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45. CCS S 2 安 城 2021 - 120 4 徽 城 市 轨 Echnical 09 - 03 发 徽 轨 道 交 specificat 发 布 安 省 交 通 钢 ion for ra 安 徽省市 场 地 钢 轨 打 ail grinding 场 监督管 理 方 打 磨 维 mainten 理 局 发 方 DB 维 修 技 ance of ur 发 布 34 标 34/T 396 技 术 规 ban rail tr 2021 - 1 准 4 2021 规 范 ansit 0 - 03 实 准 实 施 前言 . 1 范围 2 规范 3 术语 4 打磨 4.1 4.2 4.
2、3 4.4 4.5 4.6 5 打磨 5.1 5.2 6 打磨 6.1 6.2 6.3 6.4 6.5 参考文 献 . . 性引用文件 和定义 . 维修前检查 钢轨表面磨 耗 钢轨波磨测 量 钢轨廓形测 量 轮轨光带测 量 噪声检测 . 钢轨表面质 量 维修作业 . 线路打磨维 修 道岔打磨维 修 维修验收 . 粗糙度 . 宽度 . 平顺度 . 表面质量 . 钢轨廓形 . 献 . . . . . . 耗 测量 . 量 . 量 . 量 . . 量 检查 . . 修 . 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 次
3、. . . . . . . . . . . . . . . . . . . . . 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B34/T . . . . . . . . . . . . . . . . . . . . . 3964 2021 I . II . 1 . 1 . 1 . 1 . 1 . 2 . 2 . 3 . 3 . 4 . 4 . 5 . 6 . 7 . 7 . 7 . 7 . 8 . 8 . 10 DB34/T 3964 2021 II 前言 本文
4、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安徽交通职业技 术学院、安徽中标智能质量标准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明亮、陶治来、张标、郑俊锋、朱兵、丁智超、李志成、谢军平、朱东坡、 刘永、陈扬、陈志远、魏红星、马世平、冯强、葛鹏、豆振国、夏秀琳。 1 范围 本 文 道交通 钢 本 文 2 规范 下 列 仅该日 期 文件。 GB/ GB/ 3 术语
5、 下 列 3.1 小 半 由 于 3.2 垂 直 轨 顶 3.3 侧 面 钢 轨 3.4 波 浪 是 钢 3.5 光 带 列 车 4 打磨 钢4.1 4.1.1 文 件界定了 小 钢 轨打磨维 修 文 件适用于 安 性引用文件 列 文件中的 内 期 对应的版 本 T 3785.1 T 15173 电 和定义 列 术语和定 义 半 径曲线 m 于 受到地形、 直 磨耗 ver t 顶 面高度上 的 面 磨耗 side 轨 作用边由 于 浪 形磨耗 ra 钢 轨踏面因 磨 带 light ban 车 车轮在钢 轨 维修前检查 轨表面磨耗 测 测量基本要 求 城市 轨 小 半径曲线、 修 前检查、
6、打 安 徽省城市 轨 内 容通过文 中 本 适用于本 文 电声学 声 级 电 声学 声校 准 义 适用于本 文 inor radi 特殊地物 的 ical wear 的 磨耗,随 着 wear 于 轮轨关系 产 il corrug 磨 耗而形成 的 d 轨 顶面的滚 动 测 量 求 轨 道交 通 垂直磨耗、 侧 打 磨维修作 业 轨 道交通钢 轨 中 的规范性引 文 件;不注日 级 计 第1部 分 准 器 文 件。 us curve 的 影响,半 径 着 通过总重 的 产 生的磨耗。 ation 的 规律性不 平 动 、滑动, 车 通 钢轨打 磨 侧 面磨耗、 波 业 和打磨维 修 轨 打磨维
