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7.080.01 CCS B 31 DB 42 湖 北省 地方 标准 DB42/T 473 2021 代替 DB42/T 473-2008 早熟桃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arly ripening peach production 2021 - 05 - 12 发布 2021 - 07 - 12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473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 1 园地选择 . 1 园地规划 . 1 5 品种选择与栽植 .
2、2 品种与砧木 . 2 栽植 . 2 6 土肥水管理 . 3 土壤管理 . 3 施肥 . 3 水分管理 . 4 7 整形修剪 . 4 7.1 整形 . 4 修剪 . 6 8 花果管理 . 6 保花保果 . 6 控旺促花 . 6 人工授粉 . 6 疏花疏果 . 7 防裂果 . 7 9 病虫害防治 . 7 防治原则 . 7 主要病虫害防治类型 . 7 防治方法 . 7 10 采收、包装、贮运 . 8 采收 . 8 分级 . 8 包装 . 8 运销 . 8 附录 A(资料性) 主要树形图 . 9 附录 B(资料性) 湖北省早熟桃园主 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 11 DB42/T 473 2021 II
3、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42/T 473-2008无公害食品 早熟桃生产技术规程。与 DB42/T 473-2008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删除第三章“栽培指标”(见 4, 2008 年版的 3); 增加园地类型(见 4.2.2, 2008 年版的 4.1.4); 优化树形、施肥、病虫害 防控的内容(见 6.2、 7、 9, 2008 年版的 7.2、 8、 10)。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4、果树茶叶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湖北农科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华平、王富荣、龚林忠、王会良、刘勇、艾小艳、朱炜、袁野、刘模发、顾 霞、黎刚、陈浩勤、段毅、程琪、吴祖树。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联系电话: 027-87665821,邮 箱: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联系电话: 027-87770838,邮箱: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 年首次发布为 DB42/T 473-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
5、B42/T 473 2021 1 早熟桃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早熟桃生产的栽培指标、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选择与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 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果实采收、包装与贮运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早熟桃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23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 19175 桃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792 桃等级规格
