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2 T 1765-202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24429       资源大小:2.41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2 T 1765-202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程.pdf

    1、 ICS 93.080.01 CCS R 18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42/T 1765 202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aintenance of expressway asphalt pavement 2021 - 09 - 30 发布 2021 - 10 - 01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1765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2 5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 . 2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2、. 2 路面技术状况评定 . 2 6 路面主导病害诊断与预防养护方案选择 . 3 预防养护方案确定流程 . 3 路面主导病害诊断 . 4 预防养护方案选择 . 5 预防养护时机 . 6 7 封层类 . 6 含砂雾封层 . 6 微表处 . 7 复合封层 . 10 8 罩面类 . 12 超薄罩面 . 13 薄层罩面 . 14 附录 A(资料性) 含砂雾封层施工流程 . 16 附录 B(资料性) 微表处施工流程 . 17 附录 C(资料性) 复合封层施工流程 . 18 DB42/T 1765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3、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高速路桥养护有限公司、宜昌砼 富公路养护有限公司、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英杰维特投资有限公司、广州方华交通技 术有限公司、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阴泰富沥青有限公司、湖北楚天联发路桥养护有限公司 、 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厚记、区桦、成猛、李伟、黄绍龙、宗炜、朱鸿飞、卢天翔、沈凡、姚林、 夏齐勇、张军、解传凯、杨一

    4、凡、方四发、杨继军、金帆、王远辉、许亮、周杰、卢吉、夏咸明、宋振 辉、邵璇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联系电话: 027-83460670,邮箱: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请反馈至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系电话: 027-87335649,邮箱: 。 DB42/T 1765 2021 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的路面技术 状况检测 与评定、路 面主导病害诊断、预 防养护对策选择以及相适应的预防养护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设计与施工,其它公路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

    5、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16582 塑料 用 毛细管法和偏光显微镜法测定部分结晶聚合物熔融行为 JT/T 533 沥青路面用纤维 JTG 514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 521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路面 预防 养护 pavement preventive mai

    6、ntenance( PPM) 沥青路面整体性能良好但存在病害隐患或有轻微病害,为延缓路面性能过快衰减、延长使用寿命而 预先采取的主动性养护工程 。 路面矫正养护 pavement corrective maintenance 在路面结构强度或路面状况不能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针对某种或多种路面病害进行的矫正修 补。 路面 主导病害 dominant pavement damage( DPD) 在路面已出现的多种类型的病害中,对路面路用性能影响更明显的主要病害。 含砂雾封层 fog seal with sand 采用专用高压喷洒设备将由乳化沥青基或煤焦油基材料、陶土、聚合物添加剂、细砂组成的混合

    7、料, 喷洒在沥青路面上形成的封层。 微表处 microsurfacing 采用专用设备将改性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设计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 摊铺到路面上,并形成很快开放交通的具有高抗滑和耐久性能的封层。 DB42/T 1765 2021 2 高黏 改性乳化沥青 high viscosity modified emulsified asphalt 以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等为改性剂,蒸发残留物 60动力黏度大于 20000 Pa s的拌和型改 性乳化沥青。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 waterborne epoxy emulsified asphalt 以水性环氧 树脂 为改性

    8、剂的拌和型改性乳化沥青 。 超薄罩面 ultrathin overlay 铺筑厚度小于 25mm的功能性罩面。 薄层罩面 thin overlay 铺筑厚度在 25mm至 40mm之间的功能 性罩面。 4 符号 PCI1 以龟裂 、块状裂缝、 纵向裂缝、横向裂缝 、 条状修补 等裂缝类 病害为计算指标的路面损坏 状况指数 PCI2 以 坑槽、 松散、泛油 、 块状修补 等表面类 病害为计算指标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CI3 以 沉陷、波浪拥包等变形类 病害为计算指标的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BCR-SBR SBR改性乳化沥青 BCR-HV 高黏 改性乳化沥青 BCR-WE 水性环氧 乳化沥青 MS-3

    9、-LN MS-3型低噪音微表处 5 路 面技术状况 检测与 评定 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5.1.1 在实施 预防 养护之前 , 应对沥青路面损坏状况、 车辙深度、 平整度、结构强度、抗滑性能进行 检测。 5.1.2 应采用自动化检测设备采集路面技术状况数据。 5.1.3 应依据检测时间不超过 6个月的路面技术状况数据确定预防养护方案。 路面技术状况评定 5.2.1 路面技术状况宜采用 100m为基本评定单元。 5.2.2 按 JTG 5210 的要求 计算 路面技术状况指数 PQ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RD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SRI和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PSSI。 5.2.