7、修。 引 用而构成 本 期的引用文 件 分 :规范 径 小于等于35 的 增加而增 大 平 顺,以下简 车 轮轮缘与钢 磨 维修 技 波 浪形磨耗 和 修 验收等内容 文件必不可 少 件 ,其最新 版 0米的曲线。 。 称波磨。 轨间的相互 作 技 术规 范 和 光带的术 语 。 少 的条款。 其 版 本(包括 所 作 用,在钢 轨 DB34/T 范 语 和定义, 规 其 中, 注日期 的 所 有的修改 单 轨 上留下的 亮 3964 2021 1 规 定了城市 轨 的 引用文件, 单 )适用于 本 亮 痕。 轨 本 DB34/T 396 2 4.1.1.1 使 4.1.1.2 以 和轨顶面
8、下 4.1.2 测 量 垂直 磨 钢轨 波4.2 4.2.1 钢 轨 波 量 波 4.2.2 波 长 的动力冲 击 波 波 波 波 钢轨 廓4.3 4.3.1 钢 轨 4.3.2 钢 轨 轨顶面作 为 4.3.3 钢 轨 检测左右 股 4.3.4 道 岔 道 2 个 岔 4.3.5 钢 轨 廓形各角 度 4 2021 使 用专用测 量 以 钢轨非工 作 下 16 mm 处测 量 范围 磨 耗测量范围 波 磨测量 轨 波磨测量 器 波 磨测尺的 测 量 ,主要用 于 波 磨测量仪 可 长 和波深(即 击 响应的影响 波 长 10 mm 波 长 30 mm 波 长 100 mm 波 长 300 m
9、m 廓 形测量 轨 廓形尺寸 的 轨 廓形测量 主 为 定位基准。 轨 打磨廓形 检 股 钢轨各三 处 岔 打磨廓形 测 道 岔内廓形 测 m 处(测点 个 截面位于 距 岔 区前后 10 0 轨 廓形测量 仪 度 示意图见图 量 器具测量 垂 作 边和非工 作 量钢轨垂直 磨 为 0 mm 15 器 具分为波 磨 测 量长度一般 于 钢轨局部或 可 用于钢轨长 波峰值)是 衡 不同。二者 结 30 mm,波 深 100 mm,波 300 mm, 波 1000 mm, 的 测量是对 钢 主 要包括便 携 检 测:车载检 测 处 。 测 点位置: 测 点为三个轨 MP1 和 MP2) 距 岔尾
10、1 m 2 0 m 内线路、 仪 参数要求: 2。 垂 直磨耗与 侧 作 边轨颚部 分 磨 耗和侧面 磨 5 mm,侧面 磨 磨 测尺和波 磨 为 1 m 1.2 定点波磨的 测 距 离连续测 量 衡 量钢轨波 磨 结 合起来共 同 深 值不大于 0 深 值不大于 波 深值不大 于 波 深值不大 于 钢 轨的外形 尺 携 式廓形仪 和 测 时每 1 km 道 截面共计 ,第二个截 面 m 处(测 点 站内正线、 检测精度 不 侧 面损耗。 分 为测量基 准 磨 耗值。 磨 耗测量范 围 磨 测量仪两 种 2 m,可对钢 轨 测 量和特征 分 量 。 磨 的重要的 两 同 反映波磨 的 .03
11、mm; 0.03 mm; 于 0.04 mm; 于 0.2 mm。 尺 寸、平直 度 和 车载廓形 检 处理一次 数 10 个测点( 面 位于导曲 线 点 MP5、MP6、 道岔间夹直 不 低于 0. 0 准 ,在标准 断 围 为 0 mm 2 种 类型,所 采 轨 纵向长度 分 析; 两 个指标。 不 的 轻重程度。 度 和扭曲度 等 检 测仪,采用 数 据; 手工检 测 如图 1 所示 线 中部(测 点 MP9 和 MP1 线等地段应 各 11 mm, 重 面内距离非 工 5 mm。 用的检测原 理 0.8 m 1 m 不 同波长和波 深 波磨允许 限 的检测。 便携式廓形 仪 测 时,