6、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114 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园地选择 4.1.1 气候 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 12 17 ,绝对最低温度 -22 ,休眠期 7.2 的低温积累 500 h以上; 年日照时数 1500 h。 4.1.2 土壤 pH值 4.5 7.5,以 5.5 6.5微酸性为宜,有机质含量 10 g/kg,如过低,则需增施有机质基肥,并 进行深翻改土。 4.1.3 产地环境 水质和大气质量按 NY/T 5010执行。 园地规划 DB42/T 473 2021 2 4.2
7、.1 基础设施 园内水、电、路配套设施按 NY/T 5114规定执行。园地配置灌溉设施和配套水源。园区内设置主干 道、支干道和作业道。主干道宽 5.0 m 6.0 m,主干道路面硬化或路基沙石化 ,与当地干线公路相通;支 干道宽 3.0 m 4.0 m,连接主干道,通向各小区;作业道宽 1.0 m 2.0 m,贯通全园。 4.2.2 园地整理 4.2.2.1 平地 选择地下水位在 0.8 m以 下的高地势地块建园,并做好排灌等沟渠配套设施。具体可在园区四周开 上底宽高下底宽分别 1.5 m 1.0 m 0.8 m排水围沟。上水口设灌水泵站,下水口设排水泵站,围沟 与园区排灌沟渠相通。园地每隔(
8、 100 200) m开纵、横向排水沟,排水沟规格上底宽高下底宽分 别 1.0 m 0.8 m 0.6 m与围沟连通,保证 雨季能及时排水,高温旱季可灌水。 建园前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先全园按每亩撒施有机质肥 (1000 2000)kg+磷肥( 100 200) kg后 , 再进行全园翻耕,按垄宽 2.0 m,垄高 0.3 m 0.4 m,垄间宽 2.5 m 3.0 m,垄间开排水沟宽 0.3 m深 0.2 m。 4.2.2.2 山坡地 坡度 10以上山地建园,按地形整出与山腰或山脚相通干路和“之”字形支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 全园每亩撒施有机质肥 ( 2000 2500) kg+磷肥( 15
9、0 200) kg;按等高线方向,进行全园翻耕,并做 成宽 2.0 m 3.0 m栽植厢面,内沟留宽 0.5 m深 0.3 m拦水沟 。 4.2.2.3 岗地 坡度 10以 下岗地建园,可 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全园每亩撒施有机质肥 (1500 2000)kg+磷肥 ( 100 150) kg后,再进行全园翻耕,顺坡向起垄种植,栽植带垄宽 2.0 m,垄高 0.2 m 0.3 m,垄间宽 2.5 m 3.0 m。 5 品种选择与栽植 品种与砧木 5.1.1 品种 油桃以选择早熟、短低温、不裂果、大果型抗性好优质的品种为主;普通桃以早熟、大果型、易上 色、短低温、有花粉的品种类型为主,同时兼顾果肉
10、硬度和耐贮运性。无花粉品种需要配置同花期授粉 品种,按 品种树:授粉树 为 3:1 4:1比例 配置 。 5.1.2 砧木 砧木以毛桃为主;推荐使用抗根结线虫、抗高温干旱、耐渍涝、抗重茬等多抗性砧木,如抗流胶好 的桃巴旦中间砧等。 栽植 5.2.1 苗木质量 苗木 质量 按照 GB 19175规定执行。 DB42/T 473 2021 3 5.2.2 栽植时期 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均可以栽植,以秋冬季栽为主。 5.2.3 栽植密度 平地株行距( 2.0 4.0) m( 4.0 6.0) m;岗地株行距( 2.0 3.0) m( 4.0 5.0) m;山坡地 ( 2.0 3.0) m( 3
