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91.120.10 CCS P 32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2206- 2021 备案号 J - 202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based on rock wool 2021 - 09 - 30 发布 2021 - 10 - 30 实施 辽 宁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辽宁省地方标准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
2、ion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based on rock wool DB21/T 2206 - 2021 主编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批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施行日期: 2021 年 10 月 30 日 2021 沈阳 前 言 为规范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验收,提高建筑节能工程 防火性能,保证外墙外保温工程质量,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辽住建科 2019 11 号)计划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依据 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辽
3、宁省地方标准岩棉薄 抹灰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 DB21/T 2206-2013 进行修订。 本规程 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规定; 4 .系 统及 材料 ; 5. 设计; 6. 施工; 7. 质量验收等。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 调整岩棉板、岩棉条性能指标; 2 新增网织增强岩棉板、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和定向岩棉板三种复合岩棉保 温材料; 3 完善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章节相关条文。 本规程归口管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 号),联系电话: 024-23447652。 本规程由辽宁工业大学负责具
4、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 请 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辽宁工业大学(地 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 169 号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邮编: 121001,电话: 0416-4199306,电子邮件: dfbz_)。 本规程主编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本规程参编单位:辽宁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保温材料分会 沈阳建筑大学 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健晖建筑节能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安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威海博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辽宁亿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泰石岩棉股份有限公 司 大连涂耐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洛科威防火保温材料 (广州
5、 )有限公司 汇尔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万华建筑科技(烟台)有限公司 辽宁洪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辽宁秦恒科技有限公司 普莱斯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盛元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宁泰保温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宇刚节能保温建材有限公司 江苏卧牛山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沈阳万隆建材有限公司 沈阳西尔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锦州市达丰建材有限公司 哈尔滨鸿石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沈阳盛京天宏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河北京奥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编制人员: 赵 薇 霍 明 张玉书 张巨松 张轶楠 徐向飞 杨宏旭 龚伟强 周鹏举 赵宝贵 王泗山 曹玉柱 吕大鹏 杨兴明 钟 云 刘海涛 韩姝娜 刘江洪 周丽芳
6、李 振 孟庆山 杨永发 王永贵 高文涛 陈艳丽 金 富 谭淑樱 李 犀 赵景利 张志强 刘学伟 刘合标 徐向军 刘 峥 朱 明 李忠来 刘振辉 王 晶 周子尉 蒋 威 曹德军 赵 宝 张 强 杜春田 臧亚栋 王 婷 邵 雪 郝 亮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郑襄勤 杨欣刚 李爱国 于永彬 杨 璐 赵振东 常艳萍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3 3 基本规定 5 4 系统及材料 6 4.1 一般规定 6 4.2 系统性能要求 6 4.3 材料性能要求 7 5 设计 15 5.1 一般规定 15 5.2 抗风荷载设计 15 5.3 热工设计 18 5.4 构
