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3463-2021 文冠果低产林高接换优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23146       资源大小:594.1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3463-2021 文冠果低产林高接换优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40 CCS B 66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463-2021 文冠果低产林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high-crown grafting with fine cultivars in low-yield forest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2021 - 06 - 30 发布 2021 - 07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463 2021 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给出的规则编写 。 本 文件 由辽宁省林业

    2、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 文件 起草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林场、国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林业科 技示范林场、 辽宁青松岭文冠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国 有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林场、辽宁省旱地农林 研究所、吴忠市嘉誉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朝阳市植物保护站、朝阳市果树技 术推广站。 本 文件 起 草人:阮成江、朱鸣明、丁健、陈超、王树建、张文臣、王国辉、柳幸国、赵振、李贺、 周慧、刘文浩、郎立刚、李景滨、王莉、杜维、赵思阳、姜鑫、姜艺、田秀铭、杨丹丹、王乐陶。 本 文件 发布实施后,任何 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

    3、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8927。 文件 起草单位通讯地址:大连民族大学(大连市金普新区辽河西路 18号),联系电话: 0411-87652536。 DB21/T 3463 2021 II 引 言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本文件 6品种选择与“一种文冠果丰 产高接换冠的分子设计方法 (专利号: ZL201510508242.6.)”相关的专利的使用。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无任何立场。 该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

    4、的发布机构承诺,他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且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 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 系方式获得: 专利持有人:大连民族大学 。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 金普新区辽河西路 18号。 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 任。 DB21/T 3463 2021 1 文冠果低产林高接换优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文冠果(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 低产林高接换优 的技术 指标、 适用林分条件 及改造方式 、品种选择、高接换优技术、后 期

    5、 管理、果实采收与处理等 技术内容 。 本 文件 适用于文冠果 低产林 改造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 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条款 。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该 日期 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 1943 文冠果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3.1 文冠果低产林 low yield forest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um 产量或质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即每 667m2年种子产量在 20kg以下的文冠 果成林。 3.2

    6、高接换优 exchange of fine varieties by top grafting 在生长健壮的低产林文冠果树 20cm40cm主干或主枝基部嫁接优良品种,以代替原有树冠称为高接 换优。 3.3 异交传粉配置格局 allocation pattern of ourcrossing pollination 高接换接优良品种穗芽间高异交亲和,昆虫传粉形成异交传粉 。 4 技术 指标 4.1 嫁接技术指标 每株高接换优树嫁接异交亲和优良品种单干砧木的不少于 2个、多枝砧木的不少于 3个,嫁接当年健 壮穗芽成活 85%。 4.2 产量指标 高接换优 3a后,年种子产量 75kg/667m2

    7、。 5 适用林分条件及改造 方式 DB21/T 3463 2021 2 5.1 适用林分条件 I类:立地条件相对较好,文冠果林有一些相对简单的管理,林相相对整齐,林龄相对较一致,林 分密度 50株 70株 /667m2,郁闭度 0.6;长势良好,优良植株比率 50,老残次差病株比率 10; 连续 3年平均结实株比率 60,平均每 667m2产种子 5kg 10kg。 II类:立地条件一般,文冠果林基本无管理;林相混乱,疏密不均,文冠果植株树龄不一;存在老、 残、差、病、稀、杂等情况,老残病株 40;连续 3年平均结实株率 40 59,平均每 667m2产种子 3kg-4.9kg。 类:立地条件

    8、较差,文冠果林长期失管;林内植株树龄大小不一,树势好和生长衰弱各占一定比 例,结实株 40;平均每 667m2产种子 3kg。 5.2 改 造 方式 针对 I类文冠果林采用整形修剪,低产株高接换优;针对 II类和 III类文冠果林,采用高接换优改造 低 产林。 6 品种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 同一块 改造林地 选择 3个 5个品种 ,品种花期一致,各品种间高异交亲和 。 7 高接换优技术 7.1 嫁接植株 选择 7.1.1 单 干 植株截干 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待改造文冠果植株,如果植株为单干,于嫁接改造的前一年冬季或早春 截干,干的高度保留 50cm80cm。 7.1.2 多主枝植株截干

