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 T 4067-2021 假山造景工程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23618       资源大小:2.17M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2 T 4067-2021 假山造景工程技术规程.pdf

    1、 ICS 03.120.20 CCS A 00 32 江苏 省 地方 标准 DB32/T 4067 2021 假山造景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ockery landscape engineering 2021-06-23 发布 2021-12-01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 布 DB32/T 4067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3 4.1 材料 . 3 4.2 设计 . 3 4.3 施工 . 4 4.4 验收 . 4 4

    2、.5 维护 . 4 5 材料 . 4 5.1 材料单 . 4 5.2 山石料 . 4 5.3 塑石料 . 5 5.4 置石料 . 5 6 设计 . 5 6.1 一般规定 . 5 6.2 方案设计 . 6 6.3 施工图设计 . 8 7 施工 . 9 7.1 基础 . 9 7.2 山体架构 . 9 7.3 构山单元 . 10 7.4 山石假山 . 11 7.5 塑石假山 . 13 7.6 置石假山 . 14 7.7 土石假山 . 14 7.8 配套水电 . 15 7.9 植物栽植 . 15 7.10 安全措施 . 16 8 验收 . 16 8.1 材料验收 . 16 8.2 质量验收 . 17

    3、8.3 竣工验收 . 17 9 维护 . 18 9.1 维护方案 . 18 9.2 维护措施 . 18 附录 A(资料性) 常用假山料石品种名录表 . 20 DB32/T 4067 2021 II 附录 B(资料性) 料石块起吊拴绳常见方法示意图 . 23 DB32/T 4067 2021 III 前 言 本 规程 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规程 由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提出。 本 规程 由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归口。 本 规程 起草单位: 南京市园林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大千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工

    4、业大 学、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嘉盛景观建设有限公司、南京河西园林 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本 规程 主要起草人: 杨舜、路奎、陆伟东、刘杏杏、陈晓萱、张俊、潘然、马晓斌、高艳、王宜森、 童明杰、曹斌、朱春平、陈聪。 DB32/T 4067 2021 1 假山造景工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假山造景”工程技术的基本规定、材料、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假山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5、,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CJJ8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GJ32/TJ201 江苏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假山 rockery 拟自然的人工山体 。 3.2 假山工程 rockery engineering 采用叠石、塑石、置石和壅土组石等技术,营造丘陵峰壁坡岭、制作综合园林景观中的构石部分, 以及对有自然或人工创面的崖壁和丘坡实施修补的项目。 3.3 叠石假山 stone stacked rockery 采用自然山石堆叠的峰壁石体。 3.4 塑

    6、石假山 artificial stone rockery 采用人工材料构建的仿峰壁石体。 3.5 置石假山 stone set rockery 采用山石或其它材质制作的仿山石,配置组合成山峦和山间局部形态。 3.6 土石假山 rockery with earth piled slop 壅土为主体包含山石面的坡丘。 3.7 置石 stone dotted setting 安放单个山石或采用散点方式将若干山石排布成石组。 DB32/T 4067 2021 2 3.8 组石 stone groups 若干山石采用叠合方式竖接横连拼凑成整块石。 3.9 连接石 undertaking stone 假山

    7、体面接上层、连左右的山石和石组。 3.10 收结石 closing stone 假山体分段、分层和压顶的料石或石组。 3.11 单元 unit 构成假山有特定形态和功能作用的石峰、石壁等石体。 3.12 节理 stone crevice 岩体壁面裂隙和凹槽。 3.13 峙分 contact setting 分开的对立岩体形成隘口和隘路地形,也可构成各自独立的主次峰、壁体。 3.14 料石 stone 叠置假山的各类山石块和用建筑材料加工出的仿山石块。 3.15 纹理 veins 料石表面的浅细裂痕和凹凸面棱。 3.16 塑石质感 the attribute of artificial ston

