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3.020 CCS W01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2262021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评价指南 Evaluation guide for green factory of cashmere products 2021-06-10发布 2021-07-1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22262021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基础设施 . 2 6 管理体系 . 3 7 能源与资源投入 . 3 8 产品 . 5 9 环境排放 . 6 10 绩效
2、. 6 11 评价方法 . 7 附录 A(规范性)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 . 10 附录 B(规范性)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计分方法 . 13 DB15/T 2226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鹿王羊绒有限公司、内蒙古蒙正工程 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产 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丽忠、朱虹、孟令红、聂文山、丁慧、张波、魏强、刘文格、冯彩茹。 D
3、B15/T 22262021 1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评价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绿色工厂评价的指标体系及通用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的绿色工厂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 18885 生态
4、纺织品技术要求 GB/T 18916.14 取水定额第 14部分 :毛纺织产品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6923 节水型企业纺织染整行业 GB 31701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 GB/T 32151.12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12部分:纺织服装企业 GB/T 33761 绿色产品评价通则 GB/T 36132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50878 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 GB 51052 毛纺织工厂设计规范 T/CNTAC
5、 50 毛纺织产品化学品管控要求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 green factory of cashmere products 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 3.2 DB15/T 22262021 2 绿色产品设计product eco-design 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 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 或不用含有毒、有害物质
6、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活动。 3.3 相关方stakeholder 可影响绿色创建的决策,受绿色工厂创建活动影响、或自认为受绿色工厂创建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 织。 4 基本要求 4.1 总则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绿色工厂创建是一个整体策略,用于在工厂内实施渐进式用地集约化、原料无 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改善,工厂通过制定长期策略来最大化实现绿色工厂的 不断完善。 4.2 基础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 绿色工厂应依法设立,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近三年无较大及 以上安全、环保、质量等事故。对利益相关方的环境做出承诺的,应同时满足有
7、关承诺的要求。 5 基础设施 5.1 建筑设施 5.1.1 基本要求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的建筑应满足国家 GB 51052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从建筑面积、 建筑材料、建筑结构、采光照明、绿化及场地、再生资源及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建筑的节地、节材、节 能、节水及可再生资源、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可参考 GB/T 50878要求。山羊绒制品生 产企业应集约利用土地,在满足生产工艺前提下,优先采用联合厂房、多层建筑。 5.1.2 新建、改建和扩建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时,应遵守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 防治法、消防法等规定。 执行“三同时制度 ”、
8、“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环境 影响评价制度”、“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国家、地方相关产业政策和要求。 5.1.3 布局及配套要求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分明显,雨污分流,工厂内生产废水清污分流,涉及水 处理设施、通风设施、除尘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噪声防护措施及消防设施等并保证有效运行。 DB15/T 22262021 3 5.1.4 环境要求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合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并充分考虑工厂绿化。 5.1.5 其他要求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建有独立的化学品仓库、危险废物暂存间等建筑设施。 5.2 照明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在满足生产工
9、艺的条件下,应优先选用效率高、能耗低国家鼓励的照 明设备。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车间特殊生产工艺需采用自然光源时,宜采用节能型日光灯具。具体要求 按照GB/T 36132 执行。 5.3 设备设施 5.3.1 已明令禁止生产、能耗高、效率低的设备应限期淘汰更新;用能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效率应符合 该设备或系统经济运行的要求。 5.3.2 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计量设备、污水处理及设备设施要求按照 GB/T 36132 执行。 6 管理体系 6.1 基本要求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厂的质量管理 体系应满足 ISO 9001的要求,环境管理体系应满足 GB
10、/T 24001的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应满足GB/T 45001 的要求。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纺织 企业自身特点,充分融合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集成与统一。 6.2 环境管理体系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绿色工厂的环境管理体系用于识别、跟踪和管理工厂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6.3 能源管理体系 工厂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能源管理体系,工厂的能源管理体系应满足GB/T 23331的 要求并依据 GB/T 15587的要求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应考虑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 气候带、面积以及
