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6 T 1404-2021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导则.pdf

    • 资源ID:1524110       资源大小:1.56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6 T 1404-2021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导则.pdf

    1、ICS 07.100.20 P 5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4042021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导则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river and lake(reservoir) health 2021 - 06 - 30发布 2022 - 01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4042021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指标体系. 2 5 评价指标及赋分标准. 3 6 评价方法. 15 附录A (规范性) 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计算与赋分. 19

    2、 附录B (资料性) 江西省河湖(水库)健康评价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 23 DB36/T 1404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水利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聚涛、胡芳、温春云、韩柳、杨平、楼倩、戴国飞、丁惠君、代涛涛、王法 磊、郭春晶、张洁、游文荪、方媛瑗、张兰婷、刘小佳、刘梦婷、吴小毛、谢睿、申思佳、周波、邓香 平。 DB36/T 14042021 1 河湖(

    3、水库)健康评价导则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江西省河湖(水库)健康评价的指标、标准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河流、湖泊及水库的健康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3598 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 GB 50201 防洪标准 SL 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395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Z 479 河湖生态需水评价导则(试行) 3 术

    4、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河湖(水库)健康 river and lake(reservoir) health 河湖(水库)生态状况良好,且具有可持续的社会服务功能。河湖(水库)生态状况包括水文水资 源、物理结构、化学和生物状况。可持续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指河湖(水库)在具有良好生态状况的基础 上,为人类社会提供满足和维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与效用的能力。 3.2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 evaluation of river and lake(reservoir) health 在河湖(水库)健康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对河湖(水库)的生态状况与社会服务功能以及二者的相 互协调性

    5、进行评价。 3.3 评价指标体系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用以表征河湖(水库)在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化学、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等属性状况的多项指 标。 DB36/T 14042021 2 3.4 评价单元 evaluation unit 根据评价目标的需要,将评价河湖(水库)分成有限的、范围确定的河段或区段。 3.5 河湖(水库)岸带 river and lake(reservoir)shore zone 河湖(水库)水边线至河湖(水库)影响消失的地带,是河湖(水库)水域与相邻陆地生态系统之 间的过渡带。 经地方政府批准划定了管理范围的河湖(水库),河湖(水库)

    6、岸带为河湖(水库)管理范围内由 枯水位边线至管理范围的陆域边缘向外延伸10m的区域。 未划定管理范围且有堤防的河湖(水库),河湖(水库)岸带为堤防内除枯水位水域以外的区域、 堤防及护堤地。护堤地宽度不足10m的延伸至10m范围。 未划定管理范围且无堤防的河湖(水库),河湖(水库)岸带为枯水位至陆向边缘线(即历史最高 洪水位或设计洪水位与岸边的交界线)的区域。 3.6 大型水生植物 macrophytes 植物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永久的或至少一年中数月沉没于水中或漂浮在水面上的高等植物类群,主 要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以及漂浮植物。 3.7 濒危性 endangered species

    7、threatened categories 物种生存的受威胁程度,即灭绝危险等级。 4 评价指标体系 江西省河湖(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江西省河湖(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层 目标层 准则层 河流 湖泊(水库) 指标尺度 指标属性 河流年均流量偏差率 入湖(库)年均流量偏差率 河段/湖(库)区尺度 必选 水文水资 源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证率 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 河段/湖(库)区尺度 必选 河岸带状况 湖泊(水库)岸带状况 断面尺度 必选 河流纵向连通性 湖泊(水库)连通性 河段/湖(库)区尺度 必选 物理结构 / 湖泊(水库)萎缩状况 湖泊(水库)尺度 必选 溶解氧状况

    8、溶解氧状况 断面尺度 必选 高锰酸盐指数 高锰酸盐指数 耗氧有机 物状况 五日生化需氧量 耗氧有机 物状况 五日生化需氧量 断面尺度 必选 总磷 河湖(水 库)健康 化学 营养状况 总氮 EI营养状态指数 断面尺度 必选 DB36/T 14042021 3 表1 江西省河湖(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续) 指标层 目标层 准则层 河流 湖泊(水库) 指标尺度 指标属性 氨氮 汞 汞 镉 镉 铬 铬 铅 铅 砷 砷 镍 镍 铜 铜 底泥重金属污染状 况 锌 底泥重金 属污染状 况 锌 断面尺度 必选 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 断面尺度 必选 浮游动物丰富度指数 浮游动物丰富度指数

