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91.040 DB21 CCS P30/39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4102021 Jxxxx2021 辽宁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retrofitting of existing building in Liaoning province 2021-04-30 发布 2021-05-30 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辽宁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辽宁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retrofitting of e
2、xisting building in Liaoning province DB21/T 3410 2021 主编单位:辽宁省绿色建筑协会 大连理工大学 主编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单位: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 2021 年 05 月 30 日 2021 沈阳 前言 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辽住建科 20214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 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 GB/T 51141 的基础上,综合考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辽宁省绿色建
3、筑条例等国家标准和辽宁 省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安全耐久; 5健康舒适; 6生活便利; 7资源节约; 8环境宜居; 9提高与创新。 本标准由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负责管理,由 大连理工大学 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的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修改完善意见和建 议。如有意见 或 建议 , 请寄送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市甘井子区 凌工路 2 号 大连理 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邮编 116000)。 主编单位:辽宁省绿色建筑协会 大连理工大学 参编单位:大连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
4、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赵天怡 赵亚明 张城瑀 王立成 谷亚新 赵雪冬 李际峰 赵亮 黄富勇 孙胜进 李静 审查人员:王庆辉 陈德龙 张晓明 杨璐 徐有宁 于永彬 黄彦 1 目 次 1 总则 . 3 2 术语 . 6 3 基本规定 . 7 3.1 一般规定 . 7 3.2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 7 4 安全耐久 . 10 4.1 控制项 . 10 4.2 评分项 . 10 安全 . 10 耐久 . 12 5 健康舒适 . 13 5.1 控制项 . 13 5.2 评分项 . 14 室内空气品质 . 14 水质 . 14 声、光环境 . 15 室内热湿环境 . 16 6 生活便利 . 18 6.
5、1 控制项 . 18 6.2 评分项 . 18 出行与无障碍 . 18 服务设施 . 18 III 智慧运行 . 20 IV 物业管理 . 20 7 资源节约 . 22 7.1 控制项 . 22 2 7.2 评分项 . 23 I 节能与能源利用 . 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24 节材与绿色建材 . 25 8 环境宜居 . 27 8.1 控制项 . 27 8.2 评分项 . 27 场地生态与景观 . 27 室外物理环境 . 29 9 提高与创新 . 31 9.1 一般规定 . 31 9.2 加分项 . 31 本标准用词说明 . 33 引用标准名录 . 34 3 Contents 1 Gene
6、ral Provisions . 3 2 Terms . 6 3 Basic Requirements . 7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 7 3.2 Assessment and Rating . 7 4 Safety and Durability . 10 4.1 Prerequisite Items . 10 4.2 Scoring Items . 10 Safety . 10 Durability . 12 5 Health and Comfort . 13 5.1 Prerequisite Items . 13 5.2 Scoring Items . 14
7、Indoor Air Quality . 14 Water Quality . 14 Sound and Daylighting . 15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 16 6 Occupant Convenience . 18 6.1 Prerequisite Items . 18 6.2 Scoring Items . 18 Transit and Accessibility . 18 Service Facility . 18 III Intelligent Operation . 20 IV Property Management . 20 7 Resou
8、rces Saving . 22 7.1 Prerequisite Items . 22 7.2 Scoring Items . 23 I Energy Saving and Energy Resources Utilization . 23 4 Water Saving and Water Resouce Utilization . 24 Material Saving and Green Materials . 25 8 Enviroment Livability . 27 8.1 Prerequisite Items . 27 8.2 Scoring Items . 27 Site Ec
9、ology and Landscape . 27 Outdoor Physical Environment . 29 9 Promotion and Innovation . 31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1 9.2 Bonus Items . 3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33 List of Quoted Standard . 34 5 1 总则 1.0.1 为贯彻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引导 辽宁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高质量发展 ,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制定本标准。
10、1.0.2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既有民用建筑绿色改造评价。 1.0.3 辽宁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既有建筑所在地 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改造后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 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 辽宁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应结合现有条件、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对场 地进行改造再利用,并应对场地的风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水环境等进行 重新组织和优化。 1.0.5 辽宁省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 和辽 宁省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 2 术语 2.0.1 绿色改造 green ret