11、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生产操作、能源种类、能源的转换与输送、能源的使用与 消耗等因素,能源方针应形成文件,以多种形式对工厂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和讲解。 7 能源与资源投入 7.1 能源与资源投入 7.1.1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根据行业现实情况优化用能结构,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能源 投入,应采用能源梯级利用、能源回收利用,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 7.1.2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重视“能级匹配、按质用能”,推广分布式能源的合理使用。 DB15/T 22262021 4 7.1.3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使用行业节能通用技术,如:废热水热量的回收技术、废气热量的回收 技术、高温工序的节能
12、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 7.1.4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绿色工厂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处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宜达到国内 同行业先进水平。 7.2 资源投入 7.2.1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满足 GB/T 18916.14 中对本行业的取水定额要求。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 应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采用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中的技术。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绿色工厂单位产品取水量宜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 水平。 7.2.2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实行多级用水,冷却水循环利用、冷凝水回收利用,生产废水分级处理、 分质回用。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使用行业节水通用技术,如:染整用水循环利用
13、技术、高效水洗技术、 清污分流和分质用水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山羊绒生产企业染整工厂应满足 GB/T 26923 的要求,提高 水的回用率。 7.2.3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 产品废弃率。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使用物料回收技术,如:烧碱回收、羊毛脂的回收、过期染料、助 剂及化学品的回收等。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染料、助剂及化学品的使用量。 7.2.4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对生产所需的各类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存放、注明标识,以便于处理及回 收利用。 7.2.5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宜鼓励企业加强纤维资源的梯级利用,支持回收再利用纤
14、维在相关产业用 纺织品领域的应用,建设具有带动效应的废旧山羊绒回收再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用于回收再利用。 7.3 采购 7.3.1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确定并实施对采购产品进行确认、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 的产品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确保环保型高效、生态型原辅材料、染化料及化学品物质的使用。 7.3.2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鼓励采购绿色产品、生态产品、循环产品,通过购买环境友善物品及服 务,减少采购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7.4 热电联产 7.4.1 工厂如有自备电厂或锅炉,提高锅炉热效率和热电比。 7.4.2 输送分配时,工厂水、蒸汽等能源、资源漏失率应符合相关标准; 7.4.3 工
15、厂宜加强管道相关的保温措施,降低热损失,使用保温的材料应是绿色环保材料并满足保温 性能要求。 7.5 化学品管理 7.5.1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推行可靠的化学品管理计划。化学品管理将涉及工厂业务的 全过程,从采购到生产车间,到仓库和废物处理场所及其运输过程。危险化学品管理应按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条例要求执行。 7.5.2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应制定有力的制度来进行化学品管理,一旦化学品进入场内,应妥善储存 并采取防泄漏措施,以防止环境污染或人体直接接触化学品。所有接触化学品的工作人员应了解制度方 针,并制定随时可实施的应急反应计划。 7.5.3 染化料、助剂的存放应有专用存贮间,分类
16、存放。在入口处和存放处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及简 DB15/T 22262021 5 明的中文警示说明,同时 设置通风排毒与自动报警装置。易燃化学品,如挥发性有机溶剂、保险粉等, 应有单独的放置场所、由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相应的领用制度,且在生产过程中应满足 T/CNTAC 50 标 准的要求。 8 产品 8.1 总体要求 8.1.1 山羊绒制品生产工厂的绿色设计应符合 GB/T 36132 的要求,其产品应符合 GB/T 33761 的要求。 8.1.2 山羊绒制品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工厂宜生产符合绿色产品要求的山羊绒制品。绿 色山羊绒制品应符合 GB 18401 的要求,婴幼儿山羊绒制
17、品应满足 GB 31701 质量安全检测标准要求。 山羊绒制品生态指标应符合 GB/T 18885 的技术要求。必要时,应按照 GB/T 18885 标准进行认证。 8.1.3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宜加强纺机制造过程质量监督和检验,提高纺机装备加工质量,推进纺织 机械新材料、精加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基础工艺研究,提高机器装备水平,提高专用基础件制造精 度、性能、寿命等。 8.2 生态设计与智能制造 8.2.1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宜进行生态设计,满足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要求。 8.2.2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在分梳、染色、纺纱、针织、机织、后整理等工序,开展自动化和智能 化生产
18、,通过智能化生产和信息化集成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8.3 有害物质的使用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在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原辅材料。产品在生 产过程中,应控制、减少有害物质(染料、助剂及化学品)的使用量,并满足国家对产品中有害物质限 制使用的要求。开发、生产对人体健康无害、生态环境安全的绿色纺织产品。 8.4 节能 企业生产的产品,其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应满足相关标准的限定值要求,并努力达到更高能效等级。 8.5 节水 企业生产的产品,其单位产品耗水量应满足相关标准的限定值要求,并努力达到更高水效等级。 8.6 碳足迹 8.6.1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宜采用