    10、3 路面损坏 采 用 损坏 状况指数 PCIn, 按照病害类型和产生原因分 三类 , 对应的病害类型见表 1。 PCIn具体计算方法见 公式( 1) 公式( 4)。 表 1 路面损坏 状况指数 PCIn对应病害类型 DB42/T 1765 2021 3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CIn 对应病害类型 PCI1(裂缝类) 龟裂 、块状裂缝、 纵向裂缝、横向裂缝 、 条状修补 PCI2(表面类) 坑槽、 松散、泛油 、 块状修补 PCI3(变形类) 沉陷、波浪拥包 DRi=100wiAiA (1) PCI1=100-0 ( DR1 +DR2 +DR3 +DR4 +10DR10) 1 (2) PCI2=1

    11、00-0(DR5+DR6+DR9+DR11)1 (3) PCI3=100-0(DR7+DR8)1 (4) 式中: DRi 第 项路面损坏类型对应的路面破损率,为第 项路面损坏 的 折合损坏面积与路面调查面积 之百分比( %); Ai 第 类路面损坏的面积( m2); A 调查的路面面积(调查长度与有效路面宽度之积, m2); wi 第 类路面损坏的权重 ,具体见表 2; 0 模型参数,采用 15.00; 1 模型参数,采用 0.412; 第 项路面损坏类型。 5.2.4 沥青路面 损坏 分类 及权重 见表 2。 表 2 沥青路面 损坏 分类 及权重 损坏 类型 类型( ) 权重( ) 计量单位

    12、 龟裂 1 1.0 m2 块状裂缝 2 0.8 m2 纵向裂缝 3 2.0 m2,影响宽度( 0.2m)乘以损坏长度 横向裂缝 4 2.0 m2,影响宽度( 0.2m)乘以损坏长度 坑槽 5 1.0 m2 松散 6 1.0 m2 沉陷 7 1.0 m2,路面局部下沉 波浪拥包 8 1.0 m2 泛油 9 0.2 m2 条状修补 10 0.2 m2, 按长度( m)乘以 0.2m影响宽度计算 块状修补 11 0.1 m2 6 路面主导病害诊断 与预防养护方案选择 预防 养护 方案确定流程 DB42/T 1765 2021 4 路况调查与检测 是否满足 前提指标 要求 是 路 面 矫 正 养 护

    13、路面技术状况评定分析 路面主导病害诊断 初选预防养护方案 费用效益等综合分析 确定预防养护方案 否 图 1 预防 养护 方案确定 流程 图 路面主导病害诊断 6.2.1 路面 主导 病害诊断指标包括前提指标和判断指标,在 满足前提指标要求时 , 用 判断 指标确定 路 面是否需要进行预防养护 。 预防养护路况 要求 见表 3。 表 3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预防 养护路况 要求 路况指标 预防 养护路况 要求 前提指标 PSSI 80 PCI1 70 RQI 80 RDI 60 判断指标 PCI1 70 90 PCI2 90 RDI 60 90 SRI 80 6.2.2 前提指标有一项不满足表 3

    14、中 要求时,路面 不 宜 进行预防养护 。 6.2.3 主导病害 根据 判断指标 PCI1、 PCI2、 RDI、 SRI评定分值进行 确定 , 具体如表 4所示 。 表 4 主导病害判断标准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RDI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CI1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PCI2 路面抗滑性能指数 SRI 主导病害 75 80 90 80 轻微车辙 80 抗滑性不足 90 - 路面损坏 (表面类) 70 80 - - 路面损坏(裂缝类) 60 75 - - - 车辙 DB42/T 1765 2021 5 预防养护 方案选择 6.3.1 沥青路面 常用预防 养护技术有 封层类、 罩面 类 等。按照结构

