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B 44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4322021 肉牛发酵床饲养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fermentation bed feeding system of beef cattle 2021 - 06 - 30发布 2022 - 01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432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牛舍设计要求.2 5 发酵床制作与维护.2 6 饲养管理.3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发酵床养殖模
2、式牛舍(钟楼式屋顶)剖面图.4 DB36/T 1432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主要依据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新余市洪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九江市农业农村局、 吉安市农业农村局、高安市裕丰农牧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瞿明仁、许兰娇、付戴波、张庆生、宋荣荣、梁欢、杨食堂、杨建军、赵向辉、 李艳娇、易中华。 DB36/T 14322021 1 肉牛发酵床饲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肉牛发酵床技术的牛舍设计要求
3、、发酵床制作与维护、饲养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肉牛小栏垫料散养模式,南方地区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1339 肉牛育肥良好管理规范 DB36/T 473 育肥牛规模饲养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发酵菌剂 Microbial strains for litter fermentation 能够产生降解粪
4、污中大分子物质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包括植物乳杆菌、纳豆芽孢杆菌、解淀粉芽 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制作成粉状的菌剂使用。 3.2 垫料 Deep litters 粉碎的锯木屑、稻壳、秕谷、玉米芯、秸秆、禾本科野草等惰性原料,碳氮比高于25:1。 3.3 营养补充物 Nutritional additive 为垫料发酵菌种生长、增殖提供养分的麸皮、玉米面或米糠等添加物的总称。 3.4 发酵床 Fermation bed 将发酵菌剂、营养补充物与垫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按一定厚度铺设在牛床上的垫料层。 3.5 小栏散养 Small bar shed and free-ranging DB
5、36/T 14322021 2 将牛舍分成若干个小栏,不采用拴系而散养在牛舍小栏内的养殖方式。 4 牛舍设计要求 4.1 主体为双坡式,檐高4 m 左右。屋面两侧用采光材料进行延伸25 cm 30 cm 或两栋牛舍之间全 部用采光材料封闭。 4.2 牛舍的跨度为28m30m 。其中,中央走道比牛床高60cm ,中央走道及料槽宽4m ,两侧的牛床 (发酵床)12m13m ;每头牛的占地面积约10m2 。 4.3 牛床(发酵床)要高于地面5cm10cm ,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要通畅。 4.4 牛舍四面为开放式,三边用砖砌60cm 高的挡墙,在适当位置安装饮水设备。 4.5 其他要求按照 NY/T
6、1339执行。牛舍设计要求见附录 A 。 5 发酵床制作与维护 5.1 垫料原料准备 对垫料原料进行除杂、粉碎(1030目)或切短(1cm3cm )、含水量调节在20%50%,用料量 根据发酵床铺设的厚度及面积进行计算,预留10%左右用作进牛前铺设在发酵床的表层。 5.2 菌剂稀释 将发酵菌种与营养补充物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比例混合均匀。 5.3 垫料堆积发酵及铺设 5.3.1 在牛床上,将发酵菌剂按照40000 CFU/m3 6000 0CFU/m3 与垫料混合均匀,然后堆积成丘状或 梯状,表面覆盖透气性遮盖物进行堆积发酵。 5.3.2 发酵时间:夏季2d3d , 秋季3d5d ,冬季5d1
7、0d 。 5.3.3 将发酵好的垫料铺设到全部牛床上,厚度为40cm60cm 。 5.4 进牛前准备 在发酵铺设好的发酵床表层,再铺垫5cm10cm 的预留垫料原料,稳定24h 后即可进牛。 5.5 观察期 进牛7d 内观察发酵床湿度情况,垫料水分含量达到20%50%。 5.6 翻耙 5.6.1 进牛后,每周对出现局部粪尿堆积或过湿的位置进行翻耙1次2次,深度为15c 20cm , 补 充垫料原料。 5.6.2 当发酵床出现粪尿堆积或湿度过大时,应及时补充适量的垫料原料和发酵菌种,并调整好水分 含量。 5.7 垫料消毒及更换 DB36/T 14322021 3 每批架子牛出栏后,利用空栏期对发
8、酵床垫料重新堆积发酵消毒,发酵产生4060高温,杀 死有害病菌与虫卵。酵熟5d10d 后,摊平,厚度20 cm 左右,并增加新鲜的发酵垫料20 cm30cm , 稳定24h后可接纳新一批牛群。母牛发酵床至少每1.5年2年重新更换新的垫料或大部分清出。 5.8 发酵床消毒 发酵床也可使用喷洒消毒剂进行表面消毒。 6 饲养管理 6.1 饲养方式 采用小栏散养方式。每栋牛舍用移动的钢管划分若干个小栏,每个小栏的面积150m2 。 6.2 组群与饲养密度 将年龄、性别和品种等相似的牛组成一个小群,饲养在一个小栏内。饲养密度犊牛不低于3 m2 /头; 架子牛不低于6 m2 /头,育肥牛不低于8 m2 /头,母牛不低于12 m2 /头。每个小栏饲养数量应根据牛只 的饲养密度来确定。 6.3 饲养环境控制 按照NY/T 388执行。 6.4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 按照GB 13078和DB36/T 473执行。 DB36/T 14322021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发酵床养殖模式牛舍(钟楼式屋顶)剖面图 A.1 发酵床养殖模式牛舍(钟楼式屋顶)剖面图 见图 1。 图 1 发酵床养殖模式牛舍(钟楼式屋顶)剖面图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