19、GB/T 32151.12 标准对产品进行碳足迹边界确认、数据收集、计算 单位产品碳排放。 8.6.2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利用盘查或核查碳排放的结果对其产品的碳足迹进行评价,优化减碳工 艺,推广减碳技术研发、评价、应用,实现低碳产品。盘查或核查结果宜对外公布。 8.6.3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单位产品碳排放应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 8.7 相关方 原料来源方,绒山羊的生态养殖,提倡采用低碳养殖技术。 DB15/T 22262021 6 9 环境排放 9.1 大气污染物 9.1.1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 GB 16297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做好大气污染物的收集、 分类和治理,工
20、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及 排放总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要求。 9.1.2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大气污染物治理设备,加强和健全管理,确保设备有效运行。 9.2 水体污染物 9.2.1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按照国家 GB 16297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做好大气污染物的收集、 分类和治理,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要求。 9.2.2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配备必要的大气污染物治理设备,加强和健全管理,确保设备有效运行。 9.3 固体废弃物 9.3.1 生产企业需明确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及分类。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固体废物主要有生产过程边角 料,如织物剩余物,废水处
21、理产生的污泥、废包装材料、煤渣及生活垃圾等。 9.3.2 生产企业应对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回收、处理和再利用,设定产生废物的标准化基 线和处置方法,提高生产废料循环利用。 通过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对环境友好的新材料或新产品来实现 废物的升级处理。 9.3.3 危险废物贮存符合 GB 18597 的要求。 9.4 噪声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要求 9.5 温室气体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采用适用的标准或规范对其厂界范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核算结果 宜对外公布,应利用核算结果对其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持续改善。 10 绩效 10.1 一般要求 山羊绒制
22、品生产企业应依据本标准提供的以下方法计算或评估其绩效,并利用结果进行绩效改善。 其中,各项绩效指标应至少满足行业规定要求,综合绩效指标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10.2 用地集约化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容积率应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要求。 用地集约化指标包括工厂容积率、单位用地面积产能、产值等。 10.3 原料无害化 工厂应采用附录 A的方法计算绿色物料使用率。 10.4 生产洁净化 DB15/T 22262021 7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采用附录 A 的方法计算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10.5 废物资源化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采用附录 A 的方
23、法计算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率、废水回用率。 10.6 能源低碳化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应采用附录 A 的方法计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碳排放量。 11 评价方法 11.1 评价要求 开展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应根据山羊绒行业特点及地方的不同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评价方案。评 价方案应明确评价的具体指标值和权重值、综合评分标准等。 评价方案包括了基本要求 以及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与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 7 个方面,依据本标准第4 章第 10章的要求,根据上述各方面对资源与环境影响的程度和敏感性给出相 应的评分标准及权重,按照行业能够达到的先进水平确定综合评
24、价标准和要求。评价指标按照附录 B。 11.2 评价方式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评价应实施自我评价和独立于工厂的第三方组织评价。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审查 报告文件、统计报表、原始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对相关人员的座谈;采用实地调查、抽样调查 等方式收集评价证据,并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实施评价的组织应对评价证 据进行分析,当工厂 满足评价方案给出的综合评价标准和要求时即可判定为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 11.3 评价程序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评价程序包括企业自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企业应提供自评价报告,第三方根据 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并编写第三方评价报告,确定评价结果。 11.4 评价 11.4.1
25、对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按照基本要求、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 和绩效 1+6 模式进行评价。 11.4.2 山羊绒制品生产企业绿色工厂评价指标分的计分标准满分为 100 分,得分在 85 分以上(含 85 分)的企业达到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11.5 评价指标水平等级的划分 11.5.1 评价指标分值在 85 分以上,为一级,可推荐上报绿色工厂。 11.5.2 评价指标分值在 75-85 分,为二级,确定 1 年的创建期。 11.5.3 评价指标分值在 60-75 分,为三级,确定 1-2 年的培育期。 体系等级的综合评价指数见表 1。 DB15/T 22262021 8
26、表1 不同等级综合评价指数 水平等级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 综合评价分数 85 75 60 阶段 组织专家现场考核 创建期 培育期 11.6 工厂自评价情况报告 11.6.1 工厂自评价报告 工厂自评价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工厂名称、地址、行业、法定代表人、简介等基本信息,发展现状、工业产值和生产经营基 本情况; 工厂在绿色发展方面开展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绩效,如:绿色投资绩效、包括(土地 产出率、 总资产贡献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销率、清洁能源利用率、包装材料可回收利用率、单位 产品能耗、单位产品水耗、绿色技改项目投入产出比)等指标,并展示开展绿色工作的亮点, 下一步拟开展重点工作等
