃烧过程调查内容应包括 开始燃烧的部位、各燃烧点分布、燃烧的情况(猛火、烈火、中 火或闷烧)、燃烧持续的时间、灭火基本过程等。 5.3.4 火场残留物状况调查内容应包括残留物种类及分布,以及其熔化、变形、烧损程度等,并宜结 合附录 C分析混凝土构件表面曾达到温度及作用范围。 桥梁结构现状调查 5.4.1 火灾后混凝土桥梁结构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桥梁交通情况、结构或构件总体和局部缺损等。 5.4.2 火灾后桥梁交通情况调查内容宜包括火灾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通行车辆数量、类型
17、和载重 等。 5.4.3 桥梁结构或构件总体缺损状况调查内容应包括桥梁结构或构件受火概貌、变形情况的影像和记 录。 5.4.4 桥 梁构件局部缺损状况调查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局部剥落范围、混凝土颜色变化情况、钢筋外露 情况和构件连接节点局部裂损状况等。 5.4.5 桥梁结构或构件现状调查方式以目测、影像记录为主,可辅以简易量测工具。并宜注重分析火 灾发展过程和灭火方式对构件的影响。 6 外观检查 通用要求 6.1.1 火场踏勘完成后,开展现场外观检查前,应根据初步掌握的桥梁技术状况,结合桥梁火场实际, 制定下一步桥梁火灾后检测与安全性能评定技术方案。 6.1.2 外观检查工作内容包括上部与下部混凝
18、土构件 、桥面系、缆索构件和支座等主要构件受火后的 DB44/T 2331 2021 5 外观状况,并应加强火灾影响相邻构件及连接点的检查。 6.1.3 桥梁 外观检查完成后,应按照 7.1节和 7.3节的要求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详细评定。 评定技术方案编制 6.2.1 混凝土桥梁火灾后检测与安全性能评定技术方案应包括内容如下: a) 桥梁概况,如桥名、地点、建成年代、结构形式、跨径组合、桥面布置、荷载等级等; b) 桥梁火灾事故及影响范围; c) 检测目的; d) 检测依据; e) 检测的内容和方法; f) 拟投入的仪器和设备; g) 人员和工期计划; h) 相关安全保障措施。 上部与下部混凝
19、土构件外观状况检查 6.3.1 上部与下部混凝土构件外观状况检查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外观状况,普通钢筋外观状况,预应力 钢筋外观状况,构件的变形、挠曲和位移等。 6.3.2 混凝土外观状况检查内容应包括混凝土剥落情况、表观颜色变化、开裂和 锤击反应特征 等。应 注重损伤区域附着物形态的记录, 宜结合附录 C和附录 D分析混凝土表面历经温度状况。 6.3.3 普通钢筋外观状况检查内容应包括钢筋外露数量、长度和变形状况等。并应对受力钢筋与构造 钢筋予以区分记录。 6.3.4 预应力钢筋外观状况检查内容应包括预应力波纹管及钢筋外露数量、长度和变形状况等。并应 对不同预应力体系类型予以区分记录。 6.3.
