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30 CCS B40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3082021 草原牧区乳用牛饲养管理指南 Guidelines for f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dairy cattle in grassland pasture 2021-08-20发布 2021-09-2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2308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
2、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乌拉盖奥克斯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 标准化研究院、呼和浩特市农牧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千、塔娜、张晓庆、马海滨、宝金山、张继泽、渠晖、贾向春、高凤芹、刘 鹰昊、刘坤宇、靳慧卿。 DB15/T 23082021 1 草原牧区乳用牛饲养管理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乳用牛的术语和定义、饲养环境、饲养管理、防疫、防治 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天然草原放牧为主的乳用牛,其他乳肉兼用品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
3、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143 牛冷冻精液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635 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NY/T 1343 草原划区轮牧技术规程 NY/T 1575 草颗粒质量检验与分级 NY/T 2128 草块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 5047 无公害食品 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15/T 34 青贮饲料技术规程 DB15/T 4192019 农牧交错区成年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B15/T
4、 4262019 奶牛挤奶操作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乳用牛 dairy cattle 以产奶性能作为主要生产力指标的牛。 3.2 乳肉兼用牛 milk-meat dual-purpose cattle 兼顾产奶和产肉性能为生产力指标的牛。 DB15/T 23082021 2 3.3 自由放牧 free grazing 家畜的放牧方式,在放牧期间,家畜在较大范围内不受限制的游走采食。 3.4 轮牧 rotational grazing 家畜的放牧方式,在整个放牧期内,家畜按照一定的顺序在一个放牧管理单位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 放牧小区中轮换进行采食和休息。
5、3.5 暖季 warm season 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5 的初日至终日时期,一般为夏季和秋季。 3.6 冷季 cold season 日平均气温稳定小于5 的终日至初日时期,一般为冬季和春季。 4 饲养环境 4.1 放牧场环境 应以草本植物为主,无农药及无有害化学物质污染的天然草场、改良草场或林下草场作为放牧场。 放牧区可设置擦痒架及遮荫棚。 4.2 牛舍环境 冷季应对牛舍采取保温措施,采用干粪沫或秸秆、草沫铺设厚度为10 cm15 cm的卧盘垫料,应及 时清理粪尿和更换污染的卧盘垫料,保持干燥、洁净。 5 饲养管理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饲养方式选择 5.1.1.1 暖季(
6、5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主要采用放牧为主的饲养模式。自由放牧、季节性轮牧或者划 区轮牧应按NY/T 635确定草地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按照NY/T 1343对轮牧周期、放牧频率、小区数 量和面积的要求。 5.1.1.2 冷季(12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采用半舍饲和舍饲结合的饲养方式。保证牛群每天活动3 h 4 h,自由饮水。应根据牛不同生长、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确定补饲精粗料的种类和数量,早晚适当 补饲,且应采用分群补饲和管理。 DB15/T 23082021 3 5.1.1.3 春季返青休牧期(4月中旬到5月中旬)应采用舍饲饲养,建议不放牧。根据牛不同生长、 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确定粗饲料和精
7、料补充料的种类和数量。粗饲料给量按干物质计算,约为母牛活 重的1 %1.5 %。 5.1.2 分群 根据年龄、体况和生理因素合理组群。如犊牛、泌乳牛、妊娠后期母牛应分群饲养。 5.1.3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5.1.3.1 精料补充料(下文简称精补料)可自行配制,自配料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307 号公告要求。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最新修订版要 求。 5.1.3.2 补饲粗饲料应以青干草为主,可部分添加青贮、草块和草颗粒。青贮应符合DB15/T 34要求, 草块和草颗粒质量应符合NY/T1575和NY/T2128的等级要求。日粮中添加青贮需搭配少量小
8、苏打。 5.1.3.3 所有饲料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NY 5032的规定以及中 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194号、第246号公告要求。所有饲料卫生应符合GB 13078要求。 5.1.4 饮用水 5.1.4.1 放牧场应具有充足的水源。饮用水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 5.1.4.2 舍饲和半舍饲应提供自由饮水。 5.2 围产期母牛饲养管理要求 5.2.1 饲养要求 5.2.1.1 围产前期(产前21 d至分娩) 5.2.1.1.1 以舍饲为主,每天宜保持3 h4 h近距离放牧运动,临产3 d运动时间缩短为每天1 h 2 h;冷季运动时间减半为宜。 5.2.1.1.
