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DB 42 湖 北省 地方 标准 DB42/T 1669 2021 香榧种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orreya grandis cv. Merrillii planting 2021 - 04 - 01 发布 2021 - 06 - 01 实施 湖北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1669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植区域 . 1 5 苗木培育 . 1 6 建园 . 3 7 抚育管理 . 4 8
2、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5 9 果实采摘与处理 . 5 附录 A(资料性) 香榧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6 DB42/T 1669 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林业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北林宝香榧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英山县有良香榧 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起草人:李爱华、赵剑平、李坤位、郑 怀、徐楠林、廖正茂、李金柱、向珊珊、刘
3、龙章 。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系电话: 027-86952116,邮箱: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系电话: 027- 86952109,邮箱: 。 DB42/T 1669 2021 1 香榧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香榧种植区域、苗木培育、建园、抚育管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果实采摘与处 理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香榧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4、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773 香榧籽质量要求 DB42/T 988 园林树木控根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香榧 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 红豆杉科榧树属常绿乔木,是榧树自然变异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优良类型。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它集果用、油用、药用、材用、绿化、观赏于一体,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 果。 假种皮 aril 香榧种子外面包裹的绿色 外种皮。 4 种植区域 湖北省武陵山区、幕阜山区、大别山区、秦巴山区
5、海拔高度 100 m 1000 m山地、丘陵、岗地 ,土质 疏松、土层深厚的区域。最适宜区域 海拔 200 m 800 m。 5 苗木培育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5.1.1 种子采集 DB42/T 1669 2021 2 选择适应性广 ,亲和力强的 木榧、巴山榧或 香榧作为砧木。 在假种皮部分开裂、榧实开始脱落时采 种。种子品质按 LY/T 1773执行。 5.1.2 种子处理 5.1.2.1 种子贮藏。榧果采收后在室内堆放 6 d 10 d,脱去假种皮。榧实平摊于阴凉处,厚度不超过 30 cm,覆草保湿。 5.1.2.2 种子消毒。参照 GB/T 6001执行。 5.1.2.3 催芽。 11 月
6、上中旬于塑料大棚内做好 10 cm深、长宽随棚大小、种子量而定的催芽池,种子 平铺或者与沙交替平摊 4 cm 6 cm 厚,上盖珍珠岩或谷壳或稻草 5 cm 保温保湿,再于池上搭盖顶高 1 m 的小拱棚。 圃地育苗 5.2.1 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做育苗圃 地。地播育苗选择坡度宜小于 15缓坡地,容器育苗选 择地面平坦、铺装地布或裸露地,相关技术指标按 LY/T 1000执行。 5.2.2 苗床整理及土壤消毒 11下旬至 12月中旬,土中施入 45 T/ha 75 T/ha腐熟 有机肥 、磷肥并进行翻耕,依地形地势做出宽 1.2 m、厢沟深 30 cm苗床。土壤消毒方法按
