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40 CCS 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3352021 梭梭造林及管护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ffores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 2021-09-08发布 2021-10-0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2335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2、本文件起草单位:阿拉善盟林业草原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文舒、程业森、孟和巴雅尔、李慧瑛、杨阳、刘雪娟、刘宏义、徐生智、赵 晨光、武志博、谢宗才、聂振军、吕慧、盛晋华、刘畅、马扎雅泰、马磊、庞德胜、王霞、王梅芳。 DB15/T 23352021 1 梭梭造林及管护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梭梭造林技术、管护技术等各环节的操作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阿拉善干旱荒漠区,其他地区可以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3、 文件。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2083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规程 DB15/T 689 梭梭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157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梭梭 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 属于藜科(Chenopodiaceae)梭梭属(Haloxylon Bunge)植物。 3.2 造林密度 planting density 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穴数,或造林设计的株行距。 来源:GB/T 157762017,3.7 3.3 整地 site preparation 造林前清理有碍于苗木生长
4、的地被物或采伐剩余物、火烧剩余物,结合蓄水保墒需要,耕翻土壤和 准备栽植穴的作业过程。 来源:GB/T 157762017,3.8 4 梭梭造林技术 4.1 造林地的选择 DB15/T 23352021 2 培育梭梭,造林时应选择固定、半固定且沙层深厚、植被盖度小于15%的平缓沙地造林为宜。 4.2 造林时间 裸根苗春季造林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秋季造林时间为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 4.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以28 穴/亩55 穴/亩为宜。 4.4 造林规格 阿拉善地区梭梭人工造林一般采用两行一带造林模式,即株、行、带距为3 m 3 m6 m、3 m3 m 8 m;或者采用行列式造林模式
5、,即株行距为3 m5 m、4 m 6 m等。 4.5 苗木质量 符合DB15/T 689所规定的梭梭苗、标准,苗木应经过检疫、检验、分级、包装等处理,具备“两 证一签”。 4.6 苗木运输 苗木长途运输应用苫布覆盖,避免根系风吹日晒,并适时进行喷水保湿;到达造林地若不能立即栽 植,应及时拆捆假植或浸泡。 4.7 苗木处理 裸根苗栽植前要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剪除受伤根系,用ABT生根粉醮根或浸泡根系。ABT浓度为500 ppm1000 ppm,即蘸即栽或浸泡2 h以上,然后随栽随取。 4.8 整地 4.8.1 沟状整地 沿造林行带进行机械开沟,沟深30 cm50 cm,沟宽1 m1.5 m,沟长
6、不限,沟距3 m6 m,平整 耕作,有条件的地区可配套灌溉渠系。 4.8.2 穴状整地 根据造林设计的株行距,在栽植部位挖栽植穴,穴径、深均为40 cm60 cm,可采用机械打坑的方 法进行,当年整地当年造林。 4.9 栽植 栽植时每穴2株,苗木直立穴中,根系舒展,不能窝根或根系上翘外露。然后分层覆土,把湿土填 入根际,当回填到1/3时用脚踏实一次,回填至1/2时,将苗木轻轻上提后,再回填踩实围堰,并灌足定 苗水10 kg/穴15 kg/穴,待水下渗后,覆3 cm5 cm沙土保墒。 5 梭梭管护技术 5.1 灌水 DB15/T 23352021 3 灌水要求第一水随栽随灌,定苗水要灌透,当年要