    15、、材料的不同对 预防 养护技术进行 分类,具体见图 2。 预 防 养 护 技 术 分 类 含砂雾封层 微表处 B C R - S B R 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 B C R - WE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微表处 B C R - HV 高黏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 复合封层 罩面类 S M A - 5 、 S M A - 10 、 C P A - 7 、 C P A - 10 、 A R C - 5 、 A R C - 8 薄层罩面 超薄罩面 S M A - 10 、 S M A - 13 B PA - 10 、 B PA - 13 封层类 精细抗滑磨耗层 碎石封层 + 微表处 纤维封层 + 微表处 图 2

    16、预防 养护技术分类图 6.3.2 在进行 预防 养护方案选择时 , 应 根据 路面主导病害初选 2种及以上处治措施,并结合气候条件、 交通组成及路面现场病害状况等确定预防养护方案。 6.3.3 针对 各种 路面 病害 , 可按照 表 5初选 预防 养护 方案 。 表 5 预防 养护 方案选择 病害类型 预防养护方案 含砂雾封层 精细抗滑磨耗层 微表处 复合封层 超薄罩面 薄层罩面 路面损坏(裂缝类) 路面损坏(表面类) 车辙 抗滑性不足 注: 推荐 , 可选 6.3.4 预防 养护正式 实施 前,应将 PCI1、 PCI2、 PCI3对应的路面局部 严重 病害进行预处理 ,具体措施可 参考表

    17、6。 表 6 局部病害预处理措施 病害名称 预处理措施 块状裂缝 局部铣刨沥青面层,增加防裂措施后重铺沥青面层,对基层破损严重的进行换填处理 严重 纵向 、横向裂缝 局部铣刨沥青面层,增加防裂措施后重铺沥青面层,必要时对路基 /基层压浆处治 坑槽 坑槽修补 沉陷 局部路面调坡,必要时对基层或路基压浆处治 波浪拥包 局部铣刨重铺沥青面层 DB42/T 1765 2021 6 预防 养护时机 6.4.1 预防 养护时机 宜 根据路况指标的值域范围 判断 养护需求时机, 可 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 分析 的方 法 确定 养护最佳时机 。 6.4.2 对 预防 养护需求 时机 的规定见表 7所示。 表 7

    18、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 预防 养护需求时机 指标 养护需求程度 PCI1 90 无需养护 80 90 可 进行养护 80 应 进行养护 PCI2 92 无需养护 90 92 可 进行养护 90 应 进行养护 SRI 85 无需养护 80 85 可 进行养护 80 应 进行养护 RDI 92.5 无需养护 90 92.5 可 进行养护 60 90 应 进行养护 6.4.3 沥青路面常用 预防 养护技术 实施 时机可参考表 8。 表 8 沥青路面常用 预防 养护技术 实施 时机 分类 预防 养护技术 实施时机 封层类 含砂雾封层 含砂雾封层 通车 2 5 年,或上面层渗水系数 120ml/min 精细

    19、抗滑磨耗层 精细抗滑磨耗层 通 车 2 5 年,或交通量达到设计年限累计交通量的 40% 微表处 BCR-SBR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 通 车 2 5 年,或交通量达到设计年限累计交通量的 40% BCR-HV高黏改性 乳化沥青微 表处 通 车 2 5 年,或交通量达到设计年限累计交通量的 40% BCR-WER乳化沥青微表处 通 车 2 5 年,或交通量达到设计年限累计交通量的 50% 复合封层 碎石封层或纤维封层 +微表处 通 车 3 6 年,或交通量达到设计年限累计交通量的 60% 罩面类 超薄罩面 超薄 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 通 车 4 6 年,或交通量达到设计年限累计交通量的 65% 薄层

    20、罩面 薄层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 通 车 5 8 年,或交通量达到设计年限累计交通量的 70% 7 封 层类 含砂雾封层 7.1.1 含砂 雾封层 预防 养护技术 适用于 表面 有松散麻面、渗水、沥青老化且抗滑性能较好的沥青路面 。 7.1.2 含砂 雾封层 施工前应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保持干净、干燥。 7.1.3 施工前应对公路人工构造物、路缘石、标线等外露部分做防污染遮盖。 7.1.4 不应在气温低于 10、雨天、路面潮湿情况下施工。 DB42/T 1765 2021 7 7.1.5 含砂雾封层 胶结料宜采用 改性乳化沥青 。可掺加聚合物、矿物等成分的黏结性材料,应符合表 9相关技术规定。