7、DB42/T 988执行。 5.2.3 播种 2月上 旬 至 3月下旬选择胚根长 0.8 cm 1.2 cm的种子分批播种。 条播。行距 25 cm 30 cm,株距 8 cm 10 cm,播后覆细土或沙 2 cm 3 cm。 容器育苗 5.3.1 基质配制 沙壤土(腐殖质土) :泥炭 :珍珠岩 =4:3:3,再加入 15%腐熟有机肥和 5%钙镁磷肥配制混匀。 5.3.2 基质消毒 按 DB42/T 988执行。 5.3.3 点播 5.3.3.1 容器规格:口径 5 cm 8 cm、高 10 cm 15 cm的无纺布或塑胶容器。 5.3.3.2 播种:每容器内播 1粒经催芽萌发的种子,胚根朝
8、下, 深度 3 cm 4 cm。 播种后的管理 5.4.1 搭阴棚 播种后搭小拱棚,上盖透光率 50%遮阳网。 5.4.2 除草松土 及时清除苗床内的杂草 。 DB42/T 1669 2021 3 5.4.3 水肥管理 及时喷、浇水,雨季及时清沟排渍。苗木出土 5 cm 10 cm喷施 0.2% 0.3%尿素加 0.2% 0.3%磷酸二 氢钾,或根 施 腐熟的稀薄有机肥。间 隔 25 d一次,共 3次。 嫁接 5.5.1 砧木规格 砧木培养 2年后可以嫁接。 5.5.2 接穗采集 选择通过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的香榧良种或本省优良单株采集接穗。采集已 结实 香榧母树 树 冠外围
9、 1年 2年 生枝条做穗条,粗度 0.2 cm 0.4 cm。 5.5.3 嫁接时间与方法 嫁接时间为 2月 4月、 9月上旬 10月 中旬 ,用劈接、插皮接、 切接 、贴枝接,秋接 待接穗成活后 再断 砧。 5.5.4 嫁接苗管理 5.5.4.1 除萌。嫁接后定期检查穗条芽变化,并及时清除嫁接口周边砧木萌芽、萌孽枝。 5.5.4.2 解绑。待嫁接成活、新生枝木质化 后 解除嫁接膜。 5.5.4.3 支撑或截梢 。接穗生长 30 cm用 细木棍绑扎固定,或于 20 cm处截 梢 。 5.5.4.4 抚育管理。见 5.4.3. 苗木出圃 5.6.1 苗木规格 嫁接苗培育 2年以上出圃。苗高 35
10、 cm, 地径 0.8 cm。 5.6.2 出圃与运输 5.6.2.1 起苗与包扎。圃地育苗深秋至春季芽萌动前带土起苗,用塑料袋包装。 5.6.2.2 三证一签。苗木检疫合格证、苗木质量检验合格证、苗木经营许可证和苗木产地标签齐全, 并注明树种(品种)和数量。 5.6.2.3 运输。起苗后尽快运输,并做好散热保湿工作,到目的地后尽早栽植或假植。 6 建园 立地条件选择 选择 年均 气温为 15 左右、极端温不低于 -16 ,年降水量 1000 mm 1900 mm, 向阳、半向阳地段, 坡度 25,土质疏松、土层厚度 80 cm, pH值 5.0 7.5的 生态条件良好 、无 污染源 的地区。
11、 整地 平地及坡度 10的缓坡地全垦 整地 ;坡度 10 25的丘陵、山地等高筑梯地,梯面宽 2 m 4 m,或 按照种植点挖鱼鳞坑。定植穴规格为 80 cm 80 cm 80 cm。 DB42/T 1669 2021 4 种植 6.3.1 种植密度 株行距为 4 m (5 m 6 m), 22株 /667 m2 28株 /667 m2。 6.3.2 种植时间 11月至 3月。 6.3.3 种植方法 6.3.3.1 苗木处理:圃地苗剪除烂根及伤根后种植。容器苗容器为可降解材料的,用刀在壁上竖划 2 条口 3条口,或剪去底后直接种植;难降解的材料,需脱去容器才可种植。 6.3.3.2 苗木定植:
12、定植穴回填土,踏实后与地面相平或略浅,苗木定植于穴面上起垄 种植, 垄高于 地面 20 cm 25 cm。定植时须苗正、根系舒展,打出树盘,充分灌水,待水渗后用细土封盖或地膜覆盖。 嫁接苗须保证嫁接口露出地面,栽后 5 d 7 d再灌水一次。 6.3.3.3 配置授粉树:按照雌雄比为 (20 30):1的比例配置雄株。雄株花期要与雌株花期相遇,利于 授粉。 7 抚育管理 幼林抚育管理 7.1.1 培篼 对栽植过深植株刨开根茎处土壤露出嫁接口以利透气;对根系裸露的植株及时培篼提高抗旱能力。 7.1.2 清除杂草 除草 2次 3次。 6月至 7月中旬除草深度不超过 10 cm; 8月至 9月可劈草
13、、灌。杂草、杂灌铺于林地或 翻埋于土中。 不应 使用 草甘膦等除草剂。 7.1.3 抹芽除萌 及时抹去嫁接口以下的萌芽、萌条。 7.1.4 整形 嫁接第 二年以摘顶为主,促发侧枝扩大树冠生长。枝条直立性强的以疏层分散型为主,即保留中心 领导干,主枝 5个 7个,分 2层 3层;树冠开张的以自然开心型为主,不保留中心领导干,保留 2个 3个二杈或三杈结构主枝。 7.1.5 水肥管理 及时做好夏秋季抗旱、雨季排涝工作。新栽苗木第 1年原则上不施根肥,可在生长季叶面喷施 0.3% 尿素和 0.2%磷酸二氢钾 。 1 年后每株 可环状沟施 50 g 80 g 尿素 , 80 g 120 g 复合肥 ,
14、 秋冬季可施 5 kg 10 kg腐熟有机肥 。 7.1.6 间作套种 DB42/T 1669 2021 5 留足 1.5 m树盘不耕作 , 在此范围外采用林药 、 林农 、 林草等模式间作套种 。 成林抚育管理 7.2.1 清园 秋冬季清除园中病虫果叶 ; 每年扩盘 、 垦复 , 深度 25 cm 35 cm; 用多菌灵 、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 、 3%护地净 45 kg/hm2混拌适 量细土撒于土壤 , 进行土壤消毒 。 7.2.2 施肥 采果后至秋冬季施基肥 8 T/ha 10 T/ha 有机肥加 5%钙镁磷肥 , 环状 或放射状 沟 施 。 生长期追施 0.3%尿素、 0