7、造设计 18 6 施工 23 6.1 一般规定 23 6.2 施工 条件 23 6.3 施工 工序 24 6.4 施工要点 26 7 质量验收 30 7.1 一般规定 30 7.2 主控项目 31 7.3 一般项目 33 本规程用词说明 36 引用标准名录 37 附:条文说明 38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and Symbols 2 2.1 Terms 2 2.2 Symbols 3 3 Basic Requirements 5 4 Systmes and Components 6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6 4
8、.2 System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6 4.3 Components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7 5 Design 1 5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5 5.2 Wind Load Resistance Design 15 5.3 Thermal Design 18 5.4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18 6 Construction 23 6.1 General Requirements2 3 6.2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23 6.3 Construction
9、Process 24 6.4 Construction Points 26 7 Quality Acceptance 30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30 7.2 Key Items 31 7.3 Ordinary Items 33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3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 7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8 1 1 总则 1.0.1 为贯彻国家和辽宁省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提高建筑节能工程防火性能,规 范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 系
10、统的工程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 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适用建筑的高度不应大于 100m,且岩棉制品 厚度不宜大于 150mm。 1.0.3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 与民用 建筑 中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 温 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0.4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 工程应进行抗风荷载设计和热工设计。 1.0.5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的材料应配套供应。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 特殊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1.0.6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 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等除应符合本规程 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辽宁省现行
11、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 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based on rock wool 由 保温 材料(岩棉条、岩棉板、网织增强岩棉板、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及定 向岩棉板)、 抹面层、饰面层 、 固定材料(锚固件、胶粘剂等) 及辅件 构成,并 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可分为岩 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岩棉条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网织增强岩棉板薄 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定向岩棉板 薄抹灰外墙
12、外保温系统。 2.1.2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 工程 engineering of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based on rock wool 将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施工,安装固定在外墙外表面上所形成的 建筑物实体。 2.1.3 岩棉板 rock wool slab 以熔融火成岩为主要原料喷吹成纤维,加入适量热固性树脂胶粘剂及憎水 剂,经压制、固化、切割制成的板状制品。 2.1.4 岩棉条 rock wool lamella 岩棉板按一定的间距切割,翻转 90使用的条状制品,其主要纤维层方向与 表面垂直。 2.1.5
13、网织增强岩棉板 mesh-stitched enhanced rock wool board 用玄武岩纤维有捻纱线将岩棉板及其覆盖其表面的玻璃纤维网格布经纬向 整体缝合形成对岩棉板有增强作用的保温板。 2.1.6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 reinforced vertical rock wool composite board 以多条同宽度岩棉条竖向拼装的板材为芯材,表面复合玻纤网聚合物砂浆或 聚氨酯水泥基界面增强卷材而制成的预制板材。 2.1.7 定向岩棉板 oriented rock wool board 定向岩棉板是将是将两种密度的岩棉纤维,通过特殊加工工艺,在线生产成 3 一体,使用时 具