    21、 表 9 含砂雾封层胶结料技术要求 检测指标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残留物含量( %) 56 JTG 5142 附录 B.1 干燥时间( h) 2( 60 ) /6( 20 ) JTG 5142 附录 B.2 粘结强度( MPa) 0.15 JTG 5142 附录 B.3 布氏粘度( 25 , Pa s) 2.5 T0625 7.1.6 含砂雾封层 细粒砂宜采用机制砂、金刚砂等,机制砂宜选用优质的火成岩生产,细粒砂的细度 应为 30 50 目。 7.1.7 含砂雾封层的 喷洒量 应根据原路面技术状况、表面致密程度、粗糙度大小、松散麻面等情况合 理确定。 7.1.8 含砂雾封层应采用专用洒布设备喷

    22、洒,保证洒布宽度喷洒均匀。 7.1.9 含砂雾封层的养生时间应根据材料的品种和气候条件确定,未干燥成型前严禁通行。 7.1.10 含砂雾封层 施工流程 图 见附录 A所示。 7.1.11 含砂雾封层施工过程中应对其混合料和现场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相关要求应符合表 10 的规定。 表 10 含砂雾封层施工过程控制要求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稳定性( %) 1次 /车 15 JTG 5142 附录 B.4 耐磨性( g/m2) 1次 /3个工作日 600 JTG 5142 附录 B.5 外观 全线连续 表面喷洒均匀,无积聚 目测 洒布量( kg/m2) 1次 /工作日 0

    23、.1 T0982 7.1.12 含砂雾封层施工验收 应满足表 11 的要求。 表 11 含砂雾封层 验收要求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 检测频率 检测方法 表观质量 外观 表面均匀 全线连续 目测 边线 连续平直 全线连续 目测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全线连续 钢卷尺法 抗滑性能 摆值 Fb( BPN) 不低于原路面 5个点 /km 摆式仪: T0964 构造深度 TD ( TD施工前 -TD施工后) /TD施工前 20% 5个点 /km T0961 渗水系数 ( ml/min) 10 5个点 /km T0971 微表处 7.2.1 微表处 预防养护 技术 适 用于轻度车辙 、轻度松散、 抗滑性能不足

    24、 及轻度表层裂缝等 病害 ,可用 于 路面早期封水,不宜用于处治 严重 结构性病害( 严重 纵向裂缝、 严重 横向裂缝、块状裂缝等)。 7.2.2 微表处 用乳化沥 青可采用 SBR改性乳化沥青( BCR-SBR)、高黏改性乳化沥青( BCR-HV)和水性 环氧乳化沥青( BCR-WE)。 BCR-SBR改性乳化沥青和 BCR-HV高黏改性乳化沥青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2的 规定 。 表 12 BCR-SBR 和 BCR-HV 改性乳化沥青 技术要求 DB42/T 1765 2021 8 检测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 法 BCR-SBR 改性乳化沥青 BCR-HV 高黏改性乳化沥青 施工方

    25、式 拌和用 拌和用 粒子电荷 阳离子 阳离子 T0653 破乳速度 慢裂或中裂 慢裂或中裂 T0658 1.18mm 筛上剩余量 % 0.1 0.1 T0652 粘度 恩格拉粘度计 E25 3 30 3 30 T0622 沥青标准粘度计 C25.3 s 12 60 12 60 T0621 蒸 发 残 留 物 含量 % 62 62 T0651 针入度( 25 ) 0.1mm 40 80 40 80 T0604 软化点 57 80 T0606 60动力粘度 Pas 20000 T0620 延度( 5 ) cm 40 30 T0605 弹性恢复 ( 25 ) % - 90 T0662 溶解度(三氯乙

    26、烯) % 97.5 97.5 T0607 贮存稳定性 1d % 1 1 T0655 5d % 5 5 T0655 7.2.3 BCR-WE 水性环氧乳化 沥青中 ,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不宜小于 5%, BCR-WE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技术指 标应满足表 13的规定。 表 13 BCR-WE 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检测指标 单 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筛上剩余量( 1.18 mm 筛) % 0.1 T0652 破乳速度 慢裂或中裂 T0658 蒸发残留物断裂伸长率( 25 ) % 100 GB/T 528 与矿料的 黏 附性,裹附面积 2/3 T0654 黏度 恩格拉黏度 E25 3 30 T06