15、.3%磷酸二氢钾,配入 0.1%硼、 0.1%硒等微肥。 推荐采用测土配方施肥。 7.2.3 修剪 结果母枝不修剪,剪掉前一年结果枝,剪除枯枝、病虫枝、细弱内膛枝,回缩老弱枝更新复壮 。 8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 香榧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茎腐病 、褐腐病、绿藻、 蚧壳虫 、卷叶蛾、红蜘蛛、 金龟子等 。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科 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原则,以生物防治为核心,采用以营林 技术为基础,生物、药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方法 见附录 A。 9 果实采摘与处理 采摘 9月初至 10月上旬, 假种皮颜色由浓绿转为黄绿色,或假种皮中部出现裂纹时人工采摘
16、 。 采后处理 9.2.1 假 种 皮处理 采下的榧 实摊放 在干燥的地面,厚度不超过 20 cm, 7 d 10 d后手工脱皮或机械脱皮。 9.2.2 后熟处理 脱出假种皮的榧籽重新摊放于室内阴凉处,厚度不超过 20 cm,堆放 25 d 30 d。 DB42/T 1669 2021 6 A A 附录 A (资料性) 香榧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 A.1给出了香榧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 A.1 香榧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种类 危害时间及部位 防治方法 根腐病 Helicobasidium purpureum 3月至 5月,危害植株根部,导致 整株叶片发黄、枯萎。 1. 50 kg/
17、ha 150 kg/ha 硫酸亚铁用于土壤消毒 ; 2. 25%多菌灵、 7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喷洒或混拌基 质、榧实。 茎腐病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5月份始发生。根颈部位变褐、水 渍状、缢缩、皮层腐烂。 1.50 kg/ha 150 kg/ha硫酸亚铁用于土壤消毒 ; 2. 发病初期喷施 1:1:100波尔多液; 3.发病后喷施 25%多 菌灵 5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倍液。 褐腐病 Erwinia carotovora 4月底至 5月初始发病。危害种实。 榧蒲假种皮变黑、腐烂,种实基 部形成离层脱落,全籽成畸形果。 1.发病轻的可套袋隔
18、离病菌,降低发病率; 2.喷施 800 倍 1000倍代森锰锌或 5%菌毒清 500倍液。可在授粉 前后各喷一次 , 严重的可 15 d 30 d喷药一次 。 绿藻 Chlorella sp. 阴暗湿润环境都可诱发绿藻病。 绿藻滋生在香榧叶片上,使光合 作用受阻,失去有机养分来源。 1.不要过度密植,保证林内通风透光; 2.梅雨季节前 后 , 用晶体石硫合剂 1000 mg兑水 800 kg喷施防治 。 蚧壳虫 Coccoidea 7月至 9月为主要危害期。主要危 害枝叶。 1.用 50 g 10%吡虫啉乳油 +5倍柴油 2000倍液喷雾 ; 2.40%速扑杀乳油 1000倍液喷杀。 卷叶蛾
19、Lepteucosma torreyae 4月开始危害,一年 2代 3代危 害。危害香榧叶。 1.阿维苏云可湿性粉剂 450 g兑水 1000 kg, 或抑太保 粉剂 1000 g兑水 800 kg喷杀 。 2.20%杀灭菊酯 2500倍 喷雾。 红蜘蛛 Tetranychus cinnbarinus 危害盛期 5月至 7月。受害部位是 叶片。 1.10%吡虫啉乳油 +5倍柴油涂抹危害部位; 2.73%克螨 特乳油 1000 ml兑水 3000 kg, 5%尼索朗乳油 1000 ml兑 水 2000 kg喷施 。 瘿螨 Nelepella abiesis 4月底到 11月中旬均发生危害, 6
20、月至 7月最严重的。造成香榧落 叶,对当年果实产量、质量及次 年花芽形成均有影响。 发生期用 5%阿维菌素 2000倍液 2500倍液、或 20%杀 灭菊酯 1000倍液或 15%哒螨灵(扫螨净)等专用杀螨 剂 2000倍液 3000倍液等药剂喷雾。 铜绿丽金龟 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 3月至 4月 , 当土壤温度达到 5 以上时,以幼虫取食苗木嫩茎。 1、 用 3%护地净 45 kg/hm2, 混拌适量细土 , 撒于土壤 杀虫 。 2、 在蛴螬幼虫期 , 每 666.7 m2用蛴螬专用型白 僵菌 1.5 kg 2 kg, 与 15 kg 25 kg细土拌匀 , 顺垄条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