    9、 断面尺度 备选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 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 指数 断面尺度 必选 /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 断面尺度 备选 鱼类保有指数/鱼类丰富度 指数 鱼类保有指数/鱼类丰富度 指数 断面尺度 必选 水鸟丰富度指数 水鸟丰富度指数 断面尺度 备选 生物 珍稀濒危物种濒危性 珍稀濒危物种濒危性 断面尺度 备选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河流/湖泊(水库)尺度 必选 供水水量保证率 / 河流尺度 必选 防洪工程达标率 / 河流尺度 必选 防洪 灌溉 / 湖泊(水 库)功能 满足状况 供水 湖泊(水库)尺度 必选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河流/湖泊(水库)尺度

    10、 必选 公众满意度 公众满意度 河流/湖泊(水库)尺度 必选 河湖(水 库)健康 社会服务 功能 公众环保意识 公众环保意识 河流/湖泊(水库)尺度 必选 5 评价指标及赋分标准 5.1 水文水资源 5.1.1 年均流量偏差率 河流/入湖(库)年均流量偏差率反映评价年内河流/入湖(库)平均流量偏差绝对值占多年平均流 量的百分比,按照公式(1)计算,指标数据结果赋分标准见表2,采用区间线性插值赋分(0分、100 分除外)。 %100 q QQQF )( (1) 式中: F(q)河流/入湖(库)年均流量偏差率,%; Q 评价年内河流/入湖(库)年平均流量,m3/s; 评价河流/湖泊(水库)多年平均

    11、流量,m3/s,以近30年的水文数据推算。 DB36/T 14042021 4 表2 年均流量偏差率指标赋分标准 年均流量偏差率(%) 赋分区间 -40 100 -60,-40) 80,100) -70,-60) 60,80) -80,-70) 40,60) -90,-80) 20,40) -95,-90) 0,20) -95 0 5.1.2 生态需水满足程度 5.1.2.1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证率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证率按照公式(2)计算,指标数据结果赋分标准见表3,采用区间线性插值 赋分(0分除外)。 %10DdEF (2) 式中: EF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证率,%; d评价年内日平均流量大

    12、于或等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天数,其中生态环境需水量取多年平均流 量的10%,多年平均流量采用不低于30年系列的水文监测数据推算; D评价年内天数。 表3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证率指标赋分标准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证率(%) 赋分区间 80,100 80,100 65,80) 60,80) 45,65) 40,60) 30,45) 20,40) 10,30) 0,20) 10 0 5.1.2.2 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 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是将湖泊(水库)评价年内一定周期的平均水位(日均水位、3日均水位、7 日均水位、14日均水位、30日均水位、60日均水位)与湖泊(水库)最低生态水位相比较,依据周期

    13、水位满足情况,赋予不同分值。其中最低生态水位的计算参考SL/Z479,可以采用天然水位资料法、湖 泊形态分析法或最小生物空间法。指标赋分标准见表4。 DB36/T 14042021 5 表4 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指标赋分标准 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 赋分 评价年日均水位ML 100 评价年日均水位ML,但3日平均水位ML 75 3日平均水位ML,但7日平均水位ML 50 7日平均水位ML 30 14日平均水位ML 20 30日平均水位ML 10 60日平均水位ML 0 注:ML为最低生态水位。 5.2 物理结构 5.2.1 河湖(水库)岸带状况 河湖(水库)岸带状况主要评价河湖(水库)岸带的稳定