    8、e 塑石表面呈现出的平滑和粗糙感。 3.17 塑石颜色 the color of artificial stone 塑石表面呈现的不同色斑。 3.18 塑石面棱 the crossing face of artificial stone 塑石体不同方向大面交汇处的衔接面。 3.19 拉底 basement building 摆放假山的底层石。 3.20 拉形 formation 构立假山的主体形态。 3.21 字诀 mnemonic formula 用“单字组”概括的叠石连接拼形工法。 DB32/T 4067 2021 3 3.22 收结 closure 叠石体放置收结石,塑石体作分、断处理,

    9、不再扩大体面。 3.23 垫与刹 fill and stuff 用石块填、塞山石与基面间的受力空隙。 3.24 勾缝 sewing 用砂浆填补山石间拼靠处的缝隙。 3.25 完善 improving to perfect 微调石态、增减石块和塑石的块面,消除和遮挡瑕疵。 3.26 石脉 stone vein 假山石体面内顶端与分层的收结石之间构成呼应的态势,各单元石体间聚散分合布局,呈主、次、 配、从体的延展态势。 3.27 动势 the momentum of stone 假山因单元石体间的主次布局或因单元石 体上端的收结石偏置,总体形态呈出部分侧倾态势。 3.28 层次 layer 假山呈

    10、现出的平面进退和竖面错落形态。 3.29 均衡 balance 假山体单元之间、假山与乔木和建构筑物之间的视觉非对称平衡。 4 基本规定 4.1 材料 4.1.1 应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前提下,有序利用自然山石。 4.1.2 山石选择应多样化,宜就近选择构山料石,合理利用房建和市政工程弃置石块,宜在矿山弃料 中挑选尺度、形状和纹理适宜的料石块。 4.1.3 山石构山的料石品种、规格和数量应符合假山设计图要求。 4.1.4 塑石构山使用的钢材、铁件、钢丝网、水泥和沙子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要求 。 4.2 设计 4.2.1 假山设计是一种特殊的园林专业类型,假山设计师应具有一定的实

    11、践操作经验,或了解和熟悉 假山施工过程。 4.2.2 假山布局与造型应遵循上位规划设计。 4.2.3 假山设计应满足山体自身荷载、雪荷载和游人活荷载以及抗震、抗风的强度。 4.2.4 假山方案应充分利用现有地貌、建构筑物及植被。 4.2.5 假山施工图应清晰表述峰、壁等不同假山单元的形态组合、分面节理及收结石组的构图形态。 DB32/T 4067 2021 4 4.2.6 假山设计应与施工紧密配合,现场推敲验证假山造型、尺度及比例,力求准确体现设计意图。 4.3 施工 4.3.1 假山施工单位主要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有从事假山施工经验,了解自然山体峰、壁形态特点, 熟悉山石构形、塑石组合技法。

    12、 4.3.2 中、大型假山项目,宜根据施工图纸制作模型,经相关单位及专家认可后施工。 4.3.3 叠石、塑石和置石以及土石假山施工,应依据设计控制山形制高点、山体分布体量、山脉延展 长度,构体组面应参照山形和山势,材料选择应与假山类别匹配,操作过程应随机组合与动态调整相结 合。 4.3.4 在建构筑物顶部建造假山时,必须满足荷载要求。 4.3.5 假山工程植物栽植应凸显山形、遮障石体瑕疵,植物品种选择及具体形态应适宜栽植点位的环 境条件。 4.4 验收 4.4.1 假山 造景工程质量控制等相关资料编制和汇总,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现行相关标准、规范标准要 求。 4.4.2 假山造景工程的料石,实施定

    13、点放线、基础、山体加构环节,应列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 4.4.3 假山造景工程应按照江苏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GJ32/TJ201)要求办理竣工验 收手续。 4.5 维护 4.5.1 工程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并将相关竣工验收资料移交管养维护单位。 4.5.2 养管维护单位应根据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并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维护方案。 4.5.3 山体主要观赏面、植物形态、硬软地基交接处,应定点定期进行观察。 5 材料 5.1 材料单 5.1.1 假山造景工程所选用的材料应根据设计图纸形成材料单,材料单应包括购料单、供料码单和结 算材料单,选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材料单要求。常用假山石