9、2 以饲喂优质青干草为主,自由采食;也可饲喂草块或草颗粒,但不宜饲喂青贮和根茎类等 多汁饲料。 5.2.1.1.3 精补料饲喂量不宜多,参考饲喂量为每头1 kg/d2.5 kg/d,且减少钙和食盐的补充。围 产期精补料参考配方见附录A。 5.2.1.2 围产后期(分娩至产后21 d) 5.2.1.2.1 分娩后立即补充足量的温热、麸皮盐水(麸皮1 kg2 kg、盐100 g150 g、碳酸钙50 g 100 g、温水15 kg20 kg,可加少量红糖)。 5.2.1.2.2 产后3 d内应只提供优质青干草和少量精补料;4 d后可适量增加精补料并搭配少量多汁 饲料,精补料每日增加量不超过1 kg
10、;1周后根据母牛品种、食欲及产奶量逐渐增加日粮饲喂量,直至 达到乳用牛饲养标准。 5.2.1.2.3 在暖季母牛产后7 d可开始适应性放牧,但要适当控制放牧时间,一般以利于产后母牛体 质与产奶量恢复为准。 5.2.2 管理要求 DB15/T 23082021 4 5.2.2.1 临产观察 5.2.2.1.1 查阅配种记录,计算预产期。预产期前10 d开始进行昼夜观察监护,并做好分娩前的各项 准备。 5.2.2.1.2 观察乳房变化:产前约2周乳房开始增大、膨满,乳头泌出黏稠的淡黄色液体,当能挤出 白色初乳时,分娩将在1 d2 d内发生。 5.2.2.1.3 观察阴门分泌物:妊娠后期阴唇肿胀,封
11、闭子宫颈口的黏液塞溶化,如发现透明索状物从 阴门流出,则1 d2 d内将分娩。 5.2.2.1.4 观察臀部肌肉:妊娠末期,骨盆部韧带软化松弛,臀部出现塌陷现象。临产前1 d2 d, 尾根两侧的肌肉明显塌陷。 5.2.2.1.5 观察宫缩:站立不稳,精神不安,回顾腹部;排尿、排粪频繁,卧立不安;临产前,子宫 肌肉开始扩张,继而出现宫缩,预示着即将分娩。 5.2.2.2 分娩准备 5.2.2.2.1 待产牛舍应保持清洁干燥,褥草应干净、柔软。准备好接产所需的工具、器械和药物等。 5.2.2.2.2 尽量让牛自然分娩。如需助产,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且严格进行手臂和器械工具的消毒。 5.2.2.3
12、产后护理 5.2.2.3.1 产后应及时更换褥草、清理卧盘,防止产后感染。 5.2.2.3.2 产后12 h内观察胎衣排除是否完整正常,如脱落不全或胎衣不下,应及时处理。 5.3 泌乳期母牛饲养管理要求 5.3.1 饲养要求 5.3.1.1 暖季管理:以放牧为主,一般不补饲。也可根据乳用牛品种及产奶量提供适量精补料补。自 由饮水。 5.3.1.2 冷季管理:采用半舍饲饲养。参考精补料饲喂量为泌乳盛期,每头4 kg/d6 kg/d;泌乳中 期,每头3 kg/d4 kg/d;泌乳后期,每头2 kg/d3 kg/d。随着气温降低,应逐渐加大补饲量。自 由饮水,水温大于5。泌乳期精补料参考配方见附录A
13、。 5.3.1.3 休牧期管理:采用舍饲饲养。应符合DB15/T 4192019中7.3和7.4的要求执行。 5.3.1.4 通常泌乳盛期为产后母牛的配种高峰期,应合理搭配日粮,保证母牛正常发情和配种。 5.3.1.5 通常泌乳后期为母牛妊娠关键期,不宜多喂菜子饼、棉籽粕、酒糟等饲料。 5.3.1.6 自由舔食食盐或盐砖。参考补盐量为每100 kg体重的牛10 g/d。 5.3.1.7 如有条件记录日产奶量,可根据产奶量调整精补料饲喂量,参考用量见附录B。 5.3.1.8 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过渡时间至少为10 d。 5.3.2 挤奶 5.3.2.1 挤奶员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经常修剪指甲。
14、5.3.2.2 挤奶前,保持牛体清洁卫生,用温水和干净毛巾擦拭乳房,并对挤奶器具清洗和消毒。 5.3.2.3 小规模养殖户(牧户)或奶牛场尽量采用移动式挤奶机,如桶式挤奶器、手推车挤奶器等, 挤奶方式应符合DB15/T 4262019中6.1的要求。 5.3.2.4 如设有挤奶厅,挤奶方式应符合DB15/T 4262019中4和6.2的要求。 DB15/T 23082021 5 5.3.2.5 如无机器挤奶条件,可采用手工挤奶方式。手工挤奶方式可采用拳握法,逐渐加力、加速, 每分钟80120次。大部分奶挤出后需进行乳房按摩,将奶挤净。 5.3.2.6 挤奶后,为防止乳头龟裂,可在乳头上涂抹油脂