11、.0 4.0) m。平地、岗地以方便机械化作业宽行密株栽植模式为宜。 5.2.4 栽植方法 栽植前应对苗木进行清理,剔除有根瘤病苗、弱小苗,剪去过长根、侧根,剪平根伤口,保留主根 10 cm 12 cm,侧根 10 cm 15 cm。在栽植带上按 20 cm 20 cm挖出定植穴,将苗木使根系舒展放入,再 用表层熟化土偎根,然后将苗木向上轻提,使根与土密切接触,并用力将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最后再 盖上一层表土保墒。 6 土肥水管理 土壤管理 6.1.1 覆盖控草 新栽植桃园在苗木定植成活后用地布、薄膜、秸秆等 进行栽植带覆盖,覆盖宽度 1.5 m 2.0 m,保 持栽植带无草和土壤通透良好及墒
12、情相对稳定;秋季落叶期,可结合施基肥对行带和树盘进行深翻 1次。 6.1.2 行间生草 选择与 桃树果实成熟期产季错开生长的 草种。秋冬季选用毛叶苕子、大麦草、黑麦草等冷季性草种 为宜,根据土壤墒情在 9月 11月播种,亩用种量 2.0 kg 3.0 kg; 夏季用 印度豇豆、花生、黄豆等热季 性草种为宜。 6.1.3 中耕除草 对栽植带无覆盖的桃园,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栽植带无草;行间进行生草栽培,当 行间自然生 长杂草,当高度 达到 30 cm以上时,及时进行刈割,覆盖行带树盘。 施肥 6.2.1 肥料种类 肥料 种类 主要包括有机肥、微生物肥、腐殖酸类肥料、和叶面肥料等,不应施用含有害
13、物质的垃圾 肥料,限制使用含氯化肥。具体肥料 种类 按照 NY/T 496规定 执行。 6.2.2 施肥时期 分基肥、壮果肥两个关键时期;基肥在 10月 12月的秋冬季施入;壮果肥在果实膨大 4月中下旬施 用 ,提倡 施 用水溶性好的肥料。 6.2.3 施肥方法和施肥量 6.2.3.1 施肥方法 DB42/T 473 2021 4 基肥以沟施或穴施为主,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挖放射状沟、环状沟或与树行平行沟,沟深 20 cm 30 cm,以达到主要根系分布层为宜。膨果肥可以肥水一体滴灌或冲施为主,此外,还可根外施叶面喷施, 并尽量选择含 钙、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的有机螯合态肥料。 6.2.3.2
14、施用量 早熟桃园产量按亩 产量 1500 kg 2000 kg水平 ,每亩施用 有机肥 1000 kg 2000 kg,施用化学肥料折 合氮肥( N) 10 kg 12 kg,磷肥( P2O5) 5 kg 8 kg,钾肥( K2O) 12 kg 15 kg。在一般 土壤肥力条件下, 每亩可施商品生物有机肥 500 kg 600 kg左右,同时混合施用 15%-15%-15%的 N-P205-K20三元复合肥 50 kg 60 kg左右。 基肥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施用量可根据树龄大小和树势,以及土壤肥力来确定。基肥施用量约占 年总施肥量的 60% 70%。 壮果肥以氮、钾肥为主,施用量约占年施用
15、量的 30% 40%左右。每亩施用 N-P205-K20含量分别为 17%- 4%-17%的高氮高钾肥 5 kg 10 kg。 水分管理 6.3.1 灌溉 灌溉水的水质应符合 NY/T 5113规定。 花期和果实的迅速生长期是桃对水的敏感期及时灌水。桃树越夏 7月 9月高温干旱期,应及时抗旱, 防止高温伤害和生理性流胶病的发生。 6.3.2 控水与排水 6.3.2.1 控水 4月中下旬坐果前期适当控水,可促进坐果;成熟前控水,可提高果实的品质。 6.3.2.2 排水 在 6月上中旬 7月中旬梅雨期或多雨季节应疏通沟渠及时排水,防止园地渍水。 7 整形修剪 整形 7.1.1 树形 7.1.1.1