    14、性、植被覆盖率以及人工干扰程度,按照 公式(3)进行计算,该指标赋分标准见表8,采用区间线性插值赋分(0分、100分除外)。 RC=0.334RBKS+0.333RBVC+0.333RDR (3) 式中: RC河湖(水库)岸带状况; RBKS河湖(水库)岸带稳定性赋分,取河湖(水库)护岸完备性、河湖(水库)岸基质类别、 河势变化情况、河湖(水库)岸坡坡度情况和河湖(水库)岸冲刷状况5个指标赋分均值,赋分标准见 表5; RBVC河湖(水库)岸带植被覆盖率赋分,为河湖(水库)岸带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率赋 分的平均值,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率赋分标准见表6; RDR河湖(水库)岸带人工干扰程度

    15、赋分,赋分标准见表7。 表5 河湖(水库)岸稳定性指标赋分标准 赋分 指标名称 100 70 30 0 河湖(水库)护岸 完备性 实施了护岸工程,无崩 岸 未实施护岸工程,无崩 岸 实施了护岸工程,有崩 岸 未实施护岸工程, 有崩岸 河湖(水库)岸基 质类别 基岩 岩土 黏土土质 非黏土土质 河势变化情况 主流走向稳定,河道主泓远离河岸 主流走向不稳定,河道主泓靠近河岸但不贴岸 主流季节性贴岸 主流常年性贴岸 河湖(水库)岸坡 度情况 河湖(水库)床岸坡坡 度小且近年来无变化 河湖(水库)床岸坡坡 度小,近年来坡度有变 化,但变化不明显 河湖(水库)床坡度大, 近年来坡度有变化,但 变化不明显

    16、 近年来河湖(水库) 床坡度明显变大 河湖(水库)岸冲 刷程度 无冲刷迹象 (近期内河湖(水库) 岸未发生变形破坏,无 水土流失现象) 轻度冲刷 (河湖(水库)岸结构 有松动发育迹象,有水 土流失迹象,但近期未 发生变形和破坏) 中度冲刷 (河湖(水库)岸松动 裂痕发育趋势明显,一 定条件下可以导致河湖 (水库)岸变形和破坏) 重度冲刷 (河湖(水库)岸水 土流失严重,随时可 能发生大的变形和 破坏,或已经发生破 坏) DB36/T 14042021 6 表6 河湖(水库)岸带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覆盖率赋分标准 河湖(水库)岸带植物覆盖率(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赋分 (75,100 (

    17、75,100 (40,75 (50,75 (10,40 (25,50 0,10 0,25 表7 河湖(水库)岸带人工干扰程度指标赋分标准 所在位置 序号 人类活动类型 河湖(水库)岸带临近 水域(水边线以内) 河湖(水库)岸 带 河湖(水库)岸带邻近陆域 (中小河10m以内,大河 30m以内,湖库50m以内) 1 硬性砌护 / -5 / 2 采砂 -30 -40 / 3 沿岸建筑物(房屋) -15 -10 -5 4 公路(铁路) -5 -10 -5 5 垃圾填埋场或垃圾堆放 / -60 -40 6 排污口 -5 -5 -2 7 农业耕种 / -15 -5 8 规模畜禽养殖 -10 -10 -5

    18、 9 渔业网箱养殖 -15 / / 注:流域面积大于等于3000km2以内的为大河,其余为中小河流。 河湖(水库)岸带人工干扰程度赋分=100+相应指标赋分值,小于0按0分算。 表8 河湖(水库)岸带状况指标赋分标准 序号 河岸带状况(RC) 湖(库)岸带状况 赋分区间 1 80,100 90,100 100 2 75,80) 85,90) 80,100) 3 70,75) 80,85) 60,80) 4 60,70) 75,80) 40,60) 5 55,60) 70,75) 20,40) 6 50,55) 65,70) 0,20) 7 50 0.4 0 DB36/T 14042021 8