    9、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待改造文冠果植株 ,如果植株分枝较多, 于嫁接改造的前一年冬季或早 春 在主枝基部 5cm10cm处截主枝,根据树形保留 3个 5个嫁接枝 。 7.2 接穗采集与处理 7.2.1 接穗采集 晚春或夏初( 5月中下旬至 6月 5日前),于供嫁接品种树上采集当年生、芽发育饱满的穗条。 7.2.2 接穗贮藏 采集好的穗条,当天嫁接,或保存在 10 以下的湿润环境中,长途运输时放在保温箱内,接穗上边 盖好湿毛巾保湿。 7.3 嫁接 7.3.1 切砧木 DB21/T 3463 2021 3 选择粗度 0.3cm1.0cm的当年新枝条(或 2年生细枝),距枝条基部 4cm5cm光滑

    10、部位横切一刀,再 在横切口中间向下纵切一刀,深达木质部,使两切口呈丁字形。 7.3.2 削穗芽 采用 丁字形三刀取 芽 法 。 在接穗上选一饱满芽,先在芽上方 0.5cm处用芽接刀横切一刀,深达木质 部, 切 口长 度 根据枝条的粗细 确定,一般为 0.6cm0.8cm; 再从横刀口处下方垂直点 1.5cm处向上左右各 滚切一刀,与上边横刀口两边相遇,然后取下不带木质部的芽片 ,注意不能 损 坏芽点 。 7.3.3 插穗芽和绑缚 用芽接刀后面的硬片,拨开砧木皮层,将芽片放入丁字形切口内,并向下推移,使芽片横切口与砧 木横切口对齐。 绑缚:用 1cm1.5cm宽, 20cm长塑料条捆扎,将切口缠

    11、 紧 ,系活扣,捆绑时将叶柄露在塑料外边。 8 后 期 管理 8.1 解绑剪砧 嫁接后 7d 看成活,接芽叶柄由绿变黄,一碰就掉则成活。叶柄和接芽变黑干枯 , 触碰不掉则死亡。 嫁接 15d 解绑剪砧,在接芽横刀口上方 0.5cm 处剪掉上边部分,同时解除塑料条, 解绑在阴天或晴天的 早晚进行,并注意不要损伤嫁接芽 。 8.2 补接 解绑后检查成活率,对没成活的进行及时补接。 8.3 抹芽除萌 及时抹掉砧木嫁接部位上部的萌芽 。 8.4 回缩保护 嫁接芽萌发枝条生长到 40cm50cm时,剪掉顶端。 8.5 中耕除草 除草结合中耕进行,中耕采用浅耕和深耕翻耙措施。每年春季浅耕一次,深度 8cm

    12、 10cm,距离树 干根部 50cm80cm,里浅外深。深耕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进行,间隔 3 年至 4 年进行一次,将落叶等翻入 土中,深耕深度 10cm 15cm,距离树根 100cm,里浅外深,然后耙压。其它要求按 LY/T 1943 执行。 8.6 整形修剪 8.6.1 冬剪 冬剪在秋末初冬进行,树形以自然开心型和多主枝园头形为主,旺树以疏剪为主,疏除内堂和枝条 下方过密的细弱枝、病虫枝、交叉枝、下垂枝和内堂徒长枝 , 及时回缩结果后的弱长枝。结果多的年份 适当重剪,少则轻剪,顶端结果后长出的三叉枝去弱留强。 8.6.2 夏剪 夏剪从春季抹芽开始,到果实采收后半个月结朿 (5 月初至 8

    13、月末 ),主要是 对生长过旺过长的枝条 DB21/T 3463 2021 4 进行摘心 和回缩处理。 8.7 施肥 8.7.1 时间 与 次数 每年 施基肥 和 追肥 各 1 次 。 基肥施用时间, 9 月至 10 月份,基肥以农家有机肥和 NPK 三元复合肥 为主;追肥是 4 至 5 月份,追肥以速效复合肥为主。 8.7.2 方法 与施量 施肥根据树龄大小而定,基肥施入每株 0.5kg1.0kg 农家肥或每株 0.2kg1kgNPK 三元复合肥;施 基肥位置在树冠边缘垂直地面处,采用点状或环状沟施肥,深度 30cm40cm,将基肥混入土中;对于秋 季施肥不足的进行春季追肥,每株 0.1kg0