16、 Y 字形树形 Y字开心形。适用于株间密、行间疏的宽行密植栽培模式,一般适宜株行距( 1.5 3.0) m ( 5.0 6.0) m的密度。干高 30 cm 40 cm,树高 3.0 m 4.0 m。全树只留两大伸向行间的主枝,主枝上依次排列 2个 4个较大的侧生枝或直接着生结果枝组。可根据株间距离大小选留侧枝个数和大小。依据栽植密度、 侧枝有无及选 留方式,分为有侧枝 Y字形和无侧枝 Y字形两种树形,其中,无 侧枝 Y字形 分为 两主枝无侧 枝 Y字形 和 多主枝无侧枝 Y字形 。 a) 两主枝无侧枝 Y 字形 。 适宜株行距( 1.5 2.5) m ( 4.0 5.0) m。结构为:树高
17、3.0 m 3.5 m,主干高 30 cm 50 cm,每株树选留两大枝伸向行间,主枝长度 3.0 m 3.5 m,主枝间夹角 50 60 ,开张角度与行距有关,行距大、开张角度可大一些,行距小、则开张角度宜小, DB42/T 473 2021 5 通过调整主枝角度使相邻两行树枝头相距 1.0 m 1.5 m 以上。主枝两侧只留结果枝组与结果 枝。树形图见 附录 A 图 A.1。 b) 两主枝有侧枝 Y 字形 。 适宜株行距( 2.5 3.0) m ( 5.0 7.0) m。结构为:树高 3.5 m 4.0 m,主干高 40 cm 50 cm,每树选留两主枝伸向行间,每主枝侧面错落配备侧枝 1
18、 个 2 个,主 枝间夹角 50 70,侧枝与主枝呈 60 80夹角。树形图见 附录 A 图 A.1。 c) 多主枝无侧枝 Y 字形 。 适宜株行距( 2.5 4.0) m ( 5.0 7.0) m。基本结构为:树高 3.5 m 4.0 m,主干高 30 cm 60 cm,每株树选留三主枝或多主枝伸向行间,主枝间夹角 60 80, 主枝长度 4 m 5 m。在主侧枝上均匀分布中小型结果枝组和结果枝。树形图见 附录 A 图 A.2。 7.1.1.2 三主枝开心形 基本结构与三主枝自然开心形 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树高增加到 3.5 m 4.0 m,骨干枝角度减小,一 般为 30 35 ,主枝长度增加
19、,每个主枝上配备 3个 4个侧枝,第一侧枝距地面高度 1.2 m 1.5 m, 侧枝与主枝夹角 70 80 ,第二侧枝位于第一侧枝对侧,距离第一侧枝 60 cm 80 cm,一、二侧枝着 生在主枝背后斜侧,同侧主枝间距 1.2 m 1.5 m。在主侧枝上均匀分布中小型结果枝组和结果枝。 树形 图见 附录 A图 A.3。 7.1.2 整形要点 7.1.2.1 Y 形树形整形技术 Y形树形整形应符合 下列 规则 。 a) 第一年整形,苗木定植后随即定干,干高 50 cm 90 cm,新梢长到 20 cm 左右时,选留整形带 内生长健壮的 3 个 5 个新梢,抹除其余新梢;新梢长到 40 cm 50
20、 cm 时,在选留间距 15 cm 20 cm、方向垂直伸向行间、分枝角度 30 度左右的 2 个新梢做主枝。冬剪时主枝头延长枝的饱 满芽处中短截,促进主枝生长,同时疏除主枝头以下竞争枝、背上直立枝和强旺枝,留两侧枝 和背后枝,并根据培养有无侧枝树形的规则,选留侧枝或侧生枝组。 b) 第二年整形, 生长期保持主枝延长枝头优势,控制竞争枝。新梢长到 40 cm 50 cm 时选留、调 整主枝延长枝。按树形应在主枝两侧或利用二年生枝组选留主枝的第一侧枝或大型枝组,其余 枝条应运用拿枝、扭枝或重剪梢等手法,培养成中小结果枝组。冬季修剪时骨干枝枝头继续中 短截,枝头不留结果枝。 c) 第三年整形,生长
21、季加短截剪梢、疏枝技术运用。冬剪时,主侧枝延长枝可适当留结果枝,减 缓树体外延势头,防止后部枝组衰弱,留果多少应视空间大小,生长势强弱而定,空间小、生 长势强多留果,反之应少留或不留。 7.1.2.2 三主枝开心形整形 三主枝开心形整形应符合 以下规 则 。 a) 第一年整形,苗木定植后,在距地面 30 cm 50 cm 处定干,剪口下 20 cm 30 cm 应留饱满芽, 作整形带。当新梢长到 20 cm 时,选留 3 个 4 个壮梢,开张角度为 70 80向上生长,培 养成主枝。冬剪时选留三个方位合适的分枝做主枝,其余较大的分枝疏除。主枝延长头一般根 据生长势及芽饱满程度中短截,生长势缓和