14、有方向性特征的高性能岩棉板制品。 2.1.8 基层墙体 substrate 建筑物中起承重或围护作用的外墙墙体,可以是混凝土墙体或各种砌体墙 体。 2.1.9 抹面层 base coat 抹在岩棉保温层,中间夹有耐碱玻纤网格布,保护保温层并具有防裂、防水、 抗冲击作用的构造层。 2.1.10 饰面层 finishing coat 对岩棉外保温系统起装饰和保护作用的外装饰构造层。 2.1.11 胶粘剂 adhesive 由高分子聚合物、水泥、砂和填料为主要材料制成,用于岩棉保温层与基层 墙 体粘结的聚合物砂浆。 2.1.12 抹面胶浆 rendering coat mortar 由高分子聚合物、
15、水泥、砂和填料为主要材料制成,具有一定柔韧性及良好 粘结性能、防水性能的聚合物砂浆。 2.1.13 耐碱型玻璃纤维网格布 alkali-proof glass fiber net 由耐碱玻纤加工而成,作为增强材料置于抹面胶浆中,用以提高抹面层的机 械强度和抗裂性,简称玻纤网。 2.1.14 锚栓 anchor 由尾端带有圆形锚盘的塑料膨胀套管和塑料敲击钉或具有防腐性能的金属 螺钉组成,用于将岩棉保温层固定 于基层墙体的机械固定件。 2.1.15 辅件 accessories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起辅助作用的配件,如铝合金托架、 PVC 护 角线条、 PVC 滴水线条等。 2.2 符号 2
16、.2.1 材料性能指标: C 锚盘刚度; Fk 锚栓抗拉承载力标准值; 4 FRk 锚盘抗拔力标准值; TR 岩棉抗拉强度等级。 2.2.2 抗风荷载设计: Fp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取值; K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抗风荷载安全系数; k 风荷载标准值; kR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 gz 高度 z 处的阵风系数; sl 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0 基本风压; nA 单位面积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锚栓数量; n 锚栓群锚折减系数; T 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或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抗拉强度标准值; A 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或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有
17、效粘结面积率。 2.2.3 热工设计: 导热系数 ; S 蓄热系数 。 5 3 基本规定 3.0.1 岩棉 薄抹灰外墙 外保温系统 在重力、风荷载、温湿度、规定设防烈度以内 的地震以及主体结构变 形等的作用下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在正常使用状态 下,不应产生裂缝、空鼓或脱落。 3.0.2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应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进行抗风荷载设计,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对围护结构的风荷载要求。 3.0.3 岩棉薄抹灰外保温工程的保温隔热性能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及辽宁省现行相关标准的相关规定。 3.0.4 岩
18、棉 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 工程的防火安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 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的相关规定 。 3.0.5 岩棉 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系统 及其各组成材料的环保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 标准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 JG/T 483 的相关规定。 3.0.6 岩棉 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 工程的 各组成 材料 应 彼此相容、 具有物理化学稳定 性 及 防腐性。 各组成材料及 辅件 应成套提供。 3.0.7 岩棉 薄抹灰 外 墙外 保温工程 宜采用具有透气性的饰面砂浆或水性涂料 。 3.0.8 下列情况的砌体外墙不宜采用以锚固为主的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1 外墙所用块体为水泥炉渣
19、空心砖或水泥炉渣空心砌块; 2 外墙所用块体为壁厚小于 15mm 的烧结空 心砖或烧结空心砌块; 3 外墙所用块体为壁厚小于 20mm 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4 砌体强度等级低于 MU5; 5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低于 M5。 3.0.9 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岩棉 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 工程 的 设计 使用 年限 不应少于 25 年。 6 4 系统及材料 4.1 一般规定 4.1.1 岩棉板、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及定向岩棉板的 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 GB/T 25975 的相 关规定。 4.1.2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