12、随机选 定 ):第一个 截 点 MP3、MP4 、 0); 各 设1个测 点 复 性不低于 工作边 2/3 轨 理为弦测法 : 范围内的波 磨 深的波磨对 列 限 值如下: 仪检测时以 左 定 直线和曲 线 截 面位于距 岔 、 MP7 和 MP 8 点 。 0.005 mm。 轨 头宽处 : 磨 进行测 列 车通过 左 右股钢 线 各100m 岔 前 1 m ),第三 P60 钢轨 轮4.4 4.4.1 4.4.2 4.4.3 4.4.4 线路、 站 4.4.5 噪4.5 轨光带测量 轮轨光带测 量 轮轨光带测 量 轮轨光带未 形 轮轨光带测 点 站 内正线、 道 现场钢轨光 带 光带宽度
13、异 光带中心 偏 光带局部 异 均宽度相 差 声检测 图1 量 是对钢轨 光 量 器具主要 包 形 成前,可 在 点 应避开砂 轮 道 岔间夹直 线 带 检测主要 根 异 常:光带 整 偏 离:光带 平 异 常:光带 中 差 :10 mm 。 道岔钢轨 打 图2 P6 0 光 带存在过 宽 包 括钢板尺 和 在 钢轨上喷 漆 轮 起落及焊 缝 线 等地段应 各 根 据光带的 宽 整 体平均宽 度 平 均中心线 位 中 存在长度 大 。 打 磨廓形、 波 钢轨廓形 各 宽 过窄、偏 心 和 车载式光 带 漆 ,经 1 2 天 缝 区域。 道 岔 各 设 1 个测点 宽 度和位置 综 度 小于 2
14、0 m m 位 置与轨面中 大 于 100 mm 的 波 磨及轮轨光 各 角度示意 图 心 及双光带 等 带 测量系统。 天 过车后测 量 岔 内轮轨光 带 。 综 合判断。 光 或大于 40 m 心线偏离 6 的 局部区域, 带 测量点 图 等 异常现象 的 量 钢轨光带。 测点如图 1 所 光 带异常判 定 m; mm; 该区域的 光 DB34/T 的 测量。 。 所示; 道岔 区 定 标准如下: 光 带宽度与 整 3964 2021 3 区 前后 100 m 整 体光带的 平 平 DB34/T 396 4 4.5.1 噪 声 列车 噪 磨。 4.5.2 噪 声 城市 轨 车 辆 地 轻
15、4.5.3 测 量 测量 应 声级校准 器 用声级校 准 定合格, 并 4.5.4 噪 声 4.5.4.1 噪 每 值 噪 其 4.5.4.2 当 钢轨 表4.6 4.6.1 应 采 4.6.2 正 常 4.6.3 对 磨 4.6.4 对 剥 4.6.5 对 正 接头每季 度 5 打磨维 修 4 2021 声 检测作用 噪 声检测是确 声 限制要求 轨 道交通系统 辆 类型 地 铁 轻 轨 量 方法 应 采用1级积 分 器 性能应符 合 准 器检查声级 并 在有效期限 声 检测 噪 声检测周 期 每 次等效声 级 值 不应大于 3 噪 声较大区 段 其 他特殊地 段 当 列车噪声 经 表 面质
16、量检 查 采 用巡检设 备 常 磨耗地段 测 磨 耗达到轻 伤 剥 离裂纹、 表 正 线钢轨现 场 度 应至少检查 修 作业 定钢轨打磨 周 中地铁和轻 轨 表1 地铁 和 适 分 式声级计, 合 GB/T 1517 计示值,偏 差 内使用。 期 : 级 Leq 的测量 dB; 段 测量周期每 段 噪声检测周 经 测量超过 限 查 备 与人工巡 视 测 量每年不 少 伤 的钢轨、 道 表 面裂纹和 擦 场 焊缝平直 度 1遍。 周 期的辅助 性 轨 列车噪声 等 和 轻轨列车 噪 适 行线路 地下 地下 地上 地上 地上 地上 其性能应 符 3 的规定。 测 差 不应大于 0 时间间隔不 应
17、周 不少于 1 次 期根据相关 要 限 值时,可 结 视 相结合的 方 少 于1遍, 异 道 岔及调节 器 擦 伤的检查 每 度 宜使用钢 轨 性 措施, 根 据 等 效声级Le q 噪 声等效声 级 符 合 GB/T 37 测 量前应使 用 .5 dB。声 级 应 少于 30s, 次 ,其他区 段 要 求执行。 结 合线路波 磨 方 式对钢轨 表 异 常磨耗地 段 器 应使用钢 轨 每 季度不少 于 轨 平直度测 量 据 噪声值结 合 的最大容 许 级 Leq 最大 容 位置 司机室内 客室内 司机室内 客室内 司机室内 客室内 85.1 规定, 用 1级声级 校 级 计和声级 校 毎个司机