22、、骨干枝开张的品种,剪口芽应留内生芽或侧生芽; 直立性强的品种,留外芽或侧芽。 b) 第二年整形,生长季保持主枝延长枝头生长优势,控制竞争枝。新梢长到 40 cm 50 cm 时选 留、调整主枝延长枝。应在离 主干 40 cm 处与主枝呈 40 60选留旺枝培养成第一侧枝,其 余枝条应运用短截、拿枝、扭梢、疏枝等手法,培养成结果枝或结果枝组。冬季修剪时对主、 侧骨干枝枝头继续中短截,对其下结果枝疏除。 DB42/T 473 2021 6 c) 第三年整形,主侧枝延长枝 可适当留结果枝,减缓树体外延势头,防止后部枝组衰弱,留果多 少应视空间大小、生长势强弱而定,空间小、生长势强多留果,反之应少留
23、或不留。 修剪 7.2.1 修剪原则 桃树生长旺盛,易形成树冠郁闭,应重视夏季修剪。同时桃修剪量大,为节省用工,提倡以疏枝修 剪为主简化修剪技术。 7.2.2 修剪要点 7.2.2.1 生长季修剪 桃树的修剪全年一般 可进行 4次 5次,其修剪的次数 应 因品种、树龄、树势等具体条件而异, 应符 合下列规则 。 a) 第一次修剪 。 抹芽,配合疏果作业进行。一般在新梢长 5 cm 左右时抹芽,把无生长空间的徒 长芽、竞争芽以及一年生枝基部的对生芽全部抹去,同一芽位上萌生的双芽或三芽,选留 1 个, 其余全部抹除 。 b) 第二次修剪 。 控梢,调整枝梢角度,疏枝改善冠内光照。一般在桃树新梢长
24、30 cm 40 cm 时( 5 月中下旬)进行。对长度大 40 cm 的直立型果枝进行轻摘心,控制旺长;空间大的徒长枝留 4 芽 5 芽短截,以促生分枝,培养枝组;主侧枝延长头的竞争枝回缩剪至副梢部位,无副梢时 轻摘心 。 c) 第三次修剪 。 一般在采果后的 6 月下旬或 7 月上旬进行。对结果后的下垂枝、病虫枝及时疏 除;对直立果枝上次摘心后长出的副梢,留下面 1 个 2 个,将上部全部剪除;主侧枝头生长 过旺时,在 15 cm 18 cm 处选留适当的副梢换头 。 d) 第四次修剪 。 一般在 9 月中下旬进行,及时疏除过密枝和无用枝。 7.2.2.2 冬季休眠期修剪 幼树期及初结果期
25、,应以整形为主,对骨干枝、延长枝适度短截,培养树体骨架 ,以尽快扩大树冠; 对非骨干枝轻剪长放,培养各类结果枝组,促进结果。对盛果期结果以维持树势,培养更新各种类型的 结果枝组,防止树体早衰和结果部位外移。 8 花果管理 保花保果 对坐果不稳的桃品种,或出现花期低温阴雨天气时,在花期叶面喷施硼、磷、锌等叶面肥(如 0.1% 硼砂 +0.2%磷酸二氢钾)进行保花保果。 控旺促花 桃树落花后至新梢抽发期是坐果的敏感时期,在落花后新梢长至 10 cm 15 cm采用 15%调环酸钙或 15%多效唑 150倍 300倍液叶面喷施控梢,促进坐果。对不易成花品种可在 7月中下旬叶面喷施 15%调环 酸钙或
26、 15%多效唑 150倍 300倍液。 人工授粉 DB42/T 473 2021 7 对花粉不稔的品种应配置一定的授粉品种,如花期遇低温多雨等不良天气时,需采用人工授粉。人 工授粉应在疏花蕾之后进行, 从花粉多的桃树品种采集气球状花,及时取下花药,摊在干净的纸上,在 室内阴干或在 25 左右下低温烘干。 用棉球、毛笔等蘸取花粉点授在无花粉桃品种的雌蕊柱头上,也 可用效率更高授粉器进行人工授粉。 疏花疏果 8.4.1 疏花 对自然坐果率高的品种,在花蕾期和盛花期疏除部分花枝、减少坐果后的疏果工作量。一般建议长 果枝留 5个 6个单花蕾,中果枝留 3个 4个,短果枝和 花束状果枝留 2个 3个健壮
27、花蕾,预备枝上不留 花蕾。长果枝疏掉枝上部和后部的花蕾,留中间的花蕾;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则去掉后部的花蕾,留前 部花蕾。在双花芽的节位,一般只留 1个花蕾,应留果枝两侧或斜下方的花蕾。 一般情况下,全树疏花 蕾量在 50左右,盛果期树和坐果比较稳定的品种,疏花量可达 70%。 8.4.2 疏果 一般 4月中下旬至 5月上旬之间完成。一般建议大果型品种留果( 6000 8000)个 /667 m2,中果型品 种( 8000 12000)个 /667 m2,小果型品种可通过疏枝来疏果,将产量控制在( 1500 2000) kg/667 m2。 具体方法按 NY 5114有关规定执行。 防裂果 对易
