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1.120.10 CCS C23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2032021 防风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s breeding of saposhnikovia divaricate (turcz.)schischk. in Inner Mongolia 2021-05-25发布 2021-06-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2203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
2、会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5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市蒙中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奈曼旗占布拉道尔吉蒙中药 材研究发展管理中心、奈曼旗国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内蒙古自治 区中医药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蒙药材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 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天际绿洲特色生物资源研发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包金花、杨恒山、贾俊英、李志军、斯日古楞、庄得凤、陈金生、张园园、独 吉雅、刘国安、李旻辉、王文乐、朱晓春、贾双文、张铎、盛晋华、张雄杰。 DB15/T 220320
3、21 1 防风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防风种子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苗选择、移栽定植、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防风药材的种子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 525 有机肥料
4、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rucz.)Schischk. 为伞形科植物防风,其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入药。 3.2 隔离带 isolation zone 防风种子繁育田与生产田之间的空间距离。 4 产地环境 4.1 生态环境 4.1.1 温度 无霜期110 d以上,年平均气温2 7 ,1月份平均气温-18 -11 ,7月份平均气温20 23 ,大于等于10 积温2400 以上。 4.1.2 光照 DB15/T 22032021 2 年日照时数为2500 h3100 h,日照率70 %75 %。 4.1.3 降水
5、 年平均降水量为200 mm500 mm。 4.1.4 土壤 适宜的土壤质地类型为的砂壤土,pH值为6.58.5。 4.2 环境质量要求 4.2.1 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二级标准中的要求。 4.2.2 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二级标准中的要求。 4.2.3 灌溉水质量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中的要求。 5 选地整地 5.1 选地 应选择地势高燥的向阳土地,土壤以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最适宜。粘土、 涝洼、酸性大或重盐碱地不宜栽种。制种田与生产田的隔离带应保持1000 m以上。 5.2 整地 秋末或当年春季进行整地,土壤深翻40 cm5
6、0 cm,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以猪、马、羊等粪肥为佳)2 m33 m3,有机肥各项指标应符合NY 525中的要求,并在浇地前施入磷 酸二铵15 kg/667 m220 kg/667 m2。结合翻地使土肥混合均匀后,充足灌水。 6 种苗选择 选择苗龄1年的优质防风苗(主根长度大于25 cm,横径大于1 cm)。 7 移栽定植 4月上中旬,移栽时按80 cm100 cm 的行距划行开沟,沟深8 cm10 cm,株距80 cm,将种苗均 匀摆放于沟内,覆土5 cm,稍进行镇压保墒。 8 田间管理 8.1 浇水施肥 8.1.1 在移栽后到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防风抗旱能力强,
7、遇严重干旱天气时适当浇水23次。 DB15/T 22032021 3 雨季要及时排水,以防积水烂根。 8.1.2 应根据种株的各个生长阶段,需要及时进行浇水追肥,抽薹期追施尿素10 kg/667 m 2 12.5 kg/667 m 2 。盛花期可追施磷酸二铵10 kg/667 m 2 15 kg/667 m 2 ,可随水冲施。 8.1.3 开花期不能缺水,应保持畦面湿润。 8.1.4 开花后期或结果期采用氨基酸活性肥或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2次,追施量按肥料施用说明。 8.2 中耕除草 苗出齐后即可除草松土。一般除草不少于3次。 8.3 去杂去劣 在种子成熟前15 d对制种田块进行逐块检查,将杂株
8、、病株及时去除。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减药控害,提质增效”为原则,以农业、生物防控 为基础,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应按照GB/T 8321中的要求执行。 9.2 农业防治 忌连作;合理密植,保证植株通风透光,注意轮作;雨季注意排水;及时清除病株枯叶,集中深埋, 并在病穴撒生石灰;消灭越冬虫源,清除附近杂草。 9.3 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或杀虫灯诱杀蚜虫、蛾类等具有趋光性的害虫。 9.4 化学防治 无登记可用于防风的农药。在实际生产中,药农针对常见的白粉病会使用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等;黄凤蝶会使用敌高效氯氰菊酯等;具体施用方法应按照GB/T 8321中的要求执行。 10 采收 10.1 采收期 移栽制种田当年9月上中旬,植株地上部分干枯、种子完熟时,将地上部分全部割去,集中晾晒并 脱粒。 10.2 产地加工 脱粒后将种子置于晒场进行晾晒,用风选、筛选的办法去掉种子中的草籽、秕粒、病粒、破损粒, 然后入库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