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CCS B 50 12 天津市 地方 标准 DB12/T 1085 2021 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成鱼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ouper grow-out culture in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 2021 - 10 - 18 发布 2021 - 12 - 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1085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2、文件由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天津农学院 、 天津 市 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庆奎、石洪玥、田云臣、徐大为、孙学亮、程镇燕、郭永军、陈成勋、 赵鸿 昊、 王祯辉、付建东、杨永海。 DB12/T 1085 2021 1 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成鱼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 环境条件、养殖设施、苗种、日常管理、系统日常维护 等 技术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成鱼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
3、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1989 渔业水质标准 GB 17378.4-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 4部分:海水分析 GB 17378.7-2007 海洋监测规范 第 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NY 5052-2001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200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2-2016 无公害农产品 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6093-2019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设计规范 DB 12/T 584-2
4、015 海水工厂化养殖水质在线检测技术要求 DB 12/T 782-2018 水产养殖物联网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DB 12/T 783-2018 水产养殖物联网溶解氧传感器维护保养技术要求 DB 12/T 784-2018 水产养殖溶解氧无线测控系统技术规范 3 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 3.1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362-2016的规定。 养殖源水 3.2 养殖源水水质应符合 GB 11607-1989和 NY 5052-2001的规定。 4 养殖设施 养殖池 4.1 正方形圆角池、正方形八角池或圆形池,深 1.0 m1.5 m,面积 20 m250 m2,池中心设排水口,池 壁向池
5、中心的坡降 3%6%。 DB12/T 1085 2021 2 物理过滤装置 4.2 使用微滤机或弧形筛,水处理量应符合每日 24个循环水水量,物理处理可配备蛋白分离器,与微滤 机或弧形筛共同使用。微滤机处理能力应与循环水水量、水泵流量相匹配。 循环泵 4.3 选择合适扬程和流量的离心泵、潜水泵,流量保证每日 24个循环水水量。 生物处理池 4.4 使用固定床或移动床、或固定床和移动床组合,根据系统日最大投喂量确定生物处理池的体积和滤 料。 脱气池 4.5 采用正压或负压脱气方式,脱气池填充脱气填料,脱气填料底部安装曝气管,水流采取喷淋方式自 上向下经脱气填料与曝气空气充分交换。 紫外线消毒装置
6、 4.6 使用管道式或渠道式紫外线消毒器,应满足杀灭水中 99%细菌总数的要求。 养殖车间 4.7 养殖车间 按 SC/T 6093-2019要求执行。 调水车间 4.8 应配备满足养殖需求的用于源水过滤、消毒处理的处理池和 调温调盐的调水池。 养殖尾水处理设施 4.9 配备的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应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 物联网设备 4.10 物联网设备应符合 DB 12/T 584-2015、 DB 12/T 782-2018、 DB 12/T 783-2018、 DB 12/T 784-2018 的要求。 5 苗种 选择 5.1 应选择活力强,体表斑纹明显,躯干顺直,无畸形,鳞片、鳍条完整无伤
7、残,经产地检疫合格的苗 种。 运输 5.2 应采用活鱼车或空运。鱼苗在运输前应停食 24 h以上。 入池 5.3 DB12/T 1085 2021 3 暂养池提前消毒,池水温度、盐度应与鱼苗之前生活的池水一致。鱼苗运输水温应缓慢提升,至暂 养池水温时,再将鱼苗放入暂养池。用 0.75 ml/L 聚维酮碘溶液药浴鱼苗 1 h,换水。从次日起少量喂食, 之后逐渐将日喂食量增加到正常水平。 6 日常管理 温度 6.1 养殖水温应控制 在 23 30 ,最适水温 25 28 。水温日变化不超过 1.0 。 盐度 6.2 养殖用水盐度应控制在 1830。 光照 6.3 养殖车间内光照强度不高于 1000