28、裂果的品种,在果实膨大前需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在果实迅速膨大期用稻 草、薄膜等进行地面覆盖; 对果实表面喷施活性钙肥,如氨基酸钙;加强夏季修剪,改善树冠内光照, 果实套袋和 避雨栽培措施,均可减轻果实裂果。 9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预 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方法,减少有害生物发生。农药合理使 用按照 GB/T 8321.10规定执 行。 主要病虫害防治类型 主要病害:褐 腐病、炭疽病、穿孔病、灰霉病、白粉病、缩叶 病、根癌病、流胶病等 。主要虫害: 蚜虫、桑白蚧、桃蛀螟、食心虫、桃红颈天牛、叶蝉、红蜘蛛、蝽象等虫害。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29、 及时间伐,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加强肥水,合理负载,保持树体健壮。采取剪除病 虫枝、人工捕捉、清除枯枝落叶、深翻树盘、地面秸秆覆盖、地面覆膜、科学施肥等措施抑制或减少病 虫害发生。 9.3.2 物理防治 DB42/T 473 2021 8 通过园间安置黑光灯或频振式灯可诱杀桃小食心虫、桃蛀螟、蝽象、叶蝉、象鼻虫等多种害虫,测 报防治时期;利用迷向剂等性诱剂干扰梨小、桃小等食心虫交配产生后代;利用粘性黄板等色板诱杀桃 蚜虫、叶蝉等。 9.3.3 生物防治 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生物防治蚜虫、红蜘蛛等;利用肿腿蜂防治桃红颈天牛;利用土壤 杆菌 K84防治桃根癌病。 9.3.4 化
30、学防治 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 药(如石硫合剂和硫悬浮剂), 不应 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 畸、致癌、致突变农药。使用农药参照 GB/T 8321.10规定执行。具 体防治详见附录 B. 10 采收、包装、贮运 采收 在七八成熟的硬熟期,果实较耐贮藏和便于长途运输,远销桃以此期采收为宜。而就近鲜销则应达 到九成熟或充分成熟为宜。采摘时 轻采轻放,认真装运,避免伤果。 分级 采 收后拣出残、伤、畸形、污垢果实,并按大小分级。按单果质量分别定为特级、一级、二级和等 外级。按 NY/T 1792桃等级规 格进行分级。 包装 包装箱用瓦楞纸箱、钙塑箱或塑料周转箱包装,箱面 应有通气孔。常用包
31、装箱容量规格 5 kg 10 kg, 最大的不超过 20 kg。箱内衬纸或聚苯泡沫纸,高档果用泡沫网套单果包装,或用浅果盘单层包装。果实 采后应尽快运销,提倡采后预冷,降温散除田间热后分级包装。 运销 长途运销最好采用自动制冷保温车或保温车,用普通车运输时应用棉被包裹保温。 轻装轻卸,防止 碰伤挤压。防晒、防热、防雨淋。 DB42/T 473 2021 9 A A 附录 A (资料性) 主要树形图 主要树形图见图 A.1、 A.2、 A.3。 图 A.1 二主枝无侧枝和有侧枝“ Y” 字形 图 A.2 三主枝无侧枝小冠形 DB42/T 473 2021 10 图 A.3 多主枝自然开心形 DB
