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3 T 2018-202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pdf

    • 资源ID:1522556       资源大小:588.9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3 T 2018-202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pdf

    1、 ICS 07.060 CCS A 47 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2018 2021 代替 DB 13/T 2018-2014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 Emergency preparedness requirements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in rural area 2021 - 07 - 28 发布 2021 - 08 - 28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13/T 2018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2、定起草。 本 文件 代替 DB13/T 2018 2014。与 DB13/T 2018 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 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及英文译名(见封面标准名及英文译名, 2014 版的封面标准名称及英文 译名); 修改了“气象灾害”术语的定义(见 3.2, 2014 年版的 3.2); 删除了“暴雪”术语的定义( 2014 年版的 3.2.3); 删除了“连阴雨”术语的定义( 2014 年版的 3.2.4); 删除了“高温”术语的定义( 2014 年版的 3.2.7); 删除了“低温”术语的定义( 2014 年版的 3.2.8); 删除了“寒潮”术语的定义( 2014 年版

    3、的 3.2.9); 删除了“霜冻”术语的定义( 2014 年版的 3.2.10); 删除了“冰冻”术语的定义( 2014年 版的 3.2.11); 删除了“冻雨”术语的定义( 2014年 版的 3.2.12); 删除了“大风”术语的定义( 2014年 版的 3.2.13); 删除了“沙尘暴”术语的定义( 2014年 版的 3.2.14); 删除了“台风”术语的定义( 2014年 版的 3.2.15); 删除了“龙卷风”术语的定义 ( 2014年 版的 3.2.16); 删除了“大雾”术语的定义( 2014年 版的 3.2.17); 删除了“霾”术语的定义( 2014年 版的 3.2.18);

    4、修改了“气象信息员”术语的定义(见 3.4, 2014年 版的 3.5); 修改了“气象协理员”术语的定义(见 3.5, 2014年版的 3.4); 增加 了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术语和定义(见 3.6); 修改了基本原则和要求(见 4, 2014年 版的 4); 修改了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结构的相关要求(见 5, 2014年 版的 5); 修改了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相关要求(见 6, 2014年 版的 6); 修改了开展气象灾害普查与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见 7, 2014年 版的 7); 修改了 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基础设施的相关 要求 (见 8, 2014年 版的 8);

    5、 本文件由 河北省气象局 提出。 本文件由 河北省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HeB/TC 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河北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保定市气象局、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河 北省气候中心、满城区气象局、曹妃甸工业区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崴、王秋仙、闫巨盛、陈道红、郭丽丽、白艳辉、闫峰、李祥、侯晓莉、 张金龙、许春燕、刘悦、龙强。 本文件于 2014年 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 13/T 2018 2021 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建立气象防灾减 灾组织结构、普及气象灾

    6、害防御知识、开展气象灾害普查与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设气象灾害 防御应急基础设施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农村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的准备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农村 rural area 县级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驻地的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镇、乡、村庄的统称。 来源: GB 50039 2010,定义 2.0.1 气

    7、象灾害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由干旱、暴雨(雪)、连阴雨、雷电、冰雹、高温、低温、寒潮、霜冻、冰冻、冻雨、大风(沙 尘暴)、台风、龙卷风、大雾、霾 和干热风等气象因素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生产、生活和社会功 能、生态环境等损害的事件或现象。 来源: DB13/T 2922 2018,定义 3.1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预先有针对性开展的各种防范工 作。 气象信息员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messenger 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协助村民委员会主要负责

    8、人维护气象设施,开展气象科普活动,接 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上报气象灾情,反馈群众对 气象服务需求的人员。 气象协理员 meteorological work assistant 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协助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管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普及气象灾 害防御知识,管理、辅导和督促气象信息员做好气象预警信息传递,上报气象灾情,反馈当地有关 单位和群众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政府工作人员。 DB 13/T 2018 2021 2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key unit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由于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地貌、气

    9、候环境条件和单位的重要性及其工作特性, 易 遭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并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发生较严重安全事故的单位。 来源: GB/T 36742 2018,定义 3.3 暴雨 torrential rain 24小时 降雨量大于等于 50毫米,或 12小时降雨量大于等于 30毫米的雨。 来源: DB13/T 2073 2020,定义 3.9 雷电 thunder and lightning 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 15 注: 雷电会对人身安全、建筑、电力和通信设施等造成危害。 冰雹 hail 坚硬的球状、锥形或不规则的固体降水物。 来源: GB/T 27957 2

    10、011,定义 2.1 干旱 drought 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和空气干燥的现象 。 23 4 基本原则和要求 基本原则 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农村气象灾害,最大限度避免、减轻气象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与应急准备工作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 统一,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 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 原则,做好有关工作。 基本要求 为有效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能力,气象灾害防御与应急准备工作的开展应符合以下“五个一” 基本要求: a) 建立区域内集致

    11、灾因子、承灾体、孕灾环境、气象灾情、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于一体的气象 防灾减灾数据台账,即“一本账”; b) 绘制包含区域内遥感影像图、气象防灾减灾地图主图、气象防灾减灾信息附图、气象灾害 防御计划或防御服务策略等内容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用图,即“一张图”; c) 编织以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基础,由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大喇叭、显示屏以 及气象信息员等多种渠道组成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 网,即“一张网”; d) 制定统一规范的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组织制度、应急预案体系,即“一把尺”; e) 组建由建立乡镇政府气象协理员、村民委员会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有关 负责人和应急联络人以及其他有