    19、5.3 化学 5.3.1 溶解氧状况 对水体DO实测平均浓度(平丰枯三个水文期的浓度平均值)进行赋分,指标赋分标准见表12。 表12 溶解氧状况指标赋分标准 溶解氧状况(mg/L) 赋分 7.5,12 100 6,7.5) 80 5,6) 60 3,5) 40 2,3) 20 15 2 五日生化需氧量 mg/L 3 3.5 4 6 10 10 表14 耗氧有机物状况指标赋分标准 河流耗氧有机物状况 湖库耗氧有机物状况 赋分区间 85,100 80,100 80,100 70,85) 65,80) 60,80) 60,70) 50,65) 40,60) 45,60) 35,50) 20,40)

    20、30,45) 20,35) 0,20) 30 2.0 TP mg/L 0.02 0.1 0.2 0.3 0.4 0.4 NH 3-N mg/L 0.15 0.5 1.0 1.5 2.0 2.0 表16 营养状况指标赋分标准 营养状况 赋分区间 80,100 80,100 65,80) 60,80) 50,65) 40,60) 30,50) 20,40) 15,30) 0,20) 15 0 5.3.3.2 湖泊(水库)营养状况 湖泊(水库)营养状况应按照SL395的规定采用营养状态指数评价EI,指标赋分标准见表17,采 用区间线性插值赋分。 表17 湖库营养状况指标赋分标准 营养状态指数 赋分

    21、0,20 80,100 (20,50 60,80) (50,60 40,60) (60,80 20,40) (80,100 0,20) 5.3.4 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 采用底泥中汞、镉、铬、铅、砷、镍、铜、锌等重金属浓度占对应标准值(标准值参考GB 15618) 的百分比进行评估,重金属污染状况赋分时选用超标浓度最高的污染物倍数值,赋分标准见表18。 DB36/T 14042021 10 表18 重金属污染状况指标赋分标准 重金属污染状况 赋分区间 5 0 5.4 生物 5.4.1 藻类 5.4.1.1 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指标赋分计算方法按附录A.1确定。 5.4.

    22、1.2 浮游植物丰富度 采用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进行评价,按照公式(8)进行计算,赋分标准见表19,采用区间线性插 值,100分除外。 N SD ln 1 (8) 式中: D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 S物种总数; N所有种类总个体数。 表19 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指标赋分标准 D 赋分 5 100 3,5) 80,100) 2,3) 60,80) 1,2) 40,60) 0.5,1) 20,40) 0,0.5) 0,20) 5.4.2 浮游动物丰富度 采用浮游动物丰富度指数进行评价,指标参照公式(8)进行计算,赋分标准参见表19。 5.4.3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指标

    23、赋分计算方法按附录A.2确定。 5.4.4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评估湖(库)岸带湖(库)向水域内的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 植物四类植物中非外来物种的总覆盖度,赋分标准见表20,采用区间线性插值赋分。 DB36/T 14042021 11 表20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指标赋分标准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 赋分区间 1 100 0.8,1) 80,100) 0.6,0.8) 60,80) 0.4,0.6) 40,60) 0.2,0.4) 20,40) 0,0.2) 0,20) 5.4.5 鱼类 鱼类的评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下列指标参评。 5.5.5.1 鱼类保有指数 有

    24、鱼类种类历史调查数据的采用鱼类保有指数进行评价。指评价河湖(水库)评价年调查获得的鱼 类(非外来物种)种类数占1980s以前鱼类(非外来物种)种类数比例,按照公式(9)进行赋分。 100 FEFORFOE (9) 式中: RFOE鱼类保有指数赋分; FO评价河湖(水库)评价年调查获得的鱼类(非外来物种)种类数,种; FE1980s以前评价河湖(水库)的鱼类(非外来物种)种类数,种。 5.5.5.2 鱼类丰富度指数 无鱼类种类历史调查数据的采用鱼类丰富度指数进行评价,指标参照公式(8)进行计算,赋分标 准参见表19。 5.4.6 水鸟丰富度指数 水鸟丰富度指数参照公式(8)进行计算,赋分标准参见