    27、22 沥青 标准黏度 C 25, 3 s 12 60 T0621 贮存稳定性 1 d % 2 T0655 5 d % 10 7.2.4 微表处 用于低温、潮湿、隧道等特殊环境时,为了提高微表处混合料早期强度,满足 10 小时内 开放交通的需求,可采用化学破乳乳化沥青。 7.2.5 微表处用粗集 料应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火成岩石料。细集料宜采用碱性石料生产的机制砂, 坚固性不大于 12%,砂当量不小于 65%。用于低温、潮湿等特殊环境时,细集料亚甲蓝值应小于 1.2g/kg。 7.2.6 微表处施工前, 宜 在 原 路面洒布一层粘层,用量 为 0.3kg/m2 0.4kg/m2。 7.2.7 长

    28、大纵坡路段宜采用 MS-3型微表处,其它路段宜采用 MS-3-LN 型低噪音微表处,即将 MS-3型 微表处最大粒径调整为 8 mm,以降低路面噪音, 具体要求可参照表 14 的规定 。 表 14 微表处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 mm)的质量百分率( %) 2.36 1.18 0.6 0.3 0.15 0.075 9.5 8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MS-3 型 100 70 90 45 70 28 50 19 34 12 25 7 18 5 15 MS-3-LN 型 100 70 90 45 70 28 50 19 34 12 25 7

    29、18 5 15 波动范围 5 5 5 5 4 3 2 7.2.8 微表处 混合料 技术 要求 应满足表 15的 规定 。 DB42/T 1765 2021 9 表 15 微表处混合料技术 要求 检测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BCR-SBR 微表处 BCR-HV 高黏微 表处 BCR-WE 水性环氧 微表处 粘聚力试验 30 min Nm 1.2 1.2 1.2 T0754 60 min 2.0 2.0 2.0 湿轮磨耗 试 验 的磨耗值 1 h g/m2 450 450 2 60 T0752 6 d 640 640 3 50 负荷车轮碾 压试验 粘附砂量 g/m2 450 450 300

    30、 T0755 轮迹宽度 变化率 % 5 2 2 可拌和时间 25 s 120 120 120 T0757 注: BCR-SBR微表处 适用于轻度松散、抗滑性不足等表面类病害的预防养护, BCR-HV高黏微表处 抗车辙性能优良,适用于车辙病害的预防养护, BCR-WE水性环氧微表处 抗车辙和耐久性能 优良,适用于交通量大、对耐久性要求高的路面预防养护。 7.2.9 微表处应采用专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机的拌和箱应为大功率双轴强制搅拌式,摊铺箱应带有两 排布料器,摊铺机应具有精确计量并记录或显示材料用量的功能。 7.2.10 微表处用于处治车辙病害时,若车辙深度小于 10mm,可直接 按要求一次全宽刮

    31、平摊铺 ;若车 辙深度在 10mm 20mm之间, 应按两层进行摊铺,第一层 采用专用的 V形摊铺箱对轮迹带车辙进行填充, 摊铺完开放交通 24h后进行第二层全宽刮平摊铺。 7.2.11 微表处施工流程图见 附录 B。 7.2.12 微表处施工过程中 应对稀浆混合料和现场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相关要求应符合表 16 的规定。 表 16 微表处施工过程控制要求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质量要求 检测方法 稠度 1 次 /100m 适中 经验法 沥青用量 1 次 /工作日 施工配合比的沥青用量 0.2% T0722、总量检验法 矿料级配 1 次 /工作日 满足施工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要求 T0725、总量检验

    32、法 浸水 1h 湿轮磨耗 1 次 /7 个工作日 满足表 15 的指标要求 T0752 外观 全线连续 表面平整、均匀、无离析、无划痕 目测 横向接缝 每条 对接、平顺 目测 边线 全线连续 任一 30m 长度范围内的水平波动不得超过 50mm 目测或用尺量法 7.2.13 微表处施工验收 应满足表 17的要求。 表 17 微表处验收 要求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频率 检测 方法 表 观 质 量 外观 表面平整、密实,均匀,无松散,无花白料,无轮迹, 无刮痕 全线连续 目测 横向接缝 对接,平顺 每条 目测 纵向接缝 宽度 40 mm 不平整 6 mm 全线连续 3 m 直尺 边线 任一 3

