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1.020 CCS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2652021 儿科腹腔穿刺术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hildrens abdominocentesis 2021 - 06 - 01 发布 2021 - 06 - 15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265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
2、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思睿、潘璐、刘聪聪、郭丽双、刘晶月。 DB22/T 32652021 1 儿科腹腔穿刺术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相对禁忌症、准备工作、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儿科腹腔积液的诊断和治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腹腔穿刺术 abdominocentesis 用穿刺针经腹壁刺入腹膜腔的一种诊疗技术。 4 适应症 4.1 进行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水的性质、有无积脓、积血及病原学。 4.2 减轻由大量腹水引起的呼吸困难。 4.3 腹
3、腔内给药。 4.4 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5 相对禁忌症 5.1 严重肠胀气。 5.2 由于既往手术或炎症导致的腹腔内有广泛粘连。 5.3 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 5.4 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性囊性包块。 6 准备工作 6.1 向患儿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常见并发症、需要配合的事项, 消除其顾虑及精神紧张。 6.2 确认患儿无穿刺禁忌、无利多卡因过敏。 6.3 核对患儿信息,填写特殊检查知情同意书。 6.4 一次性腹腔穿刺包,并确认穿刺包在有效期内。 DB22/T 32652021 2 6.5 配备碘伏、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无菌手套、腹带、5
4、ml、20 ml 或 50 ml 注射器各 1 个。 需放腹水者,准备引流袋。需行病原学培养者,应准备培养瓶。如需腹腔内注药,应准备好所需的药品。 6.6 检查腹部彩超、凝血常规、血常规、心电图。 6.7 2 人3 人操作,操作者洗手,戴帽子、口罩,安抚患儿,摆放体位。 6.8 监测生命体征,腹围。穿刺前应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7 操作方法 7.1 体位 病人可采取平卧位、侧卧位、半卧位或坐位。 7.2 穿刺点 7.2.1 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交点处,此处可避开腹壁动脉。 7.2.2 诊断性穿刺宜选择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叉处。 7.2.3 坐位可取脐与耻骨联合
5、连线中点上方 1.0 cm,稍偏左或偏右 1 cm1.5 cm 处,避开腹白线。 7.2.4 积液量少或有包裹分隔时,应经超声定位。 7.3 消毒和铺巾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扩展消毒2次,直径至少15 cm,第2 次消毒范围不得大于第1次消 毒范围。铺巾时,无菌孔巾中心对准穿刺点,并以胶布固定。 7.4 麻醉 5 ml 注射器抽取 2% 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作局部麻醉,用无菌纱布压迫针眼部位,撤注 射器。 7.5 穿刺 7.5.1 术者先将连接在穿刺针上的胶皮管折起或夹住,用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 垂直刺入腹壁,待感到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接注射器,松开血管钳,即
6、可抽取腹水,并将抽出液放 入消毒试管中以备送检。 7.5.2 作诊断性穿刺时,可选用 20 ml 或 50 ml 注射器进行。 7.5.3 如需大量放液,用输液夹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 7.5.4 在整个过程中,助手应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 7.5.5 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手压迫片刻,再用胶布固定;大量放液后,则需束以多 头腹带。 7.5.6 如有腹水渗出时,可用火棉胶固定。 7.5.7 若为大量腹水,宜选迷路穿刺。 8 注意事项 8.1 放液前后均需测量腹围。 8.2 术前、术中及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术后嘱其卧位,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 8.3 少量腹水行诊断性穿刺,应让病人侧卧于拟穿刺侧 3 min5 min。 DB22/T 32652021 3 8.4 放液不可过多、过快,宜不超过 1000 ml。 8.5 若腹水流出不畅,宜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变换体位。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