20、合现 行 行业 标准 岩棉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 JGJ/T 480 的相关规定。 4.2 系统性能要求 4.2.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 表 4.2.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耐候性 能 耐候试验后外观 不得出现饰面层起泡或剥落、防护 层空鼓或脱落等破坏,不得产生渗 水裂缝 JG/T 429 抹面层与保温层 拉伸粘结强度 ( MPa) 岩棉板 /定 向岩棉板 不小于其垂直于板面的抗拉强度, 破坏发生在岩棉内 岩棉条 /网 织增强岩棉 板 /增强竖 丝岩棉 复合 板 0.10,破坏发生在岩棉内 吸水
21、量( g/m2) 500 GB/T 29906 不透水性 2h 不透水 GB/T 29906 抗冲击 性能 建筑物二层及以上墙面 3J 级 GB/T 29906 建筑物首层墙面及门窗口等易 受碰撞部位 10J 级 水蒸气 透过性 能 防护层水蒸气渗 透阻 ( m2hPa/g) 混凝土基层 墙体 2.83 103 GB/T 17146 非混凝土基 层墙体 2.10 103 耐冻融 性能 冻融循环试验后 外观 寒冷地区 35 次冻融循环后防护层无空鼓、脱落, 无渗水裂缝 、无粉化 GB/T 29906 严寒地区 50 次冻融循环后防护层无空鼓、 7 脱落,无渗水裂缝 、无粉化 抹面层与保温层 拉伸
22、粘结强度 ( MPa) 岩棉板 /定 向岩棉板 不小于其垂直于板面的抗拉强度, 破坏发生在岩棉内 岩棉条 0.10,破坏发生在岩棉内 网织增强岩 棉板 0.10,破坏发生在岩棉内 JGJ/T 110 增强竖丝岩 棉复合板 0.10,破坏发生在岩棉内 GB/T 29906 4.3 材料性能要求 4.3.1 岩棉板和岩棉条 1 岩棉板和岩棉条的主要性能指标应 符合表 4.3.1-1 的规定。 表 4.3.1-1 岩棉板和岩棉条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条 密度 ( kg/m3) 140 100 GB/T 5480 酸度系数 1.8 GB/T 5480 尺寸稳定性( %)
23、 1.0 GB/T 8811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 MPa) TR100 0.10 GB/T 30804 TR15 0.015 TR10 0.010 湿热抗拉强度保留率( %) 50 GB/T 30804 剪切强度标准值 Fk( kPa) 纵向 60 GB/T 32382 横向 20 剪切模量( MPa) 纵向 4 横向 1.0 导热系数 W/( mK) 0.040 0.046 GB/T 10295 GB/T 10294 吸水量(部分浸入) ( kg/m2) 24h 0.4 0.5 GB/T 30805 28d 1.0 1.5 GB/T 30807 质量吸湿率( %) 1.0 GB/T 5
24、480 燃烧性能 A 级 GB 8624 2 岩棉板长度不宜大于 1200mm,宽度不宜大于 600mm;岩棉条长度不宜 8 大于 1200mm,宽度不宜小于 150mm。岩棉板、岩棉条尺寸和密度的允许偏差 应符合表 4.3.1-2 的规定。 表 4.3.1-2 岩棉板、岩棉条尺寸和密度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岩棉板 岩棉条 长度( mm) +10, -3 GB/T 5480 宽度( mm) +5, -3 3 厚度( mm) +3, 0 +2, 0 直角偏离度( mm/m) 5 平整度( mm) 6 密度 ( kg/m3) 10% 4.3.2 网织增强岩棉板 1 网织 增强岩棉板的
25、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3.2-1 的规定。 表 4.3.2-1 网织增强岩棉板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密度 ( kg/m3) 100140 GB/T 5480 酸度系数 1.8 GB/T 5480 尺寸稳定性( %) 1.0 GB/T 8811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 MPa) TR100 0.10 GB/T 30804 TR15 TR10 湿热抗拉强度保留率 1( %) 50 GB/T 30808 横向 剪切强度标准值 Fk( kPa) GB/T 32382 横向 剪切模量( MPa) 导热系数 W/( mK) 0.035 GB/T 10295 GB/T 10294
26、吸水量(部分浸入) ( kg/m2) 24h 0.4 GB/T 30805 28d 1.0 GB/T 30807 9 质量吸湿率( %) 1.0 GB/T 5480 燃烧性能 A 级 GB 8624 2 网织增强岩棉板长度不宜大于 1200mm,宽度不宜大于 600mm,网织间 距不宜大于 65mm,线迹长度不宜大于 40mm,网织所用针的直径不应大于 6mm。 网织增强岩棉板尺寸 、密度和网织间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3.2-2 的规定。 表 4.3.2-2 网织增强岩棉板尺寸、密度和网织间距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长度( mm) +10, -3 GB/T 5480 宽度(
27、mm) 3 厚度( mm) 2 直角偏离度( mm/m) 5 平整度( mm) 6 密度允许偏差( %) 10 网织间距( mm) 2 GB/T 7689.2 4.3.3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 1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有表面复合玻纤网聚合物砂浆和表面复合聚氨酯水 泥基界面增强卷材两种 形式。 2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表面复合玻纤网聚合物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 合表 4.3.3-2 的规定。 表 4.3.3-2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表面复合玻纤网聚合物砂浆)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密度 ( kg/m3) 140 GB/T 5480 酸度系数 1.8 GB/T 5480 尺寸稳定性