    12、关人员组成的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即“一队伍”。 5 建立 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结构 乡镇气象防灾减灾队伍由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村气象灾害应领导小组以及乡镇、村的 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组成,其中: DB 13/T 2018 2021 3 a) 乡镇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由乡镇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主要负 责人、气象协理员和负责应急、武装、治安、农业农村、水利、自然资源、教育、财政管理 等工作的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本乡镇的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应急的骨干队伍组建、知 识普及、预案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处置等工作; b) 村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由各村民委员会成员、气象信息员和相关人员组

    13、成。具体负责本 村的气象灾害普查,气象灾害应急的骨干队伍组建、知识普及、预案编制、基础设施建设 和应急处置等工作; c) 乡镇、村的气象灾害应急骨干队伍由乡镇干部、村民委员会委 员、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 应急联系人、企事业单位职工、中小学教师、民兵等参加气象灾害应急抢险的人员组成。 具体承担本乡镇、村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等工作。 乡镇应配备 1 2 名气象协理员,村应配备不少于 1 名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 配备不少于 1 名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 6 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 乡镇、村应利用会议、广播、电子显示屏、标语、壁画、科普读物及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向群 众普及本地易发生气象灾害的特

    14、征、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气象防灾减灾骨干队伍应 参与有关专业机构组织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抢险救援技能培训。 科普宣传内容应包括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气象灾害防御指南、气象灾害风险地图、气象灾害 应急避险设施使用、气象灾害防御避险自救技能等。 每年宜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等开展不少于 1 次集中科普宣传活动。 7 开展气象灾害普查与编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乡镇、村应对本辖区的以下情况进行普查: a) 地理环境,各种气象灾害易发生地点; b) 常年居住人口; c) 老、幼、病、残、孕和在校学生等需要特殊照顾的人员及其分布; d) 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建筑物的分布; e) 工矿企业及其固定

    15、资产(万元); f) 耕地 面积(公顷); g) 已发生的气象灾害种类、时间、地点、次数、强度和造成的损失。 乡镇应根据气象防灾减灾数据台账,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划定气象灾害风险区域,并在重 点防御区域设立警示标识。 乡镇、村绘制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用图,内容应包括土地、河流、湖泊、山脉、建筑物、气象 灾害风险区域、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急避险场所与转移路线和需要特殊照顾的人群及其分布 情况等。 乡镇、村根据气象灾害分布情况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果编制的本级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应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a) 编制的目的、原则、依据和适用范围; b) 组织体系、职责分工与联系方式; c)

    16、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的接收与传递; d) 响应分级和启动程序; e) 灾害救助、灾情调查、评估总结与报告; f) 保障措施; g) 预案管理等。 乡镇、村气象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每年组织不少于 1 次。 8 建设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基础设施 DB 13/T 2018 2021 4 气象灾害监测设施 8.1.1 乡镇、村应根据本辖区的地理特征和易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建设相关气象监测设施,并做 好监测设施的日常巡检维护工作。气象监测设施选址应因地制宜,并考虑维护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8.1.2 气象监测应使用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合 格

    17、 1)和在检定合格有效期的仪器。 8.1.3 气象监测仪器可根据当地的经济和通讯条件,选择具有相关气象要素监测功能的自动气象站 或人工观测仪器。 8.1.4 开展气象监测的方法,仪器安装、使用和维护应符合 GB/T 35221 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气象灾害预警接收设施 8.2.1 通讯与网络 8.2.1.1 乡镇、村、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县级气象主管机构之间应建立可靠的气象灾害预警信 息联系和传播渠道,至少有 1 种渠道覆盖到村且可持续稳定运行。 8.2.1.2 乡镇、村、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县级气 象主管机构应每季度对通讯设备与网络情况进 行 1 次测试检验,及时排除设备与软件故障,

    18、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8.2.2 渠道与方式 8.2.2.1 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应基于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传播网,通过广播电视、固定电话、传真、移 动电话、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和微信、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农村高音喇叭广播、电子显示屏、 锣鼓或口头通知等渠道方式传播。 8.2.2.2 气象协理员应组织辖区内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应急联系人、气象信息员于每年 5 月份前 完成手机传播渠道手机号码与人员信息的核实与更新,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突发事件预警信 息发布系统中手机号码与人员信息更新。 排水设施 在暴雨 灾害 高风险区域,应建立完善的排水设施, 并建立排水设施管理长效机制,保证维护管 理和日常管道

    19、疏通 。 避险场所 在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次生灾害 高风险区域内的乡镇、村,应设置能够安置避险人 群的避险场所,场所内应标示避险措施,并储备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药品。 雷电防护避险建筑 在雷电灾害高风险区域人们从事生产活动较多的旷野,应修建雷电防护避险建筑,并定期进行 检测。 防雹设施 在冰雹灾害高风险区域,应建立人工防雹作业点,或采取架设防雹网等措施。 增雨设施和备用水源 在干旱灾害高风险区域内,应建立人工增雨作业点和加强备用水源建设。 1) 有关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技术要求,并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查合格的仪器名录可通过中国 气象局网站( http: /)查询。 D

    20、B 13/T 2018 2021 5 参 考文 献 1 GB/T 26376 2010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2 GB/T 27957 2011 冰雹等级 3 GB/T 36742 2018 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气象安全保障规范 4 GB 50039 2010 农村防火规范 5 QX/T 440 2018 县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指南 6 DB13/T 2073 2020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防御要求 7 DB13/T 2922 2018 冬小麦种植气象服务规范 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2016 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

    21、 1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018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017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 2020 13国务院办公厅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3 14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 15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2009 16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河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 2013 17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2013 18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 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5 19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北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2019 20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 2012 21 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2017 22中国气象局 .关于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0 23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注意事项

    本文(DB13 T 2018-2021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准备要求.pdf)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