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31 DB21 辽宁省 地方标准 DB21/T 3460 2021 盐碱地菜豆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ean cultivation under greenhouse in saline alkali soil 2021 - 06 - 30 发布 2021 - 07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 3460 2021 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1.1-2020起草规则编写。 本 文件 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 文件 起草单位: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
2、会、盘锦鑫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省农 业科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实验场种子服务公司、本溪市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本溪市南芬区农业林业 水利服务中心 、 朝阳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朝阳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 桓仁满族自治县农业发展服 务中心、朝阳市朝阳县西营子乡人民政府、 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中心。 本 文件 起草人:赵义平、刘广会、 赵丽丽、 李进、王翯、邰琳、曹丽、韩东兴 、 段微、张颖、 王艳、 张红艳 。 本 文件 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
3、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7862 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辽宁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农业分会(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长江街 162 号),联系电话: 024-86262599, 86845117。 DB21/T 3460 2021 1 盐 碱地菜豆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盐 碱地 菜豆 温室 栽培的 育苗 、定植 前 准备 、 定植前管理 、 甩蔓期管理 、 开 花与坐 荚期 管理、病虫 害 防控、采收与贮藏 和生产记录的要求。 本 文件 适宜 耕层土壤含盐量 0.6%, pH 9.5的 盐碱地 土壤的温室 菜豆 栽培。 2 规
4、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21/T 3125 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总则 DB21/T 3289 温室 蔬菜生产施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文件。 3.1 盐碱地 指 30cm耕层 壤含盐碱对植物 有抑制作 的耕地,含盐碱 1 6, pH7.1 9.5。分低度盐碱 地含盐 1 3, pH7.1 8.5。中度 3 6, pH8.5 9.5;重度盐碱含盐 6以上, pH9.5以上。 3.
5、2 菜豆根瘤 是菜豆根系与菌小型球状细菌,即根瘤菌共生所形成的根瘤。菜豆白出苗 20d 主侧根上开始形成根 瘤,属于豆科作物特性。它能吸收空气中 NO2 并转化为化合态氮,可供菜豆一生所需氮素。 4 育苗 4.1 品种 选择 选早熟丰产优质抗炭疽病、细菌性疫病等的蔓生品种。种子纯度 97%,净度 98%,发芽率 95%, 水分 12%。种子千粒重 0.4 0.5kg,单产 1500 2000kg,用种量 2 2.5kg/667。 4.2 播种 茬 口安排 蔓生种播种后 65 80d采收,开花后 10 15d达商品成熟,采收期 2个月。其 栽培茬次见表 1。 DB21/T 3460 2021 2
6、 表 1 温室碱地菜豆栽培茬次 茬次 育苗播种期 定植期 采收期 春茬 1月上旬 3月下旬 2月上旬 4月下旬 3月下旬 6月上旬 冬茬 9月中旬 12月下旬 10月上旬 1月下旬 11月下旬 4月下旬 4.3 育苗方法 4.3.1 种子处理 播前 1 2d晾晒种子。播 时 用 55恒温水 汤 种子 15Min,或用 1%福尔马林按 0.3%的比例浸种 20Min, 或 0.5%硫酸铜水溶液浸种 1h(促根瘤)。 捞出清水洗干净, 30温水 陈种 浸泡 4h, 新种 8h。 种子须晾干。 4.3.2 播种 用草炭蛭石基质 50孔或 72孔穴盘 播种 。每穴播 3粒 发芽 种子,深度 2 3cm
7、, 蛭石覆盖 。 穴盘育苗的 浇水基质润湿度宜到达 80%,穴盘上不 覆盖地膜保湿。 4.3.3 苗期温度管理 苗期温度见表 2。注意防止温度高,第 1真叶刚展开时放小风,逐渐加大放风量,避免秧苗伤风。 表 2 菜豆苗期温度管理指标 时期 昼温() 夜温() 育苗基质温度() 播种 齐苗 20 25 12 15 15 20 齐苗 第 1真叶露心 15 20 10 12 13 第 1真叶露心 第 1复叶展平 18 22 10 13 13 16 定植前 5d 15 18 6 12 10 12 4.3.4 苗期水肥管理 穴盘育苗要浇足底水,苗期严格控制浇水 。 1.5磷酸二氢钾 +1.5尿素喷淋叶面