20、5 混凝土 构件外观状况检查应采用人工目测、锤击和影像记录的方式开展。应对检查得到的混凝 土剥落位置、面积、深度,混凝土表观颜色变化情况,混凝土裂缝分布,混凝土锤击反应特征,附着残 留物状况、普通钢筋外露数量、长度和变形状况, 预应力波纹管及钢筋外露数量、长度和变形状况等做 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可参照附录 E,并宜根据检查结果分析钢筋粘结性能受影响范围。 6.3.6 受火灾影响的混凝土构件位移、挠曲和变形检查时, 可采用目 测 配合 影像 记录方式进行,宜采 用钢直尺、水准仪或全站仪进行核验, 并注重进行构件间连接点变形和开裂情况的检查。宜 将量测结果 与 考虑温度修正的成桥线形 对比,以反映
21、火灾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 缆索构件外观状况检查 6.4.1 缆索构件外观状况检查内容应包括构件 PE 护套、钢丝防腐涂层烧损状况、钢丝变形和断裂等。 6.4.2 缆索构件 PE护套烧损状况检查的内容应包括 PE 护套受损范围和深度。 6.4.3 缆索钢丝防腐涂层烧损状况检查的内容应包括防腐涂层是否存在烧损破坏、融化成滴和软化变 形等。 6.4.4 开展缆索构件 PE 护套和钢丝防腐涂层烧损状况检查时,应由人工辅助简易工具进行接触式探 查,重点记录其烧损形态,且宜根据检测结果,结合 PE 护套和防腐涂层的材料类型,参照其对应附录 C中的变态温度、 燃点,综合分析拉索钢丝表面历经的温度状况,评价火
22、灾对缆索构件的影响。 6.4.5 缆索钢丝变形和断裂情况的检查应包括缆索钢丝变形状况和断丝数量,应对缆索钢丝变形后的 直径进行量测,且宜将其与火灾前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火灾对缆索构件的影响。 DB44/T 2331 2021 6 桥面系 外观 状况的检查 6.5.1 桥面系外观检查内容应包括桥面铺装、人行道、防撞护栏、伸缩装置、标志及标线等组成部分 的烧损状况。 6.5.2 桥面铺装层烧损状况检查内容应包括铺装层受火灾影响范围和受污染程度,并宜注重铺装层火 灾后抗滑能力的分析。 6.5.3 混凝土防撞护栏烧损状况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裂损范围、颜色变化和钢 筋外露状况等,并 宜根据检查结果,参照
23、附录 D,分析护栏表面历经的温度状况。 6.5.4 人行道板烧损状况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混凝土裂损范围、颜色变化和钢筋外露状况等,并宜根据 检查结果,参照附录 D,分析人行道板表面历经的温度状况。 6.5.5 钢结构防撞护栏烧损状况检查内容应包括钢构件防腐油漆和涂层的烧损程度、形态和变形等, 并宜根据检查结果,参照附录 C,分析钢护栏历经的温度状况。 6.5.6 桥梁伸缩装置烧损状况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止水带、锚固区混凝土和钢连接件等方面的烧损程度 及范围。 6.5.7 标志及标线烧损状况检查的内容应包括标志标线烧损变形状况、缺失的范围和 数量等。 支座外观状况检查 6.6.1 火灾后支座外观状况的检
24、查除了符合 JTG H11 和 JTG/T H21中关于支座检查的规定外,还应重 点关注火灾高温作用对支座组成材料的影响。 6.6.2 火灾后板式橡胶支座的检查应重点关注高温作用对橡胶层、钢板、硅油和滑板等方面的影响, 并做好影像和文字记录,且宜根据其烧损形态,查附录 C分析其历经温度状况。 6.6.3 火灾后盆式支座的检查应重点关注高温对防锈油漆、橡胶、硅油和滑板等的影响,并做好影像 和文字记录,且宜根据其烧损形态,查附录 C分析其历经温度状况。 7 技术状况评定 通用要求 7.1.1 火灾后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应包括初步评定和详细评定两个层次,对象为受火灾影响且结 构受力相对独立的桥跨(
25、联)。 7.1.2 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初步评定后,应结合桥梁的烧损状况和评定结果,给出确保桥梁现场安全 的临时性管理措施。 7.1.3 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详细评定后,应结合桥梁烧损状况、评定结果和后续桥梁营运管理要求, 确定桥梁是否做进一步检测与评定,并结合评定结果提出桥梁火灾后维修处治措施。 7.1.4 火灾后独立受力的桥跨(联)存在如下情况之一时,该桥灾后的技术状况应评为五类。 a) 混凝土主要构件存在断裂、压溃或失稳破损,如梁、板断裂,主梁、墩柱、拱圈压溃,墩柱失 稳破坏等; b) 混凝土主要构件有异常永久变形和位移,且量值大于桥梁设计规范限值,如拱圈严重变形、梁 体挠度过大,梁体异常位