    14、料品种可参考附录 A。 5.1.2 购料单应列表说明石块和其它材料的种类、颜色、形状、纹理、尺寸、重量和大小级配。 5.1.3 供料码单除材料数量不同外,形式与内容应与购料单相同。 5.1.4 结算材料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结算材料单说明的供料质量,应达到购料单上标明的质量; b) 结算材料单标注的材料数量,应与供料码单累计的总数一致; c) 结算材料单应有项目监理或建设单位对材料质量和数量的审核意见。 5.2 山石料 5.2.1 山石料挑选应符 合下列规定: a) 应依据设计假山的竖向高度、延展长度和进深尺寸,估算形态体量,确定料石的总吨位数量 以及大、中、小料石块的级配比例; b) 应

    15、依据山体架构、节理和组石拼合形式,确定料石块的体面形态、纹理、重量和长度尺寸范 围; DB32/T 4067 2021 5 c) 选用的山石料应质地一致、色泽相近、纹理统一、坚实耐压,表面无损伤裂缝和剥落现象; d) 料石块颜色宜老旧,表面纹理明晰、凹凸皱褶小面多、大面棱四个以上。 5.2.2 湖石料可分为粗石统货、花片统货和点石三种形态,选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粗石统货料石体块应有四个以上棱面,表面有凹凸、皱褶纹理清晰; b) 花片统货表面应有孔洞; c) 点石的料石块可以单独放置,多面观赏。 5.3 塑石料 5.3.1 塑石假山基础埋件与竖立的框架采用的型材与钢筋等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

    16、规定: a) 钢材品种、 规格 、性能 应符合设计 图纸及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 b) 环氧树脂质量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c) 现场初步放线后,对构架底线增减部分、山洞、检修通道等部位,应结合现场实际核算构架 材料数量,调整料单。 5.3.2 蒙网塑面钢丝网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镀锌钢丝网品种、孔径、丝径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质量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 准、规范要求,钢丝网经纬线应垂直,网面外观平整、色泽一致; b) 镀锌钢丝网不应有双丝与拎扣,样品应做浸湿实验,浸湿 2 天后材料表面一周内不应有锈迹; c) 镀锌钢丝网焊点抗拉力和镀锌层重

    17、量应符合设计及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5.3.3 蒙网塑面灰浆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选用的水泥、砂料、颜料应符合设计及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b) 抹底灰浆的配比应为水泥、中粗砂 1:1拌和,掺入水泥重量 1%3%的麻丝及 107胶或聚合物胶, 冬季 施工按水泥重量的 3%5%掺入防冻剂,掺入麻丝长度为 1.52.0cm; c) 塑纹灰浆的配比应为白水泥、有色矿石粉 1:1 拌和,掺入氧化物颜料,有色矿石粉的粒径小 于 0.5mm,氧化物颜料添加用量应制作色板现场确定。 5.3.4 上色颜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喷涂、油漆等上色材料品种、规格、型号等

    18、应符合设计及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 范要求; b) 氧化物颜料应杂质少、分散性能优异,对阳光、大气稳定,耐酸、耐碱; c) 聚丙烯颜料应与石材色相、明度、彩度相协调。 5.4 置石料 5.4.1 置石料种类、形状、尺寸及数量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 5.4.2 置石料质量应符 合下列规定: a) 山石无风化和破损面,加工石板应减少竖向切割,表面宜有凹凸纹理,选用材料纹理统一; b) 玻璃、钢板作仿石块料,应对棱角进行处理和表面纹理进行加工; c) 结算材料单应有项目监理或建设单位对材料质量和数量的审核意见; d) 干湿交替环境不应使用易锈蚀、降解的材料。 6 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

    19、.1 高山和丘陵的重峦叠嶂、奇峰峭壁和沟壑溪涧的不同形态,应作为假山模仿的典型特征。 6.1.2 假山设计应继承传统技法,融合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积极创新不同形式。 DB32/T 4067 2021 6 6.1.3 假山设计可借鉴山水画构图章法,可吸纳诗词、古文和今文对山水景点布局与形态的描写。 6.1.4 假山设计可体现景点景区特色,可具有衔接地形高差、修补自然和人工的地形创面等功能。 6.1.5 假山设计应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内容。 6.1.6 假山设计交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假山设计交底应说明清楚:山体峙分与组合布局、山形架构的竖向叠层与横向脉络,组石聚 体拼面中料石连、接