28、( %) 1.0 GB/T 8811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 MPa) 0.10 GB/T 30804 导热系数 W/( mK) 0.046 GB/T 10295 GB/T 10294 10 燃烧性能 A 级 GB 8624 3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表面复合聚氨酯水泥基界面增强卷材)的主要性能 指标应符合表 4.3.3-3 的规定。 表 4.3.3-3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表面复合聚氨酯水泥基界面增强卷材)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密度 ( kg/m3) 100 GB/T 5480 酸度系数 1.8 GB/T 5480 尺寸稳定性( %) 0.2 GB/T 8811 垂直于表
29、面的抗拉强度 ( MPa) TR100 0.10 GB/T 30804 湿热抗拉强度保留率( %) 50 GB/T 30804 横向 剪切强度标准值 Fk( kPa) 20 GB/T32382 横向 剪切模量( MPa) 1.0 导热系数 2 W/( mK) 0.042 GB/T 10295 GB/T 10294 吸水量(部分浸入) ( kg/m2) 24h 0.2 GB/T 30805 28d 0.4 GB/T 30807 质量吸湿率( %) 0.5 GB/T 5480 燃烧性能 A 级 GB 8624 4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长度不宜大于 1200mm,宽度不宜大于 600mm。芯 材表面
30、聚合物砂浆或聚氨酯涂覆均匀,且无漏涂现象。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尺寸 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3.3-4 的规定。 表 4.3.3-4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尺寸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长度( mm) +10,-3 GB/T 5480 宽度( mm) 3 厚度( mm) +2,0 直角偏离度( mm/m) 5 11 平整度( mm) 6 4.3.4 定向岩棉板 1 定向岩棉板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3.4-1 的规定。 表 4.3.4-1 定向岩棉板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定向 岩棉板 (I) 定向岩棉板 (II) 密度 ( kg/m3) 120 140 GB/T 5
31、480 酸度系数 1.8 GB/T 5480 尺寸稳定性( %) 1.0 GB/T 8811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 ( MPa) TR10 0.010 GB/T 30804 TR15 0.015 表层抗拉强度( MPa) 0.012 0.020 湿热抗拉强度保留率( %) 50 GB/T 30804 横向 剪切强度标准值 Fk( kPa) 20 GB/T32382 横向 剪切模量( MPa) 1.0 导热系数 W/( mK) 0.035 0.035 GB/T 10295 GB/T 10294 吸水量(部分浸入) ( kg/m2) 24h 0.4 0.5 GB/T 30805 28d 1.0 1
32、.5 GB/T 30807 质量吸湿率( %) 1.0 GB/T 5480 燃烧性能 A 级 GB 8624 2 定向岩棉板长度不宜大于 1200mm,宽度不宜大 600mm。定向岩棉板尺 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3.4-2 的规定。 表 4.3.4-2 定向岩棉板尺寸的允许 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试验方法 长度( mm) +10, -3 GB/T 5480 宽度( mm) +5, -3 12 厚度( mm) +3,0 密度允许偏差( %) 10 直角偏离度( mm/m) 5 平整度( mm) 6 4.3.5 胶粘剂 胶粘剂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3.5 的规定。 表 4.3.5 胶粘剂的
33、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 ( 与水泥 砂浆 ) ( MPa) 标准状态 0.60 GB/T 29906 耐水 强度 浸水 48h,干燥 2h 0.30 浸水 48h,干燥 7d 0.60 拉伸粘结强度 (与岩棉条 /网织增强岩 棉板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 板) ( MPa) 标准状态 0.10, 且 破坏 部位应位于 岩棉内 耐水 强度 浸水 48h,干燥 2h 0.03 浸水 48h,干燥 7d 0.10 可操作时间( h) 1.5 4.0 注:用于岩棉板、定向岩棉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的胶粘剂,应同样测试与其岩棉条的拉伸粘 结强度 4.3.6 抹面胶浆 抹面胶浆的主要
34、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3.6 的规定。 表 4.3.6 抹面胶浆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 方法 拉伸粘结强度 (与岩棉条 /网织增强 岩棉板 /增强竖丝岩棉 复合板) ( MPa) 标准状态 0.10,且破坏部位应位于岩棉内 GB/T 29906 冻融后 0.10 耐水 强度 浸水 48h,干燥 2h 0.03 浸水 48h,干燥 7d 0.10 吸水量( kg/m2) 0.5 抗冲击( J) 3 13 不透水性 抹面层内侧无水渗透 可操作时间( h) 1.5 4.0 柔韧性 压折比 3 开裂应变(非水泥基)() 1.5 注:用于岩棉板、定向岩棉板薄抹灰外保温 系统的抹面胶浆,应同
35、样测试与其岩棉条的拉伸 粘结强度 4.3.7 玻纤网 玻纤网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3.7 的规定。 表 4.3.7 玻纤网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试验方法 单位面积质量( g/m2) 160 GB/T 9914.3 耐碱 拉伸断裂强力 (经向、纬向 )( N/50mm) 1000 JGJ 144 附录 B 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经向、纬向)( %) 75 断裂伸长率(经向、纬向)( %) 5.0 GB/T 7689.5 氧化锆(氧化钛)含量( %) 符合 JC/T 841 规定 JC 935 附录 A 4.3.8 锚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栓的塑料膨胀件和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原生的聚
