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5371.5-2021 粮食作物种传病害控制技术规程 第 5 部分:小麦散黑穗病.pdf

    • 资源ID:1522564       资源大小:414.0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5371.5-2021 粮食作物种传病害控制技术规程 第 5 部分:小麦散黑穗病.pdf

    1、ICS 65.020 CCS B 16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5371.5 2021 粮食作物种传病害控制技术规程 第 5 部分:小麦散黑穗病 2021 - 04 - 26 发布 2021 - 05 - 26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5371.5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DB13/T 5371粮食作物种传病害控制技术规程分为 7个部分: 第 1部分: 谷 子白发病 ; 第 2部分: 谷子线虫病 ; 第 3部分: 谷子粒黑穗病; 第 4部分: 玉

    2、米丝黑穗病 ; 第 5部分: 小麦散黑穗病; 第 6部分: 高粱黑穗病; 第 7部分: 糜子黑穗病。 。 本 文件 为 DB13/T 5371的第 5部分。 本 文件 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 文件 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本 文件 主要起草人: 王永芳 、高驰、董志平、马继芳、勾建军、李秀芹、苏增朝、王玉强、郭丽 伟、王孟泉、张占飞、江彦军、陈立涛、靳群英、焦素环、张立娇、张颖。 DB13/T 5371.5 2021 1 粮食作物种传病害控制技术规程 第 5 部分:小麦散黑穗病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小麦散黑穗病的控制原则和控制技术 。 本 文件 适用于 小麦散黑穗病

    3、的控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禾谷类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DB11/T 282 小麦散黑穗病测报调查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散黑穗病 由 散黑粉菌 Ustilago nuda(Jens.) Rostr.引起的种传系统性侵染病害 。主要在穗部发病,病

    4、穗 比健穗较早抽出。 抽穗初期,小穗 外 包裹 一层灰色薄膜,成熟后破裂,散出黑粉 状病原冬孢子 ,黑粉 吹散后,只残留裸露的穗轴。 小麦散 黑穗病症状和发生规律见附录 A 3.2 种传病害 以种子携带病原物传播为主的病害。 3.3 无病种子 不带小麦散黑穗病活体病菌的种子。 3.4 农田清洁生产 预防病原物污染作物或农田土壤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作物或农田野生寄主上的病原物扩散前将 病 部彻底清理出田间,并进行灭活处理 ,减少或者消除 病原物 对 作物或农田土壤等 环境 的污染。 4 控制原则 DB13/T 5371.5 2021 2 严格生产和使用无病种子。 5 控制技术 5.1 无病种子生产

    5、 5.1.1 无病原种 5.1.2 选用无病原种 选用无小麦散黑穗病病菌的小麦原种进行繁种。 种子质量 应符合 GB 4404.1的规定。 5.1.2.1 恒温浸种 将小麦原种浸入 50 55 热水中,充分搅拌使温度下降到 45 ,每隔 10 min 15 min加热水一 次,使麦种维持在 45 的水温中浸 3 h,晾干备用。 5.1.2.2 变温浸种 将小麦原种在冷水中预浸 4 h 6 h,然后将种子放到 49 的热水中浸 1 min,再放到 54 的热水中 浸 10 min,晾干备用。 5.1.2.3 石灰水浸种 可选用石灰水浸种法对小麦原种进行处理。用 1%生石灰水 180 kg可浸 1

    6、00 kg麦种,浸种时水面高出 种子面 10 cm 15 cm,种子厚度不超过 66 cm,浸种时间因气温而异。 35 时 1 d, 30 时 1 d 2d,晾 干备用。 5.1.2.4 药剂处理种子 可选 用 2%戊唑醇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或 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 , 先将药剂用水稀释,然后 按照种 子重量 的 0.2% 0.3%对小麦 原种进行拌种。药剂使用应符合 NY/T 1276规定,包衣种子质量应符合 GB/T 15671规定。 5.1.3 建立无病繁种基地 在无病地块建立小麦繁种基地。确保繁种田周边 300 m之内没有小麦散黑穗病发生。 5.1.4 农田清洁生产 小麦抽穗初期,在

    7、小麦散黑穗病病穗散粉前,摘除灰白色病穗。带离小麦田,集中深埋( 30 cm) 或烧毁。 5.2 田间控制技术 5.2.1 选用无病种子 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选用无散黑穗病菌的小麦种子。 种子质量 应符合 GB 4404.1的规定。 5.2.2 药剂处理种子 对小麦生产用种进行药剂拌种。方法同 5.1.1.5。 DB13/T 5371.5 2021 3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小麦散黑穗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A.1 小麦散黑穗病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 病穗比 健穗较早抽出。 抽穗初期,小穗 外 包裹 一层灰色薄膜, 里面充满 黑粉,即病原冬 孢子 , 后期薄膜破裂后 黑粉 随风 吹散,

    8、只 剩 裸露的穗轴。 一般 病穗上的全部小穗被毁 , 也有 部分被 毁,仅上部残留 少数 健 全小穗 。一般主茎、分蘖都出现病穗,但在抗病品种上有的分蘖不 发病。 A.2 小麦散黑穗病发病规律 小麦散黑穗病是通过花器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种子带菌是唯一的传播途径。 病菌以菌丝潜伏在种 子胚内,外表不显症。当带菌种子萌发时,潜 伏 的菌丝也开始萌发,随小麦生长发育经生长点向上发 展,侵入穗原基。 孕穗期在小穗内迅速生长,破坏花器,产生厚垣冬孢子。冬 孢子随风 散 落在扬花期 的健穗 花器柱头上,侵入子房,最后潜伏在种子胚中,造成种子内部带菌。 刚产生厚垣 冬 孢子 24 h后 即能萌发, 萌发 最适 温度 20 25 。厚垣 冬 孢子在田间仅能存活几周,没有越冬或越夏的可能性。 当年发病程度与种子带菌率密切相关, 小麦扬花期连续风雨天气,湿度大有利于该病的传播侵染。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5371.5-2021 粮食作物种传病害控制技术规程 第 5 部分:小麦散黑穗病.pdf)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