    25、表19,列入国家、地方湿地名录的重要湿 地应选该指标进行参评。 5.4.7 珍稀濒危物种濒危性 指列入到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 卷中的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的濒危等级,赋分标准见表21,列入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名录的自然 保护区应选该指标进行参评。 表21 珍稀濒危物种濒危性指标赋分标准 濒危等级 赋分区间 无危 100 近危 80 易危 60 濒危 40 极危 20 灭绝 0 DB36/T 14042021 12 5.5 社会服务功能 5.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评价河湖(水库)的供水量占评价河湖(水库)的水资源总量的比例,按照公

    26、式(10)进行计算,指标赋分标准见表22,采用区间线性插值赋分。 WRU=WU/WR100%(10) 式中: WRU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WR评价河湖(水库)的水资源总量,万m3; WU评价河湖(水库)的供水量,万m3。 表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指标赋分标准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赋分 15,31 100 12,15),(31,34 80,100) 9,12),(34,38 60,80) 6,9),(38,41 40,60) 3,6),(41,44 20,40) 0,3),(44,100 0,20) 5.5.2 河湖(水库)功能满足状况 5.5.2.1 河流供水水量保证率 供水水量保证率按

    27、照公式(11)进行赋分。 100 )( 1 1 n i i n i ii D w pw R (11) 式中: RD供水水量保证率赋分; wi河流第i个供水工程的平均日供水量,m3/d; pi第i个供水工程的供水保证率(现状供水量与规划供水量的比例),%; n河流供水工程的总个数。 5.5.2.2 河流防洪工程达标率 防洪工程达标率指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占有防洪要求的堤防总长度的比例,按照公式(12)进 行赋分。 100 dn dofp LLR (12) DB36/T 14042021 13 式中: Rfp防洪工程达标率赋分值; Ld0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km; Ldn有防洪要求的堤防总长

    28、度,km。 5.5.2.3 湖泊(水库)功能满足状况 湖泊(水库)功能满足状况依据湖泊(水库)功能定位自选指标参评,指标赋分为湖泊(水库)各 功能指标赋分的平均值,按公式(13)进行赋分。 RLRFS=Average(RFC,RPI,RD)(13) 式中: RLRFS湖泊(水库)功能满足状况赋分; RFC防洪功能满足状况赋分,湖泊用防洪工程达标率(指达到防洪标准的堤防长度占现有防洪 要求堤防总长度的百分比),赋分标准见表23,采用区间线性插值赋分;水库用防洪能力(主要评价水 库防洪标准是否满足GB50201和SL252要求,水库泄洪建筑物的泄洪能力是否满足安全泄洪要求,洪 水是否能够安全下泄)

    29、,赋分标准见表24; RPI灌溉保证率赋分,指湖库现状可供灌溉用水水量与规划灌溉用水水量的比例,赋分标准见 表25,采用区间线性插值赋分; RD供水保证率赋分,指湖库现状供水量与规划供水量的比例,赋分标准见表26,采用区间线 性插值赋分。 表23 湖泊防洪工程达标率赋分标准 防洪保证率(%) 80,100 60,80) 40,60) 20,40) 0,20) 赋分区间 80,100 60,80) 40,60) 20,40) 0,20) 表24 水库防洪能力赋分标准 水库防洪能力 赋分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满足GB50201和SL252规范要求,洪水能够安全下泄 100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

    30、抗洪能力不满足GB50201和SL252规范要求,但满足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要求;或水 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满足GB50201和SL252规范要求,但洪水不能安全下泄 50 水库防洪标准及大坝抗洪能力不满足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要求 0 表25 灌溉保证率赋分标准 灌溉保证率(%) 80,100 60,80) 40,60) 20,40) 0,20) 赋分区间 80,100 60,80) 40,60) 20,40) 0,20) 表26 供水保证率赋分标准 供水保证率(%) 80,100 60,80) 40,60) 20,40) 0,20) 赋分区间 80,100 60,80) 40,60) 2

    31、0,40) 0,20) DB36/T 14042021 14 5.5.3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达标水功能区个数占评价水功能区总数的百分比。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按 GB/T 23598相关要求确定。按照公式(14)进行赋分。 100 R OSRF GGR (14) 式中: RSRF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赋分值; Go达标的水功能区个数,个; GR评价水功能区总数,个。 5.5.4 公众满意度 公众满意度指标赋分按照公式(15)进行计算。 n R R n n PER P 1 nP )( (15) 式中: RPP公众满意度指标赋分; RPERn第n个有效调查公众的满意度赋分,赋分标准