8、施肥。 4.4 秧苗锻炼 定植前 5d控水 , 后半夜可降 到 5, 0以上 4h炼苗 。 苗龄 25 35d,第一复叶初展。 株高 15 20cm。 5 定植 前准备 5.1 整地施肥 宜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 施充分腐熟高碳农家肥 5 8m/667 或用商品有机肥 和 生物菌肥 0.5 1t;混入磷酸二铵 15kg+硫酸钾 20kg,加硫酸锌和硼砂各 1kg,硫酸镁 4kg。 不宜单施 氮肥 。旋耕后起垄,垄行距 85cm,或作 1.5 1.7m 宽 , 畦 高 25 30cm。 其它应符合 DB21/T 3289。 5.2 土壤病虫防控 与造墒 在定植穴或沟, 用 30 亿
9、/g 枯草芽孢杆菌 1kg,配成药土再撒施在畦沟、或定植穴中。 温室防虫 网 维护好 ,每垄畦 安装 好水肥一体化 设备 。 用烟剂对温室空间消毒,禁止过量用药。 定植提前 3 5d 浇水 造墒。直测潮湿土壤 EC 6mS/cm。 DB21/T 3460 2021 3 5.3 药剂 沾根 秧苗提前 2 3d送入 温室 。 栽苗 头天下午 , 用 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 10ml+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30g+6.25%精甲咯菌腈 10ml+氨基酸 50ml,兑 水 15 20kg,对 苗盘 沾根 。 6 定植期管理 6.1 栽苗方法 温室最低气温 8, 随小水栽苗。 单垄 行株距 85cm
10、 40 50cm,或 畦作双行小行距 50cm,株距 45 50cm。密度 1600 1800 穴 /667 。 6.2 田间 松土与温 光 管理 未覆地膜宜提高些气温,上午 20 25,下午 15 20,夜间 10 15,土温 15以上。 栽苗 5 7d 宜铲地 松土降低根际湿度, 控制 热气熏 伤 秧 苗 。土壤见 秧苗 发白根时,即缓苗开始第 1 次药肥灌根。 无论 2 月还是 10 月定植的,在低限温度许可下尽量延长照光时间。宜温室后墙张挂反光幕。 6.3 药肥灌根 浇过缓苗水 2 3d 后开始灌根。用 25 %嘧菌酯 50ml+6.25%精甲咯菌腈 50ml 氨基酸肥 +500ml,
11、 先滴灌水后滴肥药,再滴清水 10min。灌根后每 7d 喷 1 次氨基酸 300 500 倍液,连喷 3 4 次。 7 甩蔓期管理 7.1 吊蔓与整枝 抽蔓后及时开始吊蔓。温度管理 白天 18 20,夜间 13 15 。 阴雨天和有露水时不整枝 , 晴天 整枝。 下部出现病老叶片及时摘除。 7.2 催荚肥水 开始甩蔓时, 用 2磷酸二氢钾喷叶,结合浇水施一次尿素 5kg/667 ,或滴灌水溶肥。之后控水。 7.3 肥药喷施 灌根用药 1个月后, 16kg水兑 42.4%氟唑菌酰胺吡唑嘧菌酯悬浮剂 8ml+50%噻唑锌悬浮剂 40g +40% 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0ml+氨基酸 50ml,
12、进行叶面预防 喷施 , 10 15d一次,连续 2 3次 。 8 开花与坐 荚期管理 8.1 温度 进入开花结荚期开始第二次浇水 。 昼 温 20 25, 达到 25须放风控温, 夜间 15 20, 地温 17 左右 。 若昼温超 30,缺水及通风不良宜用 5 10mg/kg2,4-D 喷花。 8.2 水 肥 管理 个别植株开花开始浇水,追肥氮磷钾钙复混肥, 或 施氮磷钾肥( 20-20-20+TE) 水溶肥,追施 3 4kg。 宜加入 矿源黄腐酸钾 0.5 1kg,不宜与酸性中微量元素同时施用 。 DB21/T 3460 2021 4 8.3 喷药 防病 坐荚期 用 2.5%咯菌腈 3000
13、 倍液防控灰霉病。第 1 次喷 20d 后,用 29%吡萘嘧菌酯 1500 倍液 +47% 春雷王铜 400 500 倍液喷施。采收前用 32.5%苯醚甲环嘧菌酯悬浮剂 1000 倍液。 9 病虫害防控 9.1 综合防控 主要病害:锈病、炭疽病、灰霉病、枯萎病、根腐病、白粉病和病毒病。害虫主要有蓟马、红蜘蛛、 潜叶蝇、蚜虫、白粉虱和 螨虫等, 应符合 DB21/T3125。 9.2 潜叶蝇综合防控 特别换茬田间彻底清洁,随时清除杂草,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风口防虫网严密,张挂粘虫板,配 合中午高温闷棚;不可忽视药剂灌根。幼虫 2 龄以前用 1.8%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防治。 9.3 灌根
14、与控秧 苗期有零星白粉病宜用 10%苯醚甲环唑 1000 倍液,或嘧菌酯 750 倍达到控秧效果。缓苗水后 15kg 水兑 25%嘧菌酯 20ml 灌根 150 200 棵控旺 , 或灌根 667 用 200 300ml 滴灌。 10 采收与贮运 10.1 采收 管理 采收宜在上午进行,盛荚期 2 3d 采收 1 次。留下长梗,促潜伏 花芽继续发育开花结荚。 每采收 1 次浇 1 次水,追 1 次肥。 每 7d 喷叶面肥 1 次, 用 500 倍液磷酸二氢钾 +300 500 倍液氨基酸肥喷施 植 株。 10.2 留种方法 蔓生品种采收 1 2 次嫩家后,可在中下部留种。种子晒干含水量 14%宜为长期贮藏。 10.3 包装与贮藏 贮藏菜豆长度基本一致,表皮翠绿鲜嫩,种子未明显膨大。采收后装入衬有薄纸箱或筐内,轻拿轻 放。贮藏温度 7 9,湿度 90%95%,二氧化碳 2%。 11 生产记录 全面记录各项生产作业,时间、场所、天气、技术措施、病虫害发生情况、农药、化肥等各种农资 使用,以及遇到的 各种 问题、处理方法 与最终 结果等情况。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