    20、的节理,组合单元的段、层与群落,料石收结的错落层,分置形成的石 脉扭展、聚拢、延展与发散态势;解释假山基础和架构图的标高和尺寸,对配套水电图、植 物栽植图的内容及材料和苗木表做出必要的说明; b) 设计师应听取假山技师的实施步骤,吸纳合理建议,及时优化设计。 6.1.7 设计单位 校验基槽和拉底石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槽开挖完成后,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到现场参与验槽; b) 假山拉底石在基础上面摆放完成后,设计代表应验核主次峰、配峰、瀑布口、建构筑物、水 电设施及植坡植槽位置,会同假山技师依据现场石块进行调整优化。 6.1.8 设计师现场指导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 假山底段,设计师应

    21、对主次体的峙分与组合布局、山体轮廓和山面形态与假山技师沟通达成 共识; b) 假山上段,设计师应根据山体架构的竖向叠层和横向脉络勾画预想草图,与假山技师磋商, 引导山体形态; c) 假山顶段,设计师应根据已完主体形态作出山岭形态,与假山技师确 定; d) 根据完成假山的具体形态及栽植穴、槽位置,优化调整栽植设计图。 6.2 方案设计 6.2.1 假山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设计前应仔细勘察现场,选择适宜的石料种类; b) 山石假山应根据场地范围,确定形态和体量,宜表现临水矶崖和悬泉瀑布景观; c) 置石假山宜表现山间局部石景,宜以微缩方式表现重峦叠嶂的群山远态; d) 塑石假山宜表现险奇雄

    22、浑的山崖场景,可作为矿坑壁面生态修复景观; e) 土石假山采用聚土堆坡,土面融入山石的方法应借鉴丘坡形态,土坡组合成重坡和坞地,或 多坡峙分成溪涧沟壑,宜表现丘陵局部景观; f) 以顾客需求和权益为主旨,制定先进的服务规范或标准并贯彻实施; g) 大、中型假山的峰、壁单元宜分成不同组合,通过山势起伏和石脉错落的主次体架构,形成 疏密有致、进退有据的坡组群落分布态。 6.2.2 假山构土单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聚土堆坡融入料石组合宜理出坡面陡缓层次和不同方向大面交接棱角,土石坡组合可营造出 坡沟、坡弯和坡谷地形,在体量和形态上区分出主次关系; b) 溪涧地形的峙分土坡应高低错落、进退曲折

    23、,在不同理水节点处壅土聚石,可障面构泻瀑曲 泉、可置沟坎构旋涡涌浪、可设浅床构流滩湾口; c) 土坡陡面和临水土 岸 应 叠 、置 石 , 减缓径流 并 符合观览安全要求 ; d) 峰坡、壁坡,应承接山体、延续石脉。 6.2.3 假山构石单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峰、壁等石体单元的平、立面形态应与料石种类、形状及尺度匹配,峰、壁石体的高度宜大 于 250cm,峰组宜构峙分态,峰组宜构峙分的疏密态,峰的高度应为宽度的两倍以上,壁的延 展长度应大于高度,且表面宜留节理,分出不同段面; DB32/T 4067 2021 7 b) 峰、壁瀑布石面应组合多种式样的理水形态; c) 峰、壁构体拼面应

    24、预留栽植穴、槽; d) 眺台应有防坠落保护措; e) 洞穴空间,人可以入内应做到底面至顶的净高不小于 220cm、内壁石面无锐利凸面、地面无积 水,洞内设有通风、采光口和照明设施; f) 石梁、石阶、汀步石应满足游览安全要求,供通行用的高架石梁应做到跨度不大于 200cm、高 度不大于 600cm、宽度不小于 100cm 且两侧设护栏;石阶应做到登道最窄处宽度不小于 120cm, 阶石踏脚宽度不小于 30cm、厚度 1020cm,宜在连续 1015 级阶石后或结石段转折处,设歇 脚平台;汀步石摆放应做到水深不大于 50cm,表面应防滑,相邻两块高差不大于 15cm,间隔 1520cm; g)

