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1.020 CCS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263202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操作规程 Operating instruction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2021 - 06 - 01 发布 2021 - 06 - 15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263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
2、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大学(吉大三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丹丹、张斌、李长锋、王芳、刘洋、李凯、闫玉兴、刘敏雅。 DB22/T 32632021 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缩略语、适应证、禁忌证、基本要求、术前准备、操作流程、 术后管理和常见并发症。 本文件适用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操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3、用于本 文件。 YY/T 0128 医用诊断 X 射线辐射防护器具 装置及用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 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将内镜插至十二指肠的降部,经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或瘘口等部位插入相关器械,并向胰胆管内注入 造影剂,在X线下显示胆系和胰管形态的诊断方法。 3.2 ERCP术后胰腺炎 Post-ERCP pancreatitis,PEP ERCP术后发生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高于正常上限3倍,并伴有胰腺相关性腹痛等一系列临床 症状。 3.3 ERCP术后
4、高淀粉酶血症 Post-ERCP hyp eramylasemia, PEH ERCP术后发生血清淀粉酶升高高于正常上限3倍,但无胰腺相关性腹痛等临床症状。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EPS:内镜下乳头预切开术(Endoscop ic pre-cut sphincterotomy) 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 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 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
5、raphy) PEH: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ost-ERC P hyperamylasemia) PEP: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 CP pancreatitis) DB22/T 32632021 2 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e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 drainage) SOD: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5 适应证 5.1 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寄生虫、狭窄、胆漏等需明确诊断者。 5.2 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并伴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者。 5.3 怀疑有胆胰合流
6、异常且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诊断者。 5.4 怀疑 SOD,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5.5 狭窄、扩张、结石、胰漏等胰管相关性疾病。 6 禁忌证 6.1 绝对禁忌证 6.1.1 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 ERCP 操作者。 6.1.2 上消化道化学性、腐蚀性损伤的急性期。 6.1.3 消化道严重狭窄、梗阻、消化道术后解剖结构改变,经过证实内镜无法通过者。 6.2 相对禁忌证 6.2.1 精神障碍患者。 6.2.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6.2.3 严重的食管静脉曲张。 6.2.4 透壁性的溃疡。 6.2.5 食管畸形、脊柱及胸廓畸形。 6.2.6 近期服用抗凝药物,有出血倾向者。 6.2.7 既往
7、ERCP 失败者。 7 基本要求 7.1 设备 7.1.1 电子十二指肠镜设备。 7.1.2 能够提供清晰动态连续影像并能进行数据存储的透视 X 线机或数字胃肠机。 7.1.3 防护器具、装置及用具应符合 YY/T 0128 的规定。 7.1.4 心电、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监护设备,有条件的可配备麻醉机及气管插管设施。 7.1.5 内镜专用高频电发生器。 7.2 人员 7.2.1 医生 ERCP操作者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医生担任。如需麻醉,需配备麻醉医生1 名。 7.2.2 助手 DB22/T 32632021 3 应由经过培训的医生或者护士担当。 7.2.3 X 线设备技师 应由放射专业技师或经
8、过培训的临床医生操作设备,X线设备的维护应由放射科专业技师完成。 8 术前准备 8.1 术前评估及知情同意 8.1.1 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 ERCP 检查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8.1.2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 ERCP 检查目的及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8.1.3 麻醉下 ERCP 检查,应由麻醉医生进行术前麻醉风险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交代麻醉风险,签署 麻醉知情同意书。 8.2 患者 8.2.1 应检查血常规、肝功、出凝血时间、生化、感染标志物及心电图等。 8.2.2 应根据患者病情停用或调整抗凝药物。 8.2.3 如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宜使用广谱抗生素。 8.2.
9、4 宜选择患者右前臂静脉建立静脉通路。 8.2.5 应禁食水 6 h8 h。 8.2.6 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8.2.7 宜采取俯卧位,头偏向右侧,术者立于患者右侧;如特殊情况患者无法俯卧,可采取左侧卧位 或仰卧位。 8.3 术者 穿戴放射防护设备;穿戴无菌衣、帽子、口罩及手套。 8.4 设备及附件 8.4.1 于 X 线主机建立新的登记编号,并录入患者信息。 8.4.2 术前调整 X 线设备,将曝光区域对准患者腹部胆胰区,并拍摄 X 线平片留存。 8.4.3 选择适宜的内镜型号,进行清洗消毒。 8.4.4 检查并确认内镜工作状态正常。 8.4.5 设定高频电发生器指数。 8.4.6 治疗台
10、车上铺无菌单。 8.4.7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方案,选取所需各种内镜附件置于无菌台车旁备用。 9 操作流程 9.1 寻腔插入内镜至胃腔内,尽量吸除胃液,继续推进内镜至十二指肠降部,短缩并调整镜身寻找到 十二指肠主乳头。 9.2 冲洗内镜活检管道及十二指肠肠腔。 9.3 观察乳头周边情况及开口形态。 9.4 行乳头插管。 DB22/T 32632021 4 9.5 插管成功后,行 X 线透视确定造影目标方向,注入造影剂,X 线透视下观察并摄片留取影像资料。 9.6 如胆管插管困难,可采用胰管固定法、乳头预切开术法及对接法等。 9.7 操作结束后,退镜过程中应吸除胃内空气、胃液及口腔粘液。 9.8
11、完全退出内镜后,应行 X 线摄片,观察术区情况。 10 术后管理 10.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0.2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10.3 对于 PEP 高危患者可给予药物预防。 10.4 术后 2h、24h 分别检测血常规及血淀粉酶。 10.5 观察有无发热、黄疸及腹痛发生。 11 常见并发症 11.1 胰腺炎 11.1.1 PEP 患者:应及时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重者需超声引导下留置体外引流管,必要 时接受外科手术。 11.1.2 PEH 患者:予以复查血淀粉酶,直至恢复正常水平,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1.2 出血 少量出血可应用药物止血,必要时需行内镜下止血,难以控制的严重出血可选择血管介入止血或外 科手术的方法。 11.3 穿孔 发现穿孔,应及时行内镜下闭合术。已发生腹膜炎或腹膜后积液者,应尽早接受外科手术。 11.4 感染 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