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3452-2021 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23131       资源大小:452.8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3452-2021 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技术规程.pdf

    1、 ICS 65.150 CCS B 51 21 辽宁省 地方 标准 DB21/T 3452 2021 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rechis unicinctus seeding culture 2021 - 06 - 30 发布 2021 - 07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3452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2、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提出。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宋晓阳、 李赟、 刘彤、孙阳、 陈文博、 张赛赛 、周竹君 。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综 合楼 A座),联系人:马京京,联系电话: 024-23447862; 13840306249,电子邮箱: 。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

    3、心(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 678号),联 系电话: 0411-82480504。 DB21/T 3452 2021 2 单环刺螠 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单环刺螠 (Urechis unicinctus)人工育苗的环境条件、培育设施、种螠的选择和暂养、 授精 与 孵化 、浮游幼体培育、稚螠培育、出池的技术要求。 本 文件 适用于单环刺螠的苗种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4、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36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环境条件 场地选择 4.1 苗种场应选择 无污染源 ,海、淡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电力充足的地方。 符合 GB/T 18407.4和 NY 5362的规定要求 。 水质条件 4.2 应符合 GB 11607和 NY 5052的要求。 5 培育设施 育苗室 5.1 室内设遮光帘,空气

    5、要流通,防止水温和室温变化太大。光照 500 Lx 1500 Lx,光线柔和均匀。 育苗池 5.2 DB21/T 3452 2021 3 池深 1.0 m 1.6 m。单池水容量在 20 m3 40 m3。 砂滤池 5.3 滤料为不同规格砂石,滤层由底层向上分别为卵石、砾石、砂粒、细砂, 卵石粒径范围 15 mm 20 mm, 砾石粒径范围 5 mm 10 mm,砂粒粒径范围 2 mm 3 mm, 细砂粒径范围 0.5 mm 1.2 mm。每层厚度为 10 cm 15 cm,细砂层可增至 40 cm 60 cm。 饵料培养室 5.4 饵料培养池与育苗池的体积配比应在 1:3 1:4,备有单独的

    6、保种室、三级培养池。 充气系统 5.5 充气系统包括 罗茨鼓风机 、 充气管道、 气管和气石等。充气系统设计应注意充气均匀,充气量便于 调节,气石应悬垂,距离池底 5 cm 10 cm。 配套设施 5.6 应具备供电系统、供水系统、升温系统等。沉淀池与蓄水池的总纳水量高于最高日用水量的 1倍。 6 种螠的选择和暂养 种螠的来源 6.1 来源于人工养殖或自然海域的性成熟的单环刺螠。 种螠的规格 6.2 体重 100 g以上。 种螠质量 6.3 体表无损伤,活力强,肾管饱满,雌性肾管呈鲜艳的橘黄色,雄性呈乳白色 ,肾管重量为净体重 6 % 8 %。 种螠的运输 6.4 种螠运输方式为干运法,将挑选

    7、后的亲体直接装入泡沫箱中, 密度 25 kg/m2,气温控制在 10 15 , 时间不超过 24 h,应在运输过程中经常淋水。 种螠的暂养 6.5 种螠可在塑料水槽中进行暂养,水温 10 15 ,暂养密度为 50 头 /m2 60 头 /m2,水深 40 cm左右, 日换水 2次,每次换全量的 1/2。少量充气, 以水面轻轻泛起水花为准。 不投饵,暂养时间 l d 2 d。如 进行较长时间暂养,可在池底铺有细砂的水泥池中暂养,细砂厚度 10 cm左右,粒径 1 mm左右,暂养密度 为 5 头 /m2 6 头 /m2,暂养期内不投饵,不换水,微充气,暂养期不宜超过 20 d。 7 授精与孵化 授

