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4342021 豇豆繁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ation of Cowpea 2021 - 06 - 30发布 2022 - 01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4342021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生产环境.1 5 原原种或原种选择.1 6 播前准备.1 7 播种与育苗移栽.2 8 田间管理.2 9 病虫害防治.3 10 采收.3 11 种子质量检
2、验.3 12 种子包装.4 13 种子贮藏.4 14 种子生产档案.4 附录A(资料性) 品种特征特性记载项目及描述.5 DB36/T 1434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华农种业有限公司、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淑英、周庆红、吴才君、张安波、郭丽虹、裴建明、周莺、万雅静、朱强龙 、 徐顺生、吴筑波、何亮红、孙静宇。 DB36/T 14342021 1 豇豆繁种技术规程 1
3、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豇豆繁种技术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生产环境、原原种和原种选择、播前准备、 播种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种子质量检验、种子包装、种子贮藏及种子生产档案 等。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区域内豇豆良种繁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凡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T 7415 农作物种子贮藏 GB/T
4、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3 农药的合理使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生产环境 宜选择有机质丰富、疏松、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条件良好的砂质土壤。前茬作物以葱蒜类、十 字花科蔬菜为佳,忌重茬或与其他豆科作物连作,需23年轮作或水旱轮作。采用空间隔离,豆类品种 间间隔距离应保持100m以上。 5 原原种或原种选择 应选择符合GB/T 3543要求的该品种原原种或原种进行繁种。 6 播前准备 6.1 整地作畦 DB36/T 14342021 2 整地前每667 m2施500 kg 600 kg商品有机肥和50kg三元复
5、合肥(N:P:K=15:15:15),深翻耙平, 然后做成1.0 m宽的高畦,沟宽35 cm40 cm。 6.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 d2 d,并用药剂拌种消毒。 7 播种与育苗移栽 7.1 直播 7.1.1 直播时期 春季直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地表下10 cm处地温稳定在12 以上即可直播;秋季 直播一般在7下旬8中旬为宜。 7.1.2 直播方法 采用穴播,播种穴深度3 cm4 cm;播前浇透底水,每穴播23粒饱满种子,播种后覆土厚度2 cm 左右。 7.1.3 用种量及密度 蔓生豇豆用种量为1.8 kg/667m22.0 kg /667m2,双行种植,垄面行距60 cm70
6、 cm,株距30 cm, 每穴保留2株3株;矮生豇豆用种量为2.8 kg/667m23.0 kg/667m2左右,双行种植,垄面行距40 cm 50 cm,株距25 cm,每穴保留2株3株。 7.2 育苗移栽 7.2.1 育苗 3月中下旬,在塑料大棚内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每穴播2粒3粒饱满种子,覆1 1.5 厚基质 盖籽,注意基质保湿。 7.2.2 移栽 移栽前去除杂株和弱株,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定植,每穴保留2株3株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8 田间管理 8.1 去杂保纯 在苗期、开花期、豆荚成熟期按照附录A描述性状标准,进行去杂除劣。 8.2 水肥管理 8.2.1 苗期 定植后进入幼苗生长阶
7、段,追施12次0.1%的尿素水溶液,及时中耕除草。 8.2.2 开花期 DB36/T 14342021 3 去除初花荚,及时追肥,每667m2施45%三元复合肥(N: P2O5 : K2O=15 : 15 : 15)10 kg15 kg。 8.2.3 豆荚成熟期 每隔7 d10 d施肥1次,每次每667 m2施45%三元复合肥(N: P2O5 : K2O=15 : 15 : 15)7.5 kg 10 kg,连施23次;盛花盛荚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加0.2%0.3%尿素水溶液12次。如遇高 温干旱,及时补水,保持土壤湿润。肥料使用符合NY/T 496要求。 8.3 植株管理 当幼苗长到2
8、5 左右时,及时搭架引蔓。整个植株生长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荚、畸形荚, 适当剪掉部分侧枝。 9 病虫害防治 9.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豆荚螟、烟粉虱、蚜虫、红蜘 蛛等。 9.2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的使 用化学药剂防治。 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合理轮作,晒垡消毒,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选用抗病品种,播种前进行种子 消毒,培育无病壮苗,平衡施肥,防止偏施氮肥,及时清沟排水等。 9.3.2 物理防治 采用黄板、杀虫灯、性引诱剂等诱杀害
9、虫。 9.3.3 药剂防治 苗期喷施一次广谱性杀菌剂预防叶斑病、锈病等病害。优先选用生物药剂,注意轮换用药,精准施 药,合理混用,严格掌握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所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 4285、GB/T 8321、NYT 393 的要求。 10 采收 豆荚黄软后,于晴好天气分期采收,晒干后及时脱粒,干燥凉爽处贮藏。在晾晒、清选、运输、包 装、贮藏等过程中严格防止混杂。 11 种子质量检验 按照GB/T 3543执行。 DB36/T 14342021 4 12 种子包装 按 GB 7414 执行。 13 种子贮藏 按GB/T 7415执行。 14 种子生产档案 由种子生产单位建立种子生产档案,保存
10、5年。 DB36/T 14342021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品种特征特性记载项目及描述 A.1 田间观察项目及描述 A 1.1 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日/月,下同)。 A 1.2 出苗期 子叶出土平展达50%的时期。 A 1.3 苗期 从子叶出土到植株第一花序现蕾前的时期。 A 1.4 初花期 植株第一花序开花达5%的时期。 A 1.5 开花期 开花植株达50%的时期。 A 1.6 种荚成熟期 籽粒完全成熟,达到本品种固有颜色,粒形、粒色已不再变化的植株达50%的时期。 A 1.7 生长习性 分蔓生、半蔓生、矮生。 A 1.8 分枝习性 分强、中、弱。 A 1.9 初花节位
11、植株第一花序着生的节位。 A 1.10 下胚轴颜色 分淡绿、绿、深绿、绿夹紫等。 A 1.11 茎色 分淡绿、绿、深绿、浅紫等。 A 1.12 花形 蝶形。 A 1.13 花色 分淡紫、紫、白、黄、粉、红等。 A 1.14 嫩荚颜色 分青、白、紫等。 A 1.15 嫩荚形状 线形。 A 1.16 杂株 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 A 1.17 劣株 生长不正常的植株。 A 1.18 种株的抗性 DB36/T 14342021 6 植株的抗病性分高抗、抗、不抗。 A.2 室内考种项目及描述 A 2.1 百粒重 按照GB/T 3543.7执行。 A 2.2 粒形 肾形。 A 2.3 粒色 黑、白、黄、褐、紫等,或带有花纹。 A 2.4 光泽 分有、微、无。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