    14、.3kg 的 NPK 速效复合肥,将其撒入树盘 30cm50cm,用土覆 盖。 8.8 水分管理 春季干旱宜浇水一次,特别是文冠果花期前宜浇水一次,开花后 30d内不宜浇水; 6月上中旬到 7月 中旬如遇持 续干旱宜浇水一次。 8.9 病虫害防治 主要 病虫害防治 措施见 附录 A。 9 果实采收与处理 9.1 果实成熟标志 果实表面颜色由绿色变为黄绿色,由光滑变得粗糙 , 果实顶端开始开裂 , 种子由红褐色变成黑褐色, 有光泽。 9.2 采收时期 30%的果实微裂时为采收时期,不宜提前采摘。 9.3 果实处理 果实采收后,应放置在室外堆放 3d5d,使其后熟,再摊开日晒促进其果实开裂,脱粒去

    15、壳,去除 杂物,净种,晒干种子后,进仓贮存。 DB21/T 3463 2021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 文冠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 A.1 文冠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 症状 主要防治措施 立枯病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种腐、猝倒和根腐造成的苗 木死亡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井岗霉素水剂 1500 倍液, 或 20%甲基立枯磷乳油 1200 倍液,进行喷雾。 煤污病 叶、果、枝上出现煤烟状物或黑色霉层 ( 1) 在苗期加强管理,及时中耕除草; ( 2) 选用多菌灵 800 倍液,边续喷 2 次 3 次,间隔时间为 7d1

    16、0d, 早春喷洒 50%乐果乳油 2000 倍液。 白粉虱 /木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 ood) 连续吸吮使文冠果叶片生长 缺乏 碳水化合物 ,吸食叶片 汁液时把毒素注入叶片中, 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 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 1)生物防治:利用瓢虫、草蛉和黄色蚜小蜂等寄生蜂和轮枝 菌防控白粉虱的危害; ( 2)烯啶虫胺、噻虫嗪、呋虫胺、吡蚜酮、噻虫啉、氟啶虫酰 胺等混合联苯菊酯或者溴氰菊酯,也可以混合阿维菌素。 蚜虫 (Aphidoidea) 吸食叶片中的汁液,叶片发 黄,甚至枯萎。 小面积的蚜虫使用洗衣粉液进行喷洒,对于大面积的蚜虫可以喷 洒

    17、敌敌畏杀虫药剂,可以有效的杀灭蚜虫。 金龟子 (Serica orientalis Motscchulsky) 咬断幼苗的根、茎,蛀食茎, 导致苗木或树木死亡 ( 1)杀虫灯诱杀:利用成虫趋光性,杀虫灯诱捕黑绒金龟子等; ( 2)人工捕获: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及其在晚上的 7h8h 活动的 规律,震打树体,进行人工捕获; ( 3)药物防治:树上喷药、树下撒药。在发生盛期,每隔 10-15 天在树上喷一次 2000倍 3000倍 2.5%溴氰菊酯乳油或 12.5%高效 氟氯氰菊酯乳油,树下撒甲敌粉或巴丹粉。也可用 50%辛硫磷乳 油,按 3.75kg/hm2用约量,制成土颗粒剂或毒水,毒杀幼虫;早

    18、春越冬成虫出土前,在树冠下撒毒土 (40%二嗪农乳油 9kg/hm2)毒 杀,成虫期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 倍或 50%杀螟松乳油 1000 倍 喷叶;成虫爆发时树上喷洒 2.5%溴氰菊酯 2000 倍液,喷药时间 以早上 6h8h,晚上 7h 以后为宜。 根结线虫 ( Meloidogyne) 果苗木患病后叶片逐渐变 黄,地上部分萎缩,生长停 止,最终枯黄死去。 ( 1)冬季松土晒根,深挖病株树盘下根系附件土壤,剪除掉受 根结线虫病危害的根系,并将病根及时清除出果园,集中烧毁。 ( 2)在树盘内每隔 20cm30cm 处开一穴,将 10%二溴氯丙烷颗粒 剂按每株 200g 或 3%氯唑磷颗粒按每株 200g,或 10%硫线磷颗粒 剂按每株 200g 用药量,施 于 15cm20cm 的深处,施药后及时灌 水覆土;或用 0.5%阿维菌素颗粒剂按 75kg/hm2,均匀施用于挖开 的沟中,覆土踏实;或用 99%氯化苦原液按 75kg/hm2用约量处理 土壤。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3463-2021 文冠果低产林高接换优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bowdiet1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