36、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 制造,不应使用再生材料。锚栓的钢制件应采用不锈钢或经过表面防锈防腐处理 的碳钢制造。 2 锚栓长度不应小于有效锚固深度、基 层墙体 找平层 、 岩棉 保温层、胶粘剂 和底层抹面胶浆厚度 之和。 3 锚栓的主要 性能 指标 应符合表 4.3.8 的规定。 表 4.3.8 锚栓 的主要 性能指标 项目 岩棉板 /定向岩棉板 岩棉条 /网织增强 岩棉板 /增强竖丝 岩棉复合板 试验方法 抗拉承载力标 准值 Fk( kN) 普通混凝土墙 体 (C25) 1.20 0.60 JG/T 366 实心砌体墙体 0.80 0.50 14 ( MU15) 多孔砖砌体墙体 ( MU15) 0
37、.40 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 ( MU10) 0.30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墙体( A5.0) 0.60 0.30 锚盘 抗拔力 标准值 FRk ( kN) 1.20 0.50 锚盘直径 (mm) 60 膨胀套管直径( mm) 8 锚盘刚度( kN/mm) 0.50 JGJ/T 480 4.3.9 饰面材料应采用柔性腻子和透气性 好的水性涂料、饰面砂浆等,饰面材料 应与保温系统及组成材料相容,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外墙建筑涂料等相关标准的要 求。 4.3.10 托架、托架锚栓、护角线条、滴水线条、垫片等 辅件 中的塑料件应采用 原生料制造,不应使用再生材料。铝合金件应采用阳极氧化处理。钢制件应采用 不
38、锈钢或经过表面防锈防腐处理的碳钢制造。 15 5 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岩棉 板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 和定向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 的基 层墙体宜为混凝土墙体、实心砌体墙体和强度等级不小于 A5.0 的蒸压加气混凝 土砌块墙体 。 5.1.2 岩棉 薄 抹灰 外墙外保温 工程 防热桥 设计应 符合下列规定 : 1 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女儿墙、封闭阳台以及 出挑 构件等热桥部位应采取 保温措施; 2 固定于墙体的金属构件或托架、锚栓、穿墙管道等处宜有防热桥措施。 5.1.3 岩棉 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 工程防水防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保温与其他构件接缝处应有柔性防水密封
39、及防裂措施; 2 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处理 ; 3 在 岩棉 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 工程 上安装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 墙体 上,并 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 。 5.1.4 岩棉 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 工程中 首层墙面、阳台和门窗角等易受碰撞的部 位,应采取附加防撞保护措施,且满足抗冲击强度 10J 的要求。 5.1.5 岩棉 薄抹灰 外墙外保温 工程设计图纸应绘制勒脚、窗口、变形缝、挑檐、 女儿墙等特殊部位保温构造详图。 5.1.6 当 保温层厚度超过 100mm 时, 岩棉条或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 应沿墙体纵 向 上下 粘贴。 5.2 抗风荷载设计 5.2.1 岩棉薄
40、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和建筑物实际情况,进行抗风荷载计算。 5.2.2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抗 风荷载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kk RK ( 5.2.2) 式中,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kR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 kN/m 2); 16 K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抗风荷载安全系数。 5.2.3 风荷载标准值 k 应按下式计算: 0=k g z sl z ( 5.2.3) 式中, k 风荷载标准值( kN/m2); gz 高度 z 处的阵风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41、50009 规定的离地面 10m 高度取值; sl 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按表 5.2.3 取值;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取值;建筑物高度一半及以上部位的离地面高度取建筑物离地面最大高 度,建筑物高度一半以下部位取建筑物离地面最大高度的一半; 0 基本风压,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规定 的重现期 R 为 50 年的值取用( kN/m2)。 表 5.2.3 风荷载局部体型系数 sl 取值 类别 局部体型 系数 sl 墙面(含山墙) -1.4 墙角、墙边、阳台、雨蓬、檐口、遮阳板、空调板、边棱处 装饰线条等突出构件 -2.0
42、 5.2.4 岩棉与基层墙体连接通过锚固与粘结相结合的方式,岩棉板和定向岩棉板 以锚固为主,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和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以粘结为主。岩棉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 kR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计算岩棉板、定向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抗风荷载承载力时,应 仅计入 锚栓的抗拉承载力; 2 计算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或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 程的抗风荷载承载力时,应仅计入系统有效粘结面积部分的抗拉承载力。 5.2.5 岩棉板、定向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 kR 17 应按下式计算: =Fk p A nRn ( 5.2.5) 式