    25、石径、 石坪采用片石铺地,步道宽度应小于 250cm,场地面积宜小于 200 ,地基土面平整夯 实后,可用 20 30cm 厚、对边间距大于 80 cm 的片石直接在平整好的土面上铺设。 6.2.4 假山配衬建构筑物设计应控制体量、尺度与构件比例,与山体及环境协调并符合相关标准、规 范要求。 6.2.5 假山配套水电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分析场地条件,了解取水地点与水量状况、场地高差变化及周围环境,依据假山设计因地制 宜布置水景; b) 假山的照明应确定被照物体亮度,与背景亮度保持合适的对比度。假山水体的水下照明应注 意光源的色彩变化; c) 根据假山的体量、表面材料 的反光特性及周边环

    26、境亮度确定照明方式; d) 照明不应在观赏点上产生眩光,以免对环境造成光污染。 6.2.6 假山植物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植物栽植应衬托假山、丰富层次、烘托气势,融入整体环境; b) 主面间的植物栽植应遮挡瑕疵,显露石体的脉络节点,利用植物与石体在形态及质感上的对 比增强观赏效果; c) 山体背景树木栽植应注意与周围树木融合,留出远近树冠梯度的通透层次; d) 山体两侧树、灌木种植,应遮蔽周围景物视觉效果不佳的观赏面; e) 植物品种选择应注意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6.2.7 方案设计图绘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方案的现状图绘制应勘察设计区域的环境及场地条件,

    27、在有尺寸的网格平面图上标出地形、 古树名木、地下管线等限制地物; b) 方案的平面图绘制应在有参照物的现状格网平面上绘制。平面为山体俯视面,底层基面是假 山基础表面,标高记作“ 0.00”,假山高度由底层基面计起;山体主、次、配峰、壁的峙 分与组合布局、组面节理和分层分体的叠层轮廓与标高应标注清楚;山体峰、壁等单元以及 附属建筑、主要配植苗木名称与冠径的尺寸,均应标注清楚; c) 方案的立面图绘制应以底面为基线,标高“ 0.00”,呈现山体主、次、配峰、壁的峙分与 组合布局、组面节 理、分层分体的形态与标高,应标注清楚;山体峰、壁等单元以及附属建 筑、主要配植苗木的名称与冠径的尺寸,应与平面一

    28、致; d) 方案效果可用 3D 图、手绘图等形式展示,图面应配有可作对比和参照的地形、地物,中、大 型假山宜用模型展示效果; e) 中、大型假山方案宜配有栽植平、立面图与骨干苗木表; f) 石梁、石阶、汀步石应满足游览安全要求,供通行用的高架石梁应做到跨度不大于 200cm、高 度不大于 600cm、宽度不小于 100cm 且两侧设护栏;石阶应做到登道最窄处宽度不小于 120cm, DB32/T 4067 2021 8 阶石踏脚宽度不小于 30cm、厚度 1020cm,宜在连 续 1015 级阶石后或结石段转折处,设歇 脚平台;汀步石摆放应做到水深不大于 50cm,表面应防滑,相邻两块高差不大

    29、于 15cm,间隔 1520cm; g) 方案说明,应包括现状分析、设计路径、假山主次体布局、山体架构和附属建构筑物设置, 山石、塑石材料和其它各类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水电配套与植物栽植要点。 6.3 施工图设计 6.3.1 假山施工图应包括假山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基础图、架构图、水电配套图和植物 配置图等,各专业设计应满足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设计标准、规范要求。 6.3.2 假山施工平、立、剖面和详图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平 面图应根据假山方案优化假山总体布局。在平面方格网上绘制假山俯视轮廓的层叠面,确 定“ 0.00”点位,应标注明确的控制尺寸与点位标高,底面峰、壁主次