18、 室 段 测量周期 每 磨 及病害情 况 表 面进行检 查 段 测量应每 季 轨 廓形测量 仪 于 1遍。 量 仪每年应 至 合 钢轨表面状 态 限值应符合 表 容 许限值 也可采用性 校 准器校准声 级 校 准器应经国 家 室 和客室至少 每 月不少于 1 进行打磨处 理 。 度不少于 1 遍 检测周期每 月 少检查 1 遍 态合理安排 周 表1的要求。 噪声限值( 分 80 83 75 75 75 75 能等效的其 他 级计。测量 结 家认可的计 量 少 应测量 3 次 次; 理。 遍。 月不少于 1 遍 ,对达到轻 伤 周 期性打 分 贝) 他 仪器。 结 束后再 量 单位检 ,数据差
19、遍 。 伤 的焊接 线5.1 5.1.1 5.1.1.1 系。 5.1.1.2 考表 2。 5.1.2 当 钢 0.1mm。 5.1.3 当 钢 磨轨顶 区 5.1.4 路打磨维修 预打磨 新线开通 前 轨顶区域 其中道岔 打 预防性打磨 钢 轨出现轻 微 周期性打磨 钢 轨发生需 打 区 域(-20 修理性打磨 前 应在轨道 精 (-10 +60 打 磨以确保轨 表2 打磨角度 -10 -5 -2 -1 0 1 2 3 4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5 60 微 病害或波 磨 打 磨处理的 病 +40)。 精 调完成后 进 , 见图 2 头廓形为主 P60 钢轨按
20、 磨 时,应进 行 病 害时,应结 进 行钢轨和 道 所示,下同 ,打磨量可 适 按 设计廓形预 打 行 预防性打 磨 合磨耗测量 周 道 岔预打磨, )打磨量宜 不 适 当减小。 打 磨的打磨 量 磨 。打磨轨 顶 周 期,检查 钢 以消除轨 顶 不 小于 0.2 量 参考值 打磨量/ m 0.150. 0.300. 0.250. 0.200. 0.200. 0.200. 0.250. 0.400. 0.500. 0.550. 0.650. 0.750. 0.750. 0.750. 0.650. 0.550. 0.400. 0.350. 0.300. 0.300. 顶 中心区域 ( 钢 轨表
21、面状 态 DB34/T 顶 面脱碳层, mm,各角 度 mm 25 40 35 30 30 30 35 50 60 65 75 85 85 85 75 65 50 45 40 40 ( -10 +10 态 ,必要时 进 3964 2021 5 改善轮轨 关 度 打磨量宜 参 )不小 于 进 行周期性 打 关 参 于 打 DB34/T 396 6 当预 防 消除病害, 钢轨 应 下要求: a) 确 b) 波 c) 擦 d) 钢 钢轨 表 光 带 轨顶 面 表面局部 微 (鱼 鳞 轨 面 5.1.5 高 速 预打 磨 a) 打 b) 单 c) 打 5.1.6 特 殊 人防 门 进行作业 或 5.1
22、.7 打 磨 既有 线 道岔 打5.2 5.2.1 道 岔 5.2.2 应 使 通打磨。 5.2.3 道 岔 5.2.4 道 岔 a) 廓 b) 道 廓 4 2021 防 性打磨不 能 再修正轨头 应 严格按照目 确 定光带修 形 波 磨地段钢 轨 擦 伤钢轨打 磨 钢 轨鱼鳞纹 应 表 面伤损 带 不良 面 擦伤 微 细疲劳裂纹 鳞 纹) 面 硌伤 速 打磨 磨 、周期性打 打 磨范围:+ 4 单 次打磨量 0 . 打 磨后轨面 粗 殊 地段 门 、防淹门、 道 或 作业难度 较 磨 周期及要 求 线 钢轨和道岔 打 磨维修 岔 打磨区域 包 使 用小机打 磨 岔 两端区间 线 岔 预打磨及