    32、见表27; n有效调查公众人数,问卷(见附录B)调查中对河湖(水库)情况熟悉程度为“熟悉”或者“一 般”的人员总数。 表27 有效调查公众的满意度赋分标准 内容 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 赋分 很满意 100 满意 80 基本满意 60 不满意 30 有效调查公众的满意度(PERrn) 很不满意 0 注:有效调查公众的满意度基于附录B调查结果。 5.5.5 公众环保意识 公众环保意识指标赋分按照公式(16)进行计算。 n R R n n n PEC PE 1 )( (16) DB36/T 14042021 15 式中: RPE公众环保意识指标赋分; RPECn第n个有效调查公众的环保意识赋分,赋分标

    33、准见表28; n有效调查公众人数,问卷(见附录B)调查中对河湖(水库)情况熟悉程度为“熟悉”或者“一 般”的人员总数。 表28 有效调查公众的环保意识赋分标准 内容 公众环保意识调查结果 赋分 有,会主动参与河湖(水库)保护相关活动 100 偶尔有 50 有效调查公众的环保意识(PECrn) 没有 0 注:有效调查公众的环保意识基于附录B调查结果。 6 评价方法 6.1 评价年 以对河湖(水库)各评价指标开展调查监测的年份为评价年。物理结构、水化学、水生物于平、丰、 枯三个水文期各开展一次调查监测。 6.2 指标权重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指标权重见表29。 表29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指标权重

    34、 河流 湖泊(水库)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河流年均流量偏差率(0.04) 入湖(库)年均流量偏差率(0.04) 水文水资源 (0.11)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保证率(0.07) 水文水资 源(0.11) 最低生态水位满足程度(0.07) 河岸带状况(0.08) 河湖(水库)岸带状况(0.04) 河流纵向连通性(0.03) 湖泊(水库)连通性(0.04) 物理结构(0.11) / 物理结构 (0.11) 湖泊(水库)萎缩状况(0.03) 溶解氧状况(0.03) 溶解氧状况(0.03) 高锰酸盐指数 高锰酸盐指数 耗氧有机物状况 (0.05) 五日生化需氧量 耗氧有机物状况 (0.

    35、05) 五日生化需氧量 总氮 总磷 营养状况(0.08) 氨氮 EI营养状态指数(0.09) 汞 汞 镉 镉 铬 铬 铅 铅 砷 砷 锰 锰 铜 铜 化学 (0.21) 底泥重金属污染 状况(0.05) 锌 化学 (0.22) 底泥重金属污染状 况(0.05) 锌 河湖健康 (1.00) 生物(0.21) 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0.07) 生物(0.21) 浮游植物丰富度(0.07) DB36/T 14042021 16 表29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续) 河流 湖泊(水库)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浮游动物丰富度* 浮游动物丰富度*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0.

    36、07)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0.07) / 大型水生植物覆盖度* 鱼类保有指数/鱼类丰富度指数(0.07) 鱼类保有指数/鱼类丰富度指数(0.07) 水鸟丰富度指数* 水鸟丰富度指数* 珍稀濒危物种濒危性* 珍稀濒危物种濒危性*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0.06)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0.07) 供水水量保证率(0.06) / 防洪工程达标率(0.06) / 防洪 灌溉 / 湖泊(水库)功能满足状况(0.07) 供水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0.06)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0.07) 公众满意度(0.06) 公众满意度(0.07) 河湖健康 (1.00) 社会服务功 能(0.36) 公众环保意识(

