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0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2482021 籽用西葫芦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brid seeds from zucchini 2021-07-23发布 2021-08-23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2248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
2、M/TC 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战略研究 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菅彩媛、任霄云、郭晓霞、黄春燕、李智、田露、苏文斌、樊福义、宫前恒、 吴榕、乔旭。 DB15/T 22482021 1 籽用西葫芦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籽用西葫芦种子生产技术中选地与整地、亲本播种、田间管理、授粉、病虫害防治、 种子收获及种子检验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籽用西葫芦杂交种子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真实性和品种纯度鉴定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亲本 parents 用于配制生产用杂交种子的父本和母本。 3.2 杂交种 hybrid 两个表现优良的自交系亲本杂交而成的杂种第一代种子。 4 选地与整地 4.1 选地 制种地块要选择耕层深厚、排灌、通透性
4、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并且无检疫性病害。制种田周 围1000 m以上无葫芦科作物种植。 4.2 整地 DB15/T 22482021 2 结合耕翻将腐熟的农家肥3000 kg/667 m25000 kg/667 m2一次性施入,及时进行耙耱,达到细、 碎、平、无坷垃。 5 亲本播种 5.1 亲本种子质量 亲本种子纯度均高于99.6 %、净度高于99 %、芽率高于90 %。 5.2 亲本配置比例 制种田父母本配置比例为1:5。 5.3 播种时期与方式 10 cm土层地温达到10 12 时播种,父母本花期不同的要错期播种,使花期相遇。采用人工 或机械播种,种肥用45 %复合肥(N:P2O5:K2
5、O=15 -15-15)20 kg/667 m225 kg/667 m2。 5.4 播种密度与深度 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90 cm,小行距40 cm。其中,父本株距35 cm,保苗2600株/ 667 m2; 母本株距45 cm,保苗2100株/667 m2。播种深度3 cm4 cm。 6 田间管理 6.1 苗期去杂 植株67叶时,拔除杂株、劣株和病株。 6.2 中耕除草 出苗后及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 6.3 灌水追肥 播种后及时滴灌,灌水量为20 m3/667 m2。苗期不浇水。待田间 80 % 母本坐瓜12个后进行第 2 次灌水,灌水量为30 m3/667 m
6、2;果实膨大期进行第 3 次灌水,灌水量为30 m3/667 m2,随水追施尿 素10 kg/667 m2,硫酸钾复合肥15 kg/667 m2。肥料施用符合NY/T 496 的规定。 7 授粉 7.1 授粉时期 母本田50 %60 %植株开始开花时进行授粉。取母本第二雌花、第三雌花进行授粉。及时摘除母本 的雄花及雄花蕾、第一雌花;摘除父本的雌花和雌花蕾。 7.2 套袋 DB15/T 22482021 3 母本田50 %60 %植株开始开花时进行授粉。取母本第二雌花、第三雌花进行授粉。及时摘除母本 的雄花及雄花蕾、第一雌花;摘除父本的雌花和雌花蕾。 7.3 采集雄花 早晨5:00以前,采摘已套
7、袋、开放的父本雄花,待授粉使用。 7.4 授粉 每天上午6:0010:00授粉,选取已套袋、开放的雌花,将采集的父本雄蕊在母本雌花柱头上轻轻 涂抹,见柱头有花粉后套袋,做好杂交标记。1朵雄花授23朵雌花。 7.5 授粉后植株管理 授粉结束后,对母本田进行23次全面检查,摘除畸形瓜、无标记的种瓜,同时拔除全部父本。 8 病虫害防治 8.1 白粉病 授粉结束后,对母本田进行23次全面检查,摘除畸形瓜、无标记的种瓜,同时拔除全部父本。 8.2 病毒病 发病初期,用1.26 %辛菌胺醋酸盐694 ml/667 m21042 ml/667 m2,兑水30 kg或康力丰15 g/667 m230 g/66
8、7 m2,兑水30 kg。在叶面喷洒,每隔7 d 10 d 喷洒1次,共喷洒23次。 8.3 枯萎病 30 %甲霜噁霉灵40 ml/667 m2,兑水30 kg或70 %甲基硫菌灵100 g/667 m2,兑水30 kg灌根,隔10 d后再灌根1次,连续防治2 3 次。 8.4 蚜虫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 g/667 m220 g/667 m2兑水30 kg,每隔7 d10d 喷洒1次,连续防治3 4 次。 9 种子收获 9.1 去杂 采收前根据果实形状及颜色做最后一次去杂工作。 9.2 采瓜 授粉后65 d75 d,当种瓜果皮变硬发黄采收种瓜,采收有标记的果实。 9.3 采种 DB15/T 22482021 4 采瓜后15 d20 d进行打瓜脱粒,将种子置于阴凉通风处晾干,晾晒时避免日光暴晒,不可直接把 种子放在水泥地或铁器上,以免灼伤种子。 9.4 种子贮存 待种子含水量低于8 %时,将种子进行清选、去杂质和分装,放置于专用种子贮藏库中保存。 10 种子检验 种子净度、芽率、纯度、含水量按照GB/T 3543.3、GB/T 3543.4、GB/T 3543.5、GB/T 3543.6确定 的方法对种子进行质量检测。种子的纯度高于99 %、净度高于99 %、芽率高于90 %、种子含水量低于8 % 的为合格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