11、rofitting 以保障建筑 安全、节约能源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使用功能等为目标,对既 有建筑进行维护、更新、加固等活动。 2.0.2 改造策划 retrofitting planning 根据项目地理位置、市场分析、开发周期以及改造诊断结果,提出改造目标、改 造功能、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的活动。 2.0.3 预防性维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为减少设备、设施等故障,提高其运行可靠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而进行的计划内 维护。 2.0.4 跟踪评估 tracking evaluation 为确保建筑设备和系统高效运行,定期对建筑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
12、 分析,并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环节提出改进措施的活动。 2.0.5 综合效能调适 commissioning 在建筑建造的全过程管理中,对建筑各个系统在现场检查、平衡调适验证、设备 性能测试及自控功能验证、系统联合运转、综合效果测试验证的整个体系过程进行管 理的控制方法。 7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 。 涉及系统性、整 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 的 总体进行评价 。 3.1.2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应在改造工程竣工后进行。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工程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 3.1.3 绿色改造前应进行改造评估
13、和改造策划,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既有建筑竣工图纸等相关资料不全时,应进行补充完善,需 满足国家规定 的施工图或竣工图存档要求, 存档备查; 2 应按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既有建筑相关 性能开展评估与策划; 3 当既有建筑结构满足国家和辽宁省现行有关结构标准时, 可不进行结构改造; 4 应根据评估结果开展绿色改造策划, 确定绿色改造目标,并 应出具可行性研 究报告或绿色改造方案。 3.1.4 申请评价方应对 参评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项目进行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 选用适 宜 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 运行 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 应 在评价时
14、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 申请评价方 应 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 和完整性负责。 3.1.5 评价机构应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项目分析和测试报告、相 关文件进行审查,并应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3.1.6 当申请绿色金融服务时,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项目应对节能、节水等改造措施 进行说明,并应对建筑能耗和碳排放等进行计算。 3.2 评价 方法 与等级划分 3.2.1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指标体系 应 由 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 节约、环境宜居 5 类指标组成 ,且 每类指标均应包括 控制 项和评分项 ;评价指标体系 8 还统一设置提高与创新加分项。 3.2.2 控
15、制 项的评定结果 应 为 达标 或不 达标 ;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 应 为分值。 3.2.3 当既有建筑进行部分改造或改造后为多功能 综合性单体建筑时 ,绿色改造评 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 于部分改造的既有建筑,未改造部分的各类指标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评 分; 2 对于改造后为多功能 综合性单体建筑,应按本标准全部评价条文逐条对适用 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得分 。 3.2.4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指标的分值设定应符合表 3.2.4 的规定。既有建筑绿色 改造预评价和评价时,推荐使用的打分表详见附录。 表 3.2.4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评价指标分值 控制项 基础分值 评分项满分值
16、 加分项 分值 安全 耐久 健康 舒适 生活 便利 资源 节约 环境 宜居 预评价分值 400 100 100 70 200 100 100 评价分值 400 100 100 100 200 100 100 注:预评价时,本标准第 6.2.10、 6.2.11、 6.2.12、 6.2.13、 9.2.7 条不得分。 3.2.5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的总得分 应 按下式进行计算 : Q=( Q0+Q1+Q2+Q3+Q4+Q5+QA) /10 ( 3.2.5) 式中: Q 总得分; Q0 控制项基础分值,当满足所有控制项的要求时取 400 分; Q1Q5 分别为 评价指标体系 5 类指标评分项得
17、分; QA 提高与创新加分项得分 。 3.2.6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 评价结果应划 分为 基本 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4 个 等级 。 3.2.7 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等级应为基本级。 3.2.8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星级等级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3 个等级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均应 达到 基本级的要 求 ; 9 2 当 总得分分别达到 60 分、 70 分、 85 分时,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等级分别为一 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 10 4 安全耐久 4.1 控制项 4.1.1 既有建筑所在场地应安全,不应有污染土壤、超标电磁辐射等危害,不应有 危险化学品