    30、体组合叠层与峙分 延展的体量,以及依石的流水态和壅土态;可根据方格网量取峰、壁的构面节理和段、层大 小退凹轮廓线,以及竖向分段分层收结石的尺寸;竖向分段、分层的收结石轮廓和标高控制 点位宜与立面图相对应,洞穴通道、配套水电管线的位置宜作辅助平面或详图表达; b) 立面图应根据假山施工平面显示峰、壁主次体的竖向叠层与峙分延展的架构形态,以及依石 流水态、壅土态的控制尺寸与标高。可 根据立面网格量取峰、壁等单元的构面节理和段、层 大小面,以及蹬道、眺台、洞穴、步道、建构筑物和种植穴、槽等单元的形态尺寸;底层基 线线“ 0.00”点位和各段、层控制标高以及山体立面形态应与平面一致; c) 剖面图应标

    31、明假山架构分段内各层与不同层次的表面置石与内层置石的接靠方式,山石体倚 墙、山体内部中空或存在洞道、塑石体框架的,应用剖面表示具体构造; d) 详图应标注局部构造的做法、尺寸及使用的材料,附必要说明。 6.3.3 假山基础施工图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根据假山基础点位地质情况编制基础施工图,施工图编制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标 准、规 范要求; b) 假山地基基础承载力应大于山石总荷载的 1.5 倍; c) 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上部荷载时,应结合现场实际及相关规定,采取经论证合理的地基加固 措施; d) 基础上表面应低于地平面 20cm,且其面积应大于假山底面,基础外边宽出假山底面轮廓 50c

    32、m; e) 网格上绘制基础平面图应标注周边地面与基础顶面标高差、基础边界宽出假山底边的控制线 尺寸以及基础剖面各结构层做法和尺寸。 6.3.4 假山架构施工图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假山架构体态,应由竖向叠接层面与横向延展脉络构成山体; b) 山石假山架构,应以剖面显示底、上、顶各段料石拼合与叠接的 体态,假山体内部为钢筋混 凝土结构的,贴包石与筋混凝框架预留埋件露出端的搭接和钩靠方式应标注清楚; c) 塑石假山架构,体表内部的钢结构骨架应做专项设计,大型塑石假山内部应设检查与维修通 道; d) 置石假山架构,仿山石置块应根据材质和单体置块形态绘制构造详图; e) 叠、塑石体贴包墙、柱,应

    33、绘制剖面图、节点详图,标明叠、塑石体与墙、柱及壁面的连接 方式,石块镶贴墙、柱壁面时,墙、柱体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6.3.5 假山配套水电施工图编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建筑物应注明在假山的位置和尺寸; b) 建筑物应有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图; DB32/T 4067 2021 9 c) 建筑物应有基础与石体衔接的做法详图。 6.3.6 假山陪衬建筑物施工图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假山跌水系统应有上行给水管道和下行清污管道,由水泵、管道和净水设备组成,水泵选择、 流量应满足水景设计效果,扬程应综合考虑水泵坑底到堰口的提升高度及管路系统水头损失; b) 水池电气施工图应包含平面图和系统图

    34、, 平面图应标明水泵、灯具、控制箱位置 和 线路的走 向及回路编号等,系统图应明确供电线路与各设备工作原理,控制箱应设置在不易被水淹且 便于维修处,电缆井的设计 应符合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 c) 水池 内电气设备、灯具等设施 的安全防护 , 应 满足 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6.3.7 假山 植物配置 施工图 编制 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应在方案基础上根据假山施工图优化 植物配置 设计,注意遮挡石体瑕疵及水电管线 ; b) 背景植物宜以常绿乔木及大灌木为主 , 石体间的植物宜根据石体形态选择,乔木宜为丛生树 与虬枝独树类 , 灌木宜小叶密聚或疏枝通透类

    35、, 地被宜为匍匐与攀援类植物 , 预留种植穴槽 及石窝宜选择造型盆栽类植物 ; c) 栽 植设计图的苗木汇总表应在备注栏中 注 明栽植点位 。 7 施工 7.1 基础 7.1.1 假山地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基槽开挖前,应依据设计图测量和复核地基的平面位置与标高; b) 基槽开挖后应及时组织验槽, 避免遭雨水淋湿与浸泡 ; c) 地基 承载力无法满足 设计要求 时,应在设计人员指导下 采取措施 增强地基承载力 ; d) 基础面积应大于假山底面积, 向外扩 50cm, 基础层上表面应低于周围土面, 高差 根据设计要 求 确定; e) 假山设置在既有建构筑物顶部的,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方