    37、0.06) 社会服务 功能(0.35) 公众环保意识(0.07) 注:有*的为备选指标,对于有备选指标参评的河湖(水库),将准则层指标的权重平均分给该准则层下所在的各指标。 6.3 数据处理 6.3.1 河流健康评价数据处理 评价单元数据涉及断面尺度指标数据和河段尺度指标数据。 断面尺度指标数据来源于监测断面的野外现场监测,各评价单元数据采用评价单元内所有监测断面 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河段尺度指标数据来源于水文站实测监测数据或闸坝现场调研,各评价单元数据采用评价单元内所 有水文站点或各闸坝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河流尺度指标数据来源资料调研或问卷调查,以各指标数据进行评价。 6.3.2 湖泊(

    38、水库)健康评价数据处理 断面尺度指标数据来源于监测断面的野外现场监测,各指标数据采用湖泊(水库)内所有监测断面 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 湖(库)区尺度指标数据来源于水文站实测监测数据,各指标数据采用湖泊(水库)内所有水文站 点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计算。 湖泊(水库)尺度指标数据来源资料调研或问卷调查,以各指标数据进行计算。 6.4 健康评价赋分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赋分采用分级指标评分法,逐级加权,综合评分。 对河湖(水库)生态状况(水文水资源、物理结构、化学和生物状况)进行健康评价时,分别按照 评价单元进行健康赋分。根据评价单元健康赋分及其权重(评价单元长度占河流全长的比值;评价单元

    39、 DB36/T 14042021 17 面积占湖库面积的比值),计算得到评价河湖(水库)的生态状况健康赋分。社会服务功能是针对整个 河湖(水库)而言,不再进行分段评价。赋分计算表达式如下: 21 BHBHH RRR (17) n i siHiBH LRLR 11 (18) n Hsii HB A RAR 1i 1 (19) 11 1j jjHsiH WRR (20) 6 12 k kkHBH WRR (21) 式中: RH河湖(水库)健康状况综合评价赋分; RHB1河湖(水库)生态状况评价赋分; RHB2河湖(水库)社会服务功能评价赋分; Li评价单元i的长度,km; L评价河流的长度,km;

    40、 Ai评价单元i的面积,m2; A评价湖库的面积,m2; RHsi评价单元i生态状况健康评价赋分; RHj评价单元i生态状况健康评价指标j赋分; Wj评价单元i生态状况健康评价指标j权重; RHk河湖(水库)社会服务功能评价指标k赋分; Wk河湖(水库)社会服务功能评价指标k权重。 注:公示(18)仅适用于河流生态状况评价赋分,公示(19)仅适用于湖泊(水库)生态状况评价赋分。 6.5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标准 河湖(水库)健康状况分为5级,即健康、良好、一般、较差、差,评价标准见表30。 表30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标准 等级 健康状况 综合评价赋分 说明 1 健康 80,100 河湖(水库

    41、)健康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 2 良好 60,80) 河湖(水库)功能虽有一定程度受损,但仍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状况。 3 一般 40,60) 河湖(水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一定治理空间。 4 较差 20,40) 河湖(水库)处于不健康状况,亟需治理保护。 5 差 0,20) 河湖(水库)不具备水生态系统支持能力,需开展全面治理。 DB36/T 14042021 18 附 录 A (规范性) 生物完整性指数的计算与赋分 A.1 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A.1.1 参照点的确定 综合各点位水体理化因子,找出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点位作为参照点位。具体步骤如下: 主要影响因子识别 对评价河湖(水库)所有

    42、点位的水环境理化因子(pH、溶解氧、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 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筛选主要污 染因子;对筛选出的环境因子进行偏相关分析(Partial Correlation Test,PCT),显著相关(P0.05)的 两个水体理化因子仅保留其一,确定评价河湖(水库)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水环境因子。其中进行PCA 和PCT分析时,除pH值以外的所有水体理化数据均进行lg(x+1)数据转换。 参照点位的确定 对筛选出的环境因子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