8、 Lx,光照周期以短光照为佳,即每日仅在喂食和其它操作时开灯, 其它时间保持黑暗。利用物联网设备监 控养殖车间光照强度、光照周期的,按 DB 12/T 584-2015要求执 行。 溶解氧 6.4 水中溶解氧应控制在 6 mg/L 9 mg/L。利用物联网系统控制增氧的,按 DB 12/T 784-2018要求执行。 养殖密度 6.5 石斑鱼养成期间的密度参照表 1,具体应根据水质条件和鱼体健康状况做适当调整。 表 1 石斑鱼 工厂化循环水 养成期间的养殖密度 石斑鱼 规格 克每尾 养殖密度 尾每平方米 1020 260 2030 210 3050 210130 50100 130100 10
9、0200 10080 200400 8060 400600 6055 600800 5547 投喂 6.6 6.6.1 饲料 石斑鱼配合饲料应符合 NY 5072-2002规定,粗蛋白 45%48%、粗脂肪 10%12%、水分 10%,遮光 低温储存。 6.6.2 投喂方式 DB12/T 1085 2021 4 投喂采用“慢 -快 -慢”的方式,每次投喂后不应有残饵。 6.6.3 投喂策略 石斑鱼养成期饲料投喂策略见表 2。 表 2 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成期间的 饲料投喂策略 水温 石斑鱼规格 克每尾 饲料直径 mm 日投喂次数 日投饲率 % 2528 1020 23 3 3.7 2528 2
10、040 3 2 2.5 2528 4080 34 2 2.3 2528 80150 45 2 1.5 2528 150300 56 2 1.0 2528 300500 68 2 1.0 2528 500750 810 2 0.8-1.0 注 1: 日投饲率 为每日饲料投喂量占鱼体重的百分比。 注 2: 两次 投喂间隔不低于 6 h。 分鱼 6.7 每 30 d分鱼 1次,将规格一致的鱼饲养在一起。分鱼前停食 1 d。分鱼时动作要敏捷、轻柔,所用器 具要光滑,避免损伤鱼体。分鱼当日不喂食,第 2 d喂食 1次,之后的投喂按 6.6执行。 水质检测 6.8 6.8.1 日常检测 每日检测养殖水温度
11、、盐度、溶解氧、 pH值。 温度采用水银温度计测定,盐度采用比重计或盐度计 测定,溶解氧采用便携式溶氧仪测定, pH值采用 pH计测定。 6.8.2 定期检测 定期检测养殖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细菌总数、弧菌总数。检测方法应按照 GB 17378.4-2007、 GB 17378.7-2007的方法测定。 6.8.3 物联网在线监测 采用物联网在线监测的,应按照 DB12/T 584-2015、 DB12/T 783-2018要求执行。 生长、存活指标 6.9 每月抽检石斑鱼体重、体长,抽样前停食,抽样率 1%。 增重率按式( 1)计算,饲料系数按式( 2) 计算,肥满度按式( 3)计算, 成活
12、率按式( 4)计算。 WG = 100(2 1)/1 (1) 式中: WG 增重率( %) ; W1 开始鱼 平均 体重 ,单位为克( g); DB12/T 1085 2021 5 W2 抽检时鱼 平均 体重 ,单位为克( g)。 FCR = /(2 1) (2) 式中: FCR 饲料系数 CF 饲料投喂量 ,单位为克( g); W1 开始鱼 平均 体重 ,单位为克( g); W2 抽检时鱼 平均 体重 ,单位为克( g) CF = 100/3 (3) 式中: CF 肥满度 ; W 鱼体重 ,单位为克( g); L 鱼体长 ,单位为厘米( cm) 。 SR = 1002/1 (4) 式中: S
13、R 成活率 ( %); N2 结束鱼数 ,单位为尾; N1 开始鱼数 ,单位为尾。 疾病防治 6.10 6.10.1 用药 渔药使用和休药期按 NY 5071-2002的规定执行。疾病防治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用 药时启动小循环模式,避免药物进入生物滤池。 6.10.2 常见疾病 6.10.2.1 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昏睡病) 病原为神经坏死病毒,石斑鱼幼鱼 期 (体长 5 cm8 cm) 常见该病。 发病鱼体色黑、停食、游动失 衡或侧卧。采用减少喂食量、加大换水量等方法防治。 6.10.2.2 溃烂病 病原主要为弧菌科中的细菌, 石斑鱼 幼鱼期 (体长 5 cm8 cm) 常见该病
14、 。病鱼体表充血、溃烂, 行动迟缓,食欲减退。采用投喂恩诺沙星粉的方法防治。 6.10.2.3 车轮虫病 病原为车轮虫,发病鱼活动迟缓、体色发黑、鳃部腐烂或沾脏。采用泼洒 1 mg/L硫酸铜硫酸亚铁粉、 隔天连用 2次的方法防治。 6.10.2.4 刺激隐核虫病 病原为刺激隐核虫,发病鱼体表、鳃部有白点,活动迟缓,摄食减少。采用降温、降盐法治疗,或 用 0.5 mg/L的硫酸铜全池泼洒的方法防治。 DB12/T 1085 2021 6 6.10.2.5 淀粉卵甲藻病 病原为淀粉卵甲藻,发病鱼体表可见白色粉状附着物,活动迟缓。采用泼洒 1 mg/L硫酸铜硫酸亚铁 粉、隔天连用 2次的方法防治。 7 系统日常维护 巡池 7.1 每天巡池 3次,仔细观察石斑鱼的状态,及时捞出死鱼并记录。车间内安装水产养殖物联网数字视 频 监控系统辅助巡池的,应按 DB 12/T 782-2018要求执行。 刷池 7.2 每日用海绵刷擦除池壁、池底污物。 生物 处理 池维护 7.3 每日喂食后 3 h,清除生物 处理 池水面上的浮沫。生物 处理 池底部应定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