    8、精 7.1 DB21/T 3452 2021 4 可采用自然受精法或人工授精法两种方式获得受精卵。 自然受精法:将亲螠放入产卵池中,采用降温 5 8 处理 2 h 3 h后,待其自然排放精卵。当受 精卵密度达到约 15粒 /mL后,将亲螠移到其它池中继续产卵。 人工授精法:纵向解剖亲螠,取出肾管,将雌雄肾管分别放入装有干净海水的不同容器,剪破肾管, 使精卵自动溢出,并搅拌均匀形成精、卵溶液,将收集的精溶液倒入卵溶液,进行人工授精 。卵的密度 不宜过大,一般 200 粒 /mL 500 粒 /mL, 精子数量以每粒卵周围有 10 个 20 个精子为宜, 微 充气使卵悬 浮。用 60目筛 绢网过滤

    9、精卵混合溶液,以去除破碎的肾管。 受精时间 50 min 80 min。 孵化密度 7.2 将受精卵泼洒到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小于 15 粒 /mL。 孵化条件 7.3 水温 20 26 ,盐度 30 37, pH 7.5 8.5, DO 5 mg/L以上 。 搅池 7.4 在孵化过程中,用搅耙每隔 30 min 60 min上、下搅动 1次池水,不要使池水形成漩涡。 8 幼虫 培育 浮游幼体培育 8.1 8.1.1 幼虫选优 当胚胎全部发育至担轮幼虫后进行幼虫选优。使用 200 目网箱采用浓缩法将幼虫转移入准备好的培 育池中培育。 8.1.2 培育密度 担轮幼虫期培育密度为 3

    10、 个 /mL 4 个 /mL,体节幼虫期培育密度为 1 个 /mL 2 个 /mL。 8.1.3 水质控制 视水质情况,采用吸底或 200目(孔径 0.05 mm)网箱换水的方法改善水质,每日换水 1次,每次换 1/3 1/2。采取微充气的方式,在池中每 3 m2 5 m2放置 1个气石。 培 育 期间 水温 20 26 ,盐度 30 37, pH 7.5 8.5, DO 5 mg/L以上。 8.1.4 饵料投喂 幼体发育至担轮幼虫开始摄食, 以金藻、扁藻、小球藻、新月菱形藻 等单胞藻类 2种 3种混合液 为 饵料,每日投饵 1次 2次。 单胞藻类参考日投喂量: 担轮幼虫前期( 1 d 5 d

    11、) 金藻、小球藻 1 104 cell/mL/d 2 104 cell/mL/d, 以后根据幼虫饱胃程度,逐渐增加到 4 104 cell/mL/d 5 104 cell/mL/d。 担轮幼虫后期逐渐转为 小球 藻、 扁藻和新月菱形藻,体节幼虫期 小球藻、 扁藻、新月菱形藻 4 104 cell/mL/d 5 104 cell/mL/d, 根据幼虫饱胃程度,逐渐增加到 10 104 cell/mL/d 15 104 cell/mL/d。 稚螠培育 8.2 DB21/T 3452 2021 5 幼体发育到体节幼虫后期,形成 10 12体节时,用 100目筛绢网拖选或排水收集移入稚螠培育池进 行附

    12、着变态。 8.2.1 稚螠培育池要求 池底铺 5 cm厚度的细沙做稚螠的附着基,细沙经 60 目筛网过滤,海水反复浸泡至水清为止 ,培育池 水深 1.5 m。 8.2.2 培育密度 2个 /cm2 3个 /cm2为宜。 8.2.3 水质管理 换水 1次 /d,换水量为全部水体的 1/2,连续充气。 8.2.4 饵料投喂 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粉碎后过 300目筛网,投喂 2次 /d,投饵量 1 g/m3 2 g/m3,视摄食量及残饵量 适当调整。配合饲料应符合 GB 13078的规定。 9 出池 稚螠经过 30 d 40 d培育,平均体 重 达到 4000 头 /kg 8000 头 /kg,即可出池。 收苗方法 9.1 用 40目网兜 排水过滤收集。 包装和运输 9.2 苗种沥干水分后,放入衬有塑料布的泡沫箱中,保持箱内温度在 26 以下。运输时间不 超过 8 h。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3452-2021 单环刺螠苗种培育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