26、移、落梁,墩台倾斜等; c) 缆索构件出现断裂。如混凝土拱桥吊杆、系杆,混凝土斜拉桥拉索,混凝土悬索桥主缆、吊索 等局部断裂。 技术状况初步评定 DB44/T 2331 2021 7 7.2.1 火场踏勘后,应根据踏勘调查结果,将混凝土桥梁烧损状况按照轻度、中度和严重等三个等级 予以初步评定,评定标准见表 1。 7.2.2 不同烧损状况等级的混凝土桥梁,确保灾后现场安全的临时管理措施如 下: a) 轻度 可采取交通管制; b) 中度 应进行交通管制,必要时,可采取结构的临时支护; c) 严重 应封闭交通,并进行结构临时支护。 表 1 混凝土 桥梁技术状况初步评定标准 技术等级 桥梁烧损 总体描
27、述 轻度 1.主要构件未烧灼或轻微烧灼: a) 构件混凝土颜色总体黑色覆盖或发生轻度变化,局部轻微剥落,构造钢筋局部 外露,主要受力钢筋完好或轻微外露,其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基本未受影响; b) 构件未见明显变形、倾斜; c) 构件 PE 护套基本完好或局部软化损坏,钢丝涂层轻微损坏; d) 构件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未受到影响。 2.一般构件受火损伤程度在中度及以下,构件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3.桥梁基本满足行车条件要求 。 中度 l.主要构件中度烧灼: a) 构件混凝土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混凝土有较大面积剥落,构造钢筋大量外露,主 要受力钢筋局部外露,其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受到一定影响;
28、b) 构件局部轻微变形,功能出现一定程度下降; c) 构件 PE 护套和钢丝涂层局部范围损坏,钢丝出现断裂; d) 构件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一般构件遭受较严重烧灼作用,构件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降低明显,继续恶化,将影响主要构件的 受力。 3.桥梁 正常行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严重 1.主要构件严重烧灼 ; a) 混凝土颜色大范围为浅黄色或黄色 ,主要受力钢筋大面积外露,与混凝土粘结性 能严重降低,出现较大范围失效; b) 主要构件出现明显变形、倾斜; c) 缆索 PE 护套和钢丝涂层局部范围烧光损坏,钢丝严重变形和大量断裂; d) 构件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明显下降。 2.
29、一般构件遭受严重烧灼作用,大范围严重烧损破坏,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失效。 3.桥梁 不能正常通行,结构处于危险状态。 技术状况详细评定 7.3.1 外观检查后,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详细评定应结合火灾前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和火灾后混凝土 桥梁烧损状况等级评定结果进行。 7.3.2 火灾前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等级应根据评定对象火灾前缺损状况,按照 JTG H11 的标准重新进 行评定。 DB44/T 2331 2021 8 7.3.3 火灾前混凝土桥梁缺损状况可通过查阅桥梁设计、建设和营运管理等方面技术资料获得。 7.3.4 火灾后混凝土桥梁烧损状况等级评定应分为构件和结构两个层次。 7.3.5 火灾后混