43、中, kR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 值( kN/m2); Fp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取值,按表 5.2.5-1 取值( kN); nA 单位面积岩棉板或定向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锚栓数量(个 /m2); n 锚栓群锚折减系数,按表 5.2.5-2 取值。 表 5.2.5-1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 Fp 取值( kN) 基层墙体类型 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 Fp 取值 普通混凝土墙体(不小于 C25) 0.56 实心砌体墙体(不小于 MU15) 0.47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不小于 A5.0) 0.38 表 5.2.5-2 锚栓群锚折减系数 n 取值 单位面积岩棉板 /定向岩
44、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锚栓数量 nA(个 /m2) 锚栓群锚折减系数 n 6 nA11 1.00 11 nA14 0.95 nA 14 0.90 5.2.6 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或增强 竖丝岩棉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的 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 kR 应按下式计算: =k T AR ( 5.2.6) 式中, kR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抗风荷载承载力标准值( kN/m2); T 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或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抗拉强度标准值, 最低 取 100kN/m2; A 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或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有效粘结面积率, 18 最低 取 80%。 5.2.7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
45、温工程抗风荷载安全系数 K 取值应符合表 5.2.7 的规 定。 表 5.2.7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抗风荷载安全系数 K 工程类型 安全系数 K 岩棉板、定向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 3.3 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或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薄 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 11.7 5.3 热工设计 5.3.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热工设计应满足国家和辽宁省现行相关标准 的规定。 5.3.2 计算岩棉板、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或定向岩棉 板的厚度时,其导热系数、蓄热系数、修正系数的取值宜符合表 5.3.2 规定。 表 5.3.2 岩棉板、岩棉条、网织增强岩棉板、增强竖丝岩棉复合
46、板或定向岩棉板的热工参数 类型 导热系数 W/(mK) 蓄热系数 S W/(m2K) 修正系数 a 岩棉板 0.040 0.70 1.10 岩棉条 0.046 0.75 网织增强岩棉板 0.035 0.70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表面复合 玻纤网聚合物砂浆) 0.046 0.75 增强竖丝岩棉复合板(表面复合 聚氨酯水泥基界面增强卷材) 0.042 0.70 定向岩棉板 0.035 0.70 5.3.3 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期间,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工程重量湿度允许增量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 的相关规定。当基层 墙体为砌体时,严寒和寒冷地区基层墙体宜采用隔汽措施
47、。 5.4 构造 设计 5.4.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分为单层网系统和双层网系统,其基本构造应 19 分别符合表 5.4.1-1 和表 5.4.1-2 的规定。 表 5.4.1-1 单层网 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基本构造 基层 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粘结层 保温层 抹面层 饰面层 混凝土墙、 砌体墙 (基 层水泥砂 浆找平处 理) 胶粘剂 岩棉板、岩 棉条、 增强竖丝 岩棉复合 板、定向岩 棉板 抹面胶浆 压入单 层 玻纤网, 锚 栓固定 涂料、饰面 砂浆 等 柔性 饰面材 料 表 5.4.1-2 双层网岩棉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基层 保温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粘结层 保温层 抹面层 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