32、42/T 473 2021 11 B B 附录 B (资料性) 湖北省早熟桃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湖北省早熟桃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表 B.1。 表 B.1 湖北省早熟桃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编号 物候期 防治对象 防治措施 1 休眠期( 12 月上旬 -翌年 2 月 越冬病虫害 清除病枝、僵果,枯枝、杂草等 ; 萌芽前期喷 2-5 波 美度石硫合剂,对上一年穿孔病发生重桃园用 1: 2: 120 波尔多液或其它铜制剂次 。 2 萌芽至开花期( 3 月中旬 -4 月上 旬) 穿孔病、缩叶病; 蚜虫、叶蝉 桃花膨大期喷洒 45晶体石硫合剂 30 倍液;萌芽期 对蚜虫、叶蝉发生早桃园可提早防
33、治一次,可选用吡 虫啉、啶虫脒、吡异同飞,螺虫乙酯、氟啶虫胺腈、 氟啶虫酰胺等杀虫剂,蚜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已产生 抗性较强 ,应与当前主要杀蚜剂复合或交替使用 ; 花 后再喷施一次 代森锰锌、福美锌、福美双等保护性杀 菌剂喷施。 3 新梢生长期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 ) 褐腐病、穿孔病、炭疽病; 蚜虫、梨小食心虫、潜叶蛾、叶 蝉、红颈天牛 坐果期重点防治炭疽病、褐腐病、穿孔病,可用代森 锰锌、福美锌、福美双等保护性杀菌剂 +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 丙环唑等 内吸性杀菌剂;对上一年穿孔病发生重的 桃园或根据降雨天气情况,加强防治,可选用农用链 霉素
34、、中生菌素、噻唑锌、喹啉铜等药剂;重点防治 蚜虫,应交替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对发生梨小食 心虫、潜叶蛾、红蜘蛛等可用阿维菌素、高效氯氢菊 酯、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防治 ; 红颈天牛防 治:释放天敌肿腿蜂、花绒寄甲等 +人工掏挖蛀道,防 治幼虫和蛹。 4 幼果生长发育期 (5 月中旬至 6 月 上旬 ) 褐腐病、疮痂病、穿孔病、炭疽 病; 绿盲蝽、桃蛀螟、梨小食心虫、 红蜘蛛、潜叶蛾、桑白蚧、叶蝉 重点防治褐腐病、疮痂病,兼防炭疽病果实病害,可 用吡唑醚菌酯、咪鲜胺、氟咯菌腈、戊唑醇、己唑醇、 氟硅唑、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从 谢花后开始,每 10 14 天喷施一次,可有效
35、防治疮 痂病。对穿孔病可农用链霉素、中生菌素、噻唑锌、 喹啉铜等药剂防治; 重点对蚜虫、绿盲蝽、桃蛀螟、 红蜘蛛等可用 甲维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氢菊酯、氯 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等药剂; 防治红颈天牛:药 剂喷干或灌根 +人工捕捉成虫,防治补充营养和产卵 的成虫; DB42/T 473 2021 12 表 B.1 湖北省早熟桃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续 ) 编号 物候期 防治对象 防治措施 5 成熟期 (6 月中旬至 9 月 ) 褐腐病、炭疽病、穿孔病、流 胶病; 梨小食心虫、红蜘蛛、桃蛀螟、 潜叶蛾、叶蝉、梨网蝽、红颈 天牛、蚱蝉 果实采收期,严禁用药,可采用清除园间杂 草、采前修剪、 地面覆盖薄膜等降低湿度的措施,减轻果实病害的发生; 采后全园用药统防 1 2 次,重点防治叶蝉、梨小、红蜘蛛、 梨网蝽等虫害; 7 9 月高温干旱期加强田间灌溉,预防流 胶病发生 。 6 采收后至休眠期 ( 10 月至 12 月 ) 红颈天牛、叶蝉、梨网蝽、桑 白蚧等害虫 石硫合剂涂干; 10 月落叶前全园用药统防 1 次,重点防治 叶蝉、蚜虫、梨网蝽等虫害 ; 红颈天牛:释放天敌 +人工掏 挖,防治老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