    36、案进行荷载验算。 7.1.2 假山基础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施工应在地基验收完成后进行; b) 基础各结构层所采用的材料品种、规格、质量、厚度、标高和平整度等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 准、规范要求; c) 假山基础施工应按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7.2 山体架构 7.2.1 假山 构体组面的架 构施工 , 应 叠接、延展横向脉络。 7.2.2 山石假山架构的竖向层面可分 底、上、顶三段, 通常 底段 12 层 ,上段 23 层 ,顶段 12 层 , 每层石块高度 50150cm;底段料石应摆放出山体基面轮廓,分出底层拉形竖体的进退和峙分布局形态; 上段料石堆叠,应以“字诀”工法组合不同

    37、单元 ,构建出山体;顶段料石放置,应以收结石显示出山顶 与 上段各 层之间的呼应态,展示出山体石脉。 7.2.3 山石假山体内 空腔 由 钢筋混凝土结构 支撑 , 框架梁柱墙面钩、绊障壁料石的 预埋 件 点位 , 应由 假山 技 师 与设计师按照 图纸 和料石形态现场调整 确定 。障壁料石与预留埋 件露出端之间,应钩抵羁绊固 牢。 7.2.4 塑石假山 架构施工,框架 主 杆竖立和 支杆连接应 按照 设计图并结合 现场实际,由 假山 技 师 与设 计师现场确认 排布 形式。 矿坑 修复的 塑石体框架应 由具备 专业资质的单位实施 , 坑壁表面 架构 实施前应 做消险加固处理,锚杆外露端与塑石框

    38、架焊接应符合 设计及 钢结构焊接规范 ( GB50661)等国家和 DB32/T 4067 2021 10 江苏省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7.2.5 置 石 假山结构 设 置于屋顶或楼面 等建构筑物顶部 时,施工前应对屋顶或楼面的承载能力进行复 核 验算, 非山石 置 块应根据材质和单体置块形态绘制构造详图 。 7.2.6 叠、塑石贴包墙、柱 施工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贴石墙、柱体 的 结构 施工质量 应符合设计 及国家和江苏省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b) 山石、塑石 与墙、柱体 之间连接应采用 预留钢筋 或 膨胀螺栓 等方式 固定 ; c) 叠 、 塑石 体 贴包墙、柱 , 应绘制

    39、剖面图、节点详图 , 表示叠、塑石体与墙、柱及壁面的连接 方式,石块镶贴墙、柱壁面时,墙、柱体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 7.3 构山单元 7.3.1 土石坡丘施工应符合 下列规定: a) 坡丘地形放线应显示坡底与基面交接线,坡顶位置应竖杆标注高度 ; b) 堆土造单坡应避免坟丘状,造双坡和多坡应堆出起伏脊脉,理出坡面辅脊与坡凹 ; 修补坡面 地形应以连接的相邻地形地貌为依托和背景,增加缺土、减去赘土 ; c) 坡丘表面置石应结合陡缓面形状,组织地表径流,减缓和防止表土冲刷 ; d) 坡底置石应衬挡坡脚土面,衔聚坡面汇水,引入排水沟槽 ; e) 土坡连接峰、壁,两者先后顺序应据土坡体量和现场环境确定,土坡依 附石 壁 、石峰, 宜先 叠塑峰 、 壁,再堆土理坡 ; f) 斜坡入水面,应在常水位线下 30cm 处沿岸线入水打杉木桩,两排桩挤靠木桩应做防腐处理, 桩长 为 400600cm,小头直径 1014cm, 设计另有规定的,应从其规定。 7.3.2 溪涧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溪沟和涧壑始端宜有凹 潭和小池蓄水 , 中段宜有宕坎和浅坝跌水 , 末端应据 地形 设浅滩 、 涵 洞或 拦 坝 , 疏导 泻 流汇入 大 水面 ; b) 溪沟宜利用边沟、坡底和低洼带构成, 沟底可做防 渗水层


    注意事项

    本文(DB32 T 4067-2021 假山造景工程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appealoxygen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