23、 预 廓 形修理主 要 道 岔打磨应 严 廓 形与模板 吻 能 恢复钢轨状 态 廓形。 标廓形进行 打 形 后轨头达到 轨 打磨后应消 磨 后轨面硬度 应 消除。 1 0 光带宽度 成 0. 0. 0. 磨推荐采用 高 5 -70 ; 01 mm 0.0 粗 糙度应小于 道 岔区、附 属 较 大,宜使用 小 求 的预防性打 磨 包 括岔区、 道 磨 “限打区” 线 路的钢轨 打 预 防性打磨 时 要 采用道岔尖 严 格控制打磨 吻 合为止,根 态 ,应进行 修 打 磨,同一 线 目标廓形; 除波磨; 不高于邻近 母 表3 钢 轨 限 0 km/h 成 段超过 50mm 5 mm 5 mm 5
24、mm 高 速打磨的 方 ; 2 mm; 8 m。 属 轨旁设备 区 小 型机械打 磨 磨 周期,应 按 道 岔间夹直 线 及“跳打 区 打 磨,宜在 道 时 ,道岔与 其 轨 修复专用 廓 量 ,直尖轨 顶 据 打磨量做 好 修 理性打磨 , 线 路打磨的 目 母 材轨面硬 度 轨 表面伤损 整 限 度 或连续出现 周 方 式,具体 标 区 段等特殊 地 磨 设备进行 人 按 照通过总 重 线 和站内正 线 区 ”,确保 道 道 岔打磨前 完 其 两端线路 的 廓 形模板( 或 顶 面从非工 作 好 顺坡,顺 越 打磨维修 限 目 标廓形原 则 度 50 HB; 整 治限度 100 km/h
25、周 期性宽窄变 化 0.35 mm 0.35 mm 0.35 mm 标 准如下: 地 段,大型 机 人 工打磨处 理 重 和钢轨病 害 线 。 道 岔打磨贯 通 完 成。 的 钢轨打磨 重 或 廓形仪) 和 作 边开始至 1 越 率不大于 0 限 度见表3。 钢 则 上应保持 一 化 车载或人 工 弦线测量 光 直尺、深 度 涡流探测 卡尺测量 机 械打磨设备 在 理 。 害 状态来确 定 通 ,道岔与夹 直 叠区域不应 小 和 1 m 直尺 等 /3(或 1/2 .8 ; 钢轨修理性 打 一 致。打磨后 需 测量方法 工钢板尺检测 光带变化 度尺测量 在这些特殊 地 定 。 直线或站内 正
26、小于 10 m: 等 工具; )轨头宽度 打 磨应先 需 达到以 光带宽度, 地 段无法 正 线应贯 区 域顶面 c) d) 6 打磨 粗6.1 打 磨 宽6.2 宽 度 a) b) 平6.3 平 顺 R300 和 R8 向+0.2 mm 55; 道岔打磨 以 顶面中部 为 维修验收 糙度 磨 面粗糙度 不 度 度 应符合下 列 轨顶纵向 中 余打磨区 域 沿钢轨纵 向 顺度 顺 度应符合 下 消除钢轨 微 应光滑、 平 钢轨顶面 平 轨距角角 度 前后光带 顺 0 区域打磨 廓 +0.6 mm。 直 以 多面切割 的 为 10 mm, 打 不 应大于 10 列 要求: 中 心线两侧 1 域
27、为 5 mm; 向 100 mm 范 下 列要求: 微 小缺陷及 锈 平 顺、无斑 点 平 直度 1 m 范 度 45,轨 距 顺 接无明显 突 廓 形公差为 竖 直 尖轨宽度 2 的 方式进行, 打 磨痕迹的 最 图 3 打 磨 m。 0 mm 区域 打 围内,打磨 平 锈 蚀,消除 钢 点 、使其适 应 范 围内允许 偏 距 角成圆弧 形 突 变,用 1 m 竖 直方向-0. 2 0 mm 50 mm 每个面的 最 最 大平面宽 度 磨 痕迹的最 大 打 磨平面最 大 平 面宽度最 大 钢 轨在轧制 过 应 列车速度; 偏 差为 +0.2 形 ; m 直尺和塞 尺 2 mm +0.2 m
28、断面区域仅 作 最 大宽度分 别 度 见图 3。 大 平面宽度 图 大 宽度为 10 大 变化量不 应 过 程中形成的 mm 0 mm; 尺 测量轨面平 m,R13 区 域 作 覆盖打磨 , 别 为:行车 面 图 mm,10 mm 应 大于打磨 平 轨 面斑点及 微 面凹凸误差 不 DB34/T 域 打磨廓形 公 , 打磨砂轮 角 面 5 mm、过 渡 25 mm 区域 为 平 面最大宽 度 微 小不平顺 , 不 超过 +0. 3 3964 2021 7 公 差为竖直 方 角 度为 4 渡 面 7 mm、 为 7 mm, 其 度 的 25%。 , 钢轨表面 3 mm 0 mm。 方 其 DB3