15、或凡士林、甘油等;如发现乳头开裂,可涂 抹硼酸软膏。 5.3.2.7 出现凝块、絮状和水样的牛乳或因治疗乳房炎、酮病等用药牛生产的牛乳应另行处理,不应 混入正常乳。 5.3.2.8 建议挤奶次数为2次/d。合理安排挤奶、饲喂、饮水、刷试、打扫卫生、运动、休息等工作 日程,一切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完成,不应随意变动日程。 5.3.3 配种 5.3.3.1 母牛产犊后第3个发情周期配种。对发情不正常或不发情的母牛,要及时采取措施。 5.3.3.2 选择优秀种公牛对母牛进行本交或采用冷配技术进行繁殖。配种用冷冻精液按GB 4143执行。 5.4 干奶期母牛饲养管理要求 5.4.1 一般干奶期为母牛妊娠后
16、期,不宜在有露水的草场放牧。 5.4.2 产前一个月,应缩短放牧或活动时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各2 h为宜。 5.4.3 如在冷季,以饲喂优质青干草为主,自由采食;参考精补料饲喂量为每头1.5 kg/d3 kg/d。 5.4.4 应做好保胎工作,要防止母牛过度挤撞、剧烈活动而造成流产、早产。 6 防疫和防治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参考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 则NY 5047和兽药使用准则NY/T 5030,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执行防疫、检疫和其它兽医卫生制度。 7 档案管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参考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 则NY 50
17、47和兽药使用准则NY/T 5030,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执行防疫、检疫和其它兽医卫生制度。 DB15/T 23082021 6 附录A (资料性) 精补料参考配方 精补料参考配方见表A.1 表A.1 精补料参考配方见 单位:% 原料 泌乳期 围产期 玉米 43 40 豆粕 25 10 胡麻粕 13 20 麸皮 15 13 干酒糟 0 15 石粉 1.5 0 食盐 1 0 小苏打 0.5 0 预混料 1 2 DB15/T 23082021 7 附录B (资料性) 泌乳母牛精补料参考饲喂量 泌乳母牛精补料参考饲喂量见表B.1 表B.1 泌乳母牛精补料参考饲喂量 日产乳量(kg) 30 每头饲喂
18、量(kg/d) 2kg以下 34 45 56 79 10kg以上 DB15/T 23082021 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307号公告 ( 2020年8月) 2饲料原料目录(2015年4月22日农业部公告第2249号) 3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年12月30日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 4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2017年3月1日国务院令第676号修订) 5兽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6年第666号部分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第194号、第246号公告(2019年7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年5月) 8内蒙古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