18、、易燃易爆危险源等威胁。 4.1.2 当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涉及结构改造和加固时,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建筑 使用年限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4.1.3 建筑 外门窗、外墙、屋面、外保温 等外围护结构的安全和防护性能应符合国 家和辽宁省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 4.1.4 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外遮阳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 构连接,并应满足 国家和辽宁省现行相关标准 的有关要求。 4.1.5 卫生间、浴室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 4.1.6 建筑内部与室外场地应设置具有耐久性 好的 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志。 4.1.7 建筑防雷措施和装置、消防措施和装置应满足国
19、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要求。 4.2 评分项 安全 4.2.1 根据鉴定结果比选改造方案,优化改造设计,提升结构整体性能。评分总值 为 15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结构改造加固方案选用整体集中式方案,得 8 分; 2 根据改造后建筑功能、受力特点、原有基础与上部承重结构耐久性损伤差异 等,选择材料用量少的结构改造加固方案,得 4 分; 3 结构改造采用与干法施工相匹配的结构体系和构件,得 3 分。 4.2.2 结构抗震性能整体提升,评价总分值为 10 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 1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及以前建造的建筑,改造后抗震性能满足后续使用年限 40 年及以上的要求,得 10 分;
20、 2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及以后并按当时施行的抗震设计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 11 改造后抗震性能 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 50023 要求的后续使用 年限为 50 年及以上,得 10 分。 4.2.3 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12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并累计: 1 采取措施提高阳台、外窗、窗台、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水平,得 3 分; 2 建筑物出入口均设置外墙饰面、门窗及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并与 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得 3 分; 3 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等,得 3 分; 4 外遮阳、太阳能设
21、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 具备安装、检修 与维护条件,得 3 分。 4.2.4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评价总分值为 6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 别评分并累计: 1 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玻璃,得 3 分; 2 采用具备防夹功能的门窗,得 3 分。 4.2.5 室内外地面设置防滑措施,评价总分值为 9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 计: 1 建筑室内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间等设置防滑措施,防滑 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JGJ/T 331 规定的 Bd、 BW级及 以上,得 3 分; 2 建筑室内外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
22、准建筑地面 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JGJ/T 331 规定的 Ad、 AW级,得 3 分; 3 建筑坡道、楼梯踏步防滑等级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 程 JGJ/T 331 规定的 Ad、 AW级或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 造技术措施,得 3 分。 4.2.6 建筑室内外进行适老和适幼改造设计,评价总分值为 6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 别评分并累计: 1 楼梯升降平台、适老扶手及标识等无障碍设施,得 2 分; 2 走廊、坡道、公共卫生间等区域设置扶手及呼叫装置,得 2 分; 12 3 室内空间及设施棱角处进行安全化处理,得 2 分。 4.2.7 采取提升围护结构的抗风、
23、防火及抗爆能力的措施,评价分值为 6 分。提高 围护结构上述三种性能中一种的,得 3 分;采取两种及以上的,得 6 分。 耐久 4.2.8 结构防护材料的耐久性符合相关现行国家和辽宁省标准的有关规定,评价分 值为 10 分。 4.2.9 采用耐久性好的建筑部品部件,评价总分值为 12 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并累计: 1 采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线、管件,得 6 分。 2 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不同部品组合的寿命一致;不同使用寿命的部品 组合时,采用便于分别拆换、更新和升级的构造,得 6 分。 4.2.10 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评价总分值为 14 分,并
24、按下列 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 1 采用耐久性好的外饰面材料,得 4 分; 2 采用耐久性好的防水和密封材料,得 5 分; 3 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得 5 分。 13 5 健康舒适 5.1 控制项 5.1.1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883 的有关规定。建筑室内和建筑主出入口处 应禁止吸烟,并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禁烟标志。 5.1.2 给水排水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 的有 关规定; 2 应制定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计划并实施, 且生活饮用水储水 设施每半年清洗消毒频率不应少于 1 次; 3 所有 卫生器具及地漏的 水封 设 置 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 准 GB 50015 的有关规定; 4 非传统水源管道和设备应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 5 生活 排水与雨水排水系统应采用分流制。 5.1.3 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噪声级和隔声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噪声级 应满足现行 国家标准 民用 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GB 50118 中 的低 限要求 ; 2 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