7、求补水2次或3次,第二年要求补水次数大于2次, 第三年补水至少1次。 5.2 施肥 根据梭梭长势强弱和肉苁蓉的采挖量给予梭梭适当施肥。具体方法为:土壤解冻后梭梭萌动前或土 壤封冻前,在距梭梭根部60 cm80 cm处施腐熟的有机肥。 5.3 培土与除草 5.3.1 第一次灌水结束后,发现有被风刮或水冲出根系的苗木要及时扶苗培土。 5.3.2 梭梭生长期内根据区域内杂草长势及时进行除草。 5.4 补植 依据LY/T 2083要求,成活率为41 %70 %(不含70 %)补植造林,成活率为41%以下(不含41 %) 重新造林。 5.5 综合管护 为保证苗木的健康成长,应采取造林作业保护措施: a)
8、 人畜干扰风险较高的地段,宜在造林地周边设置网围栏、管护用房等设施; b) 按照森林防火规划和建设要求,合理布设防火隔离带,并做好日常维护; c) 及时清除病株、死株,保持合理密度。 5.6 常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 梭梭的常见有害生物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DB15/T 23352021 4 附录A (资料性) 梭梭常见有害生物目录及防治方法 梭梭常见有害生物目录及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梭梭常见有害生物目录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梭梭白粉病 Leveillula saxaouli ( Sorok) Golov 梭梭白粉病发生在梭梭的绿色枝条上。初产生淡黄、淡黄 绿
9、色段斑,水肿,2 d3 d后在变色的病斑上出现稀疏的粉霉, 白粉越长越厚,最后成毡状。当白粉层长成毡状时,在白粉层 中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的小圆球,密集,埋于菌丝体中。 发病轻时,仅仅是一节节的绿枝被白粉覆盖,发病严重时, 全枝被白粉所覆盖,甚至引起枝条枯死。每年7月至10月发生, 绿色同化枝感染白粉病后,病枝变成淡黄色,随后出现白粉, 严重时同化枝上形成白粉层,常造成幼苗死亡。 发生严重时,用三唑酮喷撒效果很好。 梭梭漠尺蛾 Desertobia heloxylonia Xue 又称梭梭尺蠖,食量巨大,可将成片的梭梭吃得只剩光杆,其 扩散速度快。 羽化时期采用黑光灯或人工捕杀成虫。或 在5月上
10、中旬地面喷洒辛硫磷乳油1000 1500 倍。3龄前期,可选用2.5%的溴氰菊 脂或高效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油 2000倍液进行树上喷施。 草地螟 Loxostege stieticatis Linnaeus 幼虫取食梭梭幼嫩的同化枝,发生严重时同化枝绿色部分全部 被吃光,仅剩下纤维状黄白色茎秆,严重影响梭梭生长。在高 龄暴食期,1 2 天可将大面积梭梭吃光。 应在幼虫3龄之前大面积统一防治。选择 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2.0% 阿维菌 素BT可湿性粉剂用药3 d后防治效果也达 100%;25% 灭幼脲防治作用缓慢,
11、但对环 境友好。 梭梭瘿蚊 Holoxylon gall midges 梭梭瘿蚊一年发生24代,成虫将卵产在梭梭茎、芽和花上, 由卵孵化出的幼虫取食茎、芽和花,并使梭校茎、芽、花产生 虫瘿,而幼虫则在虫瘿内发育,幼虫橘色,扩展呈杯形,节间 直径为5 mm8 mm,背侧面被短且白的毛所覆盖。在虫瘿的基 部有24个幼虫的虫室。但所有后代以蚕茧的形式在枯枝落叶 层土化蛹,蛹在适当时间羽化成虫并交配,每头虫一般可产100 个卵。 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强 植株抵抗力。及时清园。秋冬季深翻土壤, 消灭越冬幼虫。二是利用姬蜂、小蜂等天 敌昆虫进行防治。三是在初夏幼虫开始活 动或在成虫羽化及幼虫
12、刚孵化时,喷洒 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 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梭梭木虱 Haloxylon psyll 木虱在梭梭上一年发生2代,以卵在梭梭顶芽内越冬,5月上旬 初孵幼虫在新梢顶部形成绿色癣瘤,痰内有淡黄色若虫13 个,虫瘦由绿变紫,6月底虫癣鳞张开,成虫飞出。7月下旬梭 梭嫩梢顶部第二次形成虫癣,9月中旬第二代成虫实现产卵于 梭梭的越冬芽内。这种木虱密度很大,几乎每株上均有虫痪, 少则几个或几十,多则几百甚致上千,严重影响梭梭的生长。 用黄板或荧光灯诱杀成虫。或喷施高效、 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12%甲维盐虫螨 腈剑斩。 巨膜长蝽 Jakowleffia setulosa 巨膜长蝽在干旱荒漠区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士缝中,石块 下越冬,第1代若虫4月中旬出现,持续到6月上旬。第1代成虫 开始于5月上旬,卵、若虫,越冬成虫和1代成虫世代重叠。6 月中句至8月中旬成虫进入滞育状态,8月下旬下9用上旬成虫 开始交尾产卵,11月下旬以2代成虫开始越冬。在田间自然条 件下,巨膜长蝽的产卵期10 d30 d,卵孵化期2 d7 d,若 虫期4 d11 d,完成一个世代需2 d36 d。 喷洒40%乐果乳油1200倍液、50%辛硫磷乳 油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