30、凝土桥梁构件烧损状况评定应划分 I类、 II 类、 III类、 IV类和 V类等五个等级,评 定标准见表 2。 7.3.6 火灾后混凝土桥梁结构烧损状况评定应划分为 I 类、 II 类、 III 类、 IV 类和 V 类等五个等级, 评定标准见表 3。 7.3.7 火灾后混凝土桥梁结构烧损状况评定时,当桥梁主要构件烧损状况等级达到 III 类及以上且影 响桥梁安全时,可按照主要构件最差的缺损状况进行评定。 7.3.8 火灾后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应根据表 4 所示的火灾前桥梁技术等级和火灾后桥梁烧损等级组合, 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五类等五个等级进行详细评定,详细评定标准和处治措施见表 5
31、。 表 2 混凝土 桥梁 构件烧损状况等级评定 标准 烧损 等级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上 下 部 混 凝 土 构 件 1.混凝土颜色灰青 色或被黑色覆盖; 未剥落、钢筋未出 现外露;未见明显 裂缝;声音响亮。 2.钢筋与混凝土粘 结性能未受影响。 3.构件未见挠曲、 变形、倾斜; 4.预应力性能完 好。 5.承载能力不受影 响。 1.混凝土颜色浅灰 色或粉红色;混凝 土出现掉皮、钢筋 未出现外露;混凝 土表面出现细微裂 缝;声音较响亮。 2.钢筋与混凝土粘 结性能基本未受影 响。 3.构件基本无挠 曲、变形、倾斜。 4.预应力性能基本 不受影响。 5.承载能力基本不 受影响。
32、 1.混凝土颜色浅灰 白,显浅红色;局 部剥落、构造钢筋 外露,受力钢筋局 部外露;表面出现 裂缝较多;声音较 闷。 2.钢筋与混凝土粘 结性能略受影响。 3.构件出现轻微挠 曲、变形、倾斜。 4.预应力性能受到 一定影响。 5.承载能力有所下 降。 1.混凝土颜色灰 白、显浅黄;大面 积剥落、受力钢筋 较大面积外露;出 现密集网裂;声音 发闷。 2.钢筋与混凝土粘 结性能明显降低。 3.构件出现一定挠 曲、变形、倾斜。 4.预应力性能劣化 明显。 5.承载能力明显降 低。 1.混凝土颜色呈浅 黄色;混凝土严重 剥落、受力钢筋严 重外露;裂缝宽而 密集, 且贯通截 面;声音发哑。 2.钢筋与混
33、凝土粘 结性能严重降低。 3.构件出现明显挠 曲变形、倾斜。 4.预应力钢筋部分 或全部失效。 5.承载能力显著下 降。 缆 索 构 件 1.PE 护套基本完 好。 2.钢丝及防腐层基 本完好。 3.承载能力不受影 响。 1.PE 护套轻微开裂 软化变形。 2.钢丝涂层轻微损 坏、起皮、剥落。 3.承载能力基本不 受影响。 1.PE 护套局部软 化、起皮、破损。 2.钢丝涂层较大范 围损坏、起皮、剥 落。 3.少量钢丝断裂。 4.承载能力有所下 降。 1.PE 护套大面积烧 损破损。 2.钢丝涂层大范围 损坏、起皮、剥 落。 3.多数钢丝断裂。 4.承载能力明显下 降。 1.PE 护套和钢丝涂
34、 层局部范围烧光损 坏。 2.钢丝严重变形和 大量断裂。 3.承载能力显著降 低,存在断裂风 险。 DB44/T 2331 2021 9 表 2 混凝土 桥梁 构件烧损状况等级评定 标准 (续) 烧损 等级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支 座 1.表面附着烟灰。 2.功能基本完好。 1.橡胶局部软化、 滑动面干涩。 2.钢支座油漆局部 脱落。 3.功能有所下降。 1.橡胶烧焦变形。 2.钢支座油漆大面 积脱落。 3.功能显著下降。 1.橡胶表面被烧 光、钢板外露。 2.钢支座组件断 裂。 3.功能基本失效。 1.支座错位、变形 破损严重。 2.功能完全失效。 桥 面 系 构 件 1.
35、铺装层基本完好 或附着黑烟灰。 2.人行道基本完好 或附着黑烟灰。 3.护栏基本完好或 附着黑烟灰。 4.伸缩装置基本完 好或附着黑烟灰。 5.标志及标线,基 本完好或轻微附着 黑烟灰。 1.铺装层混凝土局 部烧损、浅坑槽、 波浪。 2.人行道混凝土局 部烧损剥落。 3.护栏混凝土烧损 开裂,局部剥落; 金属护栏油漆裂 缝、脱皮。 4.伸缩装置锚固区 混凝土烧损开裂局 部剥落;橡胶止水 带局部破损。 5.标线局部脱落。 1.铺装层混凝土较 大面积烧损、深坑 槽、波浪。 2.人行道混凝土较 大面积烧损剥落。 3.护栏混凝土烧损 开裂,较大面积剥 落,钢筋局部外 露;金属护栏油漆 脱落,出现变形。 4.伸缩装置锚固区 混凝土较大面积开 裂剥落;橡胶止水 带局部破损。 5.标志及标线大部 分脱落。 1.铺装层混凝土大 面积烧损、坑洼不 平、积水。 2.人行道混凝土大 面积烧损剥落。 3.护栏混凝土开 裂,大面积剥落, 钢筋严重外露,金 属护栏油漆脱落, 变形严重。 4.伸缩装置锚固区 混凝土大面积剥 落;橡胶止水带基 本烧光、失效,难 以修补。 5.标志及标线完全 脱落。 表 3 火灾后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