27、; 工厂的建筑、布局、工厂生产环境、装置规模、工艺路线、主要耗能设备、行业专 用设备、 计量设备、照明配置情况,以及相关标准执行情况; 工厂绿色状况,能源投入、资源投入、采购等方面的现状,以及目前正实施的节约 能源资源 项目; 员工健康状况; 工厂的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生态纺织纺织品全过程中的水效、能效、染料、化学助剂及有 害物质限制使用等情况; 工厂主要污染物处理设备配置及运行情况,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固体废物、 噪声、温 室气体的排放及管理等现状; 工厂突发环境、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措施。 工厂各项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工厂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情况; 绿色工厂自评价表;
28、其他支持证明材料。 11.6.2 工厂基本情况 绿色工厂创建情况及下一步工作; 绿色工厂创建自评表; 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11.7 第三方评价报告 第三方评价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绿色工厂评价的目的、范围及准则; DB15/T 22262021 9 绿色工厂评价过程,主要包括评价组织安排、文件评审情况、现场评估情况、核查报告编写 及内部技术复核情况; 对申报工厂的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能源资源投入、产品、环境排放、绩效等方面进行描述, 并对工厂自评报告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核实; 核实数据真实性、计算范围及计算方法,检查相关计量设备和有关标准的执行等情况; 对企业自评所出现的问题情况进行描述; 对
29、申报工厂是否符合绿色工厂要求进行评价,说明各评价指标值及是否符合评价要求情况, 描述主要创建做法及工作亮点等; 对持续改进创建绿色工厂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 DB15/T 22262021 10 附录A (规范性)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绩效指标的计算方法 A.1 绿色物料使用率 绿色物料使用率按式(A.1)计算。 i = 100% i G M . . (A.1) 式中: 绿色物料使用率,无量纲; Gi统计期内绿色物料使用量,单位视产品种类而定:绿色物料应选自省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发 布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目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目录等,或利用再生资源及产业废弃物等作为 原料;使用量根据物料台
30、账测算; Mi统计期内,同类物料总使用量,单位视产品种类而定。 A.2 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 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产生量按照式( A.2)计算。 i i S s Q = . . . (A.2) 式中: si单位合格产品某种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单位为吨( t); Si统计期内某种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单位视污染物品种而定; Q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为产品单位 。 A.3 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 单位产品废气产生量按照式(A.3 )计算。 i i G g Q = . . (A.3) 式中: gi单位产品某种废气产生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吨(m3/t); Gi统计期内,某种废气产生量; Q 统计期内合格产品
31、产量。 A.4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按照式(A.4 )计算。 W w Q = . . . (A.4) DB15/T 22262021 11 式中: w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吨( m3/t); W统计期内,废水产生量; Q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 A.5 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 单位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量按照式( A.5)计算。 i i M m Q = . . .(A.5) 式中: mi 生产合格单位产品某种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单位为吨( t); Mi统计期内某种主要原材料消耗量,单位视原材料品种而定; Q 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为产品单位。 A.6 工业固体废物综
32、合利用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按照式(A.6 )计算。 100% r r Z k Z = . . . (A.6) 式中: kr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无量纲; Zr统计期内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单位为吨(t ); Z 统计期内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单位为吨( t)。 A.7 废水回用率 废水回用率按照式( A.7)计算。 w 100% w dw V k VV = + . . (A.7) 式中: kw废水回用率,无量纲; Vw统计期内工厂对外排废水处理后的回用水量,单位为立方米(m3 ); Vd统计期内工厂向外排放的废水量,单位为立方米( m3)。 A.8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33、按照式(A.8 )计算。 E e Q = . . (A.8) DB15/T 22262021 12 式中: e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 kgce/t); E统计期内综合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 kgce); Q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为产品单位。 A.9 单位产品碳排放量 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按照式(A.9 )计算。 1000 C c Q = . . (A.9) 式中: c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每产品单位( CO2N/t); C统计期内,工厂边界内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单位为公斤(kg ); Q统计期内合格产品产量,单位为产品单位。 DB15/T 22262021
34、 13 附录B (规范性)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计分方法 相关计分见表 B.1 。 表B.1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计分方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判定依据 必选/ 可选 评分标准 权重 基本要求 合规性要求 必选 - 一票 否决 管理职责 必选 - 基础设施 建筑设施 必选 20 20% 照明 必选 15 专用设备 必选 25 通用设备 可选 15 计量设备 必选 10 污染物处理设施设备 必选 15 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 必选 25 15% 环境管理体系 必选 25 能源管理体系 必选 25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 必选 15 社会责任 必选 10 能源与资源投
35、入 能源投入 必选 30 15% 资源投入 必选 40 采购 必选 15 热电联产 可选 10 化学品管理 必选 5 产品 生态设计 必选 20 10% 有害物质使用 必选 20 节能 必选 20 节水 必选 20 碳足迹 必选 20 环境排放 大气污染物排放 必选 25 10% 水体污染物排放 必选 25 固体废物排放 必选 25 噪声排放 必选 15 温室气体排放 必选 10 DB15/T 22262021 14 表B1 山羊绒制品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计分方法(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要求 判定依据 必选/ 可选 评分标准 权重 绩效20 用地集约化 必选 10 30% 原料无害化 必选 20 生产清洁化 必选 20 废物资源化 必选 20 能源低碳化 可选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