29、4/T 396 8 表面 质6.4 表面 质 直 偏 钢 道 廓 波 项目 波长 (mm) 采样窗长 度 (mm) 谷深平均 值 (mm) 允许超限百 分 钢轨 廓6.5 6.5.1 按 廓 形不旋转) 处发生侧 磨 钢 钢 钢轨 打 4 2021 质 量 质 量应符合下 直 线和曲线 下 偏 向内侧; 钢 轨打磨后 应 道 岔钢轨打 磨 廓 形区域); 波 磨打磨验 收 10 波 度 60 值 0. 分 率 5 廓 形 廓 形分析比 对 ,实际廓形 磨 ,则以工作 钢 轨修理性 打 钢 轨应严格 按 打 磨的目标廓 列要求: 下 股钢轨光带 应 无肥边、无 磨 后,钢轨光 收 标准应满足 波
30、 长30 3 0 02 % 对 方法验收 打 与目标廓形 轨 边侧未发生 侧 打 磨应先消除 按 照目标廓形 形如图4所 示 应 基本居中 , 疲 劳裂纹、 无 带应基本居 中 表 4要求。 表4 波 磨 验 0波长10 0 600 0.02 5% 打 磨后钢轨 和 轨 顶最高点 上 侧 磨的侧边 对 病 害,再修 正 进 行打磨, 同 示 : , 宽度为 2 0 无 连续发蓝 带 中,宽度为 磨 钢轨打磨 验 验 收标准 100 波 10 0. 5 和 道岔廓形: 上 下对齐、 在 对 齐。 正 轨头廓形 ; 同一线路打 磨 0 mm 30 mm 带 ; 15 mm 35 m 验 收标准 波
31、 长300 30 00 03 % 在 Y/Z 坐 标 在 Z-16 处 左 ; 磨 的目标廓 形 ;直线上居 中 m(不含 MP 1 0波长10 0 5000 0.15 5% 标 系内以轨顶 切 左 右对齐, 如 形 原则上应 保 中,曲线上 股 、MP2 测点 及 测 量 0 测试精度 0 以上,且 测 小于采样 窗 连续测量 打 钢轨长度 1 检测)或 3 0 检测) 切线为基准 如 图 4 所示, 保 持一致。 股 钢轨应 及 非标准 量 方法 .01 mm 及 测 试长度不 窗 长度 打 磨波磨 00 m(车载 0 m(手工 (实测廓 如 Z-16 注: 6.5.2 注: 廓 侧 验
32、收 ( m +0.5 / 内线为打磨目 轨头廓形打 磨 轨头横向 廓 形验收范围 为 侧 发生侧磨, 只 收 标准 m) / -0.5 图 标廓形,外 线 磨 偏差应满 足 表5 -25 mm+25 (mm) +0.3 / -0.3 为 钢轨轨头横 向 只 检测未发生 侧 表 6 图 4 钢轨设 为钢轨设计 廓 足 表5和表 6 钢轨打磨 轨 mm范围内 向 -25mm 至 32 侧 磨的廓形区 域 钢轨打 磨 0.2 mm - 设 计廓形与打 磨 廓 形。 要求。 轨 头廓形验 收 mm。表中+、- 分 域 。 磨 轨头廓形 验 允 磨 目标廓形 对 收 标准(手 工 轨 分 别表示所测 廓
33、 验 收标准(车 载 允 许超限百分 比 0.3 - 对 比 工 检测) 头 横向 25 mm (m m +0.2 / 廓 形高于和低 于 载 检测) 比 mm DB34/T m32 mm 范围 mm) / -0.6 于 目标廓形的 量 0. 15 3964 2021 9 内 量 值。若工作 边 5 mm % 边 DB34/T 396 10 1 GB 2 TG 3 铁 4 2021 14892-200 /GW 216-20 铁 总运2014 6 城市轨道 交 18 高速铁 路 357号 高速 铁 参 交 通列车噪 声 路 钢轨快速 打 铁 路钢轨打 磨 考文 献 声 限值和测 量 打 磨管理办 法 磨 管理办法 献 量 方法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