    33、0 m 长度范围内的水平波动不得超过 50mm 全线连续 目测或用尺量 DB42/T 1765 2021 10 表 17 微表处验收 要求 (续 ) 检测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频率 检测 方法 抗 滑 性 能 摆值 Fb ( BPN) 45 5 个点 /km T0964 横向力系数 54 全线连续 T0965 构造深度 TD ( mm) 0.60 5 个点 /km T0961 渗水系数 10 ml/min 5 个点 /km T0971 厚度 -10% 5 个断面 /km 钻孔或其他有效方法 注: 横向力系数和摆值任选其一作为检测要求 。 复合封层 7.3.1 高速公路用复合封层 由碎石封层(或纤

    34、维封层)与微表处复合构成 。 7.3.2 复合封层适用于处治沥青表面层 轻度、中度 龟网裂、轻度松散、轻微车辙、路面抗滑性能不足 等病害, 纤维封层与微表处 构成的复合封层还可用于处治轻度纵向裂缝、轻度横向裂缝病害。 7.3.3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胶结料宜采用 SBS改性沥青、橡胶沥青等,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8、表 19的 规定。 表 18 SBS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检测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 25 , 100 g, 5s) 0.1 mm 40 60 T0604 针入度指数 PI 0 T0604 延度( 5 , 5 cm/min) cm 20 T0605 软化点 7 5 T0

    35、606 动力粘度( 60 ) Pas 3000 T0620 运动粘度( 135 ) Pas 3 T0625 闪点( COC) 23 0 T0611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9 T0607 弹性恢复( 25 , 10 cm) % 80 T0662 贮 存稳定性离析( 48 h软化点差) 2.5 T0661 TFOT或 RTFOT后 残留物 质量 变化 % 1.0 T0610 针入度( 25 ) % 65 T0604 延度( 5 ) cm 15 T0605 表 19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检测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180 旋转黏度 Pas 3.0 4.0 T0625 25 针入度( 0.1

    36、 mm,100 g,5 s) 0.1mm 40 60 T0604 软化点 65 T0606 弹性恢复 % 60 T0662 延度( 5 , 1 cm/min) cm 5 T0605 7.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集料应采用玄武岩、辉绿岩等火成岩石料。宜 采用 9 12mm或 7 10mm 粒 DB42/T 1765 2021 11 径集料。 7.3.5 纤维封层结构 如图 3所示。纤维可采用聚酯纤维 、 矿物纤维 等, 具体指标要求 见 表 20 和表 21。 图 3 纤维封层结构图 表 20 聚酯纤维技术 要求 检测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长度 平均值 mm 19 38 JT/T 5

    37、33 附录 R 偏差 % 10 JT/T 533 附录 R 直径 平均值 m 10 20 JT/T 533 附录 H 偏差 % 10 JT/T 533 附录 H 断裂强度 MPa 450 JT/T 533 附录 S 断裂伸长率 % 20 JT/T 533 附录 S 密度 g/cm3 1.360 0.050 JT/T 533 附录 I 或 J 卷曲纤维含量 % 3 JT/T 533 附录 U 熔点 240 GB/T 16582 表 21 束状 矿物纤维技术 要求 检测指标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长度 平均值 mm 6、 9、 12 JT/T 533 附录 R 偏差 % 10 JT/T 533

    38、 附录 R 直径 平均值 m 16 JT/T 533 附录 H 偏差 % 10 JT/T 533 附录 H 断裂强度 MPa 1000 JT/T 533 附录 S 断裂伸长率 % 2.0 3.0 JT/T 533 附录 S 断裂 强度保留率 % 85 JT/T 533 附录 S 吸油率(倍) 0.5 JT/T 533 附录 D 密度 g/cm3 2.6 JT/T 533 附录 I 或 J 含水率 % 0.2 JT/T 533 附录 E 7.3.6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的碎石用量、胶结料和纤维用量应根据原路面的表面状况、交通量、施工 经验等,并结合碎石粒径进行确定。碎石封层的碎石用量和胶结料用量可