    43、生境特点确定 评价河湖(水库)的参照点位。 A.1.2 候选参数的选择 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候选参数包括物种丰富度、敏感类群、群落多样性、相对丰度、生态型 和密度与生物量等六类共28个参数,见表A.1。 表A.1 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P-IBI)评价指标体系候选参数 序号 候选参数 参数描述 物种丰富度 A1 着生藻类总分类单元数 种水平上的物种数量 A2 硅藻总分类单元数 种水平上的硅藻物种数量 A3 绿藻总分类单元数 种水平上的绿藻物种数量 A4 蓝藻总分类单元数 种水平水功能的蓝藻物种数量 A5 着生藻类属的总数 噪声藻类属的总数量 A6 硅藻属的总数 硅藻属的总数量 A7 绿藻属的总

    44、数 绿藻属的总数量 A8 蓝藻属的总数 蓝藻属的总数量 敏感类群 A9 敏感性物种相对多度/% 所有敏感硅藻物种相对多度之和(),其中敏感物种的的定义为V i=4 群落多样性 A10 香农多样性指数 H=Pilog2Pi,式中Pi为群落中第i个物种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百分比 DB36/T 14042021 19 表A.1 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P-IBI)评价指标体系候选参数(续) 序号 候选参数 参数描述 A11 均匀度指数 J=H/Hmax, Hmax=log2S,S为总物种数 相对丰度 A12 硅藻分类单元相对多度/% 硅藻分类单元数/总分类单元数 A13 蓝藻分类单元相对多度/% 蓝藻分类

    45、单元数/总分类单元数 A14 绿藻分类单元相对多度/% 绿藻分类单元数/总分类单元数 A15 曲壳藻百分比/% 曲壳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16 桥弯藻百分比/% 桥弯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17 菱形藻百分比/% 菱形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18 舟形藻百分比/% 舟形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19 丝状绿藻百分比/% (刚毛藻目+丝藻目+双星藻目绿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20 颤藻百分比/% 颤藻目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21 硅藻百分比/% 硅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22 绿藻百分比/% 绿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23 蓝藻百分比/% 蓝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

    46、胞数 A24 极细微曲壳藻百分比/% 极细微曲壳藻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生态型 A25 可运动硅藻百分比/% (舟形藻属+菱形藻属+双菱藻属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A26 具柄硅藻百分比/% (异极藻+楔形藻属+曲壳藻属细胞数)/所有藻类细胞数 密度与生物量 A27 着生藻类叶绿素a含量(g/cm2) A28 单位面积着生藻类密度(个/cm2) A.1.3 核心参数的确定 着生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核心参数的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A.1.3.1 分布范围的筛选 若某指标在超过95%的样点得分均为零,则放弃该指标。 A.1.3.2 判别能力的筛选 比较其余候选指标的参照点位和受损点位的数值在百分之

    47、25-75分位数范围IQ(interquartile ranges) 内重叠的情况,并分别赋予不同的值。没有重叠,IQ=3;部分重叠,但各自中位数值都在对方箱体范 围之外,IQ=2;仅一个中位数在对方箱体范围之内,IQ=1;各自中位数值都在对方箱体范围之内,IQ=0。 只有IQ2的参数才作进一步分析。 A.1.3.3 相关性分析筛选 对箱体图判别筛选出的参数进行两两Pearson相关性检验,采用Maxted的标准,显著相关(P0.75的两个指标间高度相关,对高度相关的指数,取其中一个包含信息较多的指数进行计算。 A.1.4 评价参数分值计算 各评价参数分值采用比值法确定。 对于受干扰越强而值越低的生物指数,以95%分位数为最佳期望值,计算方法为:实际值/最佳期 DB36/T 14042021 20 望值。 对于受干扰越强而值越高的生物指数,以5%分位数为最佳期望值,计算方法为:(最大值-实际值) /(最大值-最佳期望值)。 各评价参数分值的分布范围为0-1,若大于1,则记为1。 A.1.5 赋分标准的确定及指标赋分 将各评价参数的分值进行加和,得到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值(P-IBI)。以参照点位P-IBI值由 高到低排序,取25%分位数作为最佳期望值,P-IBI值大于等于25%分位数值,赋分100分;小于参照 点位


    注意事项

    本文(DB36 T 1404-2021 河湖(水库)健康评价导则.pdf)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