    39、参照表 22 执行。 表 22 碎石封层材料规格和用量 碎石规格 碎石用量( m3/1000 m2) 热沥青用量( kg/m2) 细粒式 5 8 6 9 0.9 1.2 7 10 8 11 1.1 1.4 中粒式 9 12 10 13 1.4 1.7 12 15 13 16 1.7 2.0 注: 纤维封层中热沥青用量宜增加 0.3 0.5 kg/m2。 7.3.7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用碎石宜采用沥青拌合站进行沥青预裹附或烘干除尘处理 ,预裹附碎石的 DB42/T 1765 2021 12 沥青用量应符合表 23 的规定。 表 23 预裹附碎石的沥青用量 碎石规格( mm) 5 8 7 10

    40、9 12 12 15 沥青用量(质量比, %) 0.35 0.3 0.25 0.2 7.3.8 碎石 封层 应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车施工,同步完成胶结料和碎石撒布,纤维封层宜采用专用设备 同步完成胶结料洒布、纤维和碎石撒布。 7.3.9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施工过程中如发现空白、缺边等洒(撒)布数量不足的情况,应及时人工 补洒(撒)胶结料和碎石,胶结料积聚应予以刮除,过多的浮料应予以回收。 7.3.10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洒(撒)布完后应及时使用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压路机的行驶速度不宜 超过 3km/h。 7.3.11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在碾压结束、待沥青冷却至常温后即可进行微表处施工, 微表处的

    41、原材料 技术要求、 配合比设计与使用性能要求、施工与质量检验 应符合本文件 7.2节的有关规定。 7.3.12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施工过程中应对其材料和现场质量进行抽样检测,相关要求应符合表 24 的规定。 表 24 碎石封层施工过程控制要求 检测项目 检测频率 质量要求 检测方法 外观 全线连续 胶结料无明显囤积、流淌或漏洒,碎石洒布均匀、无明显囤积、漏洒 目测 胶结料洒布量 ( kg/m2) 1 次 /工作日 设计值 0.2 T0982、总量检验 法 胶结料洒布温度 () 1 次 /工作日 符合设计要求 温度计测法 纤维洒布量( g/m2) 1 次 /工作日 设计值 5 总量检验法 碎石覆

    42、盖率( %) 1 次 /工作日 70 80 JTG 5142 附录 C.2 7.3.13 复合封层 施工流程 图 见附录 C所示。 7.3.14 复合封层施工验收 应满足表 25的要求。 表 25 复合 封层验收 要求 检测项目 检验频率 质量要求 方法 厚度 均值 5 个断面 /km 不小于设计值 T0912,每个断面挖坑 3 个点 合格值 设计厚度 -10% 渗水系数 ( mL/min) 5 个点 /km 10 T0971 纵向接缝 高差( mm) 全线连续 6 3m 直尺 抗滑 性能 摆值 Fb( BPN) 5 个 点 /km 45 摆式仪 横向力系数( SFC) 54 T0965 或

    43、T0967 构造深度 ( mm) 0.60 构造深度仪 宽度( mm) 5 个 点 /km 不小于设计值 钢卷尺法 注: 横向力系数和摆值任选其一作为检测要求 。 8 罩面类 DB42/T 1765 2021 13 超薄罩面 8.1.1 超 薄罩面 预防 养护技术 适 用于沥青表面层轻度、中度龟网裂病害、 轻度松散 、路面抗滑性能不 足、泛油 、轻度纵向裂缝、轻度横向裂缝 等病害。 8.1.2 超薄罩面宜半幅实施。 8.1.3 超 薄 罩面 施工前应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保证原路面干净、干燥,并根据原路面破损情况 对局部严重病害进行预处理。 8.1.4 超 薄罩面 方案制定前,应对护栏安全高度、安保设施净空、构造物净空、桥梁恒载进行检测或 验算,不符合要求的应提出处治方案。 8.1.5 超 薄罩面 用沥青胶结料宜采用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 型 )、 橡胶改性沥青。 高黏高弹改性沥青 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26 的规


    